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14369900000005

第5章 饮酒

陶渊明[1]

结庐在人境[2],而无车马喧[3]。

问君何能尔[4]?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5]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6]日夕佳,飞鸟相与还[7]。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是一个正直高洁的人,看不惯官场上那些卑鄙无耻的小人和腐朽丑恶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生四次做官,三次归隐。最后一次任彭泽县令仅80余天就弃官回乡,直至去世。他的田园诗成就很高,风格平易自然,而又韵味隽永,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结庐:构筑房舍。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喧:喧哗、吵嚷。

[4]尔:这样。

[5]东篱:指菊圃。

[6]山气:山中云雾。

[7]相与还:相伴归巢。

译文

安家住在人世间,门前却无车马喧。

你问如何能这样?心离尘俗地就偏。

东篱之下采菊花,悠闲自得赏南山。

山间景象傍晚好,飞鸟相伴把家还。

此情此景悟真趣,想要说清真是难。

作品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做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仕途坎坷,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到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阅读训练

1.这首____言古诗是____时____写的。

2.下面对此诗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说明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自己对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隔离与淡漠的态度。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句,因为在这一微醉飘然中采菊见南山的形象里,寄寓着哲理。

C.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是单纯的自然景物描写。

D.诗的最后两句是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这就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

3.此诗的风格有何特点?

____

4.你还读过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吗?联系此诗说说自己的感受。

____

5.《饮酒》中作者傍晚还在山中,山间的美景使他____(填四字短语或成语)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