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6700000016

第16章 你的信念足够强大吗?信念是所有成就的源泉(2)

众所周知,如果敲响一支音叉,尽管满屋子都是音高各个不同的音叉,却只有那些调整在相同频率的音叉会产生共鸣。即使发出响声的那支音叉远在屋子的另一头也一样——物以类聚,这是物理学的铁则。但是音叉永远不会改变音调的频率,而我们人类忽高忽低的情绪,却促使我们释出振波的频率与磁场强度,随着情绪不停变换,我们可能一下子如同小鸟般雀跃欢腾、如太阳般闪烁光芒,但下一刻又如同压在手掌下的飞蛾一样欲振乏力。而不管到头来导致怎样的处境,都是源于我们当下的感受以及感受的强度。

如果我们一下子发出高频波、一下子又发出低频波,后波起、前波灭,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不可能有大转变,就算转变也不会很快。因此,把坚定的信念注入到我们的生命中,使其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理应成为每个期盼成功之人必须要做的事情。

他从小被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收养,两岁的时候,他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长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

经过专家会诊,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阻碍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疾病,医生们认为他只能再活6个月了。还好,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他勉强恢复了体力,但是他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

他在医院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9岁。他只能在心里计划着去报复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们。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在他的潜意识里面,“那一切的经历让我梦想在体育上能取得一些成功”。有时,他的姐姐苏珊会去滑冰场滑冰,他总是跟着一起去。他站在场外,那么虚弱瘦小、发育不良,鼻子里还插了一根直到胃里的鼻饲管,平时那根管子的另一头就用胶带贴在他的耳朵后面。

一天,他看着他的姐姐在冰面上飞驰,突然转身对父母说:“听我说,我想试试滑冰。”两个正在谈话的大人吓了一跳,难以置信地看着病弱的孩子。结果是,他试了,他喜欢上滑冰,他开始狂热地练习。在滑冰之中他找到了乐趣,他可以胜过别人,而且身高和体重在滑冰场上并不重要。

在第二年的健康检查中,医生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又开始长个儿了。虽然对他来说想达到正常的身高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在乎了。重要的是,他正在恢复健康,正在获得成功,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来,没有哪个孩子会再嘲笑、戏弄他了。正好相反,他们全都欢呼着冲上前去请他签名。他刚刚参加了又一次令人赞叹的世界职业滑冰巡回赛,一系列的高难度的冰上动作让观众如痴如狂。

目前他已经退役,不再当职业滑冰选手了,但是他仍旧是冬季运动中受人尊敬的教练、顾问和评论员。虽然他身高只有1.59米,体重才52公斤,但是他肌肉健美,精力充沛,这就是前奥运滑冰冠军——斯科特·汉弥尔顿,他自信而自强,身高无法限制他的信念和力量。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经历多少苦难,无论遭受多少艰辛,只要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走出困境的一天,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人生就是这样,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假使“种子”出现问题,一切都是空。

怀有坚定的信念,远比拥有才能更重要

信念是对于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种感觉。比如,当你相信自己是个聪明的智慧达人,这时说起话来的口气便非常有力量:“我觉得我超级睿智。”当你对自己的智慧很有把握时,就能充分发挥脑力,干出一番好的成绩来。如果你自己是个优柔寡断、没有坚定信念,或对自己实在是没有把握,那么,你就很难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各样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怀有坚定的信念,远比拥有才能更重要。

世界三级跳远冠军米兰·提夫,在8岁之前患了小儿麻痹症,但经过自己学走、学跑,终于研究出怎样的姿势合乎自然法则,结果,他跳出了世界上最远的纪录。

当有人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成为奥运金牌得主和世界纪录保持人呢?”他回答道:“当我参加比赛时,一般人都在看我跳远当时的表现,其实,任何运动比赛的成功,不单决定于他表现的那个时刻,重要的是,决定于他表现之前所做的准备。”

因此,他只要看运动选手所做的热身体操,就可以知道那位选手肌肉的松弛程度和得胜的几率。而能不能表现良好,不在于这个人能不能,而在于那个时刻,这个人的心态是否达到巅峰,他是否做好完善的心理准备及拥有必胜的信念。

事实上,这种凭借积极的态度和信念,使平凡的人做成不平凡事业的例子不胜枚举。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第五十三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儿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那儿出生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打架、逃学、偷着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工作。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当上了州长。

在他就职时的招待会上,到会的记者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的位置的?”面对众多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只说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来到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里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次是奏效的。后来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们看手相。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会是纽约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皮尔·保罗。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之后,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中,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讲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这听起来像个神话,但却包含了成功的真谛: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自我品质提升的结果,而其迈向卓越动力,则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信念。信念,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对自身潜能的认可,是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再重申一次:怀有坚定的信念,远比拥有才能更重要。态度决定一切!

