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王岭书法千字文
14469600000011

第11章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从这一句开始就要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了。起源离不开古帝王,古帝王的事情多来自神话传说,少有信史,所以历来都是口水战,荒诞离奇。我们只能作一个远远的透视,简单分析一下。“龙师”是伏羲,《史记·补三皇本经》说:庖牺(伏羲的另一个名字)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火帝”是燧人氏。“鸟官”出自《左传》“少皞氏以鸟名官”。“人皇”应该是三皇五帝的统称,《史记·补三皇本经》中把他作为三皇之一。但是,由于我们是炎黄子孙,在中国的历史和传说中,对我们今天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炎、黄二帝。

汉人作的《越绝书》有一段文字,记叙了春秋末年楚国风胡子相剑的故事:“……风胡子对曰:……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天神圣主使然。炎、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之遇精圣主使然,死而龙臧。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这段文字已经久远,所指的人物和时期不太可靠,但所分的时代和次序却比较准确,以“石”为兵就是旧石器时代,以“玉”为兵就是新石器时代,以“铜”为兵是铜器时代,以“铁”为兵就是现在所说的铁器时代。

从以上文字我们看到,炎、黄二帝生活的时代应该是石器时代,那时是非常落后的。在他们之前,人类文明虽然已经开始前进,有了很多的发明,但仍然是蒙昧的。而到了炎黄二帝时代,一切都有了变化,人类的文明前进了一大步,世界各国的文明史发展史都是会出现几个类似的时期的。

在炎黄二帝生活的石器时代,中华民族散居各地,形成许多部族。最有实力的有两个:一个是偏西的姜姓部族,炎帝神农氏是他们的首领。一个是居东方的姬姓部族,黄帝是首领(远古时代的母系社会,人皆随母姓,所以姓是女字边。父系社会时又出现了氏,父姓)。据说,炎帝和黄帝同是少典的子孙,同出于一族,炎帝神农氏这一支发展较早,文明程度较高。他的这个帝号名氏含有南方、长于耕种的意思。有的传说认为神农传七十世,也就是说神农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部族的首领都叫神农氏。

当时的神农氏一族“刀耕火种”,繁荣已经很久,比其他的部族有实力,地位较高,其首领也自然成为各部的“共主”。而这时,神农氏的一个叫参卢的后代,势力渐弱。势力渐弱是因为有人渐强,各部落开始争夺“共主”,里面最凶悍的一部是苗族(不是现在的苗族),又叫“九黎之民”,首领是蚩尤。有的记载说蚩尤部也是炎帝之后,蚩尤这名称似乎也是他们首领的通称,并不专指一个人。他们可能是一个部落联合,酋长都叫蚩尤。于是后来传说他兄弟八十一人。蚩尤部虽然强悍,但文化并不落后,铜器好像就是他们首先使用的。据说山上发大水,金属矿随水流出,蚩尤得到它制造兵器。一个强悍好斗的部族,又有比石头、木棍还厉害的武器,战斗力可想而知。姜姓的神农一族自然不是对手,一场大决战后,神农氏炎帝被打的落花流水,“九隅无遗”。炎帝战败逃遁,黄帝出来收拾残局,先把炎帝的余众收服,再和蚩尤决战。

古史上对黄帝的称谓不一,他的帝号又叫“黄精之君”,又叫“中央之帝”。他的姓氏因为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因为他是有熊国君称有熊氏;长于姬水所以姓姬,他是少典国君的子孙又姓公姓,其余还有黄帝氏、帝轩、轩黄、黄自然等等。现代考证认为,黄帝时期大概是仰韶时期,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篇》认为黄帝生于甘肃清水县的三皇沟,古籍《水经注》记载黄帝生于上邽轩辕,《史记》说他“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自然是游牧部落的常态。现在河南登封高密数地间,古人称做“华”,是夏朝的兴起地,我们现在称“中华”,从前称“华夏”,就起源于此。古时新郑附近多薮泽,水草丰美,禽兽众多,适于游猎,黄帝的游牧部族在那里最合适生存。但他这一支游牧部族在文化方面比较落后,这也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先进的农业文明都是要被强悍的游牧民族所消灭。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是古时候的第一场大战,在涿鹿附近,经过大战三次,小战七十二次,黄帝终于获胜,剪掉了蚩尤的羽翼,收服了姜姓部族,从此成为共主。

我们今天看来,由于黄帝部族的不断征战加强了多部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交流。黄帝一部胜利后,管理有方,赢得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于是科学技术文化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中华文明前进了一大步。可以肯定的是,在黄帝周围的几个部落,已经由石器时代开始向金属时代过渡,这是了不得的大事。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文字在这一时期也已经出现了不少,足以应付日常之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