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14474600000002

第2章 社会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所谓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单通俗地讲,实际上就是指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即要给社会心理学下一个定义。但要下一个让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接受的、确切而又严密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个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事实也确实如此。许多西方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都对此避而不谈,而直接介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然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20世纪50年代教科书介绍的内容和21世纪的教科书可能有很大不同。如果不从宏观上去把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则会迷失研究方向。因此,我们首先要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个体是如何影响这个社会的,社会中的人与人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显然是社会心理学所应研究的问题。除了单个的人,人类社会中还有许多组织,这种组织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总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且这种影响很难直接作用于个体,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社会情境来进行。而在社会结构、社会情境影响人的同时,人也具有能动性,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正是由人来推动的。人在改造、影响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使自己的社会心理产生变化。上述过程也都是社会心理学所关心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从心理的角度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我们如何认识别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和影响,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和影响,人们怎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都是社会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每个个体所熟悉的事情。这初看起来给研究带来了方便,事实上却同时带来很多困难。弗洛伊德曾非常羡慕爱因斯坦,他在给爱因斯坦的一封生日贺信中称爱因斯坦为幸运儿。弗洛伊德对此的解释是,他之所以认为爱因斯坦幸运,是因为尽管当时世界上几乎没人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研究的相对论,但大家都对爱因斯坦表示尊敬,而他所研究的心理学和创立的理论,真正理解的人也不多,可大家都自以为理解了。男女老幼都要对他的理论评头论足。可谓是“画鬼容易画人难”。事实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共同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而诞生的,因此,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母体学科有着深厚的渊源。关于社会心理学理论,我们主要介绍四大流派,即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观点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56年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73年升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次年作为一个临床神经病学家开始私人营业,当精神病医师。正是在他给病人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精神分析理论。1900年,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释义》问世,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以后他又相继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文明及其不满》(1920)、《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图腾与禁忌》(1923)等等。精神分析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弗洛姆所说:“如果没有弗洛伊德思想的渗入,西方思想就不可想象。”

精神分析理论从人内在本能来探索人类行为的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生物性本能的支配,决定个体行为的力量是人的内在生物性驱力而不是外在环境。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极为复杂,在此只选取其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论述。

2.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

荣格,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是弗洛伊德的崇拜者和学生,但后来因与弗洛伊德在学术观点上存在分歧而分道扬镳。荣格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弗洛伊德则坚持力比多主要应理解为性爱,荣格与弗洛伊德断绝了学术关系,另外组建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他认为集体无意识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不是个体习得的,不属于个人所有,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流传下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与观念,是完全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荣格称这种原始心像为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积累的经验,存在同族人的潜意识中,促使个体按照其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无意识原型所决定的。由于集体无意识可用来说明社会的行为,所以荣格的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荣格认为,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以其中四种最为突出,它们是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妮姆斯和阴影。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他掩饰着真正的自我;阿尼玛和阿妮姆斯是灵气的意思,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双性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阿妮姆斯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阴影是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具有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最接近弗洛伊德所说的伊底。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对精神分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推动了精神分析向社会心理学的转向。

3.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阿德勒,也是从医学转业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和荣格共同支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当时精神分析理论的三大家,后来因为与弗洛伊德意见不合,较荣格之前先与弗洛伊德分裂,沿着社会和文化的路线发展了他的个性心理学体系。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性是相当自主的,人是理性动物,人在自主意识支配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行为不完全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社会力量起着更大的作用,只有研究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和他对别人的态度,才能够了解他的行为和个性。这种倾注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态度的研究,最后形成了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时产生感情和发生认同作用的一种潜能,是一种人所固有的社会性动机。社会兴趣本身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与他人合作或帮助别人的态度,对别人的思想、情感和经验的一种设身处地的理解能力等。阿德勒认为,当人们面对困难情境时,由无力感与无助感交织成一种无法达成目标时对自己的失望心态,即为自卑感,自卑感产生后,会对个人造成一种内在压力,使之在心理上失衡与不安。个人的自卑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生活引起的,或者说是由社会的自卑情结所引起的。阿德勒说,“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我们的目标和动作也是一样,它们的唯一意义,就是它们对别人的意义。”总之,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重要性,相对否定了生物学的决定因素,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贡献。他的这种态度加强了精神分析中已经增长的对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了它的转向,激发了霍尼、弗洛姆等人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

4.弗洛姆及其对社会的精神分析

弗洛姆出生于德国的莱茵河畔,当弗洛姆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对弗洛伊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定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他立志要找出支配个人生活的社会规律,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些闪烁着真理之光的思想和那些需要修正的过时理论。弗洛姆在其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倾其一生的精力,促成了精神分析的转向,建立了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他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精神分析,主要观点体现在社会潜意识、社会自恋、社会性格三方面。

弗洛姆以社会潜意识为基础对整个社会所做的“精神分析”是深刻而富有意义的,他用其毕生的精力,承前启后,为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建成了基本的体系框架,其意义和价值已载入人类思想史的史册。

