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1476300000028

第28章 勤勉受惠一生,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2)

勤奋是哈佛大学的一贯传统。无论你任何时候,走进哈佛的教室、图书馆,餐厅甚至医院,你都不会听到闲聊的声音,每个人手中都会有一本书,一本笔记本。所以,哈佛出了7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数不清的亿万富翁。所以有人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财富总是流向勤劳的人群

勤勉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关于勤勉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勤勉能够创造财富。人生的许多财富,都是平凡人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了。通用电气公司的CEO韦尔奇曾说:“勤奋就是财富,勤劳就是财富。”在生活中,总是不乏勤奋致富的案例。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一直信奉“一勤天下无难事”。他52年如一日,每天晚上10点睡觉,2点半起床办公,每周工作100多小时,如今以54亿美元身价登《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因为勤奋,他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

雷军被称为“最勤奋的CEO”。自从加入金山软件16年来,一直坚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勤勤恳恳,鞠躬尽瘁,终于在16年中拼出上上亿元的财富。

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联系。远大集团总裁张跃曾说:“勤奋的人会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变得越来越敏锐。”勤奋,逐渐成为了你成功的资本。

勤奋能塑造伟人,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凡是能创造最好的自己的人,他们的努力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勤而不怠却是相同的。

香港的实业家,著名富商郑裕彤以自己巨大的成功载入了香港经济史册,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如今只要你翻开“周大福”的创业史,每一页都有郑裕彤先生60年如一日的奋斗足迹:他以自己60年勤奋进取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心“诚”体“勤”是成功的不败原理,是创富的不二法则。

郑裕彤出生在广东省顺德县,在澳门长大。1940年,父亲让郑裕彤到周大福金行当小职员。因为郑裕彤勤奋好学,颇为能干,深得老板赏识,后来他和老板的女儿结婚,更加成了这家金行的中坚分子。

从20世纪 50年代中期开始,郑裕彤成为了这家黄金珠宝行的实际主持人。当时,他掌管周大福珠宝行的全盘账项,并管理黄金买卖及钻石珠宝生意,业务扩展很快。由于生意扶摇直上,业务异常繁忙,那时郑裕彤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以上。

从 1960年起,郑裕彤将周大福的珠宝行改名为“周大福有限公司”。并且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向地产业、酒店业及娱乐业进军。郑裕彤后来成立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新世界发展迅猛,成为了全港屈指可数的大型地产上市公司,跻身于恒生指数成份股,周大福为新世界的控股公司。周大福地位之显赫,可见一斑。

郑裕彤的成功之道中最重要的在于一个“勤”,这是他“二十四字箴言”的核心,是成功秘诀中的秘决。他几十年如一日,努力耕耘,兢兢业业,靠“勤劳”发家致富。

哈佛教授告诉我们,如果你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光彩;如果说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你硕果累累;没有勤奋工作,你终将一无所获。

洛克菲勒告诫他的儿子们: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 勤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勤奋努力,对于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开创未来,也正因为我们拥有了未来,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的成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所以,今天的勤奋,可以化为明天的财富!

贪图享受只会蚀掉你的灵魂

有本书写到:“财富就像水一样,能流动,会蒸发,处理得当可以‘载舟’,搞不好就要‘覆船’。它本身是清洁的,使用得当,可以滋润人生,造福社会,但是如果你起了贪心,它就会‘藏污纳垢’。”财富和人的结合,不仅改变了人的面目,同时也改变了财富的面目。财富观足可以透视出人性的本真。

1732年,富兰克林告诉世人:获取财富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追求财富是人类共通的诉求,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一过程无比艰难。当市场经济的大门真正向中国人敞开的时候,长期压抑的财富梦想开始被释放出来。梦想获得财富的人变得贪婪,而获得财富的人变得开始贪图享受。

