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武志红心理学套装(共四册)
14199700000009

第9章 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9)

历史上最可怕的凶残事件,其制造者几乎都是以好人自居的。这些凶残事件的制造者越以好人自居,他们干的事情就可能越可怕。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他们越以好人自居,对内心的恶就越没法接受,他们只能将这些恶投射到外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于是,一个越以好人自居的人,就越想打打杀杀,他首先想消灭自己内心的恶,这个愿望投射出来,表现为他特别想消灭其他的“恶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太正确了,所以他在设定“恶”的标准时,特别苛刻,很容易将太多人视为“恶人”,并在消灭“恶人”时尤其理直气壮,尤其可怕。

由此,庄子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所谓圣人,是最少缺点,最少恶的人,甚至干脆被自己或拥护者美化成没有缺点没有恶的人。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衬托者,大盗因此而生。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一点缺点,那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恶”的地方。于是,他只能将他内心中的“恶”投射到别人身上。于是,他势必对周围的人无比挑剔。于是,一个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人,他势必会认为周围的人到处都是缺点。

这样的人,心理学称之为“偏执狂”。所谓偏执,即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他认为问题都在别人身上。

当然,话也说回来,一个人不能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并存,并因而不能容忍别人指摘自己,根本原因在于他童年得到的爱太少。得到的爱越少,他越认为自己“坏”,他看似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坏”,其实是不能容忍自己得到的爱太少。相反,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就越容易宽容,首先是对自己宽容,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他看似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是对自己得到爱有信心。

所以,我们如想追求永恒,需记住,永恒不是绝对的善。相反,永恒是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的争斗。

不含诱惑的深情

如何拒绝你?没有敌意的坚决。

如何深爱你?不含诱惑的深情。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这两个充满诗意的句子。

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我不答应你时,我坚决,但毫无敌意,不会说你错了。

不含诱惑的深情,即我爱就爱了,没有条件,也不会诱惑你,弄出是你需求我的境况。

敌意与诱惑,都是让对方后退或前进,而躲避了自己。

不含诱惑的深情

一群兴高采烈的人在听一个小丑打诨,正在捧腹大笑时,会在小丑的眼睛里看到凄凉的眼神;小丑的嘴唇在微笑,他的笑话越来越滑稽,因为在他逗人发笑的时候更加感到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

一次坐飞机时,在飞机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英国小说家毛姆所写,被触动了。

早就有毛姆文字中那种对人性的理解,但毛姆的文字更有感觉,而我的文字则相对干涩却好懂一些。我的理解是,在关系中,若我们不是自在随心地呈现自己,而是玩策略,勾引别人注意自己,那么,凄凉与孤独就会袭击我们。

任何时候,通过玩策略而获得别人的关注,都会伴随着羞耻感与孤独。

不玩策略,该怎么办?科胡特给出的答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我爱你,向你坦承我的心,直接地对你好,没有条件,没有防卫,也没有对你如何回应我的预期。同时,对你的回应,我的心又保持敞开。

即,我在和你的关系中,我尊重你,并且,我向你敞开。

文学作品中,一旦有对不含诱惑的深情的表达,都会很触动人。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向问天与任盈盈被困在少林寺,要通过三局两胜的比武来决定他们的命运。若赢了,获得自由;若输了,要被关在少林寺一生。造化弄人,本来躲在少林寺的令狐冲要代表任我行一方,与师傅岳不群对垒。

性格不羁但极重情义的令狐冲,与亦师亦父的岳不群对战时,心神不宁,只守不攻,且守也守得魂不守舍,策略派大师任我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示女儿任盈盈,要她站到令狐冲对面去。

任盈盈明白父亲的意思,但没照做,因她想,若令狐冲爱她,自然会考虑到她的处境,若是要她做了暗示,令狐冲才去为她考虑,那就没意思了。

任盈盈要的,与给的,都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他的系列小说《基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骡,丑陋,但具备超能力,能控制其他人的心,就像有一个量表一样,能精准地调控其他人的情绪、情感与思想。凭借这一超能力,骡统一了宇宙。

