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海外华人卷
1431500000063

第63章 水晶孩童(2)

在男孩的家里,谁也没有谈起这件事。他的母亲在厨房准备晚饭,决心以麻木来对待一切。男孩的父亲相当无动于衷,他已对别人的白眼和侮辱司空见惯,反而因此培养出了对待命运的带有悲壮意味的坚忍情绪,至少他自己相信他已准备好忍受一切。可是,当那孩子怯懦地看着他时,他却忍受不住心里的厌恶:他像个破坏一切的小无赖,一个只会闯祸的废物,却还装作什么坏事都没干。他厌恶地转过头,以便将这孩子排除出视力所及的范围。母亲大声地洗菜、泼水,把勺子掉到地上。突然,她看见那男孩光洁的、没有一点瑕疵的脸,他正透过窗户看着她。那张脸使她迷惘,因为她其实早就厌倦了,可她仍然得顶着这一切。要不然任由人们将他关进笼子里,或是交给他冷漠软弱的父亲?他是多么陌生啊,她怎么会把这样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她理解不了这一切,因为困惑而淌着泪。

男孩现在只能在院子里活动,他发现父亲和母亲这段时间都不想和他说话,他们似乎避着他,不愿意看他。像小时候那样,他从篱笆缝里向外面看,他看到别家房子雕刻着鸟或动物的檐角、贴在窗户上的花纸,他看着街道延伸到远处去,到他看不见也无法去的地方。他非常怀念他和母亲曾去过的那个地方,绿草和细杆子的野花几乎漫过他,他看到蝴蝶停留在白色的花瓣上,天空同时掠过好几种飞鸟。人们不允许他再去那个地方。甚至当他站在篱笆后向外看时也得小心,有的人看见他会朝他脸上吐唾沫,当他来不及躲闪时,吐他的人就大笑着离开了。很多时候,他在地上画那些记忆中的花儿、蝴蝶和飞鸟。他有可能把鸟的翅膀赋予了蝴蝶,也可能把蝴蝶的色彩赋予了某只鸟,这一点,他可永远无法验证。当他父亲看见这满地的奇怪图案时,他对这孩子的厌恶简直无法抑制,他走过去,用脚迅速涂抹掉这些怪玩意儿,把它们统统埋葬在尘土中。所以,连画画也得秘密进行。不过至少他还不用担心母亲,她看见这些东西只会诧异地看他几眼——她越发觉得不了解这孩子心里想些什么,而她忍受这种不解,像忍受人们把唾沫吐在她孩子的脸上。

3

风和日丽的天气,孩子们在街道上疯跑追逐,当他们觉得一切不再新鲜时,他们会想到被关在院子里的水晶男孩。在好奇心和创造力方面,他们永远胜于大人,他们可不想像大人一样向那孩子吐唾沫,他们心中藏着问题,最后解答的方式通常是游戏。在大人们午睡的时候,孩子们聚在一个拐角处,他们等待着那男孩从篱墙的缝隙中露出脸来。

午后是如此沉寂,男孩从缝隙间张望着空荡的、白而发亮的街道,这个时候虽然寂寞却不必担心什么。他向上看到那些错落重叠的屋顶,漆着各种颜色,可他从来没有经过这些陌生的房子,看看它们有怎样的门,房子前种着怎样的树和花草。有些夜晚或早上,他曾听到从某座房子里传来的歌声,或是某个窗檐下悬挂着的风铃,他倾听并想象出房子与风铃的样子、唱歌者和将风铃挂上窗棂的人的样子。他倾听着这小镇最饱满和最微弱的声音、最沉寂与最骚动的时刻。在他的耳朵里藏着小镇最丰富细致的生活史,只不过这生活史是以声音来编撰。至于他,他一个字也不肯说。

孩子们看见那张脸出现在墙缝后面,正朝外呆望。于是他们走出来,脸上带着形态各异的笑。男孩看到他们走过来,温和地朝他笑着。他回想起当他很小的时候,那些围在他床边的孩子们的脸,所以他虽然胆怯,却没有退回去。当然这些面孔确实曾经围绕在他周围,好奇地观看。但时间加之于这些孩子身上的变化远远超出男孩所能有的想象。当他们再度围在他前面,他们其实早已厌倦于观看了。有一个孩子问他,想不想和他们玩,他肯定地点点头。另一个孩子拿出一条绳子,说这是个游戏,要把绳子系在他的手腕上才能开始。当看到男孩有些犹豫时,第一个孩子解释说,因为他无法出来,他们只能在他手上系根绳子,把他和他们连起来。孩子们都热情地劝说男孩伸出他的手腕,然后他们帮他把绳子系上,一个非常粗壮的孩子拉住绳子的另一头。水晶孩童纤细的小臂从篱笆缝隙里伸出去,被一根绳子紧紧地系着悬在空中。一个孩子卷起他的袖子,露出一截晶莹剔透的手臂。孩子害怕了,他感到这游戏似乎非常危险,他想蜷缩回他的手臂,但绳子绷得很紧,那个粗壮孩子显出决不放松的表情。然后第一个说话的孩子拿出一把小刀,他先让旁边的孩子猜测小哑巴会不会感到疼,孩子们都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他又说,按道理来讲应该不会,石头会觉得痛吗?水晶也是一种石头。当他说这些话时,他手里的刀一直在阳光中闪着光。男孩脸上露出极度恐惧的表情,可是这时候谁也不去看他的脸,他们都注意看着那一截手臂,在绷紧的圈套中抖动。

