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46100000265

第265章

第三篇 第7章第6节社交强迫症是如何造成的

小陈是北京中关村一家电脑销售公司的业务员。最近他发现自己心理上似乎出了点问题,这种感觉来自几天前他参加的一次行业聚会。他原本想通过这样的聚会多结识一些“重量级”人物,扩充自己的人脉,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但是那次聚会来的都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

当晚,小陈回到家中,仔细想了想,这一年来,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参加了多少次这样的聚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社会上的,只要听到哪里有聚会,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去参加,但结果往往不能满足自己原先的期待。这让小陈很苦恼,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心理疾病?

认识更多的人,将人脉网络最大化,是现在很多职场人士社交生活的主要目的之一。他们像小陈一样,怀揣名片,通过不同渠道分发给不同的人,然后结交他们,不管这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如何,也不管对自己是否有益,是否最终能成为良友,他们只是为了认识人而去认识人。这看似平常的行为里其实隐藏着一个心理问题,那就是社交强迫症。患上社交强迫症的人除了上述表现症状外,还有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现象:每到下班时间就急着联系饭局或聚会,热衷在社交场合表现自己,一旦没有社交活动就感到寂寞、恐慌、焦虑不安。之所以会出现社交强迫症,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社交场合定位不够清晰,社交人群分层不够精准。他们定下“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社交原则,聚会无论大小,派对不管公私,酒水不管自理还是免费,一律通吃,就像故事中的小陈一样,反正就是不能漏掉任何一个自己应该认识,或者最好认识的人。

第二,社交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如今常常可以碰到“天下谁人我不识”的“神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就是认识人或被人认识。他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找到自己想要认识的那个人。这些社交强迫症患者对于各类社交场合的嗅觉灵敏度极高。

第三,获得令别人羡慕的虚荣感。对于这类人来说,社交是为了认识名人。他们可以不说话,可以被晾在一边,只要能和名人交换名片,见上名人一面,他们就满足了。对于这类社交强迫症患者来说,这种虚荣也许就是最大的用处。

那么,如何有效规避社交强迫症带来的心理危害呢?我们可以多去结交同一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朋友。比如做技术开发的应该重点结交风险投资方或者IT设备供应商之类的朋友,而搞文艺的就应该多认识艺术品代理商、展览主办方或者收藏家之类的朋友。

如果每个人都有这般清醒的头脑和如此明确的社交目的,那么社交强迫症就会乖乖举手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