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古诗文阅读(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
14401200000002

第2章 古诗文阅读答题中常见错误及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试题主要分为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阅读两个部分,每个部分考核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基本内容与要求也不尽相同。文言文部分主要考核的是对文言词语、句式特点以及句意的理解,文章大意的概括与分析,要求学生拥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古诗词部分主要考核的是对诗词曲赋的意蕴、情感倾向、艺术境界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鉴赏,要求学生拥有识记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总之,古诗文阅读部分既有对学过知识识记的考核,也有对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考核,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因此,有必要对古诗文阅读部分进行梳理。

下面将分别讲解。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部分常见错误及案例分析

将文言语句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文言虚词、固定句式、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要准确地把握;二是从宏观上,善于联系上下文语境,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翻译的步骤。对于古文翻译题,考生在答题时应尽量做到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句有体现,文言现象要凸显,不可出语病,句意不能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常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结果在本该得分的地方却丢了分。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一、以面带点

近几年的古文翻译题每题5分,一般是每题的大意2分,三个关键词各1分。题目中设置的给分点,或是考查实词、虚词,或是考查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或是考查通假、古今异义。很多考生看到考题后,觉得句子大意自己能懂,便欣然作答,没有仔细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关键词往往答得不对、不准确,结果白白丢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实词词义不明确

实词是高考古文翻译题的重要给分点。熟悉古汉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做到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些意义和用法,是每一个考生必备的基本功。但从答题情况看,很多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常出现实词词义不明确的问题。例如:

(1)然好兴功役,多所更改,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2011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然而喜好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更,评论的人都认为他不切实际。

分析:这里“嗤”这个实词的词义翻译得不明确,应翻译为“讥笑”、“嗤笑”一类的意思。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2010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众人仍守着不离去,赵良淳大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大家流着泪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分析:这里的关键词“环守”的意义翻译得不明确,只译出了“守”,没译出“环”。“环守”应译为“守在四周”一类的意思。

(3)吾德薄不足以荫卿。(2006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为你遮荫。

分析:这里“荫”应译为“庇护”。

(4)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2005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感谢,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分析:这里“谢”应译为“谢罪”。

(5)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2005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陛下用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过年来显示吉祥。

分析:这里“年”译为“年成”、“收成”。

(二)虚实混淆或虚词漏译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翻译文言文的基础。因为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变化又大,所以,高考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虚词在词典上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有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也就是具体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虚词误译或漏译会影响句子的语气、句子的大意,有时甚至会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例如:

(1)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2009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犹豫地请求承担工作来效力。

分析:这个译句的主要问题是把“犹”误译为实词“犹豫”,影响了句子的大意。这里的“犹”是“仍然”一类的意思。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2009高考 江苏卷)

学生答案: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听到这件事感到惊奇。

分析:译句把两个虚词“方”、“独”遗漏了,影响了句子的语气,也影响了作者情感的表达。“方”是“刚刚”的意思,“独”是“唯独”的意思。

(3)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2009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接他。

分析:译句没有把虚词“以”译出来,应当译为“来”,即“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4)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2005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一会儿,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分析:这里“因”字的意义未译出,影响了句子大意的准确表达。“因”应译为“通过”。

(5)力不足,死焉,职也。(2008高考 上海卷)

学生答案:(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了,也是你的职分。

分析:译句漏译了兼词“焉”。“死焉”是“死在这件事情上”、“死在这里”一类的意思。

(6)子产而死,谁其嗣之?(2008高考 江西卷)

学生答案: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分析:译句漏译了连词“而”,影响了句意的表达。原句中的“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

(三)特殊句式未调整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样,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虽不是倒装句,但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同,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例如:

(1)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之不虑。(2010高考 天津卷)

学生答案: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庭院里的树睡觉,也就不怀疑了。

分析:原句“亦之不虑”中的“之”是代词,在否定句中作“不虑”的宾语。译句没有把宾语前置翻译出来,“亦之不虑”就是“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2)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2007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我从前克制忍耐不去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分析:句中的“不之杀”为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不杀之”,应译为“不杀它”。

