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清水点白石
14751300000008

第8章 汉阳蝶变

琴台运墨书立脚月堡调音艺惊天

汉阳是姜夔的伤心之地,也是他蝶变之所在。少年丧父在汉阳、少时离乡落脚汉阳。他的书法爱好、音乐启蒙也在汉阳。去湖州不归鄱阳的出发地仍是在汉阳。“去湖州”是姜夔的人生蜕变、升华的起点!也就是说:汉阳又是这条夔龙腾飞之地!

姜夔谱名是佐时,而夔名字尧章,当是他在汉阳时所得。夔名之大、尧章之高。龙之身、帝之言,没有高大志向者不敢配此名与字!应是他在汉阳受伯牙的影响,立志以夔龙之职关注音乐、发出尧帝之声音,要把自己逼向一生为此志向奋斗的坎坷或没有回头的路上,而取此响亮的名与字。

姜夔幼年时随任职的父亲至汉阳,其《探春慢》词序中交待“中去复来几二十年。”父亲亡故后又依姐生活,居汉阳县山阳村,1186年秋天从湖南回汉阳看望姐。他在《昔游诗》中说“明发见老姊,斗酒为招魂。”足见其姐在这个时间亡故,姜夔在1186年冬离开汉阳也就再无回汉阳的行迹可查,这也又是姜夔的姐姐亡故的一个佐证。

姜夔在汉阳与汉阳的生活时间可考当是8、9岁随父去汉阳,到1176年去扬州,已是10余年时间,1186年从秋到冬末,姜夔是两季在汉阳。

姜夔在湖北具体的生活地点:父官汉阳令,当居汉阳。姐嫁汉阳县山阳村,父卒依姐生活当是在汉阳县界内。山阳村位置是“左白湖,右云梦。”汉阳府志记载:白湖一名太白湖,早期为郎官湖,又称九真湖。

姜夔在汉阳结交的好友有辛克清、单丙文等。

姜夔在汉阳作词有《探春慢》,作诗有《女郎山》、《奉别沔鄂亲友》等。

姜夔在汉阳生活,受伯牙“琴台”影响,喜欢音乐。与单炳文相识,从师学书法。姜夔在音乐与书法方面的成就是与在汉阳生活有很大关系的。至少是起到了“启蒙或启迪”的作用。

姜夔1186年秋冬之季在汉阳县探望姐之时,其间与友人去武昌一次,作《翠楼吟》词。

姜夔在汉阳写的《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诗,共十首,第五首提到了单炜,原诗是:“山阴千载人,挥洒照八极。只今定武刻,犹带龙虎笔。单侯出机杼,岂是剑舞得?余波入竹石,绝叹咄咄逼。”其中“单侯出机杼”句下,有姜夔自注:“单炜炳文”。

《东南纪闻》卷二记载了姜夔师事“单炳文”一事,说:“单炜,字炳文,京师人,后居沅州。书法有所传授,单云:“尧章得吾骨”。

姜夔在鄱阳上过学,有同学张思顺,有诗句“还忆东斋夜共床”为证。姜夔他自己有说“少以诗名”,应该是在鄱阳也学过诗词的,但没有学音乐的实证。汉阳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有如下几条线索可供参考:

1:汉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音乐家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发源地。碎琴山、琴断口古迹犹存。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筑台名为琴台。姜夔登台有“高山流水”那美妙仙音传入心扉,萌动音乐创作想法。立志要学习伯牙,以夔名乐正之职为己任。

2:却月城是汉阳县境内的第一座城堡,在月湖附近。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古代战场为东汉戴监军所筑。月湖因古代却月城而得名,月湖毗邻长江、汉水。姜夔在这里是听到了声声战鼓催人进,与其心中音乐节拍相融合,启动了他创作乐曲的激情。

3:姜夔现存最早的词是1176年作的《扬州慢》。这首词据姜夔行实考,当是他从汉阳走出时作。

有趣的是:伯牙与姜夔的名字同时刻入水星的环形山上。

姜夔在湖南与萧德藻分手后,姜夔来到汉阳与姐姐商讨“舍笋蕨”一事,当得到姐姐黙许或不反对或见姐姐病重根本未提及舍鄱阳妻室事,待姐姐尸体安葬好后,在1186年除夕夜离开汉阳,东去湖州践约萧德藻。

姜夔在汉阳是怀着别离亲友的忧愁和狠下舍鄱阳妻室的悲伤,目的是施展才华为百废待兴的囯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企盼有一个舞台让自己尽心展才华!萧德藻有什么能耐让姜夔进入当时主流文化社会?姜夔能如愿以偿吗?这条夔龙能飞多高呢?这些会在以后的文章内要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