然而,骡却一直没有用他的超能力对付一位女子。他想得到这女子的爱,若使用超能力,这轻而易举,但他不愿这么做,并觉得,如果真这么做了,他的心就彻底绝望了。

他怀念他们初次相遇时的情形。那时,骡伪装成受害者,在一个海滩上慌张而无助地奔跑,后面有要捉拿他的人,而这位女子保护了他。

并且,这位女子,是骡遇到的无数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被他的丑陋所吓到的人,她看待他,就像看待一个普通人。或者准确说,是将他视为一个人而给予了尊重与呵护。

唯独她,给了他无条件的爱,也即不含诱惑的深情。其他人,则是在刚看到他时,都被他的丑陋吓到而远离他、鄙视他、抗拒他。但是,当他对他们使用了超能力后,他们都疯狂地崇拜他、爱戴他。

如果说,任我行是玩策略的大师,那么,骡就是玩策略的神。但说到底,那样做的他们,都不过是作者笔下的超级小丑而已。真得到崇拜与爱戴时,他们内心的荒凉也会达到顶峰。

所以,骡期待着那女子继续给他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再只是尊重与呵护,更是爱情。

说到底,就算统治了全宇宙又能如何?成为世界的绝对掌控者,这并不能疗愈骡的自卑。所有的自卑,都是因爱的匮乏。所以,骡知道,要疗愈他的心,关键还是一份无条件的爱。

电影中,当杀手们只是冷酷的杀手时,他们无所不能,但一旦爱上了一个女人,死亡就容易降临了。如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但顶级杀手们,还是一个又一个地被爱击中,他们都知道,这是救赎。

特别是,骡品尝过不含诱惑的深情,他不能破坏掉这份感觉。结果是,他也有了超级杀手们的宿命,因这样一个失控的环节,而没有做到彻底统一宇宙。

盈盈的心,也是金庸的心。

骡的渴望,也是阿西莫夫的渴望。阿西莫夫有恐高症,惧怕坐飞机,一辈子都在写全宇宙的故事,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他喜欢幽暗狭窄的地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也是被父母的有条件之爱,锁在了一个很小的现实世界,而驰骋全宇宙的想象,则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持有任盈盈与骡的逻辑,我们知道,如果我要你怎样爱我,你才怎样爱我,那么,这种爱在得到的那一刻,一种失落就会侵袭我们。

所以,我们要的爱,都是发自对方的本心,他们不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施加了什么影响才对我们如何,而是他们自己想这样爱我们。

是不是本心,特别重要。

除了不含诱惑的深情,科胡特还创造了另一个诗意的表达——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讲的是如何去爱,去接近对方;没有敌意的坚决,讲的则是如何拒绝,如何将对方推远一些。

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我有一个坚定的、与你不同的立场,我拒绝你,不按照你的来,但是,我对你完全没有敌意。

以前,还不知道这个句子时,我有一个不够诗意的表达——温和而坚定。我坚定地守住我的立场,绝不动摇,但我情绪温和。

要做到没有敌意的坚决,需要一个健全的自我。通常,当别人攻击我们,或向我们索求我们不愿意给的东西时,我们会不高兴。但是,若拒绝别人,自己又会有愧疚。这时,我们会怪罪对方,你为什么攻击我,你为什么向我提要求。于是,我们会愤怒,将对方挡回去,而且还要在言语上让对方知道,你错了。

如此一来,愤怒保护了自己不被侵犯的疆界,而“我对你错”的游戏,又捍卫了自己的自恋。

我的一位朋友,婚姻出了大问题,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其中,她特别受不了的是,丈夫会打电话攻击她,一打就是三四个小时,目的是要她承认,在某某事情上,他是对的,而她是错的。

她辩不过他,但她会耐心等待,等这个话题进行完了,丈夫有了我对你错的成就感后,她会再抛出另一个话题,说在那个事情上你错了。然后,他们继续争辩下去。

关系中,我们忍不住想统一思想,统一对错,即达成看法上的一致,好像这样关系才能维系。但实际上,我们是两个人,看法上不可能一致,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也在所难免。这时,不必非得与对方闹,你可以很清晰地告诉对方,我有这样一个立场,在这一点上我很坚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错的,我也尊重你的立场。

没有敌意的坚决,与不含诱惑的深情,都有清晰的自我。我拒绝你,但不是因为你错了;我爱你,也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更不是要你回报什么,我就是爱你。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都是:本真、自然,先接纳了真实的自己,而后能面对别人的真实。

做心理医生已多年,每周都有1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聆听别人的故事,而且多是悲惨的故事。所以,总有人问起,别人向你倾倒那么多垃圾,你怎么办?

