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46100000286

第286章

第三篇 第11章第4节心理治疗的目标

一般而言,有效的心理治疗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解除患者的症状

精神与身体不适或心理问题都会妨碍患者对社会的适应,因此造成心理上的痛苦,所以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患者在心理或精神上的痛苦,或帮助患者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例如,用心理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等)矫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等。

2.提供心理支持

在急慢性应激状态下,患者因应付不了或忍受不了危机的环境,从而产生心理疾患或障碍。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对环境的耐受性,降低易感性,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应付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之能自如地顺应和适应社会。这方面的心理治疗技术有危机干预、应激应付、应激免疫训练等。

3.重塑人格

这一点尤其被内省性心理治疗原则(如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等)所强调,它认为人类的心理疾患和心理障碍是其人格不成熟所致,所以,只有重塑人格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病态心理和不良行为方式。治疗的内容包括:帮助患者理解自己、分析自己情绪冲突的原因,获得内省能力,以了解意识和潜意识的内容。治疗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指导性的,一类为表达性的。前者是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由医生进行劝告、建议、指导、解释。后者又称非指导性的。在表达性的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医生以倾听为主,居被动地位,但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气氛,使患者在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理解,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医生期望达到的仍是重塑患者成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