书城小说南洋国商(下)
1413500000018

第18章 陈文虎

尹正纲从舷梯上走下来的时候,便觉得一阵热风扑面而来。

“这天气,差太远了。”他笑着道。

他说的是槟城和新加坡,这两个地方的气温确实差距很大,尽管已经在新加坡生活了好几个月,可不管是他还是同行的胡修武,下船时都还有点难以适应。胡修文倒要好得多,毕竟他在新加坡已经呆了一年多了。

“要是咱们的药出来了,以后这种温差,涂抹点就能防中暑。”此去槟城,不光是扫墓,还与蒋元第谈妥了一些事情,所以胡修文兴致很高。

“也不知道阿攀的事办得怎么样了。”胡修武一言道出了三人最想说的话。

胡家的家眷还在陆陆续续下船,趁这时候尹正纲在一个报摊前停下,买了一份《星洲商报》,翻看半天,终于在第二张一个角落里发现了那则消息,他赶紧把报纸递给胡修文。

“赶紧回家。”胡修文粗略地看了遍报道,皱眉道:“正纲留下来接咱们带的货。”

“好,你们先去。”尹正纲说着,把手上两口箱子交给胡修武,他挤着往码头上去找苦力搬运。

胡修文两兄弟带着老婆孩子和几个佣人,挤出人群,叫了几辆黄包车,匆匆忙忙往珍珠山而去。

尹正纲好半天找着了苦力,谈好价格,便从船上把十几箱子货搬下来。又找了两架板车,装上货,拉着就出了码头。

车上的货物非同小可,本该提前通知护卫队来接的,可他们走得匆忙,上了船才想起搞忘给这边打电报,所以也只有尹正纲担待着。一路上他提心吊胆,生怕出个什么闪失,一双眼睛不住地打量着四周。

就在他扫视周围人流的时候,一个身影突然进入他的视线。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梳了一根油光水滑的辫子,满面红光,一双眼睛更是有神,看起来矍铄得很。老人穿着黑色丝质的褂子,手里提着一口黄色的牛皮箱,正往一间洋行里走去。

见到这个老人,尹正纲心里一动。

“陈老先生,陈文虎老先生!”他赶紧叫车停下,朝那老人跑去。

陈文虎正要走上洋行的台阶,便听得身后有人叫自己,疑惑中转过头,便见一个年轻人向自己跑来。

很熟悉,这小伙子在哪里见过?

“先生可还记得我?”尹正纲跑到他身边,笑盈盈地拱手一礼。

“是见过,想不起来了。”陈文虎微蹙着眉头,拈起两根胡须作沉思状。

“爪哇的丛林里,老先生忘了?”尹正纲笑着提醒。

“是你!”陈文虎虽然年纪大,脑子却好使得很,这边稍一提醒,他便立刻回忆起来。

那拨不知天高地厚的逃亡矿工,那个居然敢叫人绑架他的后生。

“臭小子!”胡文虎二话不说,一巴掌拍在尹正纲后脑勺。

尹正纲本想故人重逢,怎么也要握握手什么的,却忘了他和陈文虎是怎么成为“故人”的,于是只得硬受了这一巴掌。

“老先生何时来星岛的?”挨完打,尹正纲恭恭敬敬地问道。这话是废话,他最清楚陈文虎什么时候来的新加坡。

陈文虎却没回答他这个问题,只是把他看了又看,最后才道:“你小子混得不错啊,半年前还在亡命天涯,惶惶如丧家之犬,眼下就又是洋装又是皮鞋的,怎么,做贼了?”

从这老头嘴里就听不到什么好话,尹正纲也没打算听到什么好话,是故并不介意,只笑道:“找了个事做,混口饭吃罢了,老先生这是……”说着他指了指陈文虎手里的行李。

“唉!”陈文虎叹了口气:“原本以为来这里可以做点有用的事,谁知道……”

“老先生是神医,要找事做还不简单,放句话出去,哪家药行医院不抢着请您啊!”尹正纲轻轻地拍了拍陈文虎的马屁。

“神医个屁!”陈文虎啐了一口,眼里却蕴了一丝欣慰之色。

“哪能这么说。”尹正纲认真地道:“先生医术,我是见识过的,我那兄弟,不就是您妙手回春救回来的么。”

“说起来,那小子好利索了没?”陈文虎一生最怕的是自己治不好人,虽然半年前在爪哇丛林里被人用枪逼着救人很让他生气,他却也并不希望看到杨攀一命呜呼。

“早好了,现在跟我一起在药行做事。”尹正纲笑答道:“他还一直在念叨,要不是老先生医术了得,他怕活不过去年夏天呢。”

这话虽然有点不尽不实,用来拍马屁却恰到好处。

“嗯,也算他的造化。”果然,听了这话,陈文虎拈着胡须微微一笑,接着似乎会过了意,一惊道:“这么说,你们现在在做药行生意?”

