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6700000044

第44章 财富的法则:内在富足汇聚外在的财富(1)

向内寻求,积极发掘你内在真正的财富

有一个乞丐在路边行乞了30年。有一天,一个路人经过。

“赏我几个零钱吧?”乞丐喃喃地说,顺手伸出了他那顶老旧的球帽。

“我没有东西可以给你,”路人回答说。接着就问道:“你屁股坐着的是什么?”

“没什么,”乞丐回答。“只是口旧箱子,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坐在上面。”

“你打开看过吗?”

“没有,”乞丐说。“何必呢?里边啥也没有。”

“打开看一下,”路人坚持着说。

乞丐勉为其难地撬开了箱子,这时他喜出望外,因为他看到箱子里装满了黄金。

在现实生活中,你生命中真正的贵人,并不是施舍给你钱财的人,而是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却叫你看宝箱里面的人。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宝箱”也不是故事中“有形的箱子”,而是与你更贴身的宝箱——你的内在。

“可是我并不是乞丐呀,”也许你会不悦地反驳。

事实上,凡是还没有找到他们内在真正财富的人,就算是他们拥有庞大的物质财富,也还是乞丐。这是因为他们无视于内在已经拥有的,他们向外攀援,追寻片面的享乐或满足、肯定、安全感或爱。只有向内寻求,并积极进行自我提升的人,才能逐渐聚集起大量的财富。

1.用现实的金钱来提升你的心灵感应

在你得到更多金钱的时候,为了提升自己的心灵感应,需要握紧它们,让它们在你手里停留的时间久一些。切忌迫不及待地将它们存入银行。你要把它们留在手里,在未来一些日子里,每当你多注意它们一下时,就会产生更多的、积极的心灵感应,产生一种兴奋感与振作感,同时你会把这种感觉传送给吸引力法则。

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即每一次你产生兴奋感与振作感的时候,你就是正在把你的心灵感应融入到你的心灵感应罩之中。当你注意到这些的时候,你就会因为自己获取更多的钱财而愉悦不已,这样的过程就会一遍遍地重复下去,吸引力法则便会一一对之作出反应。

2.对他人的良好建议,要善于聆听和接受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意识到人作为自然生物的脆弱,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人是在不断进化的,他们能够朝着某种理想而不断地努力,完善和发展自身。同样道理,一个人致富的能力,不管看上去是多么的渺茫,也可以通过积极提升内在的自己而增强致富能力。而且,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实际上,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十几岁,二十几岁,还是五六十岁;也不管你是出身贫寒还是一无所有,每一个人都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在这种关键时刻,你必须保持警觉,善于聆听,并乐于接受他人的良好建议。

3.从现在开始,学会对金钱说“是”

当他人给自己买礼物,或者为自己付饭钱,或者是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一笔金钱……遇到上述情形,很多人都觉得受之有愧。比如说,在他人为自己付饭钱时总是说:“别这样别这样,我自己付了啦”“哦,不用不用,我自己来付。你不用为我掏钱”或者是“哦,不用,我哪能让你掏钱呢?真是的!”仔细想想,你是否说过类似的语句呢?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上述语句对金钱有着非常明显的抵制态度。然而,作为新的起点,你现在要学会对金钱说“是”。比如说:“哦,谢谢啦,这样也不错。”最初说类似的话,也许你会有一种拘束或不自在的感觉,但假以时日,你就会逐渐自在起来。你对金钱的抵制感觉也会消失。而你的那种获取更多金钱的愿望也会如顺风行船般一一实现。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就对金钱说“是”吧。

财富公式:财富向决意吸引财富者倾斜

根据吸引力法则,只要我们“相信”某件事是真理,它对我们的生活就能有影响。很多年以前,人类认为地球是平的,并视之为不可更变的真理,而限制了人类的探索与扩展。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从来就不是平的,但是,只要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他的行为也就会围着这个观念兜圈子。

人们在金钱上的观念也是如此。如果“相信”自己一生注定贫穷,并视之为真理,它就会限制自身的致富行动,进而导致一生都难以走进有钱人的行列。思富才能变富。恰如拿破仑·希尔所说:“财富必将向决意吸引财富者倾斜,就好比是河水必将流入浩瀚大海洋一样。钟情于贫穷的大脑将会吸引贫穷,而准备迎接财富的大脑将会吸引财富。”

