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14369900000008

第8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

王勃[2]

城阙辅三秦[3],风烟望五津[4]。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5]人。

海内存知己[6],天涯若比邻[7]。

无为在歧路[8],儿女共沾巾[9]。

注释

[1]杜少府:名不详,作者的朋友。少府:是唐代人对县尉的通称。之:往,到。任:上任。蜀州:有的版本作“蜀川”,泛指蜀地。

[2]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初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3]城阙:这里特指唐代都城长安。阙:古代官门前的望楼。辅三秦:以三秦为辅佐。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之地分为雍、塞、翟三国,所以叫“三秦”。

[4]风烟:风尘和烟雾。五津:四川岷江当时有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借指四川,即杜少府要去的地方。津:渡口。

[5]宦游:远游四方,以求仕宦,此指为做官而离家远游。

[6]海内:古人以为中国四方环海,因此称国境之内为四海之内,简称海内。存:有。

[7]天涯:天边,指极遥远的地方。比邻:近邻。古代以五家相连为“比”。

[8]无为:无须、不必。歧路:岔道,指分手的地方。

[9]儿女:指儿女情长。沾巾:眼泪沾湿衣巾。

译文

三秦大地卫京城,遥望五津雾蒙蒙。

与君惜别情更深,你我都是宦游人。

四海之内有知己,远在天涯如近邻。

美在岔道效儿女,泪水长流湿衣巾。

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朋友之间的送别之作。

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唐代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高宗时曾做过两任小官,都因事被废。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落水惊悸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作诗文多为描写个人生活及抒发政治感慨,风格独具,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著有《王子安集》。

阅读训练

1.对王勃这首诗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长安的城垣、官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拱卫,气势雄伟,点明送别之地。遥望蜀川五津之地,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

B.颔联文情跌宕起伏,先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又以同是远离故土的宦游人,来加以宽解。

C.颈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境界顿开,以豪放之辞作宽解语,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厚的友谊和豪迈的胸襟。以理言情,情理俱全,语言雄健,是千古名句。

D.尾联劝慰自己,不必临歧路而伤感,像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劝慰中又带勉励,表现了高远的志趣,不同凡俗的抱负。

2.此诗与一般常见的送别诗不同之处是什么?

____

3.曹植有《赠白马王彪》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与此诗有何联系?

____

4.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

B.是对杜少府勇敢踏上征途的勉励。

C.告诉杜少府要珍重。

D.表达对朋友的真挚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