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459100000057

第57章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罗)杨·伊万诺维奇

创作背景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九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黑、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七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

多瑙河两岸景色秀丽,风景宜人,被许多流经的国家视为母亲河。以它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多,音乐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伊万诺维奇的这首《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作者风采

杨·伊万诺维奇(IonIvanovich,1845-1902),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从小就热爱音乐,长大以后,成为加拉茨和布加勒斯特军乐队总监,并曾去维也纳研究音乐。他写过许多进行曲、圆舞曲等音乐作品。1889年,他的作品在巴黎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但真正让他闻名世界的,还是这首《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作品欣赏

乐曲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写成,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是一个非常美的散板,犹如多瑙河上的晨曦。

第一首圆舞曲,a小调,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在中音区奏出,旋律的起伏很像多瑙河平静地流淌着,微微的波浪轻轻地推拥着向前进,河面上波光粼粼。

第二主题欢快跳跃,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多瑙河似乎在轻轻地歌唱。

第二圆舞曲转到d小调,在许多小节的中间一拍都使用休止符,旋律非常活泼。

第二主题的音程跳动比较大,而常常把三拍子的重音有意落在第二拍或者第三拍上,造成一种非常奇特的效果。

第三圆舞曲又回到a小调,由弦乐演奏的第一主题柔和温馨。

第二主题基本上是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合成一拍,许多音都带有装饰音,欢快而带有弹性。

第四圆舞曲转入F大调,第一主题非常流畅,非常宽广,就像站在波涛滚滚的多瑙河边,让人心胸宽阔。

第二主题前紧后松,如同一问一答,非常有趣。

十二小节的间奏之后,第二圆舞曲的第二主题出现,然后是欢乐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