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洋国商(下)
1413500000049

第49章 讲和

并线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相当麻烦,海底电缆亦即水线虽都是商人出资,用的却是各国政府的名义,受政府直辖,因为很多时候涉及军事和外交用途,如无特殊理由,不会允许民营电报房如此大规模并线,这也是为什么胡修文办报社时不得不花大价钱买无线电报机的原因。

不过,诗巫就不一样了,陈树声要办的电报房,归属白色拉者王朝,是不折不扣的政府行为,尽管获利的是尹正纲这个出资人,但只要他拿着拉者的照会,就算想把线并到欧洲去,也是可能的。

“电报是贸易的喉舌,嘿,你拿到诗巫省电报投资权,想不发都不行。”回到旅馆,龙五听了尹正纲和陈树声密谈的结果,不由感叹。

接下来的几天,尹正纲带着龙五和萨雅便忙于和陈树声继续商讨各项事宜,因为这是他临时起意的计划,过于仓促,所以一时半会也还进不了主题。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开公司的决心,他一边跟陈树声谈着,一边让萨雅准备文书材料,向诗巫商务厅递交申请。

有陈树声在后面撑着,这回的申请,两天时间就批复下来,再不像当初申请新华公司那样,给了钱还得等七天。

十月一日,诗巫省府对外宣布,诗巫民生电厂、民生自来水厂、诗巫水电报公司正式成立。这个消息极大地刺激了诗巫民众往诗巫市区搬迁的积极性,一时间诗巫的建设愈发热火朝天,当然这是题外话。

之前成立的新华橡胶公司眼下除了看着那五千英亩橡胶园就没什么大事,所以尹正纲第二天便把孙进达和冯宝抽调出来,筹备自来水厂和电厂事宜,同时派龙五即刻回井里汶,招募电厂和自来水厂需要的技术工人。

“现在连架子都没有,就要招人?”孙进达对尹正纲这种违反操作程序的做法持怀疑态度。

“你懂自来水?”尹正纲没急着解释,只反问他。

“不懂。”

“懂发电?”

“不懂。”

“那不就结了,咱们什么都不懂,肯定要先招一些懂的人来教教咱们,也不至于到万事俱备的时候,咱们还是两眼一抹黑。”

尹正纲和陈树声的谈判眼下也谈得差不多了,尹正纲便在靠近省府大楼的地方买下一块地,开始修建自己的办公楼。诗巫市眼下到处都在建设,土木工人、机械和材料都是不缺的,所以两三天时间,萨雅就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十月中旬,办公楼开建。

还没等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尹正纲又迎来先前去井里汶为他办一件大事的关治国。

“见到了严谨,也见到了万泉生。”关治国看起来有些兴奋。

“怎么说?”十几个日日夜夜,尹正纲心里挂着的就是这事,他跟岭南会馆的仇怨太深,以后若想安安稳稳做生意,就必须得想法解决。

“一开始严谨态度强硬,说杀人偿命,岭南会馆绝不会放过你。”说到这里时,关治国脸上的笑容很是不屑:“那万泉生倒是说可以商量,毕竟我开出的是五万英镑,不是五万荷兰盾。”

“后来呢?”

“岭南会馆的几个元老都是众口一词,说先把方书恒放出来这事才能商量,我怎么可能上那些老家伙的当,就直截了当地说了,抓方书恒的是英国人军情处,现在欧洲在打仗,他的罪名是给德国人当间谍,我问他们是不是也想给德国人当间谍,他们当时就焉了。”

关治国不愧是关治国,这哪里是求和,摆明就是威胁,让人家签城下之盟。

至于岭南会馆之后的反应不难想象,关治国的话,明里暗里的意思都是尹正纲有英国政府撑腰,小小的一个帮派,还没那个胆子去惹英国人。

“最后谈妥了,十万英镑,没给你多花钱。”

“莱顿亲自去给的钱?”这是之前的计划,要的就是让岭南会馆知道,尹正纲不止有英国人做后台。

“比这更精彩,莱顿让他们去王宫拿的钱,刚好那天,你老丈人在宴请荷兰总督,哈哈……”关治国说完,忍不住大笑起来。

岭南会馆的事总算告一段落,不管他们以后会不会出尔反尔,总之现在,尹正纲能清闲一阵,不必再过东躲西藏的日子。

关治国来报信后,在诗巫逗留了几天,尹正纲带他四处转了转,也把自己打算留在诗巫的想法跟他说了,关治国很是赞同他离开文武堂自己闯天下的决定。

之后关治国便回三宝垄,说是回去跟爹娘道别,尹正纲问他要去哪里,他说要去日本找安安。

每次一说起安安,两人之间的气氛便有些沉闷,尹正纲知道这是关治国心里的一个结,可又何尝不是自己心里的一个结。这两年在新加坡,两人托无数跑日本的海员帮忙打听,年中的时候终于把当初那份名单所有人的地址全部落实,现在也是时候去把安安接回来了。

