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1475900000054

第54章 好好爱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快乐(2)

达尔文《自传》表明,正因为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使他把握住自己的素质特点,扬长避短,做出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十分谦逊又自信地谈到自己:“热爱科学,对任何问题都不倦思索、锲而不舍,勤于观察和收集事实材料,还有那么点儿健全的思想。”但又认为自己的才能很平凡:“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比较模糊。”“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他还对自己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深感不满:“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伟大的马克思有许多天赋,但他在写给燕妮许多诗后,发现自己并不具备杰出的诗才,并作了深刻的自我解剖:“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过自己缺乏小说才能的短处,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简洁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事业。同时,人不是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十分突出,有时候甚至缺陷十分明显。不同的人,生理素质、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必然千差万别。有的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擅巧计,能于谋略;有的富形象,善于表演。只要比较准确或大致对应地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或方向,我们的机遇就或早或晚、或近或远存在于这个方向的轨迹上。

朋友们,让我们先来好好地认识自己。也许我们对数字不敏感,或记不住那么多的外文单词,但我们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着自己的专长,能知人善任、排忧解难,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也许我们连一张椅子都画不好,但我们却有一副动人的好嗓子;也许……所以做人,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如果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认真地做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功。

善待自己就是善待快乐

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讲的都是烦恼之事,但是主人公对儿女、邻居的宽容,最终都把烦恼化为了捧腹的笑声。

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的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超过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欠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让嫉妒之火吞灭心中的灵光。

让自己放轻松一些,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充实自己的良好方式。充实自己很重要,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之时不留下失之交臂的遗憾。淡泊人生是耐住寂寞的良方。轰轰烈烈固然是进取的写照,但成大器者,绝非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辈。

俗语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说。古人的与人为善之美、修身立德的谆谆教诲也警示世人,一个人若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的鹬蚌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则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保持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才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如果一语龃龉,便报复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记恨于心,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称为“小肚鸡肠”。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出众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为世人称道。

人要活得愉快,就得少烦恼;要少烦恼,心胸就得豁达一些,宽广一些,学会宽恕自己和容忍别人,这就叫做宽舒人生。本来,生活就应该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心平气和,首先就得接受自己,不对自己过分苛刻,也不看不起自己。遇到不幸和灾祸,我们会像其他人一样痛苦,但是他们能够想得开,而且能照常生活。他们也不像有些人那样,为可能发生的灾祸忧心忡忡,他们会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但是不会为此身心憔悴。

心平气和的人生活得很随意,他们摸透了自己的脾气,知道自己的欲望和观点,干什么事都不用先去调查求证,或者察颜观色,看别人的意见,他们只管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

同时,心平气和的人能够容忍他人,容忍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知道生活是变化无常的,这是个人所无法改变的现实,人不但要接受这种现实,而且还要从这种现实中找到乐趣,大可不必提心吊胆、顾虑重重。对于自己不懂的事情,他们总是采取承认的态度,承认之后再去慢慢琢磨它,了解它。

了解自己,走向快乐和完美

了解了自己,能够大幅度地增加你的力量,进而克服你的缺点,使你的人生迈向完美,赢得快乐的人生。

我们花了很多的工夫、很大的精力去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然而到头来,我们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太多的悲剧,都来源于我们人类对自己的不了解,我们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们不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我们不了解自身的能力。因而,许多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使我们大部分人一生碌碌无为。

我们应该花点时间去全面地了解自己,我们首先应该认识我们的内心,以及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想想我们自己都有什么样的特质,想想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可以成就的事业。然后再回头检查一下我们身上所具备的条件是否可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能,那么该如何改进?

每个人总是在某些方面会是盲目的,这叫做盲点,这些盲点都是因为我们无法透彻地看清自己。这和你的视力好坏毫无关系,即使你拥有良好的视力,也不代表你能够察觉横在面前的问题是什么,或能清楚地知道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有益的、恰当的、正确的和值得的。有时我们应该回忆一下过去的成功和失败,这种对往事的追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了自己。无论过去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有助于我们走向未来。有时我们应当把自己和别人作一下比较,把他人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来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缺点不以为然。同样的一件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尤其是当你面临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你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形象,认清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另外,你应该学会辨别你的情绪世界。你的情绪世界是你心理状态的真实表现,它控制甚至支配着你的行为,学着让情绪帮助你,而不是破坏、毁灭你。去做事情前,先了解你的情绪,当你情绪高涨的时候,做那些较难的工作。这样你就会发现,了解自己,可以增加你的力量,进而克服你的缺点,让你的人生逐步趋向快乐、和谐、完美。

快乐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

快乐的人懂得如何做自己,懂得如何善待他人。

真正做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人们往往不自觉地总喜欢羡慕别人,导致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你为什么整天都趴在窝里不出来呢?”快乐的小松鼠站在刺猬的洞口呼唤它矜持的邻居。

“因为我害怕看到别人!”里面传来小刺猬细微的声音。

“那有什么好怕的,它们都很友好,而且都希望和你成为朋友!”松鼠劝慰说。

“我知道,但是我长得很难看……而且长满了刺……你们会不喜欢我的!”刺猬不好意思地犹豫着说。

“那不正好吗?你的刺可以保护我们,再说朋友之间还是需要有点距离的,这是你的优点啊!”小松鼠兴奋地叫道。

“可我没有你那么能说会道,我能和别人聊点什么呢?”刺猬探出头,羞得满面通红。

“你的口才也很好啊,看你为自己找起借口来多能说!”松鼠开玩笑地说,“随便说什么都行,我们俱乐部的朋友都是随便聊的,在那里你还可以享受蜂蜜,说不定大家还会推选你去保卫部任职呢!”

最后,小刺猬快乐地跟大家成了好朋友。

喜欢自己,热爱自己,相信自己。在造物主眼中,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个奇迹,要想让这个奇迹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她站在台上,不时不规律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然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者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黄美廉,一位自小就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肢体不便及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寰宇之力与美”,并且灿烂地“活出生命的色彩”。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这是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忽然,教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故事中的黄美廉,出生在台湾,由于出生时医生的疏失,造成她脑部神经受到严重的伤害,以致颜面四肢肌肉都失常。当时她的爸爸、妈妈抱着身体软软的她,四处寻访名医,结果得到的都是无情的答案。她不能说话,嘴还向一边扭曲,口水也止不住地流下。

六岁时,她还无法走路,妈妈听说患有脑性麻痹者到二三十岁仍只能在地上爬,妈妈无法想象她的未来,绝望地想把她掐死再自杀。然而奇迹发生了,在爸爸妈妈悉心照顾和不断祷告下,她的四肢渐渐有力了,会自己吃饭、站立,虽然一拐一拐,但总算可以跨出人生的第一步。

后来的黄美廉,又陆续跨出了人生坚定、辉煌的步伐。现在的她已取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画家。

只有真正懂得爱,才能真正容纳自我。

日常生活中,谁都难免有不如意的事。工作单位、人际交往,也难免碰上不如意的人和事。面对这些,不必心烦意乱,不必忧心忡忡,不必垂头丧气,不必作茧自缚,而是应该不往心里去,一笑了之,拂袖而去。

当我们偶尔对人生失望,对自己过分关心的时候,我们也会沮丧,也会悄悄地怨几句老天爷,可是一想起自己已经有的一切,便马上纠正自己的心情,不再怨叹,高高兴兴地活下去。不但如此,我们也应该把快乐当成一种传染病,每天将它“传染”给我们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