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左手趋势投资,右手价值投资
1419200000087

第87章 深入了解企业情况

巴菲特认为,企业应该有正直和诚实的经营者。其行为必须符合受托人的身份,这是非常重要的。巴菲特相信,如果想明白经营者的意图,唯一的方法,就是观察他们如何与股东沟通。所有的企业,不管是好是坏,都会经过一段不可避免的困难时期。一般而言,当企业营运状况不错的时候,经营者会畅所欲言;但是当企业走下坡时,他们会开诚布公地谈论公司的困难或是沉默不语吗?巴菲特的结论是:经营者对企业困境的反应,可以看出他的经营态度。

巴菲特认为,要使一个企业成功,经营者必须与全体员工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他的观点是,员工应当从内心认为他们的公司是最好的工作地方。提拔员工时,应该让他们觉得升迁是基于个人的能力而非偏爱。巴菲特检视公司的特点,经营层面的特质,以及与其他同业公司比较的结果。在这个探索中,巴菲特试图循着某种线索,以引导他了解一家公司与其他竞争者相对的优越性。巴菲特宣称,仅仅阅读一家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判断是否应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审慎投资的基本步骤,是尽可能地从熟悉该公司的人那里,获取第一手资讯。巴菲特会尝试询问所有可问的问题,他称这个随机的询问为“闲言碎语”。如今,我们可以称它为企业的“葡萄藤”网络。巴菲特认为,“闲言碎语”能提供线索给投资人,有利于他们找出绝佳的投资。

巴菲特去拜访企业的顾客和企业本身。他寻找曾经为该公司工作的员工和顾问。巴菲特与大学里的科学研究者、政府员工和商业机构的主管会面,他也访谈竞争业者。虽然主管们有时可能不愿透露太多,但是巴菲特表示,他们从不缺乏对竞争对手的批评。产业里的每个公司的真实状况,或多或少可以从与公司有往来的人士中得到。

大多数的投资人不愿意像巴菲特那样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某家公司。发展“葡萄藤”状的网络,并且安排面谈是需要时间的;而为每一家公司重复建立“葡萄藤”状的网络,更是件费力的工作。所以,巴菲特借减少手上持有的公司的数量,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依照巴菲特的观点,他宁愿只拥有少数几家优秀的公司,也不要好几家平庸无奇的公司。一般而言,他的投资组合少于10个公司,而且时常是3~4个公司即占去他投资组合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