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2800000021

第21章 你害怕英语吗?——优等生的英语学习法(2)

英语广播节目的内容丰富,可谓五花八门。俗话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可以利用英语广播节目重点学习下列内容和培养下列能力。

①学习词汇。

扩大词汇量是利用英语广播节目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内容。电台的英语广播节目会为我们英语词汇的学习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真实的范例。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英语广播节目学习生词、词组、成语及习惯用语、流行词语,并注意学习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的不同用法,从而丰富充实自己的词汇库。

②培养和提高听力,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

正所谓熟能生巧,坚持收听英语广播,听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但在培养听力时,应有计划性和针对性,注意处理好泛听与精听的关系。英语广播节目有一些内容是以对话等互动的方式呈现,因此,收听这些节目时应注意节目中的人物如何进行表达和交际,从而通过收听提高、促进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③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英语广播节目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VOA的The Making of A Nation(建国史话)、American Mosaic(美国万花筒),BBC的英国生活、西方音乐的故事,Radio Australia的澳洲风情、澳洲生活等。它们能使我们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地理、建筑、音乐、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我们在收听学习时应注意在这方面进行积累。这些对提高我们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再谈谈利用英语广播节目学习英语的大致方法。

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收听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收听计划是保证收听时间,提高收听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利用英语广播学习英语时,要根据本人的英语基础和能力、需要、喜好、可支配时间等因素来制订好收听计划。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利用英语广播学习英语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收听之前收集一些所要选听电台的资料,熟悉其栏目内容与播音员常用语句,会对收听大有帮助。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去买一些英语广播节目的图书资料与录音带进行热身学习或在收听学习过程中对比参考。另外,向那些有英语广播收听学习经验的人请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在日本,对收音机的收听时间以及利用方法的调查认为,广播学习法利多弊少。收音机同在教室里上课一样,是以讲课为主的,利用它来学习要始终集中注意力。

在利用广播学习时还要注意

①要有计划地收听,列入自己的学习计划,养成按时收听的习惯;

②有选择地听,目的不同收听的科目也就不同。

在选择节目时要考虑到本人的特点、学历程度以及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大小等因素。

联想法学英语

所谓联想,就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心理学认为,联想实际上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在促进人的记忆、想象、思维等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成为了人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成为学习的一种方法。学习的一种主要机能就是在有关经验中建立联系,思维中的联想越活跃,经验的联系越牢固。经常地形成联想和运用联想,可以增强学习效率。

在我们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联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避免那些枯燥的语法,生硬绕口的发音,极大地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人总结的比较有效的联想方法有以下一些,还附上了一些例子,以供参考。

①比较联想。

比较联想,是指由视觉看到或听觉听到的词而引起对另一个词的回忆,并从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或相反之处,从而建立起某种联系。这种联想常可用于一些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短语)的学习。如:learnstudy,hightall,just nowa moment ago,longshort,openclose,get onget off,husbandwife,teacherstudent,kingqueen,teachlearn,等等。

当然,应避免机械的、简单的联想,在比较联想中,有比较还应有鉴别,特别是对近义词,尤其应这样。

②近邻联想。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也体现在人们对时间和空间上邻近的事物会自然地展开联想。近邻联想指的就是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由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回忆这一心理现象。如,ice,snow,winter,skate;或ice,water,steam等,由此再与solid,liquid,gas相联系。这种联想,只要有时间,尽可不受约束地进行下去,在复习单词时,更可以这样做。

对单词按词义分类联想,也是近邻联想的一种形式。如把名词分成人物、家庭、地点、建筑物、气候、自然、时间、人体、动植物、学科、语言等类,这样,在学习、复习一个词时,会较容易地联想到同类词中的其他词。

③情景联想。

这种联想是从某一单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词(或短语)引起对某一具体的、特定的情景的联想。这种联想,不仅加深了对单词的印象,有利于记忆,还能把词与句、词与文相结合,达到理解掌握、准确运用所学词汇的目的。

情景联想,首先在于情景,情景应生动有趣,与众不同;其次在于联想,联想应恰当、合理。如在学习单词cry时,先将其读音/krai/与小孩的哭声相联系,这是情景之一;在学过这一课的课文后,把cry与课文中the baby有关的情景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cry的词义、过去式、动名词形式及其与hard的搭配用法等,就有较为鲜明、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把某个词与多种情景相联系,加强记忆效果。复习该单词时,多回忆这些特定的情景,多联系在不同情景里的用法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语言、图片、动作、表情等为某些单词创造一些情景。

