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1430400000066

第66章 爱情的SVR理论(2)

爱情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双方感情上的依附阶段,而双方感情的依附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的基础上的。处于这个阶段的恋人往往会因为双方价值观的相似而使感情进一步加深,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想法一致”、“有共同语言”、“很聊得来”、“红粉知己”之类的,价值观一致的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自然会少很多摩擦,从而达到心灵上的相通。

《红楼梦》中薛、林、贾三人的爱情就体现了这一点。贾宝玉面临两种选择,两个女子都才貌双全。薛宝钗沉静淡泊、温柔和平、世故老练,深得封建家长的喜爱,觉得她“会做人”,她经常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而林黛玉内慧外秀,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她的价值观和宝玉一样,蔑视功名权贵,憎恨繁文缛节,从不逼宝玉做不愿意做的事。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账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己”。他们的这种价值观的共通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所以,价值观相似是爱情继续发展的基础。但是问题是在这个阶段的恋人们,都只会在对方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对于对方的要求也只会百依百顺,生怕爱人不开心,这样就会造成对对方了解不够,而这个阶段的恋人们都期盼天长地久,永远在一起,感情上的冲动让恋人们往往在这时做出结婚的决定。结婚后,激情冷却下来,一切都归于平淡,种种问题,比如性格上的不合,价值观的不同也就表现出来了,从而悲剧也就产生了。就如同我们前面故事里的叶敏和小马一样。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相爱的两个人在相识一年以内就结婚的,他们的离婚率要高于别的婚姻。这就是因为此时的爱情正处于发展阶段,是两人价值观的磨合期。人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不要因为冲动而急于做出重大决定。

在热恋时期,肾上腺素上升,刺激大脑,让人们做出错误判定:对方是完美的。即使对方有一点小错误,也被视为可以容忍的;甚至对于对方提出的种种要求,即使是不合理的或者和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的,也会去做,从而让对方开心。人们对于这种让步也视为合理的,认为“爱情就该为对方牺牲”、“爱情还应该包容对方的缺点”,这种想法实际上是没有错的。因为爱情是不能极度自私的,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付出。但问题是有些价值观的不同在冷静下来后,或热恋结束后,频繁发生,在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原则后就变得至关重要。当爱情进入到了角色阶段后,两个人才发觉原来对方无法成功地扮演好自己心目中的人,才发觉原来这个人并不适合自己,以前所谓的爱情原来不过只是感情上的一次冲动,享受到的只有激情与情欲,那么爱情自然也就死亡了。

当然两个独立个体的人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价值观也不会完全相同。既然价值观存在不同,那么相爱双方在进行磨合的过程中,最需要的也就是沟通了。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因为冲动而结婚,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同而匆匆分手。

清朝文人沈三白和妻子芸娘两人在处理这种问题上就做出了最佳的选择。两人是媒妁之言,结合到一起后,爱情才慢慢开始产生、发展。在相处中因为两人的生活背景迥然不同,因而产生了很多矛盾。比如吃饭,芸娘家境贫寒,常吃酱瓜等物,婚后芸娘依然没有改变这种习惯,因此常常被沈三白嘲笑。对此,芸娘并没有大发雷霆,与之争吵,而是劝慰沈三白不妨尝试一下,不要贸然排斥。沈三白尝后慢慢也觉得清爽可口,也喜爱上了此物。从此,沈三白再也没有嘲笑过芸娘。

这只是一个小片段,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发现了彼此的不同,但是他们却选择尝试沟通、接纳对方,将“相异”变为“相似”,造就一段传奇。所以,如果你的爱情正处于发展阶段,当你发现你们的价值观不同时,不妨用沟通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角色——爱情的成熟阶段

爱情的含义就是共同的追求,有益的生活和心心相印。

——科威特·纳索夫

武鹏飞在工作接触中认识了高洁,两人很快互相吸引。武鹏飞内向安静,遇事沉稳,性格温和。高洁则活泼好动,活力十足,充满干劲。彼此都被对方身上不同于自身特点的特质吸引。刚开始时,武鹏飞特别喜欢高洁的那种活泼大方、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优点,这正是安静有余活力不足的自己所欠缺的。看着她神采奕奕地和自己聊天说地,他总是受到她的饱满的情绪的感染。高洁则在接触中特别欣赏他的沉稳、遇事冷静,这是急性子的自己特别羡慕的。

半个月以后,问题开始浮现了。高洁在公司里负责对外活动,经常在外奔波,天天都要与各色人打交道,平时的活动、应酬很多,放假时的休闲方式也是逛街。武鹏飞性格内向,喜静不喜动,平时的消遣方式是看书、上网,喜爱平静温馨的家庭生活,希望女友是贤妻良母型。和高洁在一起,他觉得生活闹了点,就为周末在哪里吃饭两个人也无法达成共识。高洁喜欢在外面吃饭,她觉得平时自己已经很辛苦了,现在有时间就要最大限度地放松。再说,挣钱还不是为了消费?武鹏飞特别喜欢在家里自己做饭,那让他觉得温馨安静,因为他认为每个人总是要在家里才能找到归宿感。他还说外面的东西不够卫生营养,而且该节省的时候就该节省,毕竟日子还长着,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交流以后,两人都答应尽量改变一下生活方式,迁就一下对方。可努力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发现对方的生活方式不适合自己,自己也无法成为对方希望的另一半。喝了最后一次下午茶后,两个人平静地分手了。

一般来说,角色阶段从双方的第9次接触开始。在这个阶段中,彼此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对对方的角色要求,即提出希望对方在这段关系中各方面的标准,比如武鹏飞就希望女友高洁的角色是传统的主内的贤妻良母。如果双方能较好地扮演好对方所要求的角色,那么双方关系就会继续发展,直至稳定;如果双方或一方不能满足这种角色要求,与对方的心理期待值相差得越大,这段感情就越难以为继。很明显,在这个例子中,高洁和武鹏飞互相都不能够满足对方的角色要求,他们的分手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王娟经同事介绍认识了张强。张强在研究所工作,工作稳定,待遇不错。他本人性格平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喜爱运动。这些都让王娟非常满意。很快,张强所在的小组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大,张强整天泡在研究所里,连续五天都没有回家,自然两人也没有见面。电话联系的时候也是匆匆几句,张强就在组长的催促声中挂上了电话。王娟以为这只是偶然的工作情况,结果张强苦笑着告诉她,他们是重点单位,经常接各种紧急研究任务,三天两头都是这样,以至于每个人在办公室里都准备了地铺。一听这话,王娟犹豫了。由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她一直渴望家庭的温暖,她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能够陪在自己身边,补偿一直以来的缺憾。再加上自己母亲的身体不好,她也希望对方能替自己分忧,一起照顾老人。如果以后和张强在一起了,自己还不是经常一个人?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次的工作刚结束,还没等张强喘口气,新的工作任务又下达了。等他疲惫地回到家时,王娟委婉地提出了分手。

王娟最终没有选择张强,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由于他无法扮演好她希望的角色——在身边陪伴自己的丈夫。在最初的接触中,他的稳定的工作、很强的责任心,其实都符合王娟心中对对方的角色要求。而他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则与她的心理期望违背。在以后的接触中,由于他的经常性的连续加班,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和责任心不能够再满足王娟对他的角色要求,那么他们的关系也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可以这么说,他们两个人与高洁和武鹏飞一样,最终还是要以分手收场,除非其关系中的角色要求有所改变。当然,从长远来看,他们的和平分手是理智地,因为避免了勉强在一起而给彼此带来更大的失望或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