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南洋国商(下)
1413500000073

第73章 银计划

上海林府,尹正纲正坐在羊皮沙发上,定定地看着坐在他对面的林涣英,从进林家起,他就一言不发,只这么看着自己的结义兄长,似乎在等他先开口。

“把人放了吧。”沉默良久,林涣英终于说话。

“我需要解释。”

“没有解释,把人放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有同样的事发生。”林涣英脸色很沉。

“你在为谁做事?”尹正纲追问道。

“你不该知道。”

“国民政府?日本人?”

“不要侮辱我。”林涣英语气虽淡,脸上却有一丝激愤。

这句话出口,尹正纲立刻明白了。

“美国人。”他沉沉地叹了口气。

林涣英脸色变了变,终究还是定住心神,静静地看着尹正纲,半晌才沉声道:“我不是在为美国人做事,只是跟美国人合作,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这些人是美国人帮着训练的没错,但他们不属于美国军事战略情报局,也不属于CC。”

林涣英知道,这对尹正纲来说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所以他把事情从头到尾给这位三弟说了一遍。

事情还要从蒋志清一意孤行打内战开始说起,第一次,输得干净利落,老蒋又琢磨着要来第二次,日本人在屁股后面磨刀霍霍,任谁都看得出来,可他就是不管不顾,打内战打上了瘾一样。

打仗需要钱啊,老蒋手笔又大,几十万军队轮着往江西调,那花费,不用说也知道有多大。帮老蒋捂着钱袋子的宋子文和孔祥熙虽然赞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却很是反感打内战,相比起来,他们更愿意用政治手段排除异己,所以这钱,给得有些不情不愿。更何况这两人清醒着,他们觉得,眼下对中国来说,日本人才是心腹大患,这也导致了他们和蒋志清之间表面融洽,内里离心。

“宋子文找到我,让我帮他办两件事,第一是筹建税警总团,第二便帮他跟鲁德曼搭上线,在远东布置一支情报部队,监视日本人和英国人。”林涣英灼灼地看着尹正纲。

鲁德曼现在是美国国会炙手可热的参议员之一,他领导的远东局势研究委员会,已经成为美国总统胡佛最倚重的顾问组,也是美国军事战略情报局的合作伙伴,简单的说,科尔特?W?鲁德曼,有着参议员和情报官的双重身份。

两年前,当林涣英找上门时,鲁德曼正在考虑怎么才能搜集到更全面的远东战略情报,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定下合作章程,这就是新华集团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秘密电台的原因。

“为什么是南洋,为什么要在新华集团?”尹正纲还是不理解。

“整个亚洲都有,重点是日本和国内的东三省,南洋也不能忽视。”林涣英说着,打了个手势,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一副地图来,摆在尹正纲面前。

“你看。”他用手指划了一条弧线,把东南亚几个岛屿连在一起。

尹正纲立刻明白过来,如果日本人控制南洋各岛,中国就会被孤立,商船出不了海,整个东南地区的经济会迅速崩溃。

“要是咱们有强大的海军,我用得着这样?”林涣英叹了口气:“现在只能靠在商业上的控制权把握住南洋,所以才在新华集团里安排情报人员。”

“这说不通,既然是为了防范日本人,我觉得把人派去日本人在南洋的领事馆效果更好,再怎么说,商业的重要性都远远赶不上政治和军事。”尹正纲并不糊涂,林涣英的理由听起来有道理,但经不住琢磨。

“事情没这么简单。”林涣英道:“说白了,这个情报组织是我们和美国人私底下搞的,国民政府虽然知道,却绝不会承认,所以有CC在的地方我们不能插手,你以为我不想派人打进日本领事馆?”

“再者说,你似乎低估了新华集团和南洋众多华商的力量,我敢说,现在日本在整个亚洲最忌惮的,不是蒋志清的百万大军,而是华商。”

听得这话,尹正纲心头一震。

“还记得银计划吗?”林涣英问。

“杀我的那个计划?”尹正纲一愣。

“杀你只是银计划的一部分,一小部分。”林欢深深吸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烟来,点上,这才继续说道:“银计划是日本外务省情报部制定的一个庞大计划,到现在我们都没搞清楚全部细节,但我知道,银计划的目的,是切断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而刺杀爱国华商,则是银计划的核心内容。”

“日本人果然看得起我。”尹正纲听得,没急没怒,只淡淡地道:“不过,那个计划这么重要,日本人执行起来却没什么力度啊。”

“这不奇怪,因为日本人根本就没来得及执行。”林涣英一声冷笑,道:“杀你的那些杀手,是CC安排的,他们的作用不是刺杀你,而是让你被刺杀的消息传遍整个华人世界。”

尹正纲总算全明白了。

“这么说来,那份银计划文件也是假的?”