④趣味联想。

这是一种发挥想象力,由所学的语言材料通过某种不大合理但却有趣的手段,引起对另一语言材料的回忆。这两者之间可能风马牛不相及,但正是这种不合逻辑的、荒诞的、离奇的东西,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如学单词see(看),该词中的“ee”如同两只眼睛,因而与“看”有关;学习look(看,注视),观其形,“oo”如同一副眼镜,故该词与“看”也有关,而且戴上眼镜看,这种“看”无疑就是有意识的“看”了。这样既认清词义、拼写形式,又能道出see与look的基本区别。

⑤语言联想。

这种联想指从某个词的发音引起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联想。如:单词cough,其中“ou”发/[]/音,整个词读起来短促,如同连续发出咳嗽声,其意为“咳嗽”;单词laugh,其中“au”发长音/a:/,开口较大,整个词读起来直抒胸臆,如若开怀大笑,故这个词意为“笑,发笑”;单词spit(吐痰),读此单词时状若吐痰;ball(球)中“al”发/?蘅:/,是个圆唇音,可以想象口形圆如一个“球”;读单词monkey(猴),语音清脆,如若猴之活泼、灵敏;单词camal读音较长,字母“m”发音浑厚,尾音绵延,由此想象出骆驼的雄浑高大;而单词cat读音较短,尾音干脆,让人联想起猫的小巧、灵活。

熟练掌握联想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深刻理解,快速记忆,熟练应用的效果,使学习者事半功倍,是一种值得借鉴和采用的学习方法。

卡片记忆学英语

李清照的丈夫在太学做学生,每月领到生活费时,夫妻俩常常跑到相国寺买碑文、水果回家。他俩一面欣赏碑帖,一面吃水果。有时一边品茗,一边校勘不同版本,此外还做游戏。后来丈夫去世了,李清照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正因为李清照夫妇都是饱学之士,才敢于进行这种游戏(比赛),而通过这个活动,又加深了记忆。

卡片记忆法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效果尤其显著。

英语学习中有大量的单词,且易遗忘,这里我就以记忆英语单词为例具体讲述一下利用卡片记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①制作。

先制作卡片盒。用硬纸板或厚一点的纸盒制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高约5厘米的盒子(可视你手头材料的尺寸进行调整),中间用硬纸板隔成5格,5格的长短比例依次为1∶2∶3∶4∶6,然后制卡片。每个英语词汇用一张卡片,英语单词写在卡片正面,中文意思写在卡片反面,实际上,制作卡片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单词的过程。

②使用。

将新学的词汇放入卡片盒第一格,每次以20~30张为宜。读卡片的中文词,将其译成英语,如译不出,则把卡片翻到反面,熟读直至记住英语单词后,将卡片重新放回第一格的最里面,以便在第二轮能从头开始。其他的卡片也照此进行。

对能记住的单词卡片,不要放回第一格,阅后直接放入第二格中,以免与不会的单词卡片互相混在一起。以后每学新内容都可采取同样的方法。待第二格基本装满卡片,可顺序在第二格中取出部分卡片,检查一下自己是否遗忘。如果没有,将此卡片放到第三格;若没有答出或答错,则将卡片放回第一格,以便从头开始记忆。

若第三格也填满,可取出开头部分卡片,再检查一次自己是否已掌握。将掌握的卡片放到第四格,未掌握的那部分卡片仍放回第一格,再一次从头记忆。

用同样的方法抽取填满的第四格。若第五格也已装满,可取出开头部分的卡片,考考自己是否仍旧掌握,如未遗忘,可将其取出,因为这说明你确实已长久记住了这部分词汇。对个别未记住的,仍旧退回第一格。

卡片记忆主要用于记忆那些最难记住的词汇,对那些比较简单、容易记住的单词不必用此法。另外,使用中要经常除旧更新,发现第一格较空时,就应及时制作一些新的单词卡片放入。

