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1475900000029

第29章 快乐不在于你拥有的多,而在于计较的少(2)

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看他会不会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并不是懦弱畏难。当人生进程的某一方面遇到难以逾越的阻碍时,善于权变通达,心情愉快地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目标去追求,事实上也是一种进取,是一种更踏实可行地以退为进。古人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自不量力是做人的大敌。当一个人在一种境地中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

适可而止,见好便收,是历代智者的忠告,更是一门处世的艺术。

吃亏可以得福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唐代的两位智者寒山与拾得(他们二人实际上是一种开启人的解脱智慧的象征)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日,寒山问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

那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人结局就可想而知了,而我们也一定可以想象得出拾得的胜利的微笑——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超脱圆滑者的微笑。不过,它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好处。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那么,我们就真的应该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吃亏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记不清哪位哲人曾写下下面这段令人怦然叫绝的文字,的确是对“吃亏是福”的最好的诠释。在此引用,与大家共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绝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自古的学者都讲究养能、养学、养气、养德、养心、养量;做人修身,重要的是先要养量。

宋朝宰相富弼,处理事务时,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反复思考,因为太过小心谨慎,因此就有人批评他、攻击他。有一天,就在他马上要上朝的时候,有人让一个丫鬟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送给他,并故意装作不慎打翻在他的朝服上。富弼对丫鬟说:“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然后从容换了朝服。

这样的器量,他能不做宰相吗?

人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必多一分事业。虽说器量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在后天学习、培养。我们阅读历史,多少的名人圣贤,有时不赞其功业,而赞其器量。所以器量对人生的功名事业,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养量”呢?

(1)平时凡是小事,不要太过和人计较,要经常原谅别人的过失,但是大事也不要糊涂,要有是非观念。

(2)不为不如意事所累。不如意事来临时,能泰然处之,不为所累,器量自可养大。

(3)受人讥讽恶骂,要自我检讨,不要反击对方,器量自然日夜增长。

(4)学习吃亏,便宜先给别人,久而久之,从吃亏中就会增加自己的器量。

(5)见人一善,要忘其百非。只看见别人缺点而不见别人的优点,无法养成器量。

你的器量不顾别人,只顾自己,那只能养自己;假如你的肚量能涵容全家,你就能做一家之长;你的肚量能包容一县,就能做县长;能包容一省,就能做省长;能包容一国,就能做国主。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并非他有三头六臂,功力高强,而是他的肚量比人大啊!肚量小的人不能容人,人又怎么会容你呢?所以布袋和尚为人歌颂“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笑口常开,笑尽人间古今愁”。

你能把虚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那么你的心量自然就能如同虚空一样的广大。有一打油诗云:“占便宜处失便宜,吃得亏时天自知;但把此心存正直,不愁一世被人欺。”有器量的人,必定是不会吃亏的啊!

选择放弃选择快乐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不愿舍弃的。有既得的,有想要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有名利的,有情分的。“难舍”“割舍”“舍不得”等词汇,体现了人们面对舍弃时的痛苦和无奈。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如何永不言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学会如何放弃,从放弃中看到更值得的获得。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才能拥有一世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

歌德说:“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放弃了蔷薇,还有玫瑰;放弃了小溪,还有大海。放弃了一棵树,还有整个森林;放弃了驰骋原野的不羁,还有策马徐行的自得。善于放弃是一种现实需要,善于放弃是一种处世艺术。

一个老人在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

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老人的胸怀让人佩服,这种放弃值得深思,如果你看不到放弃的魅力,学不会放弃,恐怕只有抱着一只鞋哭泣伤心了。老人这简单的放弃,一下子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如果老人是你的同事、你的竞争对手,你会不经意就敞开自己的胸怀,会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经验和特长与老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打个比方,两个具有相同背景的年轻人,一个热情主动,积极进取,对自己的工作总是精益求精,对身边的同事也知道礼让三分,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却从不抱怨,既不嫌薪水低,也不与同事们展开你死我活地争斗;而另一个恰恰相反,总喜欢投机取巧,抱怨薪水低,与同事们隔三差五地闹意见,为了争夺更高职位不惜采取阴暗手段,处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一比,这两个人谁会从竞争对手的身上学会最有益的东西,而竞争对手又更愿意把自己的有价值的东西教给谁呢?谁又能在公司里获胜,谁有更多发展和晋升的机会?