(3)陈人欲战,蛮奴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2008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陈国人想要作战,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你们为什么事!”众人都四散逃跑。

分析: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是动词“事”的宾语,“诸君何事”应翻译为“各位要做什么”。

(4)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2010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赵良淳见吴国定慷慨陈词,认为他可以任用,请示朝廷,留下来戍守安吉。

分析:本句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把状语放在动词“请”的前面,译为“向朝廷请示”。

(5)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高考 江苏卷)

学生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殓,太严重了,我的贫穷就可以知道了。

分析:“甚矣吾贫”可以理解为主谓倒装。“甚矣吾贫可知也”应译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6)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2009高考 上海卷)

学生答案:乡里人憎恨沈周,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就被传唤去画墙壁。

分析:这个译句没有把“里人疾周者”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憎恨沈周的乡人”。

(7)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2008高考 安徽卷)

学生答案:罪轻的人尚且不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诏令。

分析:原句“罪细且不容”中的“容”,在这个语境中是语义的被动,应译为“被宽容”,译句表述得不清晰。

(8)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008高考 江苏卷)

学生答案:想要秘密转移军队靠近刘尚到江的南岸,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分析:“欲潜师就尚于江南”中的“于江南”是后置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前面。“欲潜师就尚于江南”的意思是想要将军队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

(四)词类活用未体现

文言中的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并相应赋予某一新的意义。常见的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以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实词活用后,词义也随之发生变化。有的考生忽视了这一点而将词语误释。例如: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2010高考 天津卷)

学生答案: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拿着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原句“徐衣”的“衣”和“袖”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译文只将“衣”作为词类活用处理,而忽略了“袖”的活用。“袖”在这里是“袖子里藏着”的意思。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2010高考 安徽卷)

学生答案: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才安心。

分析:“安”在原句中是意动用法,“以……为安”,“安之”应理解为“以之为安”,即“因他的到来而安心”,译句在这个给分点上作答不清晰。

(3)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2008高考 湖南卷)

学生答案:并且大力悬赏捉拿盗贼,都不能捕获,有司在这件事上很辛苦。

分析:原句中的“苦之”是为动用法,意即“为之苦”,应译为“为这件事情苦恼”。译句在这个给分点上没有清晰作答。

(4)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2009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非常礼貌,与众不同。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分析:句中“礼”、“异”均为词类活用。“礼”应该活用为动词,解释为厚待、礼待;“异”应该是意动用法,译为“认为(他)不一般”、“认为(他)很奇特”。

(5)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2010高考 福建卷)

学生答案: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他们回家。

分析:原句中的“饮食”可以理解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给、让)……吃、喝”。“饮食之”可译为“供他们吃喝”,译句对这一词类活用现象翻译得不明确。

(6)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2010高考 山东卷)

学生答案: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老师教给他了。

分析:“师”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师事之”应译为“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五)固定句式翻译不准确

不熟悉固定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例如: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2010高考 湖南卷)

学生答案:寄身在偏远的地方,特别是称霸的人的臣子。

分析:这里对“特……尔”没有作出准确的翻译。“特……尔”的意思是“只……罢了”、“不过……罢了”。

(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焉?(2009高考 重庆卷)

学生答案: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没有什么不同。

分析:这里“何以……”的用法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译句没把固定句式翻译出来,影响了句意的表达。

(六)通假翻译不准确

古汉语中存在大量通假字,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考生常会出错。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2008高考 天津卷)

学生答案: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说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分析:句中的“说”误释为“说话”的意思。“说”在这里通“悦”,应解释为“喜欢”。

(2)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2009高考 全国卷Ⅰ)

学生答案: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接受他的指挥旗帜的。

分析:句中的“麾”误释为“旗帜”。“麾”在这里通“挥”。“未有不受其指麾者”应译为“没有不受到他的指挥的”。

(3)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高考 全国卷Ⅱ)

学生答案: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没有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分析:句中的“没”误译为“没有”。“没”在这里通“殁”,应译为“死亡”。

(4)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高考 浙江卷)