“那文件可是真的,那上面确确实实有天羽英二的签字,只不过,老二能碰巧劫到那艘船,确实是我安排的。”林涣英尴尬地笑了笑,拍着尹正纲的肩膀,道:“这是我们跟CC私底下的合作,你被刺杀,群情激奋,再在关键时候抛出银计划文件,日本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种时候,他们就不得不终止银计划。”

“可你们的合作,差点要了我和安安的命。”尹正纲淡淡地道。

“那是意外。”林涣英叹息道:“安安只知道日本人有银计划,但不知道那是我们安排的,所以下手太狠,我也没想到你车里还有枪,那些混混死了几个同伴,狠劲上来,把假戏做成真的了。”

“所以,我和安安差点就真的变成亡魂了。”尹正纲冷冷地看着林涣英。

“三弟……”林涣英一时语塞。

“二哥也在帮你做事?”尹正纲倒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他也想得明白,就算林涣英事先告诉他,他也会同意帮着演这场戏,以他个人的危险换来数百位东南亚爱国华商的安全,对他来说非常划算。

听得他提起杨攀,林涣英先是一愣,接着便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他拿到银计划之后第一个就找你。”尹正纲苦笑一声。

“如果不是英国人和日本人穿一条裤子,处处钳制中国,我也不愿意这么做。”林涣英这话似是解释,又似劝说。

尹正纲沉默了一会,又把林涣英所说的这些话前后梳理了一遍,再三找不出什么漏洞,才轻轻吁出口气。

不是他不相信林涣英,而是这这件事里,鲁德曼和宋子文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宋子文为人如何他不清楚,但那个鲁德曼毕竟是个美国人,无论人品如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说不定哪天他就会为了美国的利益抛弃中国。

“你和宋子文是怎么打算的?”末了,他问道。

“扩张情报搜集范围,往深里挖日本人的情报,眼下我们盯着关东军。”林涣英知道,他的情报员若想在南洋站稳脚跟,没尹正纲的支持万难办到,所以并没再隐瞒什么。

“关东军有动作?”尹正纲听得这话,惊了一惊。

“少壮派军官最近叫嚣得很厉害,日本军队向来有下克上的传统,最近就发生一起日本骑兵联队违令向东北军北大营移动的事件。”

“已经很紧张了!”

“的确很紧张,所以宋子文才想着要组建一支军队,只打日本人的军队。”

林涣英说的这个“只打日本人的军队”,尹正纲听得很清楚,一时止不住心动。

“蒋志清不会同意的。”心动归心动,尹正纲却很清楚国内现状。

“所以才叫税警总团,这个团是收税用的。”林涣英笑道。

尹正纲哑然失笑。

“你帮我转告宋子文,如果税警总团真能做到像他说的那样只打日本人,他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走的时候,尹正纲这样对林涣英说道。

尽管以宋家和美国人的关系,宋子文没什么需要尹正纲帮忙的,但他那句话很让这位民国财长感动,于是不久之后,他便投桃报李来了。

大年之后上班第一天,尹正纲就接到林涣英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福特汽车公司和鲁德曼轮船制造公司即将派人来跟他谈关于那笔在日本被冻结的投资基金的事,美国的大萧条让这两家大型企业很需要一笔资金来补充新鲜的血液。至于日本人会不会给那笔钱解冻,林涣英说,那是美国佬的问题。

“这就是你非要把那几笔资金组合成投资基金的原因?”得知消息的黄兰恍然大悟。

“本来想自己去美国找合作方,但既然宋子文肯帮忙……”

日本人想卡死华商的资金,尹正纲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意,一早他便想好了对策。他本来的打算是收购几家即将破产的美国官方企业,以此让美国政府出面逼日本人解冻那笔资金,但现在看来,似乎宋子文的办法更好,至少,福特和鲁德曼不会因为那是一笔被冻结的资金而狠命压价。

“美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都被日本人压着一头,现在肯定巴不得利用这件事出口恶气,宋子文的眼光果然毒辣。”黄兰心悦诚服。

“鲁德曼又是国会议员,别的不说,他只要提交一个议案就能让日本人慌神。”

事实果然如尹正纲所说,三月初,他跟鲁德曼轮船制造公司和福特汽车签订合约,没几天,鲁德曼以日本人违反自由资本市场准则为由向国会提交制裁日本生丝出口的议案。还没等美国国会表决,日本人就慌了神,一边向美国人发照会表示抗议,一边把东南亚包括新华集团在内的七家华商告上东京法庭,理由是他们恶意炒作日本股市,导致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炒个屁,老子们的钱刚进股市就被冻结了。”总商盟大会上,六家华商扯着嗓子吼起来。

这是事实,不仅是他们,就连新华集团那笔钱到日本后也只在股市过了一下,还没开张,日本股市的暴跌跟这笔钱扯不上什么关系,这也是尹正纲有信心把钱追回来的原因所在。

四月,东京法庭缺席审判华商资金案,美国政府及时递交了外交照会,通知日本人,这笔钱现在已经不属于华人,而属于两家美国政府势在必保的大型企业。这份照会让日本人集体失声,于是东京最高法庭草草地走了个过场,宣布因证据不足,日本政府控诉无效,必须在一个礼拜内给这笔高达一千三百万英镑的资金解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