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妃你不可
14324200000464

第464章 买卖很划算

“自然不会是自杀而亡的。”柒夜应声说了一句,目光看了洛渊一眼,又道:“只怕是有人弃车保帅罢了。”

“你的意思……”艺容惊愕,感到十分震惊,目光迟疑地看向了洛渊,显然是在求证。

洛渊慢条斯理地用着早膳,抬着深邃的眼眸淡淡地睨视了她一眼,言语略有无奈道:“吃个早饭也这样操心。”而后给她添了炖得烂烂的肉糜粥,看了柒夜一眼,柒夜很识趣地就下去了。

“这件事情除了六皇子以外,没有别人会做,因为这件事损害不到任何人的利益。”男人浅声给她分析。

艺容眼眸睁了睁,感到后脊有些发寒,“可那是他的儿子呀,而且还是皇室的第一个孙子,他如何能下得去手?”

她感到不可思议,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但这李乾却是超出了她的想象,不仅杀了儿子,连发妻都不放过了。

“一个儿子,换整个府邸的安宁,这笔买卖对于他来说很划算。”洛渊淡淡道。

艺容还是有些不解,“如你方才所言,若他真这般做了,那岂不是再给自己身上泼脏水吗?这样只会引起皇上的猜忌才是呀。”

“李乾虽是与皇位无缘,但是熟知皇上的脾性,他这般做,就是叫人人都怀疑他,有时候越是危险就越是安全,谁都不会相信一个人会杀了自己的儿子与发妻的,那定然是有人谋害,栽赃嫁祸了。”

予之给她分析,随后叮嘱她快些用早膳,不许再议论这些事情。

两人用了早膳后,艺容也跟着他一起进了宫,她休息了两日,自然是需要进宫入职了的,而洛渊这几日怕是闲不下来了的。

一边要准备婚仪的事情,还要劳心新钢之事,血罗堂之事,如今还出了皇长孙的事情,这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朝堂上可算是热闹至极了。

“六弟也真是舍得呢,皇长孙也舍得。”

李宴等了洛渊许久,见他来时,低语的哼了一句,他面上的风流纨绔之色愈发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认真与丝丝的冷酷。

“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洛渊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目光便落在了远处的一道身影上。

李宴顺着看了过去,深邃的眼眸潋滟,嘴角露出笑意,道:“也是,左右着皇室最年长的两个皇孙可都是出自六皇子府的。”

“不服气?你也生一个来气气他们便是。”予之回头瞥了他一眼,竟是开口调侃他,“这说起来,你、四皇子、五皇子以及六皇子可都是同一年出生的,人家已是两个皇孙的父亲了,你却连个太子妃都没有。”

口气略有些嫌弃,但面上却并无嫌弃之色,西芜国朝开放,男子及冠之后虽是可以成婚了,但依旧有不少男子选择晚些成婚,尤其是皇室的男子,大多都是选择在二十五六七左右婚配。

李宴眼底飞逝一抹异样的神色,目光顿了顿,背负着自己的手,淡淡道:“不急,父皇马上就要选秀了,父皇选秀完毕,想来我那几个为成婚的皇弟也需要选妃了,你还怕我没有妃子不成?”

洛渊淡淡地睨了他一眼,没有过多地言语,两人正说着,就见七皇子李灏拎着鸟笼子过来,见到两人,便打了招呼:“太子皇兄,丞相大人。”

一边说着,一边将鸟笼子交给了身侧的内侍,朝两人走了过来,笑道:“这一大早的,就听见这么个消息,待会儿在朝堂上定是需要掉几颗泪珠子的,皇长孙啊……”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袖子里掏了一会,拿出了一只白色瓷瓶,询问二人:“这是特制的辣椒水,二位需要的话我可以提供。”

“七弟。”见此,李宴微微蹙眉,目光有几分锋利地看了李灏一眼。

李灏顿时耸耸肩,将那瓶子给收好,背负着手与两人一起进了大殿,一边感叹道:“只是为我那侄子感到有些悲哀罢了,太子皇兄放心,父皇不会怪罪的……”

到了入朝年纪几位皇子按着顺序站好,李乾本是有腿疾的人,除去大朝会,这样的小朝会是极少见到他的身影的,今日却是出现在了这里。加之今日六皇子府中传来丧仪的事情,且皇长孙传言在狱中自裁,这样的消息一出,李乾自是难免要遭人非议的。

不少臣子都看着他的背影窃窃私语,又联合了这次血罗堂的事情,总是会叫人遐想连篇的,而李乾却像是块榆木疙瘩似的,半点反应都没有,面庞上流露出悲恸与冷然之色。

但这四周的话语他却是听了进去的,心中也只是看冷冷一笑,这些人中,大部分的人怕是见不得自己好的。可是那又如何呢?重要是父皇认为如何。

永元帝在听了司南禀报的消息之后,面上的神色就愈发的阴沉了。

想到李子坤这个皇长孙,他心底到底是柔软的,毕竟这一声‘皇祖父’可是他喊的,所以对其也是极为疼爱的,隔三岔五便会有赏赐下去。

昨日听见李子坤那样荒唐的私生活时,他是极度愤怒的,那是他的皇长孙,才年仅十三岁罢了,就如此骄奢淫逸,叫他如何能不生气?

而如今,他却是横死在了自己的刑部大牢里,永元帝只觉得有些恍惚,不大相信这是真的。

“老六就没有说什么?”永元帝询问,身边的宫女正伺候着他穿上入朝的皇袍,不免有些繁复与沉重。

“六皇子府中已经准备了丧仪事宜,如今在殿中。”司南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佝偻着背,恭顺地说了一句。

永元帝哼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转身便朝着大殿走了过去,除去了一堆行礼问安后,永元帝目光便看向了刑部尚书凌冕。

察觉到永元帝的注视,凌冕心头直冒汗,端着折子便上来了,诚惶诚恐道:“微臣有事启奏。”

“呈上来。”司南在一侧示意,一个内侍上前将折子拿了上来,恭敬地递给了司南。

司南随后呈过去永元帝,只听得凌冕在下边缓缓汇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