学生答案:臣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心生怨恨。隋朝的太监还没走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分析:这里的“监”通“鉴”,意为前车之鉴。“隋监未远”应译为: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离今天不远。

(七)单数复数不分

这是翻译人称代词的常见错误。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区别。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主要靠联系上下文来区分。例如: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2011高考 全国卷Ⅰ)

学生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们。

分析:译句把“之”错误地翻译为复数。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里的“之”是指单数,应译为“他”。

另外,在第一、二人称代词的后面加一些词,如辈、侪、曹、属,可以表示复数。有些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导致翻译不准确。例如: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2010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众人仍守在四周不离去,赵良淳大声呼喊说:“你想作乱吗?”大家流着泪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分析:这里把“尔辈”错误地作为单数来处理。

二、硬译

(一)应该意译的却直译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或句子不能一一对应地直接翻译,只能采取意译的方式,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句中的“乞骸骨”,如果采取直译,就是“乞讨尸骨”,这样翻译,显得很生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应该采取意译的方式,翻译成“告老还乡”。如果将应该意译的内容机械地直译,句子则会不甚通畅。例如:

(1)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2008高考 海南、宁夏卷)

学生答案:不久朝廷又有北征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蒙受灰尘,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之处。

分析:“蒙尘”是指王公流亡受辱。译文没有采用意译的方法,而是就字面直接翻译过来,因而读起来很不顺畅。

(2)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2008高考 重庆卷)

学生答案: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力气不能够完成劳役,百姓饥寒交迫,死尸互相能看到。

分析:这里的“死胔相望”宜意译,意思是:因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二)应该不译的却强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朝代名、国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称号以及一些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将它们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有的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强行翻译,难免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例如:

(1)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高考 全国卷)

学生答案: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分析:“李将军”指的就是李广将军,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高考 全国卷Ⅰ)

学生答案: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分析:“交阯”是指交阯郡,表地点,不用翻译。

(3)淮南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2008年山东临沂高三题)

学生答案:淮南一带称王的诸侯入京朝拜的时候,杀了辟阳侯,生活起居、处世表现非常骄横。

分析:淮南王是官名,应保留,不用翻译。

(4)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2008高考 四川卷)

学生答案: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分析:永乐、元年分别是年号、年号开启的第一年,这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必翻译。“永乐元年入朝”,可译为“永乐一年(或元年)被征入朝”。

三、漏译

(一)当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对古汉语的语法现象把握不准确,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例如:

(1)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高考 山东卷)

学生答案:申甫多次以其术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

分析:“以其术”译文没有翻译,应译为“凭借他的本领”。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2008高考 四川卷)

学生答案:使者来了,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置其一半不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分析:“置其半不启”,应译为“丢下另一半未打开”。

(3)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2008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韩擒厉然顾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

分析:“厉然顾之”翻译为“厉然顾他”,很显然,“厉然”、“顾”应当翻译却没有翻译,影响了句子大意的表达。应译为“严厉地瞪着”。

(二)遗漏字词,表达不完整

有些考生没有遵照字字落实的原则,在翻译时遗漏了字词,导致句意表达不完整,影响了对原文的理解,没有忠实于原文,违反了文言文翻译原则之“信”。究其原因,或者误认为某些词的意义是彼此重复,区别不大,随意地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省略了;或者是由于不会翻译而有意略过。例如:

(1)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2011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宋庆礼做人方面,是国家的功臣,到边境任职,一呆三十来年。

分析:译句把“苦节”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做人”后加上“坚守节操”,这样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2)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2010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赵良淳见吴国定情绪激昂,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分析:句中“慷慨大言”是“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的意思,学生的答案中漏译了“大言”。

(3)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2009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有个彭城人叫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分析:译句漏译了“舆”字,影响了句意的准确性。应译为“抬”。

(三)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之一就是简明扼要,省略的成分较多,经常出现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等的情况。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要补充一些内容,句意才完整。因此,翻译时必须把该补的补上,否则整句话的语意就难见清晰连贯。例如:

(1)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2011高考 全国卷Ⅰ)

学生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不允许,而命令把守西部边角。

分析:原句“不许”的主语“皇上”省略了,“令”的宾语“他”省略了,译句没有补出,因此句意不清晰。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2010高考 全国卷)

