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1476300000006

第6章 财富本身无罪,每个人都拥有致富的权利(2)

总之,如果没有钱,许多事情都无法做,社会物质产品不能快速交换了流通,如果缺钱,个人生活必然窘迫,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从反面说明了金钱的作用。当然,大量的金钱除了前面讲的几种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功用之外,更多的间接意义是不可估量。

金钱值得人尊敬和重视

不管方式方法如何,只要是通过自己经营能力赚来的钱,就受之无愧。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就只有金钱最值得人尊敬和重视。

犹太人认为,不管方式方法如何,只要是通过自己经营能力赚来的钱,就受之无愧。

他们素把金钱当做世俗的上帝。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之外,就只有金钱最值得人尊敬和重视。

在《塔木德》中,有许多关于金钱的格言:

“《圣经》放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

“伤害人们的东西有三:烦恼、争吵、空钱包,其中以空钱包为最。”

“一旦钱币响,坏话便停止。”

“用钱去敲门,没有不开的。”

“身体依心而生存,心则依靠钱包而生存。”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它在祝福着人们。”

“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

共产主义先驱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写道:“犹太人用自己的方式解放自己,他们解放了自己。不仅因为他们掌握了金钱势力,而且因为金钱通过他们或者不通过他们成了世界势力。犹太人的实际精神就成了基督教各国人们的实际精神,犹太人的自我解放到了使基督教徒变成犹太人的程度。”

犹太人在追逐金钱,聚集财富方面的成功,使得其他民族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也使得其他民族不得不向犹太人学习。因为在商业社会中,人的成功标志,人的价值的实现,更多地是依靠自己在财富方面的成功。在这个意义上,犹太民族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也最“先知”的民族了。

对于赚钱,在不拘泥于形式方式外,犹太人还抱有一种平常心。这也正是犹太人关于财富的一种大智慧。

热爱金钱才能拥有财富

追求物质和财富,是人的天性。早在我国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值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人追求金钱和财富具有合理性。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日常的吃、穿、住、用、行都需要金钱,上学问题、看病问题解决好也需要金钱。有了充裕的金钱和财富,人们才能敢于花钱,穿时尚戴金银,买房子买车,外出旅游等等享受生活都需要钱。一个人如果没有钱就不能够拥有所有他想要的东西。生活质量提高得如此之快,变得如此之复杂,甚至最普通的人为了生活在一个较幸福的环境中都需要大量的财富。哈佛教授说,钱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的确,因为钱引发了一些社会的丑恶面,但是不能因为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否则能给我们带来的利益。

以前,人们认识到了金钱的好处,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常常不愿意提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不言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安贫乐命”等观念仍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不过,随着全球化的开放,让现代人身上发生了这种观念上的进步和变化,激励和促使了广大年轻人施展自己的致富才干。想致富没有错,对财富的渴望实际上就是对更有钱、更富足、更丰富的生活的一种向往,这种渴望是值得赞扬的;那些不愿过上更好的生活的人是不正常的。因此,那些不想拥有足够的钱买他所有想要的东西的人是不正常的。

正确的认识金钱,不带任何愧疚感的去挣钱,这也许是现代很多富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只有热爱金钱才能有机会去挣取更多的金钱。

美国“金融暴君”——唐纳德·托纳斯·里甘毫不掩饰他对金钱的热爱:“我喜欢金钱,这是秉性,也是正业。”他在金融市场上的呼风唤雨的能力,与他对金钱的热爱和追求是分不开的。

1918年12月21日,里甘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家境贫穷。但他穷且益坚,凭得自身的才学获得了一笔奖学金,这使得他有机会进入贵族学府哈佛大学深造。大学期间,他主修科是英语,但由于他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是同学,因而对家财亿万的肯尼迪家族无限羡慕,于是在读书之余,遂产生了生财的念头。 他通过组织学生旅行团的办法,在1940年哈佛大学毕业之前,净赚了5千多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同时,为了以后更能在商场上有所作为,他又在哈佛法学院进修,不过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中断。

美国一位华尔街的专栏作家曾经说:有能力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兴风作浪,使熊市变为牛市,或者相反的人,是像这位里甘先生过去那样在美国以至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人。打从60年代中期在梅里尔·林奇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起,里甘就逐渐成为华尔街一个财雄势大的人物。当他在金融界功成名就之时,他向美国财政部长这一职位开始进发。

里甘,不是一个出身于豪门富户的人,他从华尔街大亨变为美国财政部长,从华尔街强人变为美国财政部头号强人。里甘的事业之所以始终如日中天,与他本人爱金钱同时又生财有术是分不开的。

获得财富需要积极地行动。这其中的饱含的奋斗、艰难需要你的热忱去支持;获得财富需要有强烈而坚定的挣钱欲望,然后根据这个愿望制定尽可能实际又充满冒险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能获得金钱与财富。

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人生的创富历程。

哈佛大学的奥里森森·马登教授曾经说:热情的态度是做任何事都必须的。因为,唯有热忱,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这是每个追求财富成功者都具有的特质。喜欢金钱不一定能让你致富,但是如果不爱财则一定与财富无缘。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改变命运,变得富有,就先学会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金钱。

追求财富,但不要蒙蔽自我

一天,一个拥有无数钱财的吝啬鬼去到智者那儿乞求祝福。

智者让他站在窗前,让他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人们。”智者又把一面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自己。”

智者解释说:“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镜子上镀了一层水银。单纯的玻璃让我们能看到别人,而镀上水银的玻璃却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人们的眼睛常被金钱所蒙蔽,只见自己而不见别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幸福呢?

财富的积累速度和追求欲望如果和人的品位、文化修养不成正比的话,人就会被金钱所蒙蔽,成了“享受盲”或“追求狂”。

有些人的钱只有两样用途,吃饭与吃药。

不要让钱蒙蔽了你的眼睛,要学会在财富中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都感到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出去。这举动让人们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剩下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你是不是觉得失去有时候也会变得可爱?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即使我们的知识再多,做的事情再仔细,有时候我们却避免不了要失去一些财富。这种失去是正常的、是难免的,与其失望悔恨,不如像故事中的老人一样,让不幸的失去变得可爱,变得那么坦然。

“水能覆舟,也能载舟。”财富同样如此。财富本身并无所谓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为富不仁者以它来作恶,慈悲众生者以它来行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视金钱如粪土”。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财富,我们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造福社会,并且没有贪着之心,那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

成功者善于放弃,并从放弃中找到价值,从而使自己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佛语曰:“放下。”简单的两个字包含着深奥的哲理。我们难受,因为我们没有放下;我们痛苦失望,因为我们没有放下……

我们应该在放弃中学到智慧,让失去变得可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