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430400000022

第22章 最易忽略的心理—偏见(2)

哭天地,泣鬼神,英台哀恸感应上苍,风雨雷电大作,山伯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山伯英台化身彩蝶,在人间蹁跹飞舞,就是永恒。这段生死情,震撼了每一位心中有情之人,颠覆了向命运低头的结局,让人看到了希望。祝家嫌贫爱富,不顾山伯深情,硬生生拆散早已生死与共的二人,得到的只能是深深的哀叹与悲伤。

与《梁山伯祝英台》相媲美的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的悲惨结局,同样地震人心碎,同样使人痴迷神往、肃然起敬。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宿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行端方,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偶然他混进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场,想寻找新的际遇。却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地吸引了。13岁的朱丽叶美若天仙。罗密欧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陷入了深深的热恋之中。

但是,双方家族的宿仇,并不容许他们的纯洁爱情。后来出生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向朱丽叶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并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准备结婚。面对种种压力,朱丽叶罗密欧不愿向现状低头,请求神父的帮忙。可是阴差阳错,二人都为忠于爱情,誓死相随对方,于是罗密欧为朱丽叶喝下了毒药,朱丽叶拿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两人相继死去。罗密欧与朱丽叶用生命的代价向双方的父母见证了爱情的高贵,从此双方父母冰释前嫌,成为朋友。

也许,用生命来对抗对爱情的阻力,在我们看来,不是值得推崇的方式。毕竟身体受之父母,不得随意损害。但不得不承认,用生命的代价向世人宣告爱情的坚贞与高贵,令人震惊。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梁山伯尽管家境贫穷,但爱情却是高贵的。在受到祝家极力阻拦与英台的往来时,终于忧郁吐血而死,英台伤心欲绝,随之跳入山伯之墓,以死相随。

不管是祝英台与梁山伯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都处于封建统治开始腐朽没落的时代。追求自由的爱情,就意味着违背常理,不为传统所接受,放弃爱情生活,意味着要忍受没有爱情的人生。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他们选择了以坚决的态度和勇敢的牺牲精神来捍卫人性的尊严和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纯洁美好的爱情。然而,他们的选择必然要遭到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排挤,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世俗观念的冲击。这种冲突的根源来自于新旧文化理念各自主导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封建文化对个性解放、思想自由这种新理念的认知偏见。新涌入的思潮颠覆了他们以往一贯的主张,他们坚决维护的安全港遭到了侵袭,受到了破坏,这是固执的人们所无法容忍的。

其实,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情而抗争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与争斗。两位主人公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城的两个名门望族;不论是凯普莱特,还是蒙太古家庭,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子女追求婚姻自由。而且,富有的贵族凯普莱特与蒙太古家族,本来就有世仇,两家结怨多年,互相争斗,视对方为仇敌;在街上偶然相遇尚且会引起械斗,更别说是容忍自己的后代之间发生真挚的爱情了。可以说,他们的家族矛盾时刻处在一种水火不容的爆发边缘。在维护家族尊严和追求爱情的冲突中,他们内心都深受着良心上的谴责。在剧中,作者通过语言的魅力真实地描绘出了朱丽叶内心世界的矛盾:朱丽叶充满柔情地呼唤着罗密欧,“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菜特了……”

家族之间的世仇引起的偏见一般很难消除,由封建偏见造成的家族尊严更是被他们维护得极其严密,即使是他们最深爱的儿子也不可以对其影响。最后,他们只能以生命来换取自由的爱情,既维护了封建家族的尊严,同时也给家族致命的一击。血的代价换来了冲突的化解、偏见的消除。

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结局又不同。即使在他们双双化蝶之后,他们的爱情也没有得到家族的祝福,同样也无法化解封建偏见构建的贫富等级这道坚固围墙。在当时的社会,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假象,封建社会容不得他们的存在,封建权威容不得他们的挑战。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当时只能被残忍地压制。