学生答案: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扔到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孩,七天都没死去。

分析:原句“弃江中”的“弃”后省略了“之于”,“弃(之于)江中”意即“把他们丢弃到江中”。译句未补出省略成分,因此语意模糊。

(3)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2004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从诸州得到不少粮食。

分析:原句“得粟不少诸州”省略了介词“于”,表示比较关系,翻译时要补上,即“得粟不少(于)诸州”。意思是“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

(4)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2010高考 广东卷)

学生答案:而今上天给了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了。

分析:介词“以”的宾语省略,应补上再翻译,“今天以(之)授予”译为“而今上天把(居庸关)给了我们”。

四、赘译

(一)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有些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句中只起表示停顿、凑足音节、表语气、表连接的作用,在翻译时,没有相应的词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部分删掉,这样会使译句简洁清晰。例如:

(1)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2008高考 天津卷)

学生答案:这什么困难他有?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分析:原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译句没把“之”删去,造成错误。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2009高考 浙江卷)

学生答案:别人他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分析:这里的“之”无实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2009高考 江苏卷)

学生答案:虽然这样,可是最终对明朝它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的作用,为什么呢?

分析:这句中的“之”,用在主谓语之间,起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

(二)无中生有,成分赘余

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翻译要忠实原文的内容,逐字对译。有些考生在翻译过程中,凭空补充了不必要的成分,以至违背了原文的意思。例如:

(1)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2011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不辞辛苦,清正廉洁,为民着想,为了国家而辛劳,气节高尚,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分析:译句中“不辞辛苦,清正廉洁,为民着想,为了国家而辛劳,气节高尚”是原句中没有的,考生自己做的不必要的补充。

(2)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2011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然而他喜好大兴工程,开展大型的项目,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分析:译句中的“开展大型的项目”,是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

(3)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2009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已经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认为他很有礼貌,用厚礼对待他,认为他与众不同。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分析:译句中的“认为他很有礼貌”,就偏离原文了。

五、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一)词义本身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意义差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很多词语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义已扩大,有的词义已缩小,有的词义已经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以今义当古义,盲目替代。例如:

(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2010高考 安徽卷)

学生答案: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带着行李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句中“行李”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古义是指使者,今义指出门带的包裹、箱子等。“行李往来”是“使者往来”。

(2)陈人欲战,蛮奴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2008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陈国人想要应战,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走了。

分析:“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译句中的“走”应该译为“逃跑”。这里考生忽略了古今词义的不同。

(3)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010高考 福建卷)

学生答案:所以为他作传,后来修志的人遗失了。

分析:译句中把“遗”译成“遗失”不当,“遗”有留给、送给之意,读作wèi。“以遗后之修志者”译为“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

(4)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高考 天津卷)

学生答案: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分析:“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

(二)双音节词组合形成的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的某些双音节词一样,但它们是两个词,表达两个意思,翻译时应当拆开,可有些考生把它当成一个词来处置。例如: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2008高考 山东卷)

学生答案:哥哥说:“无论弟弟你能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弟弟赶快回家。

分析:“无论”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不要说”的意思。译文按现代汉语的连词来翻译,句意不通,显然是错误的。

(2)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009高考 江苏卷)

学生答案: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分析:“妻子”在这里是两个单音词,意思是“妻子、儿女”。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2009高考 江苏卷)

学生答案: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的作用,为什么呢?

分析:句中“然而”是两个单音词,“然”是指示代词,“这样”、“如此”的意思,“而”是连词,“可是”的意思。“然而”就是“如此,可是”。

(4)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2009高考 全国卷Ⅰ)

学生答案:馆陶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从而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分析:译文把连用的“从”和“而”错误地译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了。这里的“从”是“跟随”,“而”是连词。“从而居住者”应译为“跟随着安家的”。

(5)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工不知人。(2010高考 山东卷)

学生答案:于是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批评刘公、金工不能识别人。

分析:这里的“于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应译为“在这时”。

(6)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2008高考 宁夏卷)

