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1429500000018

第18章 巧妙应付尴尬局面

处变不惊,以变应变是做人的一种技巧。它要求我们做人一定要能灵活变通,紧跟情势。

世事难料。在遇到各种特殊情况时,若不能运势转换,整个场面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但若能镇定借用环境,巧妙应付,则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且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物,他都能应付自如。因此,他深得“老佛爷”——慈禧的喜爱。同时,李莲英也常常帮慈禧打圆场,解脱困境。

慈禧爱看京戏,所以不断有戏班子进宫专门给她演出。但她喜怒无常,使得这些戏子们都提心吊胆。演得好了,老佛爷开心了,便赏赐他们一些小玩意儿,以示皇恩浩荡;演得不合老佛爷的胃口,他们便有掉头的危险。

有一次,著名的京戏演员杨小楼率领他的戏班进宫给老佛爷演出。这天,慈禧心情舒畅,看完戏后,把杨小楼召到跟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

“这些都赏赐给你,带回去吧!”

哪有赏赐糕点的?何况慈禧这人极为奢侈浪费,她一顿饭能吃二百多道菜,可想而知,那些糕点也绝不会少。杨小楼心想:这么多的糕点,我怎么带回去呀?

于是,便叩头谢恩,壮着胆子说:

“叩谢老佛爷,只是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

这话把周围的宫女太监们吓了一跳。按老佛爷的脾气,赏赐你的东西你不要,还敢要求另外赏赐,这不是找死吗?哪知,这天偏偏慈禧心情出奇的好,并未动怒,只是问了一问:那你要什么?

杨小楼又叩头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性起,也想露一手给大家瞧瞧,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大笔一挥,一个硕大的福字就写成了。

没想到的是,慈禧的这出戏却演砸了。她把福字写多了一点。慈禧身旁的一位小王爷眼尖嘴快,马上告诉了慈禧: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杨小楼一看,可不是错了。这可怎么办?若是拿回去肯定会遭人议论,要是传到慈禧耳中,不知又有多少人要遭殃。不拿吧,慈禧动怒自己不会有好下场。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也觉得有点为难,确实是自己写错了,不想让杨小楼拿出去丢人现眼,但自己也无法开口要回来重新写。

这时,一旁的李莲英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走向前,笑呵呵地说:老佛爷洪福齐天,她老人家的‘福’自然要比世人的多一‘点’了。要不怎么显示出她老人家的高贵呢?

杨小楼一听马上会意,连忙叩首道:

“老佛爷这万人之上之福,小人怎敢领呢!”

慈禧正愁没法下台,听这么一说,也就顺水推舟,笑道:

“好吧,那就隔天再赐你吧!”

李莲英的一句话化解了慈禧的一次窘境,这样的奴才岂能不讨主人喜欢?

古人云: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弭患济事者也。所以,要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我国著名作家谌容访美期间,一次应邀到某大学演讲。大学生们思维活跃,向谌容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她也都给以直率的答复。

突然,有人问道: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中共党员,请问您和中国共产党私人感情如何?

显然,这样的问题是比较棘手的,很容易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谌容略微沉思了一下,答道:

“首先,我很佩服你。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的确不是中共党员。但是,也许你还不知道,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丝毫离婚的迹象。由此可见,我跟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还是很深的嘛。”

话音未落,就博得了满堂的喝彩声。

尴尬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刹那间的事情。如果缺乏镇静,大惊失色、手足无措,只会乱上加乱。因此,遇到这样的场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镇静。冷静地观察局势,然后随机应变,机智巧妙地应付尴尬,甚至将尴尬留给对方。利用环境,巧妙应付,往往能征服所有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