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1475900000056

第56章 快乐工作法则:工作是一生的快乐所在(2)

“特别是最近,公司在飞速地进步,技术上的事可谓日新月异,还不断地有一些新的难题产生出来,就经营而言,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等进行复杂的分析已成为必需。对于我来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理解这种高超问题的,在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完全不懂也是实际情况。不仅是我,一般的人要明确地了解那些专业性的东西也是十分困难的。这样一来,一方面站在他人之上开展工作是非常不可靠的。但我觉得没有担心的必要,因为有通晓各专业的人,大家都会去做。所以,可以说只掌握一知半解的知识没关系,而需要担心的是再三强调的,自己是否有经营公司和干工作的热情。如果没有这种热情,人们就会各自离去,即使不离去,我想他们为公司,为工作耐心地提供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情绪也会渐渐地淡薄下来。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就糟了,所以,负责人、领导者必须经常地自问自答这些问题。如果是10个人的科长,在这10个人中自己是否最有热情?如果是百人的部长,或者是万人的大公司的总经理,在这百人当中或者万人当中,自己对经营方面的热情是不是最高的?如果你自信是最高的话,那么你表面上哪怕像玩一样,也可以充分发挥大家的作用,而完全尽到责任。但是,如果对这个问题总是含含糊糊的话,那么,你还必须去培养这种热情。如果缺乏热情,认真地说,这个人恐怕就不能不离开负责人的地位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我们满怀热情地认真投入,把它当成一种乐趣,那么,做起来时你就会觉得容易很多。

美国作家威·莱菲尔普斯一次走进一家袜店,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迎面问道:“先生,您要什么?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好的袜店?”

少年从一个个货架上拖下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展现在作家的面前,让他鉴赏。“等等,小伙子,我只要买一双!”作家有意提醒他。“这我知道,”少年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美、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少年的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喜悦,像是在向作家展示他所信奉的宗教的玄理。作家立刻升起了对这个少年的兴趣,把买袜子的事情抛于脑后,他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对那个少年说:“我的朋友,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热心和激情保持下去,不到十年,你会成为美国的袿子大王。”

任何人,只要他是自己工作的主人,他就能够感受到建设性劳动所得到的快乐。

热诚是一把火,它可燃烧起成功的希望。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来发展和推销自己的才能。

保持好心情,做事效率高

人们在处理工作时,经常觉得既然开始做了,就要“贯彻始终”,否则就不能够善始善终。其实这是要依情况而定的。如果你一直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自然不会中途而废,不过如果你一开始做时就觉得心烦气躁,那你就应该考虑换另一件“重要且该做”的事做,通过调节心情来调整进度。

有一个美国朋友,看书的时候从来不固定在同一个地方,有时在书房,有时阳光比较好就在日光浴室或是在后院的凉棚架下、附近的公园里,甚至开车到海边咖啡馆去读书。但他绝不在学校餐厅或图书馆读书,因为他不喜欢那种气氛。他这样说:“餐厅里人多又吵,还会经常碰到朋友。图书馆给我的感觉是睡觉的地方,太安静了,我一进去就开始神志不清,怎么能专心读书?”

由此可见,好心情可以带来高效率。那么就让我们去尝试找寻自己的好心情。

试着把你所要做的事列在一张表上,当你一件事做不下去时,可以从表上找出下一件要做的事,先去做它,完成之后再回去做原先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没有一件事可以静下心去做的话,你大概需要放个假调整一下了。

再就把四周的工作环境重新布置一下,增加一点新鲜感,就会有搬新家的心情。或者也可以把平日一成不变的工作时刻表改动一下。比如,把午餐时间推迟一小时,这样就可以不必和大家挤破头地抢饭吃;而且这一个小时也是办公室最安静的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客户,可以安安静静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如果一项工作已不能引起你的兴趣,但你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它,这时候,你必须先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想想工作完成后的好处,你所要达到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并想象目标达成时的喜悦,然后你再重新正视问题,开始工作,用平和的心情做完它。慢慢地你会发现,其实工作情绪不是那么难控制的。

很多人忙忙碌碌地过了一辈子,却从来不曾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他们总认为是为了赚钱才不得不捧着这个饭碗。更有人甚至按照四季变迁换工作,他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得到的是什么。

要保持高效率的工作水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怎样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首先,你必须要找到适合你自己个性及兴趣的工作来做。就像让一个不爱讲话的人去做老师或推销员,可能会害他咬破舌头;而让一个脑筋灵活的人去做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录入员,用不了3个月他就要“发狂”了!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后,接着就要思考:自己人生的大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自己想从中获得的又是什么。寻找工作的意义,也就是寻找一种生活的信念,升级到信念的高度就会给自己一种崇敬工作的心情。