学生答案:谥号所以就永垂不朽,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分析:原句中的“所以”在文言文中是“用来……的”意思,译文误释为现代汉语的连词。“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应译为“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

(7)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2008高考 上海卷)

学生答案:虽然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

分析:原句中的“虽然”在文言文中是“虽然如此”的意思,译文误释为现代汉语的连词。

(8)“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2008高考 山东卷)

学生答案:“我的弟弟,不同于夫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分析:原句中的“夫人”是两个词,“夫”是代词,“夫人”就是“那人”的意思。“非犹夫人之弟”,意即“不同于别人的弟弟”。

六、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代汉语中以单音节词为主,因而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在词典中往往一个词会有几个常用义项。这些常用义项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引申义。那么,考生在考场上答文言文阅读题时,一定要根据某个词出现的语境来确定它的意义,否则容易误译词语,也影响句子大意。例如: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2011高考 辽宁卷)

学生答案:然而喜爱大兴战功战役,大多都有所改变,议论他的人都嗤笑他是不切实际的人。

分析:这个翻译的主要问题是脱离原文的语境,把句中的“功役”误释为“战功战役”,应解释为“工程劳役”一类的意思。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2009高考 广东卷)

学生答案:(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太过分了。”

分析:句中把“过”错译成了“过分”,根据语境,是“错误”的意思。“殆过矣”应译为“大概错了”。

总之,文言文翻译应符合“信、达、雅”的原则,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做到“该删的删,该添的添,该调的调,该换的换”。

第二节 古诗词阅读部分常见错误及案例分析

一、答题策略上的误区

(一)只就题做题,不懂归纳题型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错误,到思索,到改正,到再实践的不断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有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只注重实践,而不会给自己留点时间去思索,去整理考点、知识点,更不注重题型归纳。题是做不完的,我们应该学会整理和梳理,尤其是技巧、考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置身题海,如泛轻舟。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遇到相近或相对的表现手法时要注意归纳。从形式角度而言,修辞方法中带“像”字的真假比喻,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对比与反衬,比拟与比喻,明引与暗引,等等;表现手法中的点与面,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白描与彩绘,叙写与议论,联想与想象,现实与浪漫,烘托与对比,伏笔与照应,寓情于景(物、事)与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相近的修辞方法或相对的表现手法,考生在辨别时常常容易混淆,需要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对其区别,加以归纳和总结。

从高考考查角度上来说,诗词鉴赏考查的范围不外乎诗歌语言、技巧、形象和思想感情等四个方面。其中最难的是诗歌技巧识记与应用,它体系庞大,且不同诗歌中的情况不尽相同,需要考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实践,以此来巩固已有的知识框架。概括来说,诗词鉴赏的技巧主要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行文结构技巧等。其中,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描写手法的知识体系较为复杂,首先我们要掌握这几对经常成对出现的手法,即虚与实、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点与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对比反衬、渲染、白描、工笔、烘托、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要着重掌握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借代等古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行文结构的手法主要有曲笔、卒章见志、欲扬先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鉴赏古诗词时,要因诗词制宜,仔细体会,避免单纯地就景论景,就物论物,一定要看到在景、物背后的诗人、词人的情感倾向。

(二)逐字翻译,不能整体把握大意

在诗歌鉴赏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错误地把古典诗词当文言文来读,逐字逐句地去理顺,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别是在遇到不熟悉的词或典故,或者遇到有句式词序颠倒时,则思维方寸大乱,这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无法理解抒发的是什么感情,无法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更有甚者,有些考生在理解某些诗词曲的意思时,望文生义,常常只从字面上作简单的牵强附会的理解。

实际上,在读古诗词曲时,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字、词、句的理解,而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诗词曲的意蕴、情感倾向、艺术境界和表现手法,尤其要注意的是抓住诗词曲的文题,弄清题材类型,做好诗词曲的情感归纳。题材就是说诗词写的是什么,一般主要有:爱国爱民、人民疾苦、劳动生活、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以及参禅说理。

有不少诗词的题目能反映出诗词的题材。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这首诗的题目是春夜别友人,全诗抒发的是离愁别绪。因此,要从送别的角度整体把握诗的含义。