(二)社会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从外部环境来探讨人类行为的原因和动力,社会认知理论与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相反,它将重点放在了人的主观意识上。认知社会心理学萌生于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才得到进一步发展。1955年5月12日至17日,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举行第一次认知社会心理学学术讨论会,海德、费斯汀格、奥斯古德等出席了会议,两年后他们的论文集《当代对认知的探讨》出版,标志着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真正形成。

社会认知理论并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它只表现了社会心理学家的一种研究倾向,具体内容涉及归因、社会知觉、态度、人际沟通等。较早研究社会认知的是海德,他与勒温建立深交并深受其影响。他认识到认知心理学比行为主义能更好地说明心理现象,1958年他发表了《人际关系心理学》,首先把认知一致性概念运用于社会态度的问题上,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后来他的理论思想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社会认知理论的奠基人。

海德开创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他的理论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被纽科姆吸收和扩展,并运用于人际沟通和群体沟通,纽科姆提出了认知均衡理论(又称交往活动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费斯汀格和沙赫特的认知失调理论出现,成为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成就。20世纪60年代中,认知一致性理论逐渐为归因理论所代替,涌现出一系列颇有影响的理论,如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以及维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及其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动摇了行为主义流派反心理主义的立场,对意识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有力冲击了一切非理性主义心理学,继承并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在人类行为动力观上实现了理性参照点的转移。在人类行为动力的问题上,经典行为主义心理学直接从外部环境中来寻找,用外在强化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巩固和消除,其他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从人的内在本能、欲望和需求来解释,而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家则从认知上来寻求人类行为的原因,将人类行为动力的理论参照点从本能、欲望、需求转移到人类的认知上,把人类认知体系的不协调或矛盾的冲突视为人类行为的动力。费斯汀格认为不平衡是认知体系本身固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是行为的动力。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将人类行为归结为不同归因的结果。这种崭新的动力观就从传统的“需求——行为”的动力观转变为“需求——认知——行为”的动力观,这种动力观对动力心理学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现在的行为由过去经验所决定。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人们将学会特定的行为,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行为将成为习惯。当再次处于同样的环境时,人们倾向于以相同的习惯的方式行动。班杜拉用这种思想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并将其命名为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发生一般有三个机制。第一种机制是联结或称经典条件反射。当“在马路上遇到红灯必须停下来”经过多次反复就成为人们稳定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联结或条件反射已经形成了。人不但可以通过联结形成某种行为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联结学会某种情感。在一个人有了一次治疗牙病的痛苦经历后,仅仅提出“治牙病”或者听到钻东西的声音都可能使他感到焦虑。

第二种学习机制是强化,主要是由斯金纳等人提出的。认为人们学会某一行为是因为在该行为之后人们会感到愉悦或需要得到了满足,同时人们也学会避免那些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的行为。孩子帮助妈妈干家务是因为能得到妈妈赞许的笑容。孩子学会不在爸爸生气的时候淘气是因为每一次他这样做,爸爸都会揍他。

第三种机制是观察学习。人们学习社会行为和社会态度是因为看到他人这样做,这即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虽然可以在没有任何外源强化的条件下发生,但是,人们是否学习某一行为也会受到该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的影响。班杜拉认为行为主义和认知论这两种理论都有局限,行为主义理论专注于操作而忽视了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而认知论的方法却把自己沉溺于思想从而脱离了行为,因此,班杜拉把行为主义和认知论两种方法联合在一起,提出了他的观察学习理论。在传统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基于直接经验基础上的,但班杜拉认为,“实际上所有导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即后果而发生”[1]。通过观察学习,人们可以获得大量的行为模式,而不必经过尝试错误过程。

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从注意到榜样到表现出榜样的行为,经历了四个过程,即注意、保持、行为再现、动机强化。班杜拉指出强化在学习中只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引起学习的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总之,在班杜拉的理论中开始注重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从而也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社会化、行为矫正、自我调节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符号互动理论

米德,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1863年2月27日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还在德国的莱比锡和柏林求学,在那里,他受到心理学家冯特的影响。1891年他在密执安大学与杜威共事,于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直至1931年4月26日逝世。米德生前并没有任何著作出版,但他依然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力,他的讲稿和札记在米德去世后被整理和出版,即《目前的哲学》(1932)、《意识、自我与社会》(1934)、《19世纪的思潮》(1936)、《行动哲学》(1938)。这些著作都享有盛名,而且一再重印。此外,还出版了两部书:《米德论社会心理学》(1956年初版)和《米德著作选集》(1964)。

米德作为一名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对人类社会互动基本特征的理解做出了巨大的开创性贡献。他感兴趣的是个人与他所从属的社会集团的关系,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主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个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行为所发生的场合都作为某种社会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出现。米德强调,社会心理学所要解决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说明意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要说明,“自我”或“自身”怎样在人的行动中出现。但是,米德的观点有其来源,是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该说,米德的互动理论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位学者的思想,即詹姆斯的社会自我、库利的镜中我以及杜威的心智意识。