孩子们的实验开始了,刀刃在手臂上飞快地划下去。伴随着一道有些晃眼的光,他们还听到了极为刺耳的响声,然后那条手臂剧烈地抽动起来,一些闪烁的粉尘飘散在空中。他们盯着看了一会儿,发现没有血流出来。男孩紧咬着嘴唇,他已经不知道怎样来看待他的敌人了:他们抱着认真的科学态度,却对他做着残暴的事情。其实,孩子们的残酷恰恰在于他们不懂得自己的残酷。当孩子们观察到男孩脸上痛苦的表情时,他们得出结论:切割使他疼痛。接着,一个孩子拿出藏在身上的火柴,男孩又一次挣扎着要缩回他的手臂,立刻有人帮忙去拽住绳子。他们开始用一簇细微的火苗炙烤他已经被划破的手臂。从某个时候,孩子们听到模糊的声音,那个声音好像不是从喉咙发出来,而是从身体里发出。接着,他们看到从他的眼睛里滚落下来一些水滴一样透明的东西,这些东西落在地上,立刻变得坚硬,它们四处滚动,在尘土里闪闪发光。然后,那孩子发出他一生中最响亮的一次叫喊,仿佛他那坚硬而脆弱的身体崩裂粉碎了。叫喊声惊醒了他的母亲,她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见那群被惊呆的孩子和他们手里的绳子、小刀和刚刚熄灭的火柴。她怒骂着,随手拣一根棍子准备追打他们。可当她打开门冲出去,所有的孩子都跑散了。她气冲冲地回来,看见那孩子倒在地上,他的手臂终于缩了回来,手腕上系着一根象征科学热情与残酷的绳子。可惜她没有看到滚落在墙角外的珠子。到了夜里,孩子们偷偷溜回来,捡走了这些不会融化的、坚硬的泪滴。

当他母亲把他抱回来时,发现他整个身体都湿透了。他躺在床上,因疼痛而不时地抽搐颤抖。但他手臂上仅仅留下了一道白印和一块熏得发黄的斑点,以至于他父亲无法理解那种疼痛。没有殷红的血,没有撕裂开的鲜艳的皮肉,他无法感知到这样的痛苦。可是,他知道那孩子不好受,因为他的眼睛像临死的人那样塌陷无光。有一下子,他突然涌起巨大的悲伤,差点掉下泪来。可他随即转身走了,让那紧抓住他的手松开。母亲不知道该怎样来治疗孩子的伤口,他的身体冰冷,她就抱着他,用体温使他暖和一点儿。

4

捡去泪珠的孩子们把它当成弹子使,在他们玩耍的时候,不幸被大人看到,这些亮闪闪的珠子就被陆续没收了。女人们发现这些形状完美、像被雕琢打磨过几百次的珠子做项链再合适不过。于是,她们在珠子上打洞,把它串起来戴在脖子上。男人们虽因忙碌而昏聩,可他们也马上发现了珠子的价值。他们开始劝说男孩的父亲,希望用杂货、谷物向他换取一些珠子。

那父亲有些受宠若惊,人们突然用谄媚的声音和他说话,他们的脸上又浮现出温暖的笑容。可他觉得难以置信,他手里握着一颗“泪珠”掂量着,难道真的有这样沉重的泪珠?回到家里,他把珠子拿给妻子看,向她说起人们要和他交易这件事。女人用诧异的目光盯住他,好像她从来没有见过他。可他为什么要羞惭呢,那只是一滴泪而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流泪不是司空见惯的事吗?

于是他来到他的孩子面前,第一次,他请求他,希望他流一些泪。那孩子看到父亲手中的珠子,模糊的痛苦和恐惧在他心里聚积起来,就像风雨前灰色的云在天空聚积起来。他的眼睛却始终是干涸的,即使父亲摇晃他、恐吓他,他也不能流一滴泪。然后他看见站在角落里哭泣的母亲,她似乎在用通红的眼睛乞求他,他不得已哭了。泪珠滚落到地上,他的父亲趴在地上捡四处滚落的珠子。

男孩的眼泪变成了轻易得来的财富,人们开始交换这些珠子。他看见人们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把珠子摊在破布上,或是捏在手里掂量着它的重量和形状,为之讨价还价。他被迫流泪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他毫不痛苦地流下泪来。第二天,这些泪照例被摆放在市场上,被一双双精明的眼睛审视着。可这些眼睛中最聪明的一双也无从分辨出这泪珠是否真正缘于痛哭。