关治国临走的时候,尹正纲把一张十万美元的支票给他。

“怎么是美元,我还以为是英镑。”关治国打趣道。

他并没拒绝这笔钱,他知道此一去就没个定期,要花的钱更没个定数。

“眼下欧洲打仗,谁知道英镑会跌成什么样,还是美元保险一些。”

比起大多数商人来,尹正纲的优点不少,但他最大的优点,还是善于见微知著。欧战一爆发,他便把手里一大半现金兑换成美元,眼下的英镑汇率,也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

送走关治国,尹正纲便全身心投入到诗巫发展大计中。

月底的时候龙五从井里汶回来,不仅带来二十多名自来水厂、电厂的技术工,还给尹正纲招来一名自来水供水工程师和两名热电工程师,但最让尹正纲喜出望外的,还是他带来的两名美国商人。

“欧洲人现在都顾不上这边,只找到两个美国人。”龙五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汗颜的样子,仿佛觉得自己没把事情办漂亮似的。

他哪里知道,别的东西或者美国不如欧洲,但这发电设备的制造,美国人的技术却遥遥领先欧洲。

两名美国人来自马尼拉同一家洋行,斯普林行,他们本来是到荷印和马来亚做军火生意,却不想阴差阳错,居然在偏僻的诗巫捞到一大批设备合同,这心情,已然不能用惊喜来形容。

“没问题,没问题,一切都没问题。”这天谈判,尹正纲还没说几句话,两个明显是新手的美国佬便连连说道。

“这两家伙,拿咱们当冤大头了,看他们笑得那样。”龙五凑到尹正纲耳边,用福建话说道。

尹正纲心里有数,点点头。

“既然两位说没问题,那咱们讨论一下细节吧。”尹正纲突然用英语说道。

美国佬愣住了,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原来这位不是土财主啊!

“供应十五万人口的自来水厂设备,和供应十五万人口的热电设备,我希望你们能尽快做一个计划出来,一定要考虑到诗巫目前的现状以及人们的用水用电标准,净化处理设备和电机必须要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费钱不讨好的东西我是不会要的,先生们,别拿七万五千千瓦的大电机来蒙我,我宁愿要你们刚改进过的两万五千千瓦的中型电机。”尹正纲这段日子可是看了不少美国杂志,全是从后埔港的轮船船员那里买来的。

这一番话,确确实实把两个美国佬震住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尹正纲居然是个行家。

“这是一笔大合同,我们会重视的。”愣了半天,那位留着小胡子的美国佬才开口说道。

“除了水厂和电厂的设备,我还需要四十公里海底电缆,十五套水线电报机,我希望你们的价格和昨天的英国人一样公道,或者,比他们更公道一点。”尹正纲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当然,如果你们能帮我说服贵国政府同意沙捞越在菲律宾并线,我需要的电缆会更多。”

尹正纲虽这么说,却也没抱多大希望,欧洲的海底电缆容易并,毕竟拉者王朝是英国的附庸,相比之下,美国的就没那么好说话。如果这两人真能帮他说通菲律宾的美国殖民政府,那诗巫的电报就了不起了,西方国家全都可以直通。

“这个……恐怕我们办不到。”果然,那小胡子美国人面露为难之色。

“那就太遗憾了,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是说回设备的话题吧,两位什么时候能拿出一个可行的计划出来?”

“我们需要在诗巫做调查,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菲律宾还会有技术人员过来帮您做建厂筹备,如果您需要的话,至于计划,我想国内的专业工程师会比我们做得更好,只不过要花些时间,我看得要三个月,您的厂房才能开始动工。”小胡子美国人早就收起先前打算敲一笔的心思,认真应付起面前这位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年轻华人来。

“没关系。”尹正纲确实也不急,现在诗巫建设刚到一半,太早投入,他的电厂和自来水厂也会亏本经营。

接下来三人又谈了些细节,两个美国佬明显经验不足,好多地方都要尹正纲提醒才能反应过来,不过反反复复一整天,好歹敲定合作大略,签了份备忘录。

两人临走的时候,尹正纲听说他们其中一人将回美国去联系购买设备事宜,便想起在美国的鲁德曼来,他写了一封没有地址的信,托两人带去华盛顿,给科尔特?W?鲁德曼。这也是碰运气,尹正纲除了知道鲁德曼有一位参议员的爹,其他一无所知,更不知道那位前政治通缉犯现在在什么地方。

“咱们什么时候跟英国人谈过?”美国佬走后,龙五问尹正纲。

“没有竞争,哪来低价。”尹正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