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1476300000043

第43章 分享收获更多,丢掉30万的芝麻捡起500万的西瓜(3)

在今天,美国的经济表面上很风光,但实际上却暗礁四处,这些暗礁被信息产业的繁荣所掩盖。一旦微软这个信息产业的领头羊失去动力,损失最大的不仅是微软,微软的行业对手们受的损失可能更大,而损失最大的将会是美国的整体经济。因此微软也有足够的实力和胆魄去进行这种化敌为友的行动。

独享引起公愤,让利一分十分有利

树上落了一只乌鸦。这只乌鸦的嘴里衔着一大块食物,许多追踪者把这只乌鸦当成一个富有者,成群向它追了过来。现在,它们全都落下来,一声不响,一动不动,看着那只嘴里叼着东西,已经累到筋疲力尽,很吃力地喘息着的乌鸦。这只乌鸦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东西吞下去;然而它也不能就这样在地上从容不迫地把这块东西啄碎,那样乌鸦们会猛扑过去,于是就要开始一场通常所说的混战了。它只好停在那儿,保卫嘴巴里的那块东西。

也许是因为嘴里叼着东西呼吸困难,也许是因为它被大家追赶,已经弄得精疲力竭——只见它摇晃了一下,突然失落了叼着的那块东西。

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混战中,一只非常机灵的乌鸦抢到了那块东西,立刻展翅飞去。这当然是另一只乌鸦——头一只被追赶得精疲力竭的乌鸦也在跟着飞,但已明显地落在大家的后面了。

结果是第二只乌鸦也像第一只一样,弄得精疲力竭,也落到一棵树上,也是终于失落了那块东西,于是又是一场混战,所有的乌鸦又去追赶那个幸运儿……

富有的乌鸦的处境多么可怕,只是因为想独享食物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不会与别人分享,最终的结果是自己也享受不到。快乐分给大家就会成倍地增加。相反地,如果紧握住不放,就会有别人嫉妒你的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源泉,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处于快乐的包围之中。财富同样也是可以分享的,你给别人带来了利益,你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东西就会越多。而如果你以为的排斥异己,妄图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势必要引起公愤,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无所获。

穷人为什么穷?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总是想着独占和索取,恨不得把隔壁的同业搞垮,恨不得把客人的钱掏光,然后一脚踢出去。这种人无论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是一个失败者。想独享财富,意味着失去财富。很少人知道分享和给予的智慧,所以成功的总是少数人。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在谈到“华人首富”李嘉诚时说:“他有很多哲理性的语言,我都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父亲没有教他赚钱的方法,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他拿6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2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6分,但现在多了100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8分的话,100个会变成5个,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在台湾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一万元起步,做到100亿台币的资产。他是怎么创业成功的?他在别家做总经理的时候,对老板说,假如想要成功的话,应该考虑多让一分利而不是多争一分利。他给老板看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就是报道李嘉诚,然后在上面写着:“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他就是用这套李嘉诚哲学,成为一个拥资100亿台币的董事长。

前面提到的安东尼·罗宾,对李嘉诚的让利理论十分赞赏,并立即应用于实践中,他和任何人合作,一定用这样的思考模式,因此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比如,他在台湾刚开始演讲的时候,“有一个经纪人,他有买房子还贷款的压力,而我没有什么压力,但给他的抽成不够,没有办法付贷款。为了帮他付清贷款,我给他额外的提成。我的另一个合伙人,他也有很多合伙人,但他什么都不懂,我还得教,结果我和他对开分。为了帮助他消除他的生活压力,我愿意多牺牲二十个点。”

台湾企业家、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也是一个让利专家,他认为,助人等于助自己。台塑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很高,让它的下游客户羡慕不已,建议台塑将自己的管理精华传授给客户,使客户能迅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项建议反馈到台塑后,王永庆欣然应允,决定开办“企管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学员来自众多行业,都是台塑集团公司的客户,连一些著名企业的老板也报名参加。