可见,冲突的产生根源还在于其偏见之念,在于封建传统文明对新时代新思想的一偏之见。事实上,不仅是在顽固守旧的旧时代,即便在21世纪的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也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内心偏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敏感的家长、老师都会发现自己的子女或学生有早恋的现象。事实上,这种早恋与真正的恋爱是不同的。早恋只是青少年在感情上的另一种形式的依赖,并不算是真正的恋爱,是学生纯洁干净的一种情感表现。但是父母、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给子女或学生扣上“早恋”帽子,使得这些学生变得越来越反抗,越来越敌对,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威胁自己的父母、老师,因为父母或教师想当然的观念把他们这种纯洁的情感给破坏了。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成人对孩子早期异性的接触产生的那种偏见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体验,所以为了消除这种不愉悦感,孩子们往往选择挑战权威。孩子与成人之间产生严重的冲突行为,孩子认为成人不了解自己,“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父母则认为孩子叛逆,不懂事,“翅膀硬了,管不了了”。

实际上,父母要明白,任何事情均有因果,孩子反抗父母,挑战权威,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为捍卫坚贞的爱情而对抗,而是为了赶走心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是为自己赢得渐长的尊重感。

面对这种情况,成人要慎重处理,采取正确的措施,理智地看待学生的“早恋”现象。如可以慢慢地让“早恋”的男女认识到双方拥有的一些缺点,认为对方实际上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让学生那种爱情幻想受到冲击,让他们慢慢思考实际上父母的反对是有一定道理的。

双方理智地看待问题,让子女或学生真正认识到早恋对自己的影响和危害。如果父母、老师强制阻挠,只会适得其反。

偏见产生于立场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都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就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最后,剩下的是一位年老的盲人,他摸到了大象的尾巴,摸完后直嚷了起来,“哎,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大象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盲人摸象”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到全局才能了解事物全面、真实的情况。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完全根据自己当时所处立场而下定论。四个盲人占据四个不同的位置,摸到的大象自然不同。胖盲人站在了大象头的位置,一伸手首先触及的就是大象的牙齿;高个盲人因为身材高大,所以最先摸到的自然是大象头顶上的耳朵;矮个子盲人身材矮小,只能摸到大腿,年老的盲人正好站在大象尾巴那个地方,所以就说大象只是一根绳。立场不同,面对同样的问题见解就不同,产生偏见也属自然。可以这样说,只要认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能理解偏见无处不在。

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进行选美大赛,很多动物都报名参赛,吵吵嚷嚷好不热闹。可是评委们在如何选美这个问题上却发生了争论,它们对美的定义持有各自的看法,真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棕熊认为美的标准就是身体健壮,“作为动物界的大力士,我们熊家族个个都具有一种力量美”;麻雀却不认同棕熊的看法,“美丽的动物一定要有漂亮的外表,比如鸟类家族中的孔雀,她的羽毛多美丽,气质多优雅呀!”老鹰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最美丽的动物应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那才叫迷人呢。”这时,蚂蚁抢过话题,“内在的美,才是最美。我们昆虫界里的蜜蜂,天天不辞辛劳地工作,那才叫美丽呢”。猫头鹰说,“你们的理解都有偏差,最美丽的动物应该是对森林最有贡献的动物。啄木鸟,天天忙着捉虫子,没有它们的努力,森林里就会到处是虫子,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很糟糕。”森林之王看着评委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执己见,也没统一出标准,就说道:“我看大家对美的认识各有看法。咱们能不能综合一下,把美的标准定为:要有熊一样的力量、孔雀般漂亮的外表、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像蜜蜂那样勤勤恳恳,还要有啄木鸟的奉献精神。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择,我们一定能选出最美的动物。”

