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洋国商(下)
1413500000037

第37章 我走

跟教区签完合约,尹正纲又在诗巫呆了两天,两天后,他带着赵顺昌、孙进达和冯宝,启程回新加坡。

下了船,他没有先回翼园,而是直接去陈嘉瑜那里,把三位他挑来的管理人员交给陈嘉瑜去培训,又跟陈嘉瑜谈了下沙捞越之行,这才回去。

哪知刚到翼园,便得到一个让他措手不及的消息——杨攀让捕房抓了。

事情发生在四天前,杨攀正在厂里当班,一拨警察冲进药厂,拿出一张法官签署的逮捕令,说杨攀是海盗,硬把他绑进了监狱。事后胡修文去捕房询问,捕房那边只说杨攀是海盗,别的就不肯多说,所以到目前为止,翼园和文武堂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只有尹正纲和胡香秋知道是怎么回事。

“林公子这些天一直在跟总督府交涉,他最清楚情况。”

胡修文话还没说完,尹正纲扔下行李就冲出门去。

来到林涣英办公的光华日报社,林涣英刚刚从总督府回来,正在办公房里大骂警务处长。

“英国人真他妈不是东西,他一个中校算个屁,老子是少将!”

从来没见林涣英发这么大火,刚走到门边的尹正纲觉得事情很不妙,他反倒冷静下来——既然林涣英的身份也不管用,那就是说,得想别的办法。

在门外定了定心神,他才推门走进去。

“你回来了……听说了?”见他来,林涣英赶紧迎上前。

尹正纲点点头,道:“现在什么情况,二哥在里面没挨打吧?”

听他这话,林涣英倒笑了:“谁敢打他,英国人也还没来得及提审,放心吧。”

“当初就该送他走。”尹正纲叹了口气。

“老二真做过海盗?”对这一段过往,林涣英是一点都不知情,为杨攀的面子考虑,尹正纲根本就没跟他说过。

不过,现下既然出了这么个事,林涣英又问起,尹正纲也无法再隐瞒,便把杨攀在槟城的事说了。

“海盗嘛,问题不大,说起来,南洋的外国人,谁没沾过这些事。”

尹正纲没想到,林涣英听了之后,竟然一点都不紧张。

“你是不知道,三弟,给海盗销赃,可是那些有点权力的洋人最喜欢的捞钱方式,又简单又快,利润还丰厚,就说我刚刚去见的那个警务处长,这家伙一年从这上头赚的票子,不会少于五万英镑,他们靠着海盗,一个个吃的肥溜溜的,所以一般都会对抓到的海盗网开一面,我猜他这次对老二不依不饶,肯定另有原因。”

“五万……”尹正纲吃了一惊,讶然道:“大哥,这种事,你怎么知道?”

“嘘!”林涣英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把尹正纲拉到一旁,小声道:“内部情报,前年我在南洋呆的那段日子,就跟你的小秋弄这个来着,现在虽说卸职带兵,但以前的资料还在。咦!情报……”他说着说着,自己也是一愣神,但随即,他便一拍大腿,笑道:“有办法了。”

林涣英说的“有办法”,便是给杨攀一个身份,一个民国政府驻新加坡办事处干事的身份。民国政府驻新加坡办事处,便是将来的民国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而办事处的干事,是有外交豁免权的。

这事换个国家办不了,换个人也办不了,非得在现今北洋系执掌之下的中国,也非得他林涣英,才办得了。

当下他又考虑了一些细节,拟好电报,便立即叫来部下,把电报发去上海。这种事,他老子林涛生办起来,比他更得心应手。

见林涣英找到救杨攀出来的办法,尹正纲也松了一口气,想着翼园上下还在等消息,他没有多留,便像林涣英告辞。

回到翼园,尹正纲把林涣英打电报去国内,请外交部直接发照会给新加坡总督,要求释放杨攀的事说了,胡修文他们除了欣喜,也很惊讶,他们似乎不相信堂堂一个国家的外交部,会为一个小小的办事处干事发外交照会。

“这有什么奇怪的,只要你给的钱足够,叫他们向列强宣战他们都敢。”胡香秋做了几个月临时总统府特别顾问,这种事见得多了。

“阿攀能出来就好。”胡修文听得他妹妹的话,沉沉地叹了口气。

日子在焦虑不安地等待中又过了十四天,这十四天里,尹正纲没心思做任何事,他几乎天天往林涣英那里跑,去打听国内来的消息。胡修文知道他们三兄弟的感情非比寻常,是故也没说什么要他专心上班的话,反正他大病一场之后也没正经休息过,索性就当给他放假,现在文武堂诸事都上了轨道,也用不着操什么心。

倒是爪哇那边,因为刚开张,诸事繁杂,莱顿和蒋子玉三天两头地打电报过来,好在尹正纲的精力虽然大多放在杨攀的事上,处理几封电报还是能够的,半个月下来倒也没什么疏漏的地方。

这些天里,胡香秋一直陪着尹正纲,他去哪她就跟着去哪,美其名曰闲得无聊,实则是担心他出什么事。换作以前,尹正纲怎么也要想办法躲着她,可现在杨攀的事已经把他的心思全搅乱了,他哪里还有闲情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我们这个妹妹,到底是怎么想的,她现在应该知道正纲有个未婚妻了吧,难道她想做小?”这事,连胡修文都看不懂了。

“不会的,小秋绝不会跟别人分享她的丈夫。”克莱尔倒是个明白人。

“我看哪,她是想争。”胡修武一语道破天机。

当然,这些话是胡家人关起门来说的,别人听不见,只是若真像胡修武说的那样,他们那个宝贝妹妹的终生大事又添了很多变数,一家人每当想起这节,一个个都是摇头叹息。

在等待了十四天之后,国内的外交照会如期而至,英国总督终于承受不住压力,下令警务处长,放人。

“看吧,只要有了钱,那些官僚的办事效率,真叫高。”胡香秋的话里不无讥讽之意。

不管怎么说,杨攀总算是放出来了。

这天,尹正纲、林涣英亲自去把他接回来,翼园还搞了个小小的仪式,给他祛除霉运。

“走,必须马上走。”

这天晚上,三兄弟在藏锋楼把酒小酌,说到这事是否留有后患时,林涣英说出的话让两人都大吃一惊。

“那帮混蛋,嫌钱给得不够,只给你弄了个情报员的身份,英国人提出一个礼拜之内你必须离境,否则就要驱逐你。”

“我赞成大哥的意思,不说英国人限你离境,单你这次被捕的事,我们就还没弄清楚背后是谁在捣鬼,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现在杨攀平安无事地从英国人的监狱里出来,尹正纲也终于能平定情绪,去仔细地思考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走是可以,可我担心这事是黄家的人搞出来的,除了他们,咱们在星岛也没别的仇人吧,要真是他们,我怕你也有危险。”杨攀转着手里的酒杯,犹豫着不肯点头。

“放心,老二,我看着老三呢。”林涣英劝道:“你也就是出去避避风头,一两年后还可以回来,换个身份就是了,这种事,英国人向来管得不严。”

“那好,我走。”杨攀抬起头来,看着两个兄弟洒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