詹姆斯是一位心理学家,1890年他把自我概念引入美国心理学。詹姆斯认为自我是我们所有经验的中心,我们把世界分为“我”(me)与“非我”(not me),社会交互作用成为自我概念的关键。詹姆斯提出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

库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自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镜中我”。这里“镜”是指社会,社会中他人的姿态,它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并以此来衡量自身。库利认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产生于这种反应之中,只有通过别人的态度,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是如何的。人的眼睛是朝外看的,我们的眼睛无法看到自己却能看到他人,只有通过镜子才能看清自己。同样我们无法得知自己是漂亮的、丑陋的、受欢迎的还是惹人讨厌的,必须通过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反应才能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在这里,他人的态度与反应起到了镜子的作用。我们的自我观念来源于“社会”,没有社会就没有自我,没有相应的“他人”来提供我们的自我形象,就没有“我”。总之,库利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个体间彼此互动,互相体会他人的姿态,进而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我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我们,从中获取自我形象、自我感觉及自我态度。

杜威作为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强调人类同世界的调适过程,人们不断地试图掌握环境中的各种条件,以适应自己所处的生活条件,并且在此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特征。杜威指出,人类的独特之处在于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人类在努力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心智意识,即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定义、想象并预演可能的行动路线及其结果,然后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一条有利于调适的行动路线。杜威关于心智意识的概念对米德的思想形成具有深刻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杜威论证了心智意识只有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延续。

米德对以上詹姆斯、库利和杜威的理论进行了综合,将人类心智、社会自我、社会结构贯穿于社会互动之中,形成了符号互动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基于两个基本假设:(1)人类机体生理上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合作,谋求生存;(2)人类机体内和机体之间的那些有利于合作、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米德对心智意识、自我、社会进行了探讨,将心智意识、自我与社会的出现和延续进一步贯穿于互动中。

米德的思想对美国当时的那一代社会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统治了当时的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并为该系的布鲁默所继承和发展。在布鲁默的努力和推动下,符号互动理论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布鲁默认为,“在非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势或动作起反应,在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解释彼此姿态,并根据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意义进行活动”[2]。符号互动理论在拥有大批追随者的同时,也被进一步发挥和改造,涌现出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标签理论等,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社会学、心理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中,尽管我们无法从中寻找出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直接论述,但不难发现其中不少涉及这个领域的思想观点。作为哲学这一母体,论及社会心理学主要有两条基本线索。

第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企图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因适当的教育而得到适当的塑造。这一观点为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使人变得邪恶的原因是邪恶的社会,要改变人性首先要改变社会。卢梭致力于探究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以及克服这种不平等的办法。认为在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人们漂泊于森林中,“没有记忆,没有语言,没有战争”,人人都自由平等。后来有了私有制,出现了贫富的对立,这是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在小说《爱弥尔》中卢梭表达了对人性及教育的基本看法。卢梭认为婴儿诞生时本来是完美无缺的,教育的责任就是保护这种完美。卢梭强调儿童的爱好和儿童的个性,教育要促使儿童自由地发展,小说塑造的爱弥尔就是理想社会教育出来的理想少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以人性观为基础提出的社会改革论,认为自由和平等是人类最大的善,但在自然状态下人不能生存,因而要用契约组成社会,受社会共同意志的约束。根据契约论的观点,卢梭提出民主的思想,强调人民的意志是主权者,社会的领导者只能是共同意志的执行者,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以防止执行者个人意志篡夺人民意志。卢梭曾经讲过“人生来是自由的,却处处都在桎梏中”,“不服从共同意志的人应当强迫他服从,也就是强迫他自由”。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也都与这一来源一脉相承。

第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支配的,人只能在生物性的基础上建立仁爱和文明的社会。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著作《论灵魂》、《论演说》、《论理学》和《政治学》等。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著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开辟了诸多的研究领域,如《论演说》中讨论演说家如何支配听众的情绪与现代心理学关于宣传、劝说、态度的改变有密切关系。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进而影响到当今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论理学》和《政治学》论及了人的自制和人与人的关系等社会心理学问题。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许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包括那些同社会生活的各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学科。在这一时期,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逐步建立了起来。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既来自社会的需要,也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家发现要研究个体行为必须注意到他人存在的影响,而社会学家在研究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时也不能不注意到其中的心理现象,这些所谓的“边缘问题”都不是单单心理学或社会学所能解答的,于是心理学开始与社会学彼此接近,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社会心理学。1859年,德国人拉扎勒斯和施坦达尔联合主编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有人将此视为描述性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但真正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的应该是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写出的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同名教科书。

