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惧寻龙
14645500000003

第3章 丹国传说

往昔种种不堪回首,只可叹世事难料,事到如今,我也是只能接受,连同俗状元这个绰号也一并接纳!

那些草药被父亲胡乱的吞了不少,可不见丝毫的作用,寂静的夜色下,父亲刺耳的呜咽声更是给这破旧的院子平添了几分恐怖!

直到父亲的动静逐渐减弱平息,我才叹息着起身,来到了清痕的房间,她依旧如同活死人一般,没有丝毫动静!

我见这情形,更是心如刀绞!

起初,二人虽时常发病,但还是清醒的时间居多,后来身体便越来越差,除了发病之时,多是昏睡,可到了最后的这两年,反倒是年纪轻轻的凝清痕情况越来越糟,父亲虽然已经年迈,但还时而有清醒之时,但清痕却整日的昏迷,就连发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最近的一次见她发病,已经是一个月前了!

守了清痕片刻,我又回到了父亲身旁,给他擦洗了一番之后,翻遍了整个屋子,也只找到了最后五个铜板,无奈便带着这五枚铜板出了院子,向平锋县城行去!

平锋县城距离刘村有三十里的路程,不过大半个时辰后便到了县城。

平锋县本就不大,管辖之下的村子也不多,逢此乱世,有些医术的郎中便显得更加稀少,村子里更是难觅踪迹,而这平锋县内倒是住着一个有名的老郎中,只知其姓黄,平锋县的村民都叫他老黄医,一辈子行医,如今已有七十岁高龄,倒也救过不少村民的性命,医术也颇有成就,我一家刚搬到刘合村之时,便请他看过,也是束手无策,只是嘱托我多备些安神的草药,可以减缓发病的次数,今夜,我便想再求些安神静心的药,最起码能让父亲安然入眠。

由于在家中父亲的一番折腾,我赶到平锋县城之时已经将近子时,也就是夜里十一二点!大街上空无一人,漆黑的街道两旁只有三三两两的灯火,显得神秘又可怕!

老黄医的医馆开在城西,名曰百药堂,我已是轻车熟路,到了医馆前轻轻的叩响了木门,三声过后,门后传来了老者低沉的声音:“谁呀!”

“我!凌俗!这么晚了,打扰您老休息了!”

“哦!稍等!”

片刻后,药堂的木门缓缓打开,一个须发灰白的老者提着油灯看了看我,说道“凌公子啊!还是抓安神药吗?”

老黄医年纪虽大,但身体还算硬朗,我闻言,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么晚打扰您老休息了!”

“无妨!年纪大了,觉少!”老黄医领着我走进了药堂内,他将厅内的灯烛全都点亮之后,这才熄灭了油灯,来到了药柜前,熟练的抓了一副安神药,递给了我,我接过药包,摸出了怀里的五枚铜板,有些惭愧的说道“那个,这个银两您先收着,剩下的我过几日给您凑齐!”

老黄医笑着摇了摇头,示意我稍坐片刻,说道“不必了!当初凌老太公还无碍之时,整个平锋县城都没少受他恩惠,区区几副药材,老夫还是拿得起的!”

我闻言没有再推辞,坐在了老黄医的对面,将那五枚铜板又收了起来,毕竟这乃是我凌家如今全部的家当了。

“多谢黄老了!”我诚恳的对他拱了拱手。

老黄医见状,神色似乎是有些犹豫,缓缓说道“凌公子啊!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您老但说无妨!”这些年我没少来他这里抓药,一来二去和黄老已是老相识了,并未和他客套过。

“凌公子啊!你就听老夫一声劝吧!”老黄医闻言,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道“令尊得的恐怕不是病啊,你就放手让他们走吧!你如此执着又能如何呢?不过是拖累你的前程啊!如今乱世,百姓民不聊生,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机啊!放手吧!”

放手,谈何容易啊!即便明知一切都是徒劳,我又怎么眼睁睁看着他们什么都不做呢?

“黄老,不必再劝了!蝼蚁尚且偷生,我又岂能至他们于不顾,任由其自生自灭呢!我不会放弃他们的!”

老黄医见我神色坚定,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息道“既然如此,眼下倒是有个机遇,可以姑且一试!”

“哦?愿闻其详!”

老黄医缓缓说道“前些天有几位丹国的云游道士到了邻县,据说他们医术高超,所带灵丹可治百病,一路行来医好了不少顽疾,据传好像还要路过我们平锋县城,算算日子应该就是今天!你若是还不死心,倒可以去试试!”

“丹国道士!”四字落在耳中,我不由喜出望外,好像漫天乌云转瞬化为晴空万里!对老黄医大声谢道“多谢黄老告知!”

旋即,我出了药堂,一路向城西驿站行去!

丹国道士医术,道术独步天下,世人皆知,只是由于我大凉这些年一直和丹国战乱不休,因此,即便在当初,也未能请到丹国道士,而对于丹国道士的本领,我却是很有信心,时至今日,这天下还有不少关于丹国道士的传说,而最出名的,乃是高宗皇帝和道士李魁丹的传说了!

据说,高宗皇帝在位时期,当时的大殷国国富民强,一片太平盛世,只是高宗皇帝年近三十却无子嗣,任由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产下一儿半女,御医们也在暗地里替皇帝诊断数次,皆说皇帝没有不育之症,只是龙体欠安,多加修养即可!

可又是三年过去,依旧是没有好转,反而是皇帝的身体开始日渐衰弱,无论如何滋补却始终病怏怏的模样!

直到高宗皇帝三十五岁那年,终于是元气大伤,不能临朝!

可无数的御医仍旧是异口同声说皇帝只是身体欠安,多生修养即可!

此时的高宗哪里还肯相信,于是,私下又找了许多民间的郎中诊治,依旧是一样的说辞。

如此一来,高宗便起了疑心,既然不是他的原因,那就更不可能是后宫那么多佳丽的原因了。

当时的大殷国皇室并不信仰沙,玄两道,可无计可施之下,高宗皇帝终于是请了有名的高僧前来查看,高僧一见高宗皇帝便说他是被邪气所侵,高宗闻言将信将疑,便要这高僧除去邪气,高僧带领众弟子在皇宫内巡视数周,却寻不到这邪气源头。

无奈之下,在宫内布阵,以九九八十一名纯阳弟子,为高宗诵经驱邪,历时七七四十九天,高宗皇帝果然精神焕发,再次临朝!

可高僧却告诫高宗皇帝从今往后不可近女色,还要一日三餐皆用斋饭,早晚两次诵经,否则,邪气会再次入侵!

高宗闻言却是满心苦恼,他乃一国之君,如今还未有子嗣,让他不近女色怎么可能呢?不过,经过此事,也让高宗皇帝相信了邪魅之说,于是颁下召令,直言不讳,说皇宫内有邪祟作怪,天下能人异士,所能将其除之,赏黄金万两,官居一品!

此令虽然奖赏丰厚,但世人皆知伴君如伴虎,迟迟无人敢揭,直到一日,一个满目沧桑的中年道士,领着他的一个十一二岁小徒弟,揭了这皇榜,进宫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