当然,你也可以不必拘泥于上述的形式,简单地制作自己需要的卡片也可以达到很好的记忆效果。

也许觉得用这种卡片记忆来记单词没有用,反而多费一道手续。但是时间久了就发现卡片的用途了。尤其是对于要掌握一门语言而又不年轻的人来讲,更是这样。下面就讲一下利用卡片能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原理。

我们学会了一个新单词,一般来说是记不住的,需要反复的复习和体会才能掌握。很多人学英语就是看书,遇到生词查词典,过后顶多复习一次,写几遍就扔到一边了。直到下次再遇到这个单词,又去查词典,总是这样一个程序。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一定会发现,那些出现概率多的单词就记的牢,而出现概率少的则记不住。卡片法实际上是用最科学和系统的办法来完成这一过程。它实际上是将记忆的负担与所得到的印象逐渐增加。假设第一天我们找到了50个生词,做了卡片,把他们背熟。一般这个记忆是不会延续到3天后的,因为人的“忘性”随时都在起作用。卡片法实际上是如何战胜这个“忘性”。为此,根据各人情况我们设定一个忘记的时间。对你来讲,它可能只有一天。那么你在没忘以前,也就是一天之中复习一次。其中还可能有几个被忘掉,就把它取出来放到明天作为生词背,而还能够记住的单词,由于已经加深印象了,所以隔3天以后再分离记住与记不住的。对于3天后还能够记住的则推到一周之后分离,而3天后记不住的单词按生词处理。这样,每天复习的单词虽然仅有一二百,但是半年之内你所掌握的单词可以达到一、两万甚至更多。

另外,利用卡片记忆法可以不必占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记忆。你可以将要记忆的内容制作成小卡片后,放在口袋里,这样可利用一切有空的时间,对单词进行再现记忆,哪怕是一分钟。如在校排队取饭、乘车回家、上学、甚至上厕所等都可用来记忆一两张卡片。这样不断反复,日益积累,久而久之,你的记忆量和记忆能力就得到大幅度提升了。

滚雪球记忆法

你小时候大概都玩过堆雪球的游戏,先团一个很小的雪球,然后让它在雪地上不停地滚动,雪球就会越变越大,一直大到超过我们用手所能堆成的最大的雪球。这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雪球本身的连带与扩散作用。最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记忆学习中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称之为“滚雪球”记忆法,即在记住了某个对象之后,以此为基础,根据对象之间固有的联系使认识向外扩展,以记忆更复杂的对象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各门知识的学习。

人们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都要有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运用“滚雪球”记忆法,可自觉地利用这个规律,把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同已掌握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就如同滚雪球一样,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滚雪球记忆法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组织选取核心

①捏紧核心。雪球可以滚得很大,但滚动之前不是一个球而是一个捏得很紧的小雪团,这就是雪球的核心。要使雪球滚得顺利,越滚越大而不松裂,这个核心要捏得十分紧,尽管可能捏得不匀称,并不像球。打算滚雪球了,你必须抓两把雪花两手合起来捏呀捏呀,捏得紧之又紧,然后才能用它粘附新雪,形成小球,再放到雪地上去滚动。

核心的选择,十分重要。我们记忆的内容有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作为基点。基点指具有生成能力而又必须掌握的内容,它与重点难点常相一致,这种基础材料不宜多,这样才能使学习的负担不过大。但基点也必须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②分级。分级是把选好的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循序渐进地加以组织。它要求步步为营,各步又构成一个整体。在构建结构的过程中,为了增加知识一般来说会出现扩大范围的现象,因此,在选择“雪花”即材料的过程中,所选材料应具备三个条件:适应性能概括大量实例;有效性例外少;简便性明确、简单、清晰、运用方便。不是主要但相关的知识读者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知识要求灵活地引申进主结构。

③展示。展示作为捏紧雪球之核心的最后一步,它要满足三点要求:a.展示的内容和要求与学习阶段相适应。不同的基点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有的内容要求呈现,属于要求记忆范型;实践是从记忆中认识规则的阶段,要求变换、延伸、扩展范型;迁移是应用所学内容,要求复用以致自由表达,也称运用。各种要求不同,对基点的学习程度的要求也就不同。b.防止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使思维按已熟悉的路线机械地活动下去,以致只注意不要偏离主题而不知其所以然。c.保证练习的质和量。但数量不等于质量。要保证质量,基点内容必须围绕重点并且能新旧结合。

做到点面互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