男孩在消瘦,变得孱弱,在他身上笼罩的那层晶莹的光晕在渐渐暗淡下去,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些。有一天,他母亲看见他呆坐在院子里,她突然发现那张面孔像一块破旧的布,她想到他已很久没有像以往那样注视天空、枝条或屋顶,他的眼里再也没有思索和好奇的熠熠闪光,像是两眼干枯的泉。他发现她在盯着他看,站起身走开了,他蜷缩到屋子里最昏暗的角落里,从那里,他看见一束苍白的、卷满灰尘的阳光穿过天窗射进阴冷的屋子。他感到内里有某些东西在涣散坍塌,他虚弱得浑身发抖。他瑟缩着爬上床,如同他来到世界的那个下午一样,他安静地躺在那张藤床上,睁着眼睛。他听见母亲在院子里走动的声音,还有风穿过树梢发出的低语,在他空洞的眼睛里,屋子充满了灰尘和光线。没有任何人在,死亡悄然地覆盖在他冰凉的身上,一阵巨大的疲惫使那双美丽的眼睛终于闭拢了。

起初,人们因为争论尸体该如何处理而喧嚣了一段时间。最后,那孩子的母亲把尸体埋在自家的院子里。她整日待在院子里,警惕着周围的动静和路过的人。女人对谁也不说话,人们远远看见她头发白了。

5

漫长的溽暑渐渐消散,在初秋的天气里,断续的马铃声带来一个长相奇特的外乡人。他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在酒馆里,常常有很多人围住他,向他打听外面发生的事儿。有人向他提起了怪胎的故事,想趁机兜售给他一些水晶珠子。后来外乡人不再出现在酒馆里,人们看到他时常徘徊在那个院子外面。终于有一天,院门向他打开了,他走进去,院门又紧紧关上了。

隔着篱墙,有人看到他们在夜里掘出了孩子的尸体。外乡人仔细擦去覆盖在尸体上的厚厚的泥土,那美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男孩还如同处于熟睡中,很长时间年深埋于尘土没有蚀掉他丝毫的光彩,他身上散出的洁白光晕使院子如同沐浴在月光中。

外乡人在男孩家里住下来。他每天对着尸体发呆,有时候沉思,有时候嘴里嘟哝着,激动地走来走去。一天夜里,在零星的蚊蚋唱叫中,银河高远而明澈。他和那母亲坐在院子里,沙沙的叶声就在头顶。外乡人终于说出了他的请求,他想带这孩子去一个更好的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那女人问。像宫殿一样的地方,每个看见他的人都会由衷地赞叹他的美。外乡人只能这样说。然后他又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这里的人可能会毁了这尸体,而在那里,他永远都是完整的,是供人瞻仰的、受保护的“艺术”。什么是“艺术”?孩子的母亲不可能明白。可她隐隐感到,这和那孩子短暂而痛苦的生命有关,和他久久停驻在某个地方的眼睛,和他涂画在地上的飞鸟、蝴蝶都有关。

秋意越来越深的时候,人们听说外乡人买走了那块水晶,甚至他骑的那匹栗色小马也留给了孩子的父亲。他把水晶孩童用一个背囊背在身上离开了这镇子。人们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镇街上,揣测着那笔据说可买下半个镇子的钱的数目。他们想不出来有什么原因促使这陌生人如此着迷于一块水晶,可是隐隐地感到那不会腐朽的、在背囊里晃动的尸体掩藏着某种参透不了的玄机。人们想起外乡人提起的那两个字——艺术。什么是艺术?艺术也许是外乡人为死去的孩子所起的名字。而在“艺术”死亡之前,谁也没有猜出他真正的价值。

在最初的喧嚣之后,空洞和疑惑如云层般笼罩住这个镇子。秋雨终于从厚厚的云层里飘洒下来,洒落在那些白色蓝色和灰色的屋顶上,敲打在向上翘起的檐角上,滑过紧闭的玻璃窗扇。某一个窗棂上悬挂的风铃仍然发出断续而忽远忽近的声音。云层似乎覆盖了整片大地,在无穷无尽的秋雨声中,人们会回忆起一张面孔并发现它渐渐清晰,难道他们真的见过这美丽的东西吗?有些女人取下了挂在脖子上的水晶珠子项链。那些像被细细打磨过的、剔透的珠子使她们感到寒冷。然后她们往外看去:秋雨浸泡着窗台、屋角、街道和孤零零竖立着的店铺招牌,并将一切都涂染成腐烂的落叶的颜色。

⊙文学短评

在所有篇目中,这是唯一一部完全依赖想象完成的作品。水晶儿童不可能存在,但他诞生了。他独特的长相与身体特征是作者凭空想象的结果。水晶般透明的身体还要生活在常人中间,的确有难度。更难的在于将故事讲述下去,神话般的孩子要与父母和周围人们的关系继续发展下去。在这里,作者引入了人的欲望。当人们将损害他的身体作为发财之道时,作品的力度显现出来。子虚乌有的故事中包含着异常逼真现实的人性,童话般的框架和幻想色彩,悲剧的美学力量,对于复杂人性的不懈追问,都使作品具备了非同一般的艺术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