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1429500000016

第16章 用妙语弥补失言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失足了可以再站起来,失蹄了可以重新振作,而人失言了可以用妙语去弥补。只要你有城府,你就可以补得天衣无缝。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凡人还是名人,都免不了发生言语失误。虽然原因有别,但它造成的后果却是相似的,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有时甚至不堪收拾。

作为空姐,朱莉叶小姐常常接受严格的语言训练。尽管这样,她有时还是不免失言。

那次在航线上,她和往常一样,本着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热情地询问一对年轻的外籍夫妇是否需要为他们的幼儿预备点早餐。那位男顾客出人意料地用中国话答道: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朱莉叶没有仔细听这位先生的后半句话。为进一步表示诚意,她毫不犹豫地说:那么,如果您的孩子需要用餐,请随时通知我好了。

那位先生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朱莉叶小姐这才如梦初醒,羞红了脸,为自己的失言窘得不知如何是好。

那么,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者矫正之术,来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要求你正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固执己见。

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能说会道的名人,在失言时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惨败的情形不乏其例。比如1976年10月6日,在美国由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的,为总统选举而举办的第二次辩论会上,福特对《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佛朗肯关于波兰问题的质问,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说“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这一发言在辩论会上属明显的失误,当即遭到记者反驳。但反驳之初,佛朗肯的语气还比较委婉,意图给福特以改正的机会。他说:问这一件事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难道是在肯定苏联没有把东欧化为其附庸国?也就是说,苏联没有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

福特如果当时明智,就应该承认自己失言并偃旗息鼓。然而他觉得身为一国总统,面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错,绝非善策。于是继续坚持,一错再错,结果为那次即将到手的选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刊登这次电视辩论会的所有专栏、社论都纷纷对福特的失策作了报导,他们惊问:他是真正的傻瓜呢,还是像只驴子一样的顽固不化?卡特也乘机把这个问题再三提出,闹得天翻地覆。

有城府的人在被对方击中要害时决不强词夺理,他们或点头微笑,或轻轻鼓掌。如此一来,观众或听众就会弄不清葫芦里藏的什么药。有的从某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服从真理的良好风范;有的从另一方面理解,又以为这是他们不为自己辩解的豁达胸怀。但究竟他们认输与否都尚是个未知的谜。这样的辩论家即使要说也能说得很巧,他们会向对方笑道:你讲得好极了!

相比之下,里根的表现就显得很有城府。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加上里根年岁又大,在欢迎宴会上,他脱口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低声提醒他说溜了嘴,里根忙改口道:

“很抱歉,我们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

尽管他并未去玻利维亚,但当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时,他的口误已经淹没在后面的滔滔大论之中了。这种将说错的地点时间加以掩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面丢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

在实践中,遇到失言这种情况,有三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1)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过来了。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也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2)引申法,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以将错话抹掉。

(3)改义法,巧改错误的意义。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在生活中,谁都会有说话不当的时候。发生这种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镇定自若、处惊不变,积极寻找措施来补救。这也是做人的一种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