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下面对这三大理论分别予以简单的介绍。

(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冯特是科学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认为心理学由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两部分组成,起初他致力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而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则奉献给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民族心理学。1900年之后,他陆续发表了研究论文,至1919年最终完成了辉煌的巨著—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他研究“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如语言、神话、艺术、宗教以及习惯和风俗等。他认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是民族精神,社会与文化的心理学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尽管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但它却为创设现代社会心理学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因为“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来决定的”。[3]

(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和黎朋。他们以群众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对群众和公众的时尚、风俗、舆论、传说等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共同行为进行研究。塔尔德将社会事实的一般模式描绘成两个个体的相互关系,他们一个模仿另一个。黎朋则认为,人的任何聚集都是“群众”。群众的主要特点是丧失了观察能力。人在群众中的行为特点是:失掉个性,感情的作用大大超过理智的作用,失掉了个体责任感。由此黎朋得出结论:群众按其本性来说是没有秩序的、混乱的,因此需要有“领袖”,而“优秀分子”可以履行这种职责。群众心理学中的“暗示和模仿”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影响巨大,在解释特定情境下的大众心理现象如骚乱、恐慌等时,极有参考价值。但群众心理学只是进行了一些现象的描述,缺少对深层的心理机制的解释,它还具有明显的阶级色彩,而且这种理论把特定情境下的群众行为视为所有群体行为的特点也是片面的。

(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这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他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出发,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并将这种动力归结为人的本能,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中,麦独孤写道:“先天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不论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他在书中列举了诸如求食、合群、性及生殖、母爱等12种本能,并认为正是从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中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个体生下来具有许多本能,后来这些本能在社会影响下得以发展,因此他认为要了解人的个性发展与变化,必须先了解其本能。麦独孤的著作出版之后,他的观点为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所接受。但后来也遭到另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众所周知,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先天功能,本能对人们的行为并不起重要作用,决定行为目的并为行为提供动力的乃是社会环境。麦独孤把本能用来解释人们的全部行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除了上述三大理论来源,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还诞生了后来对西方世界影响巨大的两大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9世纪20年代以前,社会心理学尽管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从整体上看,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哲学的思辨和抽象性质。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伴随着各种实证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具有革命意义的转折,即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了“社会分析论”阶段。其重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这一系列的转变标志着这一学科逐步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的研究众多而分散,只选取以下三个方面略作说明。

(一)奥尔波特与心理学角度的实验研究

由于美国一贯奉行实用主义,社会心理学也不免受到影响,表现出极端的实用倾向,明确指向实际社会需要。这一倾向促使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于1916-1919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从实验中他得出结论: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体工作在速度和数里方面有所增加。这一增进在涉及外部物理运动的工作中要比纯智力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他将这些实验成果写进了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虽然奥尔波特所创立的社会心理学体系不为后人重视,但他所创立的社会心理学中的实验方法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验社会心理学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此后,实验方法和小群体研究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其中,谢里夫1935年所作的有关社会规范形成的研究,勒温1939年所作的有关社会气氛的研究,瑟斯顿1928年对态度的测量等都成为经典性的研究。所有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在应用方面,社会心理学也有不少的分支,如这一时期,心理学开始将社会学习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临床心理学家的训练计划也大量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至于管理心理学、政治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等,更是社会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另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几个心理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派,有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还有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这些在前面都已讲到过。但总的来说,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在这段时期不重视理论,而是重视实验,强调应用,迷恋小群体研究,但由于极为丰富而又复杂的社会情景在实验室中无法模拟,大量的社会心理现象研究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进行,于是造成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片面发展,最终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面临的危机。

(二)米德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自身行为的科学,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室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行为,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乔治·米德为代表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米德的《心灵、自我和社会》一书,为后来被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米德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互动来理解社会行为的思想,直接孕育了后来形成的诸多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如萨宾的“社会角色理论”、海曼的“参照群体理论”、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以及勒墨特的“社会标签理论”都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在具体研究方面,社会学家的经验研究主要有如下几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会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的《中镇》和沃纳的《杨基城》,揭示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对其世界观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对民意、恐慌、流言与谣言的研究,其中最富有成效的是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盖洛普1935年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民意测验。一方面,导致了民意测验在美国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同20世纪20年代由心理学家梅约进行的“霍桑实验”一起,将社会心理学引向了应用。

(三)文化人类学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家的贡献。马林诺夫斯基对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心理进行研究,192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她对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1929)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两书。1934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探讨了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同其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揭开了现代国民性研究的帷幕。

与此同时,还有来自经典心理学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从20世纪20年代起,相继出版了《团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文明及其不满》和《摩西与神教》等,显示出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也为随后社会文化的新精神分析流派的形成和出现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期