其实,这根本不是垃圾,相反是如珍珠般珍贵的礼物。特别是,当我与来访者构建了足够信任的关系后,来访者向我敞开心扉,原原本本、不带修饰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我常觉得是在听天籁之音。

甚至,当来访者的感受全然地流动时,我的心也懂得了他的感受,也跟随着一起流动。那一刻,会有恋爱的感觉。

我想,这也是任盈盈会爱上令狐冲的原因吧。他们刚见面时,任盈盈蒙面,而属下又尊称她为“婆婆”,所以令狐冲将她视为可敬的尊长,向她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对小师妹岳灵珊的爱与痛。

令狐冲对小师妹用情很深,这打动了任盈盈。但我想,同样难得的是一份毫无保留的袒露。他就是要倾诉,除此之外无任何其他目的,无策略、无诱惑。结果,毫无防卫的他,却让任盈盈动了真情。

本心与本真,是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却忘记了。

非常普遍的是,我们不认为真实的自己是值得爱的。我们认为,必须成为更有力量、更优秀、更会讨好、更会奉献……的某类人,才会获得爱。

也即,我们认为,必须拥有某些满足其他人的条件,才会从这些人身上诱惑出一份爱与认可来。

所以,玩策略、缺乏深情的诱惑,反而成了常态。

最极端的,是不含深情的诱惑,譬如一夜情。

最常见的,则是发生在父母与孩子间的有条件的爱。做父母的,若不懂得自己的本心与本真是最珍贵的,那么,他们也做不到看见并尊重孩子的本来面目。他们若以为,自己拥有什么条件才能被爱,那么,他们也很容易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

与恋人间不同,父母对孩子使用有条件的爱,是极容易成功的,因孩子天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假若父母对孩子行使诱惑,譬如用鼓励与夸奖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信息说,如果你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我就会承认你,那么,孩子会配合父母的策略,而朝向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就远离了自己的本心与本真。

孩子若对父母使用诱惑,他们势必会有一种羞耻感。一位来访者说,当我想尽办法吸引父母的注意时,我觉得我就是个傻子。要命的是,他发现,最初在和父母相处中形成的这种模式,也延伸到了他生命中的每一个地方。他通过装小孩、装不懂、装好人等方式讨好、逗乐身边所有人,当有人吃他这一套时,他一方面感到高兴,但同时会生出悲哀感。完全如毛姆所描绘的那样,眼神越来越凄凉,而心中也涌起一份孤独感。

感到羞耻是因为你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你的策略,是假的;对方的高兴与认可,也是假的。

感到羞耻,也是因你知道,你背叛了自己的心。

围绕着父母如何管孩子,围绕着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围绕着恋爱与婚姻,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教你如何使用策略,以成功地诱惑到别人的关注。

但是,除非你能证明,你能凭自己的本心与本真,与别人相处相爱,否则,你总觉得生命中有一个巨大的缺憾。

不仅如此,实际上,自在随心地活着,一样也可以收获成功,甚至是更成功,远远超越使用各种策略所能获得的。

经典的例子是乔布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已广为流传,演讲中他一再强调的就是一句话——听从你的心。

现实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因他的原则,苹果公司的产品追求完美。并且很有意思的是,乔布斯从不考虑消费者是怎么回事。他首先考虑的,是苹果的产品能否让他自己满意。

从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是消费心理学的关键所在。但在我看来,那些深通此道的公司,最后都沦为对客户的讹诈。

我有朋友去过乔布斯的办公室,知道他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房间,很空,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个打禅垫。挑选产品前,乔布斯会先打坐,心静下来后,他才让人把各种样品摆在他面前,而他就是凭感觉,决定哪个要哪个不要。

听到这个故事,我想,我对苹果笔记本和手机的完美感与忠诚感,就是这样来的吧。

跟随自己的本心,这是所有的超一流人物的共同之处。他们改变世界,不是因为迎合了世界,而是世界跟随了他们。

谁制造了乱世佳人的宿命

一切仿佛是注定的。

几年前有次重看电影《乱世佳人》,心中再次升起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