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肯定自己 改变自己 超越自己(大全集)
1475800000023

第23章 换一种态度,让自己的世界充满阳光(2)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真正需要怜悯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那位盲人叔叔。我每天都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从东方升起,然而我却从未因此而欣喜过。我有点儿傻,真正的光明,其实是在人们的心中,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希冀。

庆幸我们的健康吧!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我们总能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无论严冬多么寒冷,我们总能亲眼目睹春暖花开的季节;无论生活多么艰辛,我们总会有盼来好日子的那一天。

也许我们现在活得很苦,但我们依然要活下去,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爱,一个是希望。

活着就要珍惜生命,不能让自己有任何的缺憾。假如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加倍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不遗余力地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使死亡和生存这个永恒的主题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体验,那么你将体验到提升自我的快感。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古代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衙门的差役,奉命解送一个犯了罪的和尚,临行前,他怕自己忘带东西,就编了个顺口溜:“包袱雨伞枷,文书和尚我。”在路上,他一边走,一边念叨学两句话,总是怕在哪儿不小心把东西丢一件,回去交不了差。和尚看他有些发呆,就在停下来吃饭时,用酒把他灌醉了,然后给他剃了个光头,又把自己脖子上的枷锁拿过来套在他的身上,自己溜之大吉了。差役酒醒后,总感到少了点什么,可包袱、雨伞、文书都在,摸摸自己脖子,枷锁也在,又摸摸自己的头,是个光头,说明和尚也没丢,可他还是觉得少了点啥,念着顺口溜一对,他大惊失色:“我哪里去了,怎么没有我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可笑过之后,却让人深思。亨利曾经说过:“我是命运的主人,我主宰我的心灵。”做人应该做自己的主人,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能把自己交付给别人。生活中有的人却不能主宰自己,有的人把自己交付给了金钱,成了金钱的奴隶,有的人为了权利,成了权利的俘虏,有的人经不住生活中各种挫折与困难的考验,把自己交给了上帝。

做自己的主人,就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不能成为权利的俘虏,要不失自我,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自己的本色,否则便会丢失自己。过于热忠于追求外物者,最终可能会如愿以偿,但却会像差役一样把最重要的一样给丢了,那就是自己。

我们有权力决定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能由别人来代做决定,更不能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意志,而自己却成了傀儡。其实,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别人并不见比自己高明多少,也不会比自己更了解自身实力,只有自己的决定才是最好的。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让别人来控制了你。达尔文当年决定弃医从文时,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说他是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打猎捉耗子。在他的自传上写着:“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说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务正业、与聪明不沾边的人,却成了生物进化论的发现者。

挪威大剧作家易卜生有句名言说:“人的第一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

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内心所决定的,大部分的主动权在人们自己手中。同是不幸的遭遇或失败,有的人只能以乞讨混日子为生,有人却能出人头地,这不是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奋斗与否。

如果我们生活得真实,那么在我们眼中显现的也只有真实,那就像强者永远坚强,而弱者只能软弱一样。现在的人越来越胆小怕事,整天一副内疚的样子,好像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刚强的气质已经弃他而去了,他再也不敢说“我认为”、“我就是”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了,而只会引经据典,用自己的嘴巴去说别人的语言。面对着一片草叶或一朵盛开的玫瑰花,他也气馁万分,无地自容。

然而,人却总是生活在过去之中,他牢固地把持着记忆,不肯放松哪怕是很短的一会儿工夫,所以,他不是生活在现在,而是眼睛向后,在为过去而伤怀不已;要不,他就对周围的财富置之不理,却使劲地踮起脚尖,对未来的日子趋之若鹜。我们必须警告他们,如果他们不跟大自然一起超越时间,从现在开始生活,那么,他永远也不会快乐,也永远不会坚强。没错,你脚下的路是从别人那里来的,可是,它并没有要你到别人那里去啊?一切曾经生活过了的人们,都是它的代理者,都是它被遗忘了的代理者。无论是恐惧,还是希望,同样都生活在它的光影之下。而且,即使在希望之中,也有某种低下的东西。

我们应该做命运的主人,不能任由命运摆布自己。当我们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困难、病痛时,如果被打败,让这些生活的绊脚石主宰了自己,整天专注于病痛的折磨上,使自己的日子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那便是丧失了自我。

真正的命运的主人,是能够战胜病痛的,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像达芬奇、莫扎特、梵高等等,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生前都没有受到命运的公平待遇,但他们没有屈服于命运,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向命运发出了挑战,最终战胜了它,成了命运的主宰。

知足常乐,不做欲望的奴隶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的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栓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