20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战争做出了贡献。如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进行的沟通与说服实验,对说服、宣传、态度的改变做出了贡献,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根据1940年进行的美国战时总统选举的调查,编写了《人民的选择》(1945)一书,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心理功能进行了出色的描述。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将先前本尼迪科特开创的关于原始民族的心理和行为的文化思考转向了对现代社会国民性格的比较研究,M.米德的《一个人类学家眼中的美国人》(1942)和本尼迪科特的《菊花与刀》(1946)对美国的战争动员和对日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由于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各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层出不穷,在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中,除了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外,在华升、赫尔和斯金纳的影响下又形成了学习理论,在勒温的影响下形成了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中产生了社会交换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学在世界各国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历史往往在人们对它寄予太多希望的时候,会发生令人失望的转折,美国社会心理学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时期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危机阶段。在这场危机中,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以及以“全球大造反”为标志的青年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中。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许多人呼吁社会心理学家“应该走上街头,迅速解决最迫切的社会问题”[4],但令人遗憾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却一时手足无措,他们无法为医治社会疾病提供良方。这导致了以往作为一般大众心目中“宠儿”的社会心理学开始失去人们的信任。有人甚至形象地说,1968年的青年运动像一张试纸,检验出了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不成熟性。

围绕着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学者们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寻找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美国许多人尖锐地指出,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是建立在欺骗手段使用前提上的,像阿希、米尔格拉姆那样的经典实验,不凭借欺骗就得不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而这显然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但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所谓“现代特征”,即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是危机的重要原因。[5]

实证主义对社会心理学挣脱哲学的怀抱,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实证主义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盛行,直接造成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恶果:一个是对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过分崇拜;另一个是对理论研究和理论综合的极端轻视。这种对理论的虚无主义态度,使人们对理论的兴趣降低到最低的程度,结果是“在报纸、杂志和教科书中塞满了特殊的和个别的调查研究”。使“一些研究似乎停滞在对琐屑工作的悉心修补上”[6],这样就使得整个社会心理学缺乏理论综合,无法对涉及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行为本质的问题做出成功的解释。

实验主义同实证主义一样,也功过兼半。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实验法增强了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性,使之摆脱了空谈与意想,在使社会心理学由形而上学向科学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伴随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当实验法成为这一学科占主导地位,甚至是唯一的研究方法的时候,这种“唯实验才科学”的实验主义也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两大弊端:第一个弊端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割裂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同现实社会的联系。这是实验法的天然局限造成的,因为在实验室中是极难将一些重大的历史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如尽管对有关暴力、侵犯和社会动乱方面的实验不胜枚举,但由于其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抽象化倾向,使得这类研究及其结果不能解释更不要说防止像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的社会大动乱。就像墨菲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从实验室中的‘社会助长’问题研究到理解校园内的动乱或国际间的仇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7]第二个弊端是造成了“价值中立”或“文化中立”的假象。在孔德提出实证主义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中,人们深信社会科学应该也能够像自然科学那样,消除主观偏见,以价值中立或文化中立为原则,客观地、不带价值判断地揭示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包括实验法在内的各种实证手段不仅不能保证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反而因为学者们放松了对研究可能受到主、客观影响的警觉,使许多研究离科学性和客观性更远。

因心理学倾向占主导地位造成的个体主义,曾有效地抵制了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将“群体心理”视为超个体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在实际研究中,使研究者能够直接而便捷地获得数量资料,使社会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但从社会心理学的整个发展看,由于个体主义立场从根本上混淆了个体与群体的辩证关系、完全否定了群体的现实性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对现代社会心理学有较大的消极作用。大多数学者习惯于从行动者个人的认知、经验、人格特征入手去寻找社会行为的原因,导致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缺乏对宏观社会过程的理论解释,以及把现实中的个体置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考察的社会性。这种社会心理学割断了人们的社会联系,自然也难于服务现实社会。

危机使社会心理学家认识到“要建立真正的社会心理学,就必须改弦更张,把当前这种抽象社会活动的研究变为对社会关系的具体研究”[8]。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对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普遍关注。在美国之外,一个世界范围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日益高涨。

从许多资料来看,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最快。许多大学都开设社会心理学课,并且有庞大的社会心理学专业队伍(有5000多社会心理学的专业人员和一批享有盛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美国社会心理学强调研究团体情景下人际关系中的个人心理及行为。近些年来,研究的团体范围由小团体扩大到大团体。在研究方法上由偏重实验室研究发展到重视现场研究。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对社会心理现象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取长补短。

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在日本,加强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现实联系的趋势也日见明显。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界出现了三大动向:(1)摆脱了假说的验证阶段,进入实证化阶段;(2)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3)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经过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大讨论之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1977年统计社会心理学的文献已达2500多种。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社会心理学家的触角已伸向社会规划、社会管理、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婚姻与家庭、大众传播等领域。在理论研究方面,安德烈耶娃的《社会心理学》和《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在内容的丰富性、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的深刻性方面都较之以前进了一步。在实际研究方面,热心于解决由科技革命、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引起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帕雷金声称“社会心理学要敢于大胆地提出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骇人听闻的问题,不要怕做安宁的打扰者”。[9]