(三)只重视自我感觉,不能理解命题意图

很多考生在答题时,只注重自我感觉,并未了解作者的命题意图,结果在答题时给人一种言不由衷的感觉。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人为拔高主题。一般而言,高考所选诗歌材料,或抒发人生情怀或评价历史人物等,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向上的,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常常容易拔高原有主题。而命题者恰恰常于此命题,以引导考生仔细分辨,正确评价诗歌;二是生搬硬套。在理解鉴赏古诗词的时候,有的考生或者只根据自己熟悉的某个诗人、词人的流派特点、创作风格、语言特色、个人经历,而不顾实际情况去理解该作者的作品;或者套用某种常规模式机械地理解诗词,头脑中先入为主,带着条条框框去鉴赏,因而常常陷入思维的误区。如见到陶渊明就想到他的远离尘世;见到李白就想到他的洒脱不羁;见到杜甫就想到他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见到李清照就想到她的婉约凄惨;见到苏轼就想到他的豪放,等等。还有只要见到景色优美,便认为一定是心情愉悦;见到“悲”、“恨”、“愁”、“怅”,就觉得是惆怅孤独。用贴标签的方法去欣赏诗歌,结果往往容易出错。

因此,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题干,吃透命题者意图,有针对性地作答。如“从全诗看”、“从……的角度(关系)对本诗进行鉴赏”、“请简述理由”、“请简要分析”、“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请结合本词作简要分析”、“请从写景的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等等。

二、思维定势造成的意义理解上的误区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帮学生总结一些古诗词鉴赏的规律。比如,根据意象来鉴赏诗词,凡是看见什么意象,就是抒发什么感情等。这当然有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答题。但这也容易使考生形成思维定势,有些考生答题时,投机取巧,见到自己熟悉的意象,不看全诗,就对号入座,草率作答,这就很有可能在鉴赏时出现偏离或错误,因此,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以防陷入答题误区。

不能武断地认为,凡是有月亮这一意象的诗,就一定是表达思乡怀人的感情。以2007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该诗借月抒写月夜的宁静,以此来表现诗人宁静安适的心境,其情感倾向并非思乡怀人。

不能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有“梅花”则孤傲高洁。以2009年高考浙江卷为例: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全诗体现的是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有“杨柳”不一定是依依惜别。以2008年高考上海卷为例: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该诗中虽有杨柳,但并不表示惜别、离别而是抒发的意欲归隐的情怀。

有“乡梦”也不必是思乡。以2009年高考上海卷为例: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这首诗反映的是诗人在杭州的第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而不是思乡。

有“古迹”也并非借古伤今、借古讽今。以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为例: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该诗表现的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一般来说,诗词曲中的意象与其所蕴含的情感倾向的关系,虽然可以作一个大致的概括、归纳,但不能固定化、绝对化。否则,这种概括、归纳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使考生陷入误区,这是我们鉴赏诗词时一定要牢记的。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对待。要注意把握全诗的意境,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看诗中是否有与该意象所判断的意义相呼应的内容,不能将某个意象与整首诗词割裂开来,脱离整首诗词谈意象的寓意难免失之偏颇。

三、答题不规范导致的误区

从近几年辽宁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来看,题目的难度并不大,学生基本能读懂,但学生的答案往往漏洞百出,得分不能达到预期水平。有些考生感觉在考场上古诗词鉴赏题所用的时间较多,但效果却不理想。分析其中的原因,除考生语言文字表达不够简洁清晰外,主要是答题不规范。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考生的各种常见的答题失误,并分析、诊断病因,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之所在。具体而言,考生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只穿衣,不戴帽

以2009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参考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病例:

诗人用城里钟、城下树、空江明月和水上人表现自己的思乡之情。

病例分析:

诗词鉴赏答题讲究既要“穿衣”又要“戴帽”,即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有对内容的理解,又要点出答题术语,如诗词中运用的主要手法或诗词的表达效果等,答题术语往往作为阅卷过程中基本的采分点。上面学生的答案未能抓住“以景寓情”等术语,这样作答给阅卷者的印象是学生明白,但对诗词鉴赏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因此,无法将自己的答案系统地表述出来。