动物选美的故事与盲人摸象的故事如出一辙,立场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就不同,人们就会产生偏见与争执。是不是如狮子所讲的那样,把各种美的特质综合在一起,就能选择出最美的动物呢?在我们生活中,人才考核、人才选拔等,就如同动物选美,把众多标准综合在一起,达到这个标准的就是最棒的,相反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该被淘汰。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选择的是人,而不是神。只要是有生命的个体,就会存在差异。认同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不要试图寻找完美的人,那样只会浪费时间与精力。毕竟,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其实都是建立在自己认知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一种立场。硬要把自己的立场凌驾于他人之上,就会产生偏差。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管理心理学中,实验者为验证人的“偏颇性倾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找来100个学财务专业的商科学生,把他们按50人一组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卖企业的卖方,另一组代表买企业的买方。实验者把一个要出售的企业的详细财务资料交给他们,这两个组的任务就是对这个企业的价值进行公平的估值,从而完成这个企业的买卖交易。每个组又被分成两半,一半人代表买卖企业的当事人——公司的决策者或股东;另一半人代表受雇于买卖双方当事人的财务顾问和审计师。然而,尽管买卖双方受的是同样的教育、同样的专业训练,并且获得同样的财务资料,可是在多次重复实验中,买卖双方对这个企业的估值竟相差50%以上。

实验者把这个试验又延伸一步,代表买卖双方的财务顾问和审计师在背后被告知: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这个企业的价值,实验者又聘请一组独立的财务顾问和审计师,对这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希望代表买卖双方的财务顾问和审计师对各自当事人的估值建议要尽可能接近独立评估值;如果能促成当事人达成这个企业的买卖交易,财务顾问和审计师们会有奖金。然而,让实验者惊讶的是:买卖双方的估值仍然相差30%!显然,参加实验的审计师和财务顾问对这个企业估值的偏差,不是产生于他们的专业水平,而是他们各自代表的立场;尽管他们被告知要公平地评估这个企业的价值,而且还有奖励,然而,买卖双方的不同立场使这些专业人士们无意识地做出了不甚公平的估值。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出偏见有时候产生于立场。立场不同,获取的信息和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就不同,拥有不同信息的人去做决策,结果肯定有显著性差异。有时候,偏见不见得就是孤陋寡闻。上述的案例只是一个实验,被试者拥有相同的专业教育,做出的评估差异还这样明显,更不用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于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加上实战经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更是南辕北辙,兼具的偏见之念更容易引起冲突。

偏见源于立场,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更为著名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有力地论证了处境的作用,即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往往受到他们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与支配。实验的思路很简单:实验者挑选一些健康、正常的被试者来体验他们身份被换掉时的感受,一半被试者作为狱警,一半被试者作为囚犯。斯坦福大学为了使实验有好的效果,他们在一幢建筑的地下室伪装了一座监狱,并要求被试者必须真实地模拟现实生活中囚犯和狱警的经历。明白了实验指导语之后,这些被试者将要开始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

“囚犯”们像平时一样一大早出门的时候被警车带走,然后被采集指纹、关进监狱。接着被脱光衣服,搜身,理发,拿到囚服,得到一个编码号,并在一只脚上戴上脚镣。另外的被试者则穿上了警服,并手持木棍,装扮为生活中真实的狱警模样。实验一开始,被试者们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到了第二天,伪装成“囚犯”的被试者开始反抗被监禁的生活,伪装为狱警的被试者则迅速地采取了压制,他们像真正的狱警那样把囚犯全身剥光,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惩罚,还把起哄的头目关了禁闭。不久之后,“囚犯”们就无条件地服从了“狱警”。这样的生活仅仅过了几天,被试者们报告说他们之前的身份似乎已经完全被抹去了。“囚犯”的被试者在情绪上出现了崩溃的前兆,胆战心惊害怕成为“狱警”棍棒下的牺牲品。同样,“狱警”的被试者也适应了自己狱警的身份,他们常常辱骂和虐待自己的囚犯,并且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不仅是被试,就连实验者自己本身也开始适应了自己的角色——监狱主管,因为他发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他更注重监狱的安全,而不是被试者福利。实验者事后回忆,他们每天都忙于应付管理“监狱”发生的混乱,遇到的危机,却忘记了他们实验的真正目的。这个实验只持续了六天就结束了,比预定完成的时间少了一倍,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伪装的监狱,即使是伪装的角色,不管是被试者还是实验人员他们都不自觉地承担了自己被指派的社会角色,狱警就应该变得独裁,就应该虐待囚犯,而囚犯就应该卑屈地忍受狱警给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