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收入增加后,大量买些奢侈品。而穷人和富人在这点上的区别在于:富人是在最后才买奢侈品,而穷人和中等收入的人会先买奢侈品,他们可能厌烦了现状,期待有点新玩意,或者想看上去富有。他们看上去的确富有,但他们同时也陷入了贷款和收入拮据的陷阱中。那些总有钱的人,能长期富有的人是先建立他们的资产,然后才用资产所产生的收入购买奢侈品,穷人和中等收入的人则是用他们的血汗钱和将留给孩子们的遗产购买奢侈品。

更有一些极端的人,为了在赌场上为了不劳而获,结果衣衫不剩,甚至负债累累;为了维持自己高消费的生活,铤而走险的去谋求财富。

18岁的王某是一名高中毕业生。2008年5月,父亲为他在一家企业谋得一份工作。上班没多久,王某就对工作心生厌烦。于是就辞职回家,整天和一帮哥们儿吃喝玩乐。

但是时间一长,身上就没钱了。于是王某动起了不良心思。

7月份,王某找到高中同学吕芳,骗她说自己刚上班,手头有点紧,想借她的信用卡用用,以后发了工资再把消费掉的钱还到卡上。看在老同学的份儿上,吕芳把自己一张信用卡借给了他。

王某当然没有去上班。拿到到信用卡后,王某不但给自己购买皮鞋、时装,而且时常请朋友上咖啡店,短短20天内,卡上累计消费近万元。

不久,吕芳接到了银行催款通知,于是多次向王某催款还钱。王某以暂时没钱为由再三推脱。之后,王某的父亲代为归还了4500元。为讨回余款、透支的利息,吕芳最终选择将王某告上法庭。

在中国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家里的物质基础好,使孩子很自然地养成对家庭过于依赖的习惯,这几乎是很多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相同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使得这些在家长溺爱下长大的一代容易贪图享受并滋长不求进取的心理。他们在上学、找工作时候统统有老爸老妈的“金元攻势”在背后撑腰,孩子们就会以为钱来的太容易了。在家长和社会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对就业产生疲惫心态。等到他真正的走向社会的时候,恐怕会丧失一些在社会上打拼的能力。

哈佛教授告诉学生们:“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为这个世界做出些什么,留下些什么。”他们认为,要想有所成就,你就要勤奋,就要努力。贪图安逸,只会让你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不经过努力的享受完全没有实际意义,也不会长久,这种享受给你带来的损失,总有一天会让你追悔莫及。

可以没有钱没有人脉,但不能不勤奋

想要获得财富上的成功,勤奋是关键。只有无止境的追寻,才能到达财富顶峰的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事业中去,笨鸟先飞,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莱恩·赵,这位哈佛优秀学子的成功也与其勤奋紧密相关。

莱恩·L·赵现任美国联合航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此前,她是和平队队长和美国运输助理国务秘书。她说:“跟着妈妈和两位姐姐从台湾到美国找爸爸时,我才8岁。

由于不会讲英语,我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每个字都抄下来。到傍晚当爸爸干完他的三份工作回家后,我们再坐下来消化白天的功课。到我16岁那年,我的美式英语已经讲得非常流利,学业也相当出色。学校放暑假前夕,同学们开始谈论打零工。尽管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好好学习,我还是恳求他让我去找一份活儿。他最后同意了,让我去曼哈顿一家法律事务所当图书馆员的助手。

我上班的头一天,爸爸陪我去。离开事务所前,他笑着说:‘尽力干工作,尽力学本领。’尽管这话足以消除恐惧,可我仍然非常紧张。我真不想出任何差错,因为我不希望被给予第二次机会。这份工作原来十分精彩,我也把这个机会利用到最高程度。

无论听电话还是帮助读者挑选书,我都务求精确、详尽;在请求馆员帮忙前,我总是先竭尽我所能去多做。我学会了勤奋工作、积极主动,抢在别人请求或吩咐之前行动以及保持警醒和谨慎。末了,这家事务所希望我来年暑假再去帮忙,我高兴地应允了。