大凡生活捉襟见肘的人或者是金钱缺乏者,他们内心深处均有一些限制他们致富行动的基本观念——自我怀疑。这种观念消极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品质。要知道,生命中总是自找怀疑是非常愚蠢的事情。自我怀疑对我们没有丝毫好处。所有的怀疑都浪费精力,而且干扰我们与生俱来创造财富的能力。因此,不论你心头逗留的是怎样怀疑的念头,坚决地舍弃它们吧。这并非一件难事,而且将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改变思想是致富的途径。尽管有关丰裕和繁荣的思想并不能直接产生财富,但却能够激发产生财富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世间存在一条错不了的致富策略,是将“怀疑自己致富能力”的思想从你的生命中放逐——统统放逐。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开始做傻事,或作幼稚的决定。它只是代表着你应该开始信任自己,创造内在的认知,知道自己拥有一个成功者所应具备的一切条件,能够让梦想成真。

因果关系法则规定,财富是某些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因此,能够提供这些因素的人就会走向成功。成功与否既与天赋有关,又与天赋无关。换句话说,天赋与成功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正比例关系。许多有着异常天赋的人最终是贫穷度日,勉强为生。而其他一些天资明显不如他们的人却过着富裕的生活。研究一下那些已经富起来的人们,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各个方面其实也就处于平均水平。他们的天赋或能力并没有比别人高许多。

此外,获得财富的可能性,与一个人是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身体强壮与否、健康与否之间,也并不存在绝对的联系。高中未毕业的人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的人都能和大学生、博士生一样互动偶尔财富;身体孱弱的人以及病人都能和身强体壮的人一样获得财富——只要他们不认定自己此生注定贫穷,并相信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一位富人下车,走到他的跟前,给他三张100元的钞票,说:“我最初就是用300元钱做小买卖起家的。我现在给你同样多的钱,你随便干点什么吧,总比继续在这里要饭强。”乞丐见那富人要给他钱,连忙满脸堆笑地说:“好!我听你的。”这之后的几天,乞丐都没有再出现。富人觉得很欣慰,以为这钱给对了。谁知道,过了几天,那个乞丐又回来了。原来,他这几天都在花富人给他的300元钱,花完了就又回来了。乞丐看到富人的车开过,又开心地伸出乞讨的手。很显然,富人不会再理会这个乞丐了。

世上的财产永远不会绝对平均,有富就有穷。一时的穷苦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哀莫大于心死,穷莫大于心穷。如果你连心态也彻底沦为了一个穷人,那没有人愿意拯救你,更没有人愿意尊重你。就算是你现在多么贫穷,那也不代表你永远贫穷。只要你着手去做你认为必须完成的事情(比如实习、工作、兼职或创业等),你就将开始获得一些财富和资本。而获得资本是致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也是正确处事的必然结果。而一个人的处事方法又与其思维方式紧密联系。当我们在特定目标的思想的指导之下开始行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关注的事物也开始扩大,致富的思想也开始将财富吸引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果你还没有制订出很具体明确的摆脱贫穷的目标,那么你也很难摆脱贫穷。很多人说,我要成为富人,挣很多的金钱,这其实都只是想法而不是目标。目标是要有具体数字、时间期限、详细的计划、随之付出努力和行动,并且每天每个星期每个月,能衡量进度。

要想真正吸引来财富,就必须得设定一个数目以及实现目标的期限。设定了明确的成功目标,就会在你的大脑中,在日常思维里,甚至在你的神经系统中都种下一个成功的种子。这颗种子,会深植在你的潜意识里,自动地生根发芽并壮大。

你可以花点小钱买一个精致而漂亮的记事本。在记事本上清楚地写下你在5年之内想要实现的财富目标。把目标写在记事本上后,要每天至少大声念10遍,并默念50遍,甚至更多。因为人在大声念的时候会给大脑输进信号,输入到你大脑的潜意识记忆区。你的大脑便会记下你的目标,并会自动找出好的主意和方法让你实现目标。潜意识会让一个人不自觉地想到他的目标,在无意中找到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案。

你的头脑在抱怨“钱财不足”这件事吗

自从金钱这种法定货币被聪明的人类发明出来后,每个人都觉得它多多益善,并且对金钱的欲求永无止境。所以当我们一提到钱,头脑中马上就会浮现出“钱仍然不足”的念头。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钱,就等于“不足”,“不足”等于缺乏,缺乏等于心情不好的振波,而心情不好的振波,又会忠实且正确无误地把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吸引过来,而那个东西,就是——缺乏,钱不足!其实,“不足”与“富足”只是一字之差,我们的头脑中为什么要一天到晚地布满“不足”的阴霾呢。