在中国,1981年恢复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近30多年来社会心理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速发展。先后撰写、翻译的教科书和专著有很多部,其中影响较大的如时蓉华的《社会心理学》,孔令智的《社会心理学新编》,孙晔、李沂的《社会心理学》,沙莲香的《社会心理学》和周晓虹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等。不少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深入基层,完成了一系列范围不等的社会心理调查,为政府改革方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也应看到,我国的社会心理学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一方面,人们对社会心理学怀着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不知从何下手才能切合实际地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因此,与社会心理学出版物极其“繁荣”相对应的是有深度的理论与现实研究极度“贫困”。立足于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说是今后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关于社会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已经意识到改造社会心理学现有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设想,综合这些设想可以发现如下三个趋势。[10]

一是,社会心理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呈现出本土化和世界化相统一的趋势。没有本土化,社会心理学就不可能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结构中扎根;而没有世界化,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心理学就无法参与该学科的全球合作,无法为揭示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共同规律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将呈现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实证主义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使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严谨的验证,而人文主义则重视反省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对社会行为本身的理解与诠释,而这两种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三是,社会心理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呈现各种研究取向相综合的趋势。具体说,将继续沿着两个方向变动:一个是由于心理学化造成的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促使学者更多地从宏观的社会文化因素入手探讨人类行为的原因;另一个是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从微观的生物遗传因素入手,重新探讨人类行为的先天和遗传倾向。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社会心理现象越来越复杂,为满足社会实践和人们生活的需要,社会心理学的整合趋势成为必然,到那时,社会心理学将具有更大的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力,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任务与作用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对于任何一门科学来说都是迫切的问题。但西方学者在谈到方法论时,往往将其等同于方法,理解为具体的研究技术和手段,这反映了西方社会心理学界重实际研究、轻理论指导的传统,这种做法的弊端已日益暴露出来,“达尔文格言”说:所有的观测结果只有在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时才有意义。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对研究材料作出正确的质的分析,不可能形成正确的结论。中国社会心理学界对于方法论问题也作过探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将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般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以此为指导,社会心理学也不例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学来说,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放在首位,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专门方法论,即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应采用的专门方法论。由于社会心理学有三个来源,即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所以它的专门方法论也就是在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的条件下形成的。

第三个层次是具体方法,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和手段。具体方法应在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指导下应用,但一般方法论和专门方法论也不能取代具体方法的研究。鉴于社会心理学的三个来源,所以一般说来,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所创立的各种具体研究方法都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下面就对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观察法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过程。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收集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资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直接的手段。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告诫青年“不学会观察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观察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观察可以获得有关社会行为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对社会情景有直接的感性认识。观察法还可以搜集用其他方法难以获取的信息。观察法也是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在理论研究过程的初期,往往要通过观察法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方法一起形成理论假设。许多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大量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取得的。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就是在对伦敦工人聚集的贫民窟的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写成的。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资料的收集也主要是采用的观察法。观察法现在有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的趋势。原因之一是实验方法的某些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而观察法可以弥补或修正实验方法的缺陷;原因之二是现代录音、摄像等技术的进步使观察法更趋向于客观、现实,运用这些技术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大量节省人力,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研究者亲自观察带来的倾向性问题。

观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按观察的程序化程度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结构观察是事先对观察的范围、内容以及记录方法等具有详细规定的观察,其观察结果通常可以像问卷调查结果那样进行定量的处理和分析。非结构观察并不要求观察者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和特征,在观察中也不期待着这种行为出现,其观察结果通常只是从定性的角度用来描述所研究对象的行为。

第二,按观察地点和组织条件可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室观察。实地观察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是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对实际发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室观察通常是在装有透镜、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的实验室进行,有时也可在经过一定控制的自然环境中进行。

第三,按观察的进行是否有规律性可分为系统观察和随即观察。

第四,按观察者的立场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亲自投身到所观察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生活中去,如到工厂、农村边参加劳动边进行观察就属于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置身于所观察的现象之外,“冷眼旁观”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表现,实验室观察就是典型的非参与观察,在汽车站附近的楼房内观察车站排队候车人的行为也属于非参与观察。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一切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情况下,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应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当研究者决定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时候,他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决定一种特定的因素,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会影响社会行为的某些方面。为了找出答案,研究者就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步骤。如,首先对该因素进行系统的操作;其次,决定这些变化是否对于研究中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有某种影响。其核心的问题是,如果变化的因素确实有影响,那么受其不同影响的个体,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这里的“因素”我们称之为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一类是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另一类是因变量,或称非独立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种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一种相关关系。

成功实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根据这一原则,每一个参加实验的被试,都必须有同样的机会来经历自变量的每一种变化。如果被试不是随机被分配到各个小组,就很难确定他们行为的变化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还是由于自变量变化所致,或者由于两者的共同作用。第二个条件是尽量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在自变量外,所有其他的因素,也都可能对被试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就要保持其他因素的稳定。好的研究应该尽量避免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干扰,尽量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有: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三)调查法

调查法的基本做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拟定一系列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他们做出回答,然后整理所获得的资料,从中得出结论或结果。