再好听的歌,唱上一百遍也会有点烦;更何况是每天要面对的八小时工作,那么就尝试着提高自己的士气。

努力在办公室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免得大家在一起工作时“相看两相厌”,影响工作的兴趣及效率。

试着看看能否在工作当中找到一些能引起自己(或别人)发笑的事物。凡事不要太严肃,要尽力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有时讲讲笑话也是很不错的办法,但不能太贪心,凡事适可而止。

有了好心情效率也就上去了。有些人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例如,有人是为了想改善经济状况而工作的,因此“赚钱”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有人是为了累积经验而选择这份工作,因而“学习”才是他的主要目标。当你对一件事情一心想要做成时,你做起事来就会很快。

下午茶让你的工作轻松愉快

工作了大半天,大脑已经处于疲惫状态,如果有时间,不妨坐下来喝杯下午茶,让疲惫随那茉莉香飘入空中,让烦恼随茶一起喝入口中。

英国人特别喜欢喝下午茶,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传统根深蒂固,以至于体力劳动者,如装修工人等,到时也雷打不动地要停下手中的活去悠闲地喝两口。著名歌手麦当娜就曾为装修工人喝下午茶,耽误了她伦敦豪宅的装修而大为发火,成为英国媒体焦点。

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习惯,可追溯到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时的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百无聊赖,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于是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和茶,既填饱了肚子,又消磨了时光。后来这种做法逐渐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成为时尚,英国上流社会的绅士名媛开始盛行喝下午茶。他们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进而衍生出各种礼节,至今在一些高档酒店还保留着这种下午茶繁复的礼节。

曾有一种分析说,美国人之所以过分热情,与经常喝咖啡和烈酒有关;德国人缺乏幽默感,多少因为其喜欢喝啤酒;至于英国人的优点——沉默和自制,则因为酷爱杯中茶,这种饮料使人精神百倍而不致醉倒。

其实,下午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联络感情、交换情报,说说张家长李家短之类。在英国,茶馆往往是同行们在下午聚会交流信息的地方,所以有时许多通知都贴到茶馆里,因为那里是相关人士最集中的地方。

喝下午茶,最大的好处是松弛神经,放松心情。听听笑话,说说心事,聊聊家常,一天下来工作再累,心情也会好些。从这一点来看,下午茶对于现在繁忙的都市年轻人,也许还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不做工作的奴隶,善于发现工作的乐趣

没有乐趣,我们只能变成工作的奴隶。让自己变成工作的主人,这样才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无止境地日夜工作正如无止境地追逐玩乐一样不可取。

人的一生中,工作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如果从工作中只得到厌倦、紧张与失望,人的一生将多么痛苦!令自己厌倦的工作即使给你带来了名与利,这种光彩也是何等的虚浮!所以,工作不能没有乐趣。

工作是为了给个人的生活赋予意义,给自己的生命赋予光彩,而不光是为了活着。

给自己带来工作乐趣的不是最后的终点,而应当是工作的历程。一个演员的快乐要来自演戏的过程,正如一个老师要在教学中得到快乐一样,也正如一个待产的母亲,她的快乐不只是来自婴儿的诞生,同样也来自怀孕中的期待。

一举成名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有执著的工作目标,他们能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种乐趣,并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的乐趣。

美国创设苹果电脑的杰伯、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办人松下幸之助、丰田汽车的会长丰田英二、台湾台塑企业的王永庆,在他们的生活中,工作就是乐趣。如果工作没有了乐趣可言,自然也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那还谈什么成功呢?

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但大多数平凡的人都想变成不平凡的人。这虽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好现象,但是枯燥、紧张的工作使许多人产生了心理上的压力与情绪上的对抗,他们渐渐开始厌倦劳动、厌倦生活。

无论是否能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每一个人都应当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工作的乐趣如健康一样珍贵,但有时候比名与利更难得到。

工作的乐趣不是天生而来的,需要靠工作者的自信、毅力、谦虚、坚持……工作乐趣的观念完全系于一念之间。

工作是快乐的源泉,它能使人忘却悲哀,获得平和充实的幸福感。当你陷入苦难和悲哀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时,你可以找点事做,比如去拖地,去运动等。不管做什么,只要你把心放在工作上,就会忘掉不快,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无论是否能变成一个不平凡的人,每一个人都应当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工作的乐趣如健康一样珍贵,但有时候比名与利更难得到。工作的乐趣不是天生而来的,需要靠工作者的自信、毅力、谦虚、坚持……工作乐趣的观念完全系于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