我在30多年前来到美国的时候,对这个新国家一无所知。

但我完成了芒特霍利约克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学业。现在我认识到父亲当年讲的这些话太对了:“你有责任开发自身潜在的天赋。美国是一个看重表现的国家,只要你刻苦工作,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否获得成功,智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少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商其实并不高。他们的成功,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爱因斯坦说:“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这句话,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年轻人的座右铭。

如今,我们身处市场经济浪潮中,迫切需要人们拼命地赚取财富,国家必须拥有财富、公司必须拥有财富、个人也必须拥有财富,人们不仅要为自己创造财富,而且也要为公司、为国家创造财富。个人有了财富,才能谈得上安居乐业,才能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有所投入。公司有了财富,才能扩大市场和投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更多产品。国家有了财富,才能在教育、科技、体育、文化等事业上进行大幅度财政投入,才能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要赚取财富,我们不妨学习清教徒般的热忱,为了财富勤奋的耕耘。

每天要问自己:“我勤奋吗?”

勤奋刻苦是一所高贵的学校,所有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进入其中,在那里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独立的精神,你坚韧不拔的习惯也会得到培养。其实,勤劳本身就是财富,如果你是一个勤劳、肯干、刻苦的员工,就能像蜜蜂一样,采的花越多,酿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命运掌握在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上,所谓的成功正是这些人的智慧和勤劳的结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别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实干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弥补这个弱势。

实干并且坚持下去是对勤奋刻苦的最好注解。要做一个好的员工,你就要像那些石匠一样,他们一次次地挥舞铁锤,试图把石头劈开。也许100次的努力和辛勤地捶打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结果,但最后的一击石头终会裂开的。成功的那一刻,正是你前面不停地刻苦工作的结果。

为了达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好,你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勤奋刻苦地训练专业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志向的人,每天都应该把这个问题在自己的心中问上几遍:“我勤奋吗?”

勤奋敬业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坚实的基础,它更像一个助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面前。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迁,你应该自豪地对自己说:“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结果。”

与之相反,懒惰是成功的天敌。你可以问自己:我能不能够靠自己生存下去?认真地问自己,不要给自己放宽条件。如果现在你觉得还做不到,那么你必须不懈努力,勤奋刻苦,用自己的实干达到这样的目标。一旦你觉得要靠自己活下去,那么你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但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

在一般人的眼里,汉夫雷·戴维肯定算不上命运的宠儿。由于出身贫寒,他接受教育和获得科学知识的机会都很有限。然而,他是一个有着真正勤奋刻苦精神的小伙子。当他在药店工作时,他甚至把旧的平底锅、烧水壶和各种各样的瓶子都用来做实验,锲而不舍地追求着科学和真理。后来,他以电化学创始人的身份出任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

年轻的约翰·沃纳梅克每天都要徒步4公里到费城,在那里的一家书店里打工,每周的报酬是1美元25美分,但他勤奋刻苦的精神让人感动。后来,他又转到一家制衣店工作,每周多加了25美分的工资。从这样的一个起点开始,他勤奋刻苦地工作,不断地向上攀登,最终成为了美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1889年,他被哈里森总统任命为邮政总局局长。

即使你在最卑微的劳动中,只要你着手工作了,你的整个灵魂必将化为一种真实的和谐!疑虑、欲念、忧伤、懊悔、愤怒、失望等所有都将不存在,于是一切也就平和而安宁。

农业生产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作,但在罗马,人们却非常地尊敬这一行当,那些凯旋的士兵和将军都要去务农。这个国度推崇勤劳的品质,罗马人把勤奋和功绩作为他们的箴言,甚至连古罗马皇帝临终前留下来的遗言竟然都是“让我们勤奋工作!”

成功需要刻苦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你更要相信,勤奋是检验成功的试金石。无论你的天赋如何,只要勤奋工作,就能弥补缺陷,扬长避短,最终成为一名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