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雷锋精神探索与实践
14400700000004

第4章 在第二届“雷锋精神论坛”上的讲话

今天是极有意义的一天,在我市将相继开展第二届雷锋精神论坛、全省学雷锋经验交流会等4项重大活动。作为最先开展的活动,本次论坛邀请到了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龙梅玉荣、李素丽、李中华、武秀君等先进典型参加,论坛的规格和层次都很高。首先,我代表抚顺市委、市政府,对本届论坛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次论坛以“雷锋精神与城市文化”为主题,非常符合我市的实际和时代要求。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抚顺的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既是清王朝的启运之地、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抚顺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当数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最具特色和影响力。在这里,雷锋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年华,谱写了人生最壮丽的篇章;也是这片土地孕育了雷锋精神,并将雷锋精神传播到了海内外。48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抚顺人民的灵魂,融入城市精神,成为城市文化的血脉。新形势下如何找准雷锋精神与城市文化的结合点,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如何利用雷锋资源促进我市的振兴发展,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和实践。下面,结合个人的思考,我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第一,弘扬雷锋精神和文化,必须充分认识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雷锋作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是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面旗帜,更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回顾我市48年的学雷锋历程,上世纪60年代,全市人民是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同全国人民一道,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封锁的重重困难。70年代,全市人民以雷锋为榜样,知难而进,无私奉献,谱写了老工业基地和“煤都”的辉煌,为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抚顺人民发出了“人人学雷锋、共建雷锋城”的口号,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90年代,全市把学雷锋同建设抚顺、发展抚顺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活动,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城育人,激励干部群众共克难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48年学雷锋的实践充分表明,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雷锋精神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特别是现在,我市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完成全面振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顽强拚搏的奉献精神,都更加需要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主人翁态度,都更加需要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所有这些都是雷锋精神所具有的内涵。因此,弘扬雷锋精神和文化,始终为时代进步所必需,为我市振兴发展所必需。

第二,弘扬雷锋精神和文化,必须使之成为城市振兴发展的力量源泉。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检验工作的标尺。近年来,尽管经过全市上下的团结奋斗,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政通人和、人心思进的可喜局面。但同省内城市竞相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市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力推进我市的大发展、快发展,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肩负的任务还很重。早在60年代,雷锋就说,“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翻天覆地千变万化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百花盛开的时代,一个6亿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当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激发更大的革命热情,站得高些,更高些;看得远些,更远些!”雷锋这种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加快各项事业发展必备的精神和品格。我们只有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引导全市人民像雷锋那样,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全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促振兴的工作局面。只有激励人们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埋头苦干、锐意创新,才能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早日实现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第三,弘扬雷锋精神和文化,必须引领城市形成良好道德风尚。良好的社会风尚,在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更加复杂。同时,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意识也日益多样。少数干部群众受金钱至上观念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人格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由此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干部群众的思想阵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伟大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雷锋精神和文化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尤为重要、紧迫。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通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教育人们像雷锋那样坚定理想信念,懂得“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像雷锋那样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自觉培养健康的人格,追求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促进人们像雷锋那样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积极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人际关系,打造守望相助、关心友爱的纯朴民风,切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第四,弘扬雷锋精神和文化,必须为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理论支撑。抚顺学雷锋活动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注重加强理论研究,把握时代特点,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和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抚顺人民始终肩负着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责。我们要继续走在学雷锋活动的前列,必须坚持理论先行,努力在扩充内涵、创新载体、丰富活动上下功夫,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所谓的扩充内涵,就是要紧跟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雷锋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在联系,积极推动学雷锋与完成时代任务的紧密结合,赋予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新的内容,使雷锋精神更具有学习价值。所谓的创新载体,就是要在认真总结创建“雷”字号工程等经验基础上,找准雷锋精神与百姓生活的需求点、与城市文化的传承点、服务发展的着力点,紧贴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大力创新学习活动载体,为学雷锋活动注入活力。所谓的丰富活动,就是要抓住雷锋所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善事,任何人都可学、可做的特点,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不拘内容、形式,注意从小事学起、从点滴做起,力所能及地践行雷锋精神,推动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学习雷锋永无止境,传播雷锋精神也永无止境。作为雷锋的传人,我们将牢记责任和使命,认真聆听和充分吸纳各位专家学者和先进典型的权威观点、独到见解,努力在弘扬雷锋精神和雷锋文化、用雷锋精神建城育人上取得新成果。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专家学者和先进典型,专程来抚传经送宝表示由衷的感谢!并预祝本届“雷锋精神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