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1466700000072

第72章 知识战胜恐惧,求知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磁力(1)

有知才能无畏,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

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就不应该沦为运气的玩偶,而应该成为命运的宠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拥有知识。当一个人获取了越来越多的真理,未来便会在他面前铺出光明之路。“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的确,人们对某些自身无法解释现象的惧怕,往往是由于缺乏对恐惧对象的了解和认识。

比如说,有些人由于受到封建鬼神思想的毒害,惧怕所谓的“鬼火”,以为真是在闹鬼,所以,每逢夜晚路过荒山野岭见到闪烁不定的“鬼火”,心脏就“怦怦”地跳个不停。如果这些人学习过有关“鬼火”的科学知识,明白“鬼火”其实只不过是人或动物的尸骨散发出来的磷化氢自燃产生的现象,那么他们对“鬼火”的恐惧感就会自然消失。

事实上,对于其他事物和场景也是如此。只要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其本质及规律,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进而消除对这些事物或场景的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所谓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其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

恐惧是思想的一种强有力的形式。恐惧能够麻痹神经中枢,影响到血液的循环,而这些反过来又会影响肌肉系统。因此,恐惧影响着整个生命存在,身体、大脑和神经,这些影响包括身体的、精神的和肌肉的。具体说来,恐惧非常容易引起各种“心因性”疾病,长期的极端恐惧,甚至会令人身心逐渐衰竭,最终失去宝贵的生命。不正常的恐惧心理,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甚至前途。

要想赢得健康和进步,必须下定决心,鼓足勇气,努力战胜自己不健康的恐惧心理。除了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之外,以下几种方法也是战胜恐惧的良方。

1.主动去接触引起自己恐惧的对象

经常主动去接触引起自己恐惧的对象,在实践中去了解、认识、适应和习惯该事物,就会慢慢消除对它的恐惧。比如,有些人对老鼠、猫、游泳、开车等深感恐惧,其实只要多接触、多观察、多实践、勤锻炼,就会增长见识和胆识,消除不健康的恐惧感。

2.将注意力从恐惧对象本身转移到其他方面

将注意力从恐惧对象本身转移到其他方面,也是可以减轻或消除内心对该事物的恐惧的。比如,为了战胜当众演说的恐惧心理,你可以多参与一些实践和锻炼,也可以在轮到自己演说时把你的注意力从听众的目光、表情转移到演说的内容上,再配上“有什么好怕的”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情绪就会变得淡定,说起话来也就比较轻松自若了。

3.积极进行自我调适

对于轻微的恐惧心理,通过下面几个步骤,能有效帮助你摆脱恐惧的困扰。

第一步:把能造成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越好),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象上面的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生动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恐惧,就终止想象,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袭来,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恐惧不安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恐惧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象,都要以你在想象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有恐惧和不安为准则,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最好不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象最令你恐惧的场面也不感到心慌、脸红、手心冒汗或身体颤抖时,便可再按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如果在现场出现紧张不安,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到不再恐惧和紧张为止。

如果你没有进步,就代表你正在被淘汰

优秀的人从不故步自封,而是会勇于向新事物、新知识发起挑战,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你没有进步,就代表你正在被淘汰。比尔·盖茨对年轻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永不知足。他之所以会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对知识、对取得的成绩永不满足,始终激励着自己向前发展。

有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这故事启示我们,即便我们拥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学历,也要抱有一颗进取之心。“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每天所遇见的每个人,都可能增益我们知识的堆积。比如说,如果你遇见的是一个印刷师,他能灌输你许多的印刷技术。一个雕塑家能告诉你许多你前所未闻的东西。即便是一位山村的老人,你也能从他那里得到许多知识。我们需要的就是“用好自己的嘴”,不懂就要问。

从每种可能的处所,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人知识广博的唯一条件。而广博的知识,可以使得人们胸襟广阔、开通;不致流于狭隘、鄙陋。这样的人,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人生,领会人生;而他的趣味,也是广大、浓厚的。这样的人,大致是饶有趣味的人,因为他们是有着广博的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当中,在1970年名列世界500强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大约2/3就已经销声匿迹了,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40年。公司失败的原因大都在于,组织学习的障碍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所侵蚀,乃至最终被吞没了。个人同样如此,如果你不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你也终将被整个社会的看不见的力量所吞没。

2010年6月24日小组赛最后一轮F组斯洛伐克与意大利的比赛结束后,最终斯洛伐克以3︰2击败意大利。夸利亚雷拉倒在草地上抱头痛哭。这一幕世界冠军的惨败,让人说不出的寒心。诚如新闻中报道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创下了世界杯有史以来最耻辱的纪录:卫冕冠军、亚军集体在小组赛出局,这样的事,世界杯自创办以来的80年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卫冕冠亚军一起告别16赛,是世界杯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录。世界杯冠亚军在小组赛齐齐出局,开了世界杯80年历史的先河。从此,谁都可以不把谁当回事。

有位网友这样说,是意大利那届世界杯让我记住了足球,这支卫冕冠军让多少球迷寄予了厚望。也许球迷们从不怀疑意大利是一支世界级的强队,从不怀疑他们可以打出自己的风格,但当淘汰变成现实的时候,也许只能去接受。意大利惨败的结局可能不是意大利不行了,只是,当别人都在进步的时候,即使自己原地踏步走,也已经是后退了。

与斯洛伐克的比赛,一分一秒继续下去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这支意大利太过陌生,穿着的是一成不变的蓝衣,但飘出的却是不同于意大利足球的味道。

也许是意大利队没有了明星,缺少明星气势,球队的攻守衔接无人组织串联。阿根廷的梅西、巴西的卡卡、葡萄牙的C罗等等,并不是明星上阵就能胜券在握,只是,有明星在场,不但是队员能心里有底,球迷们也会徒劳地增加一些认可,甚至解说员也会在明星带球进攻时忘情地一遍遍道着他的名字。

本来,在此届世界杯上,意大利队分入了实力最弱的一个小组,但他们却3战2平1负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这也是他们自从1974年世界杯以来,第一次死在小组赛阶段。实力最弱的进步了,即使实力最强的,也只能是后退了。

这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球迷们伤心、愤怒,不愿去机场迎接他们,想当年意大利捧回大力神杯时,有近10万的球迷迎接、助威、庆祝游行,如今,只有廖数几个,还对着他们背影痛骂。甚至有意大利媒体在头版放了11口棺材,称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冠军”。

也许,没有亲自上场踢球,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妄加评论。但比赛就是比赛,既然有勇气、有实力参加,就应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不是随便应付。当不被人看好的黑马杀出来的时候,即使作为冠军,在努力进步的队伍面前,就会望尘莫及而成为后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