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46100000245

第245章

第三篇 第4章第2节为什么会出现“上班恐惧症”

“哎呀,明天又要上班了!”

昨晚K歌到天亮,下午三点才睡醒的小文看看床头柜上的日历,猛地从床上坐起,两眼空洞地看着对面的墙壁,随即发出一声哀叹——命苦啊,十一长假这么快就过完了,明天开始又要挤公共汽车、吃盒饭、加班了!

星期一,太阳高照,清风拂面,但是小文没有丝毫的喜悦情绪。由于起晚了,她只得破费银两打车,即便这样,今天也肯定迟到了。刚到公司,没等小文喘上一口气,部门经理就拿着一沓文件让小文在中午之前处理完。交代完工作后,经理看看手表对小文说:“睡过头了吧?以后可不能再迟到了。”小文无精打采地点点头。

这一天,小文的状态很糟糕,总是犯困,精力无法集中,老回想着国庆长假时的情景,结果原本精明能干的小文在工作中错误百出,这让她很沮丧。下班后,她第一个冲出公司,拿起电话对闺密说:“太郁闷了,太痛苦了,要是不上班那该有多好啊。”

看完这个故事,你会想到什么?可能你会想起一部漫画的名字《可不可以不上班》,再看看小文在长假后第一天上班时的表现:迟到、犯困、精力不能集中,内心害怕上班,甚至是抗拒。如果在你身上也有类似的表现,那么只能遗憾地告诉你,你被“上班恐惧症”锁定了。

上班恐惧症是现代都市白领最常犯的一种心理疾病,一项调查显示,上班恐惧症存在于80%的白领当中。心理学家认为,这些白领长期处于工作量大、节奏快、要求高、竞争性强的职场环境中,上班时间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强烈的心理、身体疲劳感也因此常常被专注的工作所掩盖,因此,有限的周末休息或是长假,很容易出现周末或假期发泄抑郁情结,进而排斥周末或休假结束后再回到压力中去。

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心收不回来”的缘故。那么如何将心收回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让自己的职场生命更加持久呢?

先从调节生物钟开始。长假时无节制的娱乐会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因此,在开始全新的工作之前,就要有意识地调整生物钟,早睡早起,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使生活节奏恢复正常。不要强迫自己马上投入较复杂的工作,可以先从简单的、易操作的工作开始着手,通过一两天的调整,走上正常轨道。不过心理学家提醒我们,有些职场白领需要的调整期会比较长,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感觉,上班族们也不必焦虑。还有就是提前进入角色,人的神经系统有个“始动调节”的特点,星期一上班时效率低,与人们一下子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有关。因此,在上班的前一天,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事,如看看书、思考工作的内容等,这些都有助于尽早地进入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