台塑企业本着为客户提供管理资讯服务的精神,对学员一律免费。台塑企业除提供教材外,同时免费供应午餐与晚餐。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咖啡时间”,供应各式餐点。根据台塑总管理处的成本核算,每位学员的花费约为800元台币,总支出达160万元台币。在一般人看来,花钱请别人来学自己的“绝活”,无疑是干傻事。但王永庆的理念却是与人有利,自己有利。这正是他的出类拔萃之处。

王永庆深知,台塑与下游企业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他从不利用“龙头老大”的地位为自己争利。相反,他宁可自己少赚点,也要保障下游企业的利益。有一年,由于世界石油危机和关贸壁垒的盛行,使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全球塑胶原料价格普遍上扬。按市场常规,台塑此时提价是名正言顺的。但王永庆考虑到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决定降低公司的目标利润,维持原供应价,自行消化涨价成本。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大度,他说:“如果赚一块钱就有利润,为什么要赚两块钱呢?何不把这一块钱留给客户,让他去扩大设备,如此一来客户的原料需求量将会更大,订单不就更多了?”

让一分利反而十分有利,这一道理看似简单,但许多人一旦利益当前,却无法克服争利之心,从而丧失了长远利益。这正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本质差别所在,也是人生成败的秘诀所在。

选择可靠的合作对象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次成功的秘决。比尔·盖次说:“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 人们自然也愿意与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成功,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有人分析,世界上著名的富豪,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拥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现代化信息的急剧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决定了人们必须通过合作来获取信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通过与别人的合作,获得如是准确的财富信息,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成功经营者能拥有今天的业绩,合作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菲力·斯通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企业是靠大家做出来的。

美国轮胎大王凡士通创始人——菲力·斯通当年从罗唐纳处购得充气橡胶轮胎的专利,但苦于没有销路。后恰逢汽车业巨子福特发明T型车,遂把凡士通轮胎卖给福特,结成营销联盟。这一买卖做了长达100年之久,奠定了凡士通轮船业巨子的地位。

犹太商人既能选择志同道合、素质高的合作伙伴,又能先小人后君子,签订详细、完善的合作协议。因为他们明白,单单以友谊为纽带,以感情为基础的合作,最终是不可靠的。

在商战中,犹太人非常重视合作,他们认为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合作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而且可以增大双方的力量。

那么什么人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呢?犹太人自有一套基本准则:不学无术、无特长的不可合作;对人持怀疑态度、不以诚相待者不可合作;善于巴结逢迎、见风使舵者不能使用;思想僵化保守,不能跟上时代且一意孤行的人不能使用。当然,与有实力的伙伴合作,看似可以背靠大树做文章,但大公司往往以强欺弱,容易大鱼吃小鱼。不过,既然是双方合作,就有其合作的必要性,双方是各取所需,实力弱的一方没必要对另一方一味迁就,一味迁就的结果是姑息养奸,对方一旦掌握了你的特长,你就会被一脚踢开。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合作有时是很难成功的。创业时,彼此尚能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而一旦有了胜利果实,就会为各自的利益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导致合作失败。所以,犹太商人既能选择志同道合、素质高的合作伙伴,同时还要与合作伙伴签订详细、完善的合作协议,这样的目的就是避免因感情涉入而带来的损失。因为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单单以友谊为纽带,以感情为基础的合作,最终是不可靠的。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德,以“成功的习惯”为题,作过一次演讲。他说:“现在是个竞争的时代,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对手,自己就难以强大。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你行我也行,你赢我也赢’的竞争意识。有了这种意识,人就不会受嫉妒的折磨,成功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成功的捷径是向成功者学习,与成功人士合作。假如有人胜过你,你就真诚地欣赏他,虚心地向他学习,这样就能在共同的成功中分享成果,分享快乐。”请记住:世界这么大,容得下你、我、他。天空中有足够的空间,能容纳更多成功的人。当你实力不够时,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斤斤计较,要考虑对方的一些无形资产和长远的效益。还有一点,合作之前,要确保合作对象是值得分享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