调查法可分为两种。一是访谈法,另一是问卷法。访谈法是研究者亲自访问被调查者,向他们直接提问,并对回答做出记录,进而分析处理以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法则是以书面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让他们回答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采用调查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研究范围,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问题。所提问题应是能反映所要研究的对象的要求,即要有效度。同时提问的方式、语气、用词等要恰当,不应给被调查者以暗示,也不能过于直接和理论化。二是要注意对被调查的对象的取样问题。科学的取样,才能保证结果的代表性。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可以同时进行大面积的研究;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其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差,因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时,这种缺点更为明显。

(四)档案法

档案法也称档案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和分析各种档案材料,来研究或揭示某种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档案法是调查法的特殊形式。特殊于它不是对现在的人员进行调查,而是利用现存的档案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用以研究的档案材料范围极广,它包括个人作品(如信件、传记等)、档案记录、报刊文章、电视报导、统计资料等凡是与研究有关的资料。由于这些资料当初不是为了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而准备的,所以用它们来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时,必须加以专门的整理分析。

档案法的主要措施是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其优点是:第一,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时间内和较广阔的空间中考虑假设。有些记录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前以至更长时间,这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做到的;第二,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背景中去检验假设,提高了研究的有效性;第三,由于不直接面对被研究者,所以可以避免被试者偏差。

档案法的缺点是:第一,它是相关性研究,难于做出因果判断,比如,前述中库钦斯基的研究,将犯罪率下降归因于色情文学开禁,无论将研究推论建立得多么完善,都会让人想到是一件冒险的事情;第二,受现有材料的局限,而且材料的准确可靠性难以确定(获得完整、客观的材料本身也是问题,因为,档案材料本身也是由人来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可能参入个人偏见的成分);第三,从档案材料中找出有关研究课题的东西,需要研究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

(五)跨文化研究法

所谓跨文化研究,就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跨文化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家利用这一方法,比较和分析了许多不同的民族部落和文化群体,考察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和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丰富和深化了社会心理学对于人的社会行为的理解,由此而建立的文化与人格理论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社会心理学应用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可以保证其研究结果具有更大的普遍性,还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社会中同样的变量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跨文化研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现场考察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部落的现场考察是跨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也是文化人类学家获得信息资料和经验的重要来源。在跨文化研究的现场考察中应用到许多前面讲过的具体技术,如观察、抽样调查等。但对文化人类学家来说,现场考察还意味着一种深刻的经验。由于考察的深入,这种方法只能用于进行小群体的研究,将小群体作为整体的一个缩影,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以达到对这一文化模式的彻底理解。

2.心理测验

这种方法是指对不同民族和地区中的人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测验,以确定文化与人格以及文化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所用的心理测验的具体方法主要有:罗厦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使用心理测验可以比较简便地获得某些资料,但我们必须谨慎地使用它们。

3.对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

这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内容。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不同的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它们往往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的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常常成为这个社会特定的象征和符号,还代表了一个社会中典型的社会心理状态。所以,对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分析无论对人类学还是对社会心理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一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和态度,就蕴含在这个社会的民俗之中。分析一个族群的民俗是了解他们的人格倾向、行为特征及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途径。另外,一个族群的艺术和神话传说是该族群的生活和劳动的真实反映。因此,通过对一个社会的艺术和神话传说的研究,同样也可以洞悉他们的人格倾向和行为特征。所以在跨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非常关心被调查民族的民俗、艺术和神话传说的特点,以探索人类行为活动的规律。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既有来自心理学、社会学等母学科的影响,也体现在其本身提出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与观点,逐步建构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把社会心理学理解为一门缺乏理论根基的学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心理学家考虑的问题,往往与社会现实生活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任何人都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一个通俗的社会心理学家。但是,应该看到,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人、他人和群体的本质思考,是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本质思考,完全不同于个体的经验和生活常识。有鉴于此,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心理学需要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了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社会情境与社会文化怎样对个体心理发生作用,个体又如何反作用于这种影响?即宏观的社会结构、组织和群体是怎样通过微观的个人环境,从而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施加影响?个体又是通过什么过程和机制把这种影响内化为个人特质?只有深入揭示在社会环境中“个体——人际——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才能够建立起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

社会心理学需要着重理解社会行为和思想的根本原因。他人的行动和特征会对个体带来什么影响?排队购物时的插队、恋爱双方的冲突,都可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思想,甚至交往者的外貌和长相也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自我和他人的印象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交往对象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交往效果,其中个体的认知、评价和情境因素发挥了什么作用?有效的沟通又需要什么条件?朋友约会迟到,会使对方感到不快,但不同的解释又会由认知失调转向认知平衡,这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建构。社会行为的背景因素,如物理世界的温度、气候和噪声,精神世界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文化认同感等,对社会行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有无中介变量?其内部心理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给予一个恰当的解释。

