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谈幸福
14177800000003

第3章 前言:幸福

关于人的幸福,促我思考之处颇多。我的职业为心理治疗师,前来拜访的人皆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不幸的状态。他们带着挣脱不幸、得到幸福的祈愿前来,又或者已陷入太过绝望的状态,顾不上思考幸福,却被人硬拖着前来。

会见他们,促使我思考所谓“幸福”到底是什么?生病的人认为健康的人幸福,没钱的人认为腰缠万贯的人幸福,或者也有人认为社会地位越高,幸福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但是,果真如此吗?如果能像我这样有机会见到很多人,并听听他们的心声,便不会想得这么简单。要知道,还有的人说,都是因为腰缠万贯、位高权重才会变得不幸。

我在反复的思考中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甚至开始产生“幸福果真如此重要吗”的念头。总之,就算它非常重要,把幸福放在首位并为之打拼似乎也不妙。即便最终也许会得到幸福,修得正果,但如果从一开始便瞄准幸福,反而常常会偏离目标。“幸福”仿佛爱捉弄人一般,我们努力接近它,却偏偏总被它巧妙地溜掉。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全力以赴地度过自己无以替代的人生,或许它才是幸福与否的迂回路径。亦或通常被称为幸福的事情不过尔尔,对自己而言,能否感觉到幸福才是问题所在。即使无钱、无名誉、无地位,一无所有,有的人也可以因为保持良好的心态而感到幸福。

确实如此。有的人会公然宣称自己“不要地位、名誉和金钱”,这当然让人感觉很高尚。尽管高尚是好事,但若太高声地声明,也会让周围人感觉不快。我认为,高尚之余若能再稍微安静一些就好了。这些地方正是“幸福”的有趣之处,有地位、有钱、有名誉并不见得是坏事。

因此,我认为从正面切入论及“幸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讨论穷尽的。然而,当林宽子小姐邀请我以“幸福的眼镜”为题写一个系列轻松连载时,我竟忘记自己的繁忙而欣然接受了。

如前所述,我在工作时会关心“幸福”,只不过从正面切入讨论很困难。我和前来咨询的人讨论时发现,实在有太多的人选择了不幸的生活方式,还有的人让我不禁想劝他“不能再做得好一点吗”。尽管开始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很困难,但也大可不必如此。正如稍稍改变一下眼镜的戴法就会看见不同的事物一样,稍微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有时幸福似乎就会来到身边。

我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写连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读书所感以轻松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与幸福关联在一起。请允许我在文中引用诸多书籍,在此对我的擅自引用致以歉意并表示衷心感谢。前面提到的林宽子小姐将读者的反应和自己的感想等一并转达给我并鼓励我。因此,虽然我并没有打算写得太长,却也写出了一本书大小的篇幅,至此,暂且结束连载并进行归纳整理。

这本书没有整体构思,读者朋友可随意选择喜欢的章节阅读。倘使其中有对读者朋友的幸福略尽绵薄之力的地方,我将十分荣幸。

虽是我的私人话题,依然希望就本书成书的原委略谈一二。前面提到的记者林宽子小姐和海鸣社负责本书编辑的和子小姐,其实都是我任职京都大学教育学院时教过的学生。本书因这样的机缘诞生,而我优秀的学生也成长起来,与我共同编写关于幸福的书,对我而言既幸福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