智者查尔斯·费摩亚曾指出:“(不景气)那句话本身会束紧你钱包的带子,就是全能的上帝也没有办法放进一文钱,应该让头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富足的话语。”

每天早晚都要把“富足、富足”念出声来,然后把“机会、机会”念出声来。这个时候要明确想象那种富足与机会的形象。摒弃消极黑暗的思想,让心里充满积极乐观的思想。记住,千万不可以想或说出“不足”的字眼,因为那样会有“使不足成为事实”的危险。一旦有了那种否定性的想法,便会将你的世界朝着消极的方向推动。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滋生出否定性的意识,否定性的结果很可能就会来到。所以,对于不顺利的事,你要极力控制自己反复地设想,另外也要极力避免自己表达出来。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有失败者的想象,立刻就会和这个想象结合,变成不争的事实。在追求财富的途中,沉溺于失败者的想象,无疑是自闯贫穷殿。

再次强调,思考与语言对你的未来握有生杀大权。语言是表达心理想象的。认为自己不足和说出不足的字眼往往会使不足成为事实。当一个人说自己“贫穷”,就相当于是宣称自己贫穷;反之,积极的想法和亮丽的字眼会引导你走向成功。因为事情往往会变成和自己所想所说的那样。既然如此,为何不积极思考,吸引事情向富足的方向发展呢?

美国的石油巨商保罗·盖蒂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坚信渴望成功者必须要有他所谓的“百万富翁心态”。他认为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种。

1.能够发挥潜能为自己工作的人

这类人拥有并且经营自己的事业。他们渴望独立,也能够承担自己当老板的风险。

2.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创业,却愿意为公司效尽全力的人

这类人通常是享有高薪的高管,他们要么职位显赫,要么是团队中的领导者,因为他们总是致力于取得更高的成就。

3.满足于拿工资的生活而不愿意承担创业风险的人

这类人喜欢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所带来的安全感。

4.没有事业心和进取心的人

这类人只要靠着现有的薪水就能够高兴地生活。他们对公司赢利多少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在耗时间,等着把养老金拿到手就行。

在盖蒂看来,有一种心态能够带给人们更大的成功可能性,这种心态能够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人中找到,而极少在第三类人中找到,不可能在第四类人中找到。

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人人都有选择做哪类人的权利。人人均能选择并设计自己的命运,而这一切都源于思维方式。具有金钱思维的人经常吸引金钱,而具有贫穷意识的人总是引来贫穷。通过你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它们将为你所意识到的事物打开道路,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恰如你所想的状况那样满足你。如果你没有向你的大脑灌输决定生活富足的思想,你又怎么能期待吸引财富呢?反之,如果你向大脑灌输成功的原则,这些原则将会向你展示通往财富的道路,并将使你无时无刻不留意与成功相关的机遇。

将关于金钱与财富的陈旧观念立即清除

如前所述,依照吸引力法则,你会吸引那些符合自己思维模式的事物,同时排斥不协调的事物;而你的言语将指明、强化自己的想法。所以当你抱怨时,其实就是在排斥、推开、驱逐自己指名想要的东西。具体到财富领域,如果你总是成天到晚地抱怨上天对自己过于薄情寡义,或者一味地抱怨上天赐予自己的金钱与财富不足,那么,“不足”这句话本身可能就会吸引来不足。

如果你一天到晚地告诉自己“我很穷”,别人一再对你说“你很穷”,而且你周围的人们也很穷的话,那么你就会在心理上变成极度的窘困了。下面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为了赚取上大学所需的食宿费用,吉姆照顾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做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这位老妇人常失眠,往往要吞下一粒安眠药才能安然入睡。有一天晚上,这位老妇人跑来敲吉姆的门说:“吉姆,很抱歉打扰你,睡不着而且安眠药刚好吃光了。不知你身边是否还有安眠药?”吉姆很快地回答:“我有安眠药,B太太。放在楼下,我这就下楼去找一粒给你。”

然后,吉姆就很快地冲到楼下,跑到食品室去取了一粒大青豆。他知道B太太的视力不佳,无法辨别青豆与安眠药丸。他回到楼上,说:“这是一颗特大号的安眠药。它很管用,把它服下你很快就会入睡了。”这位老妇人当真服下这颗“药丸”,而且睡了她这一生当中睡得最好的一觉。从那天开始,她每天要求吉姆给她那种特殊的“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