一句话,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在于,必须根据现实生活建构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很好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个体的社会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如果说社会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造成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学理论性的怀疑,但同时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应用的天赐良机。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1984)就认为,“在社会心理学中,应用工作方面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基础研究。”毫无疑问,社会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生活,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服务。

从社会心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不仅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导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在日后的发展中都直接从这种需要中获得动力。20世纪20年代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导致了“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工人的士气和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有密切关系;20世纪3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萧条、动荡,导致了对社会舆论、流言与谣言、种族关系和价值冲突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专制、信仰、偏见、态度和态度改变、民族性格和领导方式等成为研究的重点;20世纪50年代社会和经济平稳发展,促使社会心理学把研究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20世纪60年代把环境、拥挤、心理健康、种族歧视等摆到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所有这一切既成就了社会心理学的繁荣景象,也使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社会心理学。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1.提倡多学科之间的协作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宜提倡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社会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制约,社会心理学仅是考察这个因素群中的心理因素。如果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简单归结为社会心理原因,奢望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加以解决,这是不妥当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对于社会中重大问题的解决,社会心理学要联合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协同作战。其中,社会心理学要利用本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着重研究该问题的心理方面,开展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定量研究基础上得出定性结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并作为制定解决方案时的科学依据之一。

2.要强调适合国情、注重社会效益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要强调适合国情、注重社会效益。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时,必须从现实的可能性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即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将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与民族特征融入社会心理学,确立中国人自己的理论框架、概念和方法。这里包括三层含义:(1)对西方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反省和批判,(2)中国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3)解决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心理问题。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与研究经验,固然可以借鉴和吸取,但不能盲目搬用,代替自己的研究。不加辨别地直接引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指导现实生活,从理论上说是错误的,运用于实践则是有害的。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开展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是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是有局限的,对于解决诸如民族问题、犯罪问题、失业问题、环境问题、贫困家庭问题、农民工进城问题等重大社会问题时,应该承认,社会心理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研究结果是背景性的,更多的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而不是直接服务。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衡量,不能仅着眼于经济效益,而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使社会心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社会化进程有所加速;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团结与合作成为主流;群体的内聚力增强,领导水平和领导者威信更上一层楼。我们相信,个体、人际和群体的和谐发展,其间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无法用具体数字来计算的。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作用

社会心理学既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这门学科必然就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由生活的常识向生活的理论过渡,由通俗的社会心理学家向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的转化上。即在宏观上,不断适应这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的社会(2009年5月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社论“为未知做好准备”,呼吁科学界要充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在微观上,从认识自己开始,不断理解他人和群体,最终融入社会和生活。

(一)个体认识自我的“教科书”

自我知觉,认识自己,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不但导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而且与哲学、人格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生物学等其他许多学科有密切联系。研究社会心理学,可以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进一步掌握认识自我的技能、技巧,更好地了解自己心态的形成和行为的机制,了解自己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执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有的放矢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特别是提高自己在社会转型时期和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心理承受能力,实现自我内部主我与客我的和谐。在这里,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的理论、动机和人格的概念、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以及社会情绪和言语的表达规则,将给认识自我提供诸多帮助。

(二)理解他人和群体的“教科书”

个体都生活在社会中,每时每刻都要与他人、群体打交道。但是,有的人能说会道、左右逢源,有的人则是木讷呆板、处处碰壁,不善于与人相处,且经常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交际学”,对于理解他人与群体、正确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标准和相处的原则。社会认知的原理、印象的形成、偏见的产生、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人际冲突与人际吸引、恋爱婚姻和亲密关系,这些知识将会昭示待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目前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和谐的团队精神,已成为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看,研究社会心理学确有必要,且不失其现实意义。当恋爱和结婚时,恋爱的过程,爱情和友谊的关系,妻子和丈夫的角色扮演,讨人喜欢的技巧,以及调适夫妻关系等,社会心理学都能提供指导性答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社会心理学实在不失为一部有效的人际交往指南。

(三)融入社会和生活的“教科书”

社会和生活是纷繁复杂、五彩缤纷的,诚如一首歌中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是,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把握“外面的精彩世界”,即有效地融入社会公共生活。更重要的是,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帮助个体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范围广阔的社会生活,使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行为的视角更符合社会生活现实。这便是社会影响或社会相互作用的原理。其中,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是进入社会生活的“门票”,认识攻击性行为是减少冲突和纠纷的“秘密武器”。在此基础上,群体的竞争与合作,群体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同一性,群体和社会对个体的有效影响就能够顺利实现,同时也能正确对待社会上的舆论、流言、谣言和时尚现象。总之,离开了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成果,诸如社会变迁、文化认同、阶级形成、舆论影响等,许多问题便难以解释或解释不全面。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知识,个体可以在任何社会情境下,以不变应万变,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

总之,人类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极其复杂的,而经验的总结和常识的概括毕竟只能作为社会生活的有限参考。唯有依靠社会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帮助,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学习与科学研究,从社会心理的探究走向社会行为的理解,从心理和谐的调适走向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把握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发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人们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