自我检测:你拥有自我抑制的信念吗

坚信自己能做到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信念会成为人们难以置信的伟大力量产生的根源,一切肯定性的要素都浓缩在信念中。然而,总有一些抑制信念的因素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有学者归纳出八种自我抑制的信念。你可以自我检测一下。

1.人们必须公平对待我

不少人有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如果我公平地对待别人,他们也得友好地对待我。

公平待人、期待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有时候,对“公平”这个词的意义的理解和定义也可能引起自我限制的信念。

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世界和世界上的人常常是不公正的,我们无法避免不公正,但我们可以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这些不公正。

2.生活中不应该有不舒服的地方

我们要有这样一种信念:生活、工作中感到最绝望和沮丧的时候,正是进步最快的时刻。

3.别人必须喜欢我

我们常常会因为害怕别人拒绝或否定而作出许多错误的决定和举动。

我们中的一些人有着强烈的要别人接受和配合的需求,以至于他们不能够对别人的举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要抵制讨人喜欢的心理需求,最恰当的建设性的做法是将注意力放到自尊上来。

我们不可能迫使别人喜欢我们,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独立自主地工作,蛮有把握、充满信心地去思考、感觉和行动;别人会被你的这些优秀品格所吸引。

人们都在设法变得更加有趣一些以博得他人的认同。他们大都是谈论自己,从不向别人提问,别人讲话时他们也不听。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对别人感兴趣,而不是让别人感兴趣。如果我们真的对别人产生了兴趣,别人也会作出积极的反应的。

4.犯错误,真可怕

管理人员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具备作出决定的能力,可是很多应该作出的决定实际上都没有作出,因为他们都想避免犯错误。

5.我的工作必须做好,否则就是无能

有不少人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们完美的工作之上,他们觉得稍有不足便是失败。更有趣的是,这种感觉是他们强加于自己的。

追求完美的想法一旦不能实现的话,他往往会使我们情绪低落,焦急不安。

完美主义者在企业运作中有可能产生双重结果:一方面,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人们会用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某项工作,所以追求完美所得到的效益和它所花费的额外劳动之间不太成比例;另一方面,我们是凡人,难免会犯错误。

6.对我不好的人应该受到惩罚

在前面所说的“人们必须公平待我”里,我们了解到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觉得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当我们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时,我们把自己当作法官加陪审团,并设置种种惩罚来适用于各种罪行。

心态健康的人在对待不公正或粗暴的行为时会记住我们所要对待的人基本上都是好人。基本上是好人的人也会干出“坏”事来——绝大多数时候是不知不觉地干出来的。因此我们用不着像着了魔似的去找别人讨回公道。

报复的甜蜜是短暂的,当我们时过境迁再行回顾的时候,会留下一丝苦涩的味道,它只能释放出更加消极的能量。

7.我想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

抱有苛求态度的人不可能一个晚上改过来,改变这种态度需要理解他人,容忍他人。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我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别人有别人的目标和优先权利,这些并不总是能够纳入我们自己的规划之中的。

8.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有一种借口被称之为“最大的借口”,它包括很多不恰当的行为,像大喊大叫、怒吼、胡言乱语、谩骂,以及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行为。人类患有此疾病,并影响到了他们的专业工作,这类性格糟蹋了不少很有前途的人的事业。

如果没有外界力量的强制约束的话,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不会有丝毫改变的。这些人往往会列出他们的个人历史、伦理道德背景,或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来作为他们不能改变的理由,并常常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和帮助:“别跟他计较了,他那种人就是这样的。”

要克服这种信念,第一步就是要坚信,不管你这脾气禀性是如何根深蒂固,它是一定能够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