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有捷径
1472500000007

第7章 抛却悔恨,不让它成为心灵的哀叹

我们常听到人们如此哀叹:“要是……就好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内疚悔恨情绪,而我们每个人都会不时地发出这种哀叹。这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情绪,它产生的原因是多重的,而且它既不能帮助你改变自己的过去,又影响着你的现在和将来。从现在开始,丢掉你身上的后悔情绪吧!

一个人具有内疚感,多少表现出他对做错事情的承认,这是好的。每个活着的人,不管其多么好与坏,都会体验到这种内疚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悄然的小声音”对你说话的结果,这种“悄然的小声音”就是你的良心。

现在让我们想想: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却没有一点内疚之感,那他会怎样呢?如果一个人在铸成大错后没有内疚的感觉,他就不能辨别是非,或者不了解其行为的是非标准。人的有些内疚情绪是遗传而来的,而另一些则是在生活中获得的。我们知道,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道德标准,但是,在每一种场合下,人们的行为都会受到某一特定道德标准的约束,如果违背了这一标准,他就会感到内疚,或者受到他人的指责。

内疚情绪能使你经常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当一个人刚刚生下来时,他很少注意到别人是否舒适和便利,自己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当他逐渐长大时,他会慢慢认识到,这一世界上还有别的人活着,自己必须要顾及他人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当我们了解到自私是一种不良的品行时,就会产生一种内疚的刺痛。

当然内疚情绪并不完全是坏事,它能激励具有德行的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思想和行为。但是,并非每种内疚都能产生良好的结果,内疚悔恨情绪只有配合积极的心态才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一个人产生内疚,却又不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时,这就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结果。

许多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内疚悔恨情绪的影响,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这种机器的运转程序是这样的:某人发出一个信息,这一信息反馈到你的身上,而你根据自己所说或未说、感到或未感到、已做或未做的事情来看,似乎可以得出一种结论:你已变成一个坏人。于是,一旦你听到这一信息,便会在现时中感到情绪低落,并为自己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和不安。这样,你便成了一部悔恨机器——一种能够行走、说话、呼吸的装置,只要他人给你加入适当的燃料(即有关信息),你便可以再生内疚悔恨。如果你完全符合我们社会——滋长悔恨的社会的要求,那么作为悔恨机器,便总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对于我们来讲,内疚悔恨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果你不感到悔恨,就会被人看做是“缺乏良知”如果不感到内疚,就会被认为“不近情理”这一切似乎都涉及你是否关心他人。如果你确实关心某人或某事,那么你就会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内疚悔恨,或者对其将来的发展感到关注。这无异于表明,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必须表现出神经机能病的症状。

在各种误区行为中,内疚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你的情感。内疚悔恨是你在现时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因为,时光一去不返,无论你怎样内疚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内疚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是由于过去某件事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犯,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生活,那便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是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