“谈不上什么生意,只是帮人家做事罢了,最近忙着弄几味中成药,有没有赚头还难说。”尹正纲的话听起来很有点商人的味道。

“中成药!”陈文虎又是一惊:“你在帮胡青榕的两个儿子做事?”

“咦!”尹正纲奇道:“老先生怎么知道的?”

“废话,星岛做成药的有几家?”

“就算有两家,也还有个黄家啊。”

“我刚从黄家出来……”陈文虎说到这里,悻悻地住了嘴。

“原来老先生一直在帮黄家做事。”尹正纲恍然大悟地道:“怪不得前段日子听说黄家在研制百花露,我说呢,谁能有这么厉害,能作出功效比我们清凉油还全的药来,原来是老先生在那里主持,怪不得,怪不得。”

他一边说着一边啧啧地感叹,大有既然陈文虎出马,那自然是天经地义的意思,陈文虎见他这一番作态,心下又多了几分欣慰。

“可惜姓黄的……唉!不说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如今也死心了,本想着把手里几个方子拿出来,也算为咱们国药做件好事,这些方子我用了几十年,还是有点用处的。”陈文虎叹息着,脸上满是失望之色。

“老先生济世之心,晚辈真是感佩,可既然老先生有这份心,干嘛还要走呢?”尹正纲说着,恭恭敬敬地一揖到地。

陈文虎听到这里,觉得眼前这年轻人似乎话里有话,便拿眼看着他,等他的下文。

“老先生,星岛并非只有黄家才做成药。”尹正纲终于转到了正题。

陈文虎的眼里闪过一抹亮色,但随即又黯了下去。

“年轻人,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与黄伯真相交几十年,就算不帮他做事,却也不能去帮他的对手,要不,别人会怎么看我?”

“老先生这话有两处不妥。”陈文虎话音刚落,尹正纲便一脸严肃地道:“其一,我们文武堂从没把保安堂当作对手,抑或敌人;其二,老先生做的事,乃是为了国药能与西药齐头并进甚至超越之的千秋大业,怎么能为了一己之情谊就此退缩,晚辈以为,老先生考虑的不妥。”

他这话一出口,陈文虎很明显愣住了,只在那捋着胡须,眼色闪烁不停,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尹正纲见他神色,便知今天够了,也不再说什么,只一拱手,道:“老先生或者有难言之隐,不如这样吧,您先不要急着走,晚辈帮您找个旅馆住下,等晚辈办完手上的事,最迟晚上,晚辈当再来拜访,再怎么说,您于我兄弟的救命之恩,我们也当报答不是。”

“也罢,我考虑考虑。”陈文虎叹了一声,道。

听了尹正纲之前那番话,陈文虎其实也有点动心。他一生醉心中医,加之天赋出众,三十多岁便有了神医之名,可近几十年来,尤其是南洋地界,西医的名头渐渐盖过了中医,大量西药的使用,也使得中药很快成为人们的第二选择。究其原因,不过是西药使用便捷,见效快,中药熬制复杂,见效慢,而人大多都贪图简便,才会导致中药不如西药。

这之后,他便有了研制高效中成药的想法,恰好黄家要在新加坡建中成药厂,用洋机器制药,黄伯真亲自来到万隆请他出山。作为中医药大家,他一眼就看出来,如果黄家的想法成功,中药的成本将降低到即便贫苦之家也能买得起的地步,使得标本兼治的中药在影响力上再次赶超西药,所以,当黄伯真说出来意的时候,他想都没想便答应了。

可结果,却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黄伯真那个二儿子做生意的本事是有,性子却太急功近利了。

帮黄家,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么?

送走了尹正纲,陈文虎独自一人坐在旅馆的房间里,脑子里来回都是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