有一位事业颇为成功的女士,问她成功的秘诀,她的回答令人大感意外——放弃。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对此作了最具体生动的诠释,为了赢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为了更好地向同事和领导学习业务和管理知识经验,为了获得事业成功,她放弃了很多很多:优裕的办公室工作、舒适的工作环境、数不清的假日,甚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天道吝啬,造物主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获得都是以放弃为代价的。人生苦短,要想学习更多,获得越多,自然就必须放弃越多。不懂得放弃的人往往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很难真正学到竞争对手的精华。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放弃是一种胸怀,适当让利往往会迎来更大利润。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叫“放弃”,只有“弃”才会“得”,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教学和研究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天才,于是他对自己作出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里,专门从事写作。

阿西莫夫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荣誉称号。舍弃有时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之痛苦,就有可能招来终生的痛苦。阿西莫夫当时选择舍弃自己朝夕相处的实验室和讲台,内心无疑是痛苦的。

但正是因为他挺住了一时的痛苦,而成就了后来的大业。不做出舍弃,那才是阿西莫夫终生的痛苦和悔恨,甚至是世界的一个遗憾,阿西莫夫聪明的舍弃,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读者和世界的幸运。

如果本来没有某种优势,但是却一再地坚持,不舍弃,总想将弱势变成优势,这是可悲的。舍弃自己的短项,等于加长了自己的长项,从而让自己更接近了成功的目标。

“人生如同秋天树上枯黄的落叶。人生苦短,活着更是不易。在争取拥有的同时,也要懂得学会放弃,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放弃斤斤计较,放弃是是非非,放弃为自己辩解,你其实就放弃了小市民的俗气和平庸。

不懂得放弃,也就看不到学习竞争对手新的机遇,无法学到竞争对手新的优势和特长,就等于把机遇拱手送给竞争对手。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有自己放弃真爱的东西,同时仔细地分析竞争对手放弃的目标,对自己的选择会有非常有益的启发。

“善于放弃”是一种境界,是历尽跌宕起伏过后对庸俗的一种不屑,是饱经人间沧桑之后对财富的一种感悟,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充满自信的一种流露。只有在了如指掌之后才会懂得放弃并善于放弃,只有在懂得并善于放弃之后才会获得大成功。

放弃失落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怨,放弃无休无止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辩解;放弃对情感的奢望,放弃对金钱的渴求,放弃对权势的觊觎,放弃对虚荣的纠缠。只有当机立断地放弃那些次要的、枝节的、不切实际的东西,你的世界才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你才会豁然开朗地领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的人生真谛。

善于放弃,既是遍历归来的路,又是重登旅程的路,又是对过去诱发深思的路,也是对未来满怀憧憬的路。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才会真正懂得放弃其实也是一种美丽的收获。

做人要心胸宽广,有海纳百川的度量,有“得让人处且让人”的宽容。要学会体谅别人的难处,谅解别人的错处,关注别人的长处。要让自己计较的少,你就得学会恬淡和从容,生活像支曲子,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生活是爬山,有上坡,也有下坡,所以,在顺心的日子里,你要保持那份恬淡,不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在不顺心时,也要执著一份从容。要心胸开阔,你还得学会遗忘。凡事都放入你心灵的筛子里过滤一遍,真实的、美好的、能激励自己前进的、能让自己生活多些乐趣的,就把它留下来,铭记在心里,否则就统统丢去,忘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