(二)只翻译,不鉴赏

以2010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问: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病例:燕子将要南飞,梧桐已和昨晚的不同了。

病例分析:古诗词鉴赏的前提是理解,没有理解,鉴赏就无从谈起,因此古诗词鉴赏时有串释一下内容的必要,但串释绝不是鉴赏。该病例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

(三)浮在表面,缺乏分析

以2005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涵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病例:

“犹有”好,它能将读者带入一种意境。

病例分析:

根据题干的要求,学生应该答的是“犹有”为什么好,要有结合诗歌的具体分析。

(四)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以2008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问: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句对偶,三、四句对偶,五、六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病例1:

比喻。“天上的白云像雪白的棉花”。

病例2:

长江万里,淮山青绿,长江上有几只船,山泉千尺,晚上的云变成了露水,月亮出来了,大雁排成一字。

病例分析:在病例1中,考生在列举了修辞手法后,没有按照题干的要求,在这首散曲中找出例子来说明修辞方法。在病例2中,考生没有按照题干的要求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赏析,只是做了简单的翻译。究其原因,或者是由于学生没认真审题,或者是学生不明题意。

(五)过于笼统,失之空泛

以2006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病例:

起铺垫作用。表现作者当时的心境,表现一种意境。

病例分析:

该考生的表述过于笼统、空泛。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境,表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要具体说明。不少考生或是不懂得在古诗词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或是对古诗词内容、意蕴、情感倾向理解不深刻,答卷时说些大而空的话,答不到给分点上,因此失分严重。

(六)只看一点,不看外围

以2010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问: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病例:

同意。作者通过对燕子等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

病例分析:诗中通过动物“燕子”、植物“梧桐”和“人”在雨中的感受,从侧面来写雨,这是考生在答题时应该予以充分注意的,并应作出具体的分析。此病例仅从诸多意象中拿出一个“燕子”,然后用一个“等”字一笔带过,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问题。

(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以2006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病例:

“铿然”一词用得很传神,它是手杖碰在地上的声音,说明作者已老态龙钟。

病例分析:一般认为,古诗词鉴赏中的语言鉴赏首先是对词语内容的正确理解,然后才是对其表现力,即表达效果的赏析。可以说没有对词语内容的正确理解也就谈不上赏析评价。对词语内容的正确理解是基于古诗词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说眼睛里不能只有词语,而不见全篇古诗词,否则就很容易使分析出现偏离。此病例便是在整体把握上出现了偏差。

(八)望文生义,任意发挥

以2011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问: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做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病例:烟雨之中归来的大雁,在洞庭湖边闲坐,想要叫小船回家,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回家的思想感情,描写出作者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病例分析:从此病例可以看出,考生把握不准诗歌的内容,因此答题时基本抛开了诗歌的内容,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任意发挥,偏离题意在所难免。

(九)无中生有,生搬硬套

以2007年高考辽宁卷为例: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问: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病例:

王维诗中的“独坐”,写的是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悲哀,表达作者想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周弼的“独坐”写的是诗人怀才不遇,发愤读书,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

病例分析:不认真阅读古诗词,不细心体会诗词的意蕴、情感倾向,而是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热爱祖国”、“为国效忠”、“怀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热爱自然”、“归隐田园”等当做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这是考生在答题时常犯的毛病。参加高考的学生都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题系统训练,应该说大多数考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但由于积累少,因此在考场上答题时,常常套用一些关于古诗词鉴赏的常用术语。虽然在某些时候可能会侥幸命中一部分答案,但这种脱离古诗词作品本身的照搬往往失分严重。

总之,诗词鉴赏答题要注意既要有基本的答题术语,又要有针对文本内容进行的分析,分析的过程中要避免犯以译代析的错误,学生要学会从文本中抽身出来,去鉴赏诗词,而不能只是置身文本之中,逐字翻译诗词内容,学生的答案既要有一定的高度,又要懂得把握全局,以免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学生的答案必须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得出,而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凭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