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清水点白石
14751300000032

第32章 姜夔与八相交往情况

姜夔一生交友甚多,据查已过百余位。饶有意味的是姜夔一个布衣与八个宰相的交往。

八个宰相是指范成大、钱良臣、楼钥、京镗、谢深甫、吴潜、张岩、郑侨等人。

1、姜夔与范成大的交往史证

(1)姜夔词中有范成大的评语

(2)范成大赠小红

(3)姜夔有诗词写范成大的事证。

(4)姜夔与范成大见面情况

(5)、姜夔与范成大交往存留于世的诗词等

2、姜夔与钱良臣交往史证

①姜夔的五言律诗《题华亭钱参园池》。

②姜夔的一首《蓦山溪》题钱氏溪月词。

③钱良臣的后辈钱希武刊刻《白石道人歌曲》。

3、姜夔与楼钥、京镗、谢深甫、郑侨四相的交往史证

姜夔与此三人交往史证,主要是周密《齐东野语》中卷十二一则“姜尧章自叙”内所述:“丞相京公不特称其不之书,又爱其骈俪之文,丞相谢公爱其乐书,使次子来谒焉。”“或东州之土楼公大防,叫公正则,则尤所赏激者。”

京公乃是京镗,谢公乃是谢深甫,楼公大防是楼钥,叶公正则是叶适。京镗、谢深甫、楼钥与姜夔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人。京镗、谢深甫二人在庆元时期一个任左丞相,一个任右丞相。楼钥任参知政事,也是在这一时期。他们三人都是在宁宗时期(1196年以后)任最高职位。

楼钥为姜夔《张循王遗事》一书作过序。序文仍存世。

4、姜夔与吴潜的交往史证

只有吴潜《暗香》、《疏影》两词的序言中“犹记已卯庚辰之间,初识尧章于雅扬。已丑嘉兴再会。自起契阔,闻尧章死西湖,当助诸丈为殡之。”等语。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姜夔与吴潜是初识于维扬,再见于嘉兴,知姜夔仙逝于西湖,助葬之。

5、姜夔与张岩的交往史证

姜夔与张岩的交往史证不多,只留有姜夔两首诗,就是这两首诗也惹来不少事。

姜夔与此六位宰相级人物的交往不深,但他们都对姜夔的才华加以称赏,而且凭他们各自爱好及特长喜爱姜夔一个方面及二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如郑侨“爱其文”;京镗“爱礼乐之书又爱其骈俪之文”;谢深甫“爱其乐书”;楼钥看重姜夔的人品;吴潜是其父与姜夔有交谊,受世交影响。这里又给姜夔的人品与才华增色。姜夔与钱良臣的交往只留姜夔一诗一词,没查到较多史证,但其后辈能为姜夔出歌曲六卷本,这是世交之故。

姜夔与这些宰相级人物的定位,应该是:君子之交,良师益友,独立人格。这些特点都能显现最突出的一点:当是姜夔的人品与才华受到这些人的喜爱和追捧。

姜夔与范成大的交往是在范成大罢官退隐时期,不存在姜夔依托之事,两人的文学爱好使之成为忘年之交,知音和良师益友。姜夔与范成大交往是扩大了他的影响,也提高了姜夔的才华显示平台,以及对姜夔忧国忧民的思想有了一个更广阔的愤发场所。

姜夔与张岩的交往,应该是在张岩拜相之前就有友情,在张岩任相后,他直言相告,希望张岩胸中装有江北遗民,主张早日北伐,恢复大宋江山,替天下苍生着想,布施“雨露”,为民造福。

姜夔与京镗、楼钥、谢深甫、钱良臣、郑侨、吴潜等六位人物的交往有的是同乡,如京镗。有的是世交,如吴潜。大多数是这些人喜爱姜夔的才华与人品,特别是姜夔的诗词与音乐。姜夔诗词风格与思想性受到这些人的追捧。姜夔用委婉的笔法说出了这些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音乐方面对这些人来说又是一个想做而不能或无法做到的事。姜夔欲正雅乐,整理古乐。如汉乐、唐乐都需整理为宋用之。古琴曲《古怨》就是一首汉乐。唐乐有《醉吟商胡谓》、《霓裳中序第一》、《角招》等等。说到这里,笔者有一事不明?就是姜夔与赵汝愚的关系问题。笔者查了不少资料就是找不到姜夔与赵汝愚的交往情况。很有意味的是:赵汝愚是与姜夔出生地最近的人,都是饶州人。姜夔是鄱阳人,赵汝愚是余干人。姜夔又有余干行踪,其好友张兹与赵汝愚合谋杀害韩侂胄,并且这个时期张鉴已亡故,他没有顺张兹之势去结交赵汝愚或赵的另一派韩侂胄。这是姜夔历史中的一个谜。推想:一是姜夔交友是有选择性的。二是姜夔的人格使然。研究姜夔,这个情况是值得深究的。至少对说明姜夔不是“豪门清客”有着重要意义。

姜夔在南宋时期与八位宰相级权贵人物交往的定位,应该是知音、忘年之交、良师益友、君子之交。更多的是权贵、名公巨儒们看重姜夔的人品与才华,真正交友方面定位可以用“君子之交、良师益友”八个字概括。

下一集讲:姜夔与六个女人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