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粉红战争
1479000000016

第16章 生死情劫(2)

“很多细节我不知道,我知道的细节,我不能告诉你。我只可以告诉你,赵小露自从认识老温以后,与他有不少工作往来,不知是慢慢地,还是一见钟情地爱上了他。但老温应该是还爱着你,所以拒绝了她,那段时间,我跟在屁股后边猛追她,于是,她一方面为了完成老温的一期杂志主题,另一方面追温锐没有结果,也许还是躲避我的追求,独自远行走滇藏线,在那次行走中,不小心掉山谷下,死了。你说说看,她的死,是否有可能与咱们三个人都有关系?”

杨浩的谈话,让王小艳觉得他的思维与逻辑很好,简短一两百字,把一个可能非常复杂故事,讲得非常透彻。

至少这故事的前因后果,开头结尾,都交待得非常清楚,对于那些根本不在乎过程只看重结果的人来说,也许这一百多字,就足够了。

但对于王小艳来讲,她觉得不够。杨浩已经明确说了,知道的细节,不能告诉自己,可能只是他追她的细节吧。这是可以理解的。

看得出来,杨浩是非常认真的。

难道,对于赵小露的死,他觉得他有一定的责任?他因为她的死而自责?那温锐呢?应该会比杨浩更自责吧?

王小艳一堆问号,拍在自己脑门上。她知道没有办法跟杨浩家长里短。于是安慰他:“其实你不用自责,也许她的死,跟你跟我跟温锐,都没有关系,也许就是一场意外。”

“当时也只有两个当地的向导在场,警察也调查确认了她的死亡就是一场意外事故。”

“这不就行了吗?”

“这个意外,也许在你们家老温心里,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伤痛。老温会觉得她的死,与他有关。”

“嗯,出了这样的事,可能每个与死者有关联的人,都会不自觉往自己身上联想。何况温锐,现在连我,都觉得像你说的,应该为此承担责任似的。”

“你,只是间接的,直接关系的应该是温锐,因为选题是帮他做的,而且应该是在受到温锐的情感伤害后,她独自远行的,你觉得温锐会不自责吗?”

“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会自责。我这次回来,就发现了现在的温锐与几年前有很大的变化,只是我感受不到具体的变化在哪里,现在想,他变得很成熟,很包容,很能忍让。经历了这样的事,对他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

“温锐,应该是拿你,去拒绝她的,所以,说不定她死前那一刻最想见的人,是你。”

王小艳在沉重的气氛中感受到了一丝凉意。也许是因为杨浩说自己被一个将死的人惦记。

“对了,他们做的什么选题呀?需要去走那么危险的路?”

“之前,是赵小露走过一次滇藏线,了解到在古代,很多商人,从云南出发,用马驮着商品,沿着滇藏线,到达拉萨,一路上与藏民进行物物交换,交换回来的东西,又卖到昆明等地,从中赢利,随着西藏交通越来越发达,这种以马帮行商的模式,利益小,周期长,干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作为一种几百年的行商模式,它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而且,应该用一种文化载体留下来,于是,他们一起策划了一期杂志主题,叫《最后的马帮》,你从这个选题名,应该知道这个选题的意义所在。他们还计划了要把这个选题做完后,专门出版一本《最后的马帮》的书,以更深度地记录这一即将绝迹的商业模式。”

“他们应该知道这个选题的危险性呀,那么难走的路,而且越来越少人走,多危险呀。”

“他们应该知道其危险性,开始有一段时间,没有实施这个计划。”

“那后来怎么赵小露一个人去了呢?”

“这就回到开头了呗,温锐对她的拒绝,我对她的穷追,她很郁闷很烦恼,于是选择了一个人去,在当地请了两个向导同行,没想到这次行程,让她失去了生命。我很痛心,也很自责。”

“你很爱很爱她吗?这应该不是你的风格呀。”

“如果是真爱上她而追她,然后她出了意外,可能自责还会少一点,你就别追问了,打住,我不想再聊下去了,今天也不早了,差不多了,咱们回吧?”

“哦,9点多了,是不早了,今天非常谢谢你,希望以后,我们能是好朋友。”

“你不介意我长的很色了?”

“我都结婚了,长大了,成熟了,大学时不懂事,你别在意。”

“本来我打算今天让你买单的,哈哈。”

“当然该我买单呀,本来就是我约你的呀。”

“别,别,我买,无论谁约谁,我买单,第一次与你一起喝茶,让你买单,老温知道了,我丢不起那人,你别跟我争,我愿意交你这个迟到的朋友。”

“好吧,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改天,我和温锐请你吃饭,好吗?”

“行呀,对了,我建议你别在老温面前提起赵小露,那应该是他心里的一个禁区。”

“嗯,我知道了,谢谢你提醒。”

王小艳觉得与杨浩的沟通,比她想象中还要顺利,这个男人,一点都不让她讨厌,但在几年前,自己怎么就那么排斥与他接触,不得其解。

虽然从杨浩那里没有得到赵小露与温锐的细节,但故事的大概脉络已经很清楚了,只是觉得,杨浩的这套说辞对温锐太有利了,根本找不出一点对温锐不利的破绽。在杨浩的话语中,自己居然成为温锐拒绝赵小露的理由,甚至要为赵小露的死“也许应该承担一部份责任”,而且,他把自己也搭进去“也许应该承担一部份责任”。

由此,可以判断杨浩对温锐的兄弟义气吗?

或者杨浩是一个非常会沟通的人?

还是本身就是一个有担当值得信任的男人?

他说的那句不爱赵小露却去追她,是这次谈话的唯一的破绽吗?

还是故意留下线索,等她去寻找答案?

王小艳觉得有必要再跟李小玉确认一下匿名短信是否是出自她手。

或者,从李小玉那里去了解更多的赵小露与温锐的故事?

王小艳觉得自己与杨浩的坦率,得到的也未必是最真实的答案。

李小玉呢,在自己隐瞒身份时大抖猛料,会因为自己公开身份,就此收手吗?王小艳想出来的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想清楚了李小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李小玉的目的,是素材,王小艳可以确认。

那么,就跟李小玉挑明了谈吧,只要有足够的情报,就可以从她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在杨浩与李小玉之间来回串词,是可以弄清楚赵小露的真相的。

王小艳突然觉得赵小露与温锐的事,没有什么值得继续追查的了。

弄清楚温锐是否真的爱过赵小露,对自己真的那么重要吗?爱没爱过赵小露,能改变温锐对她的内疚与自责吗?似乎什么都有了答案,因为她已经死了,王小艳宁愿赵小露生前,温锐是爱过她的,这样,也算是对死者亡灵的告慰吧。

由此及彼,还要去找出大学时温锐的那个情人,是谁吗?

温锐、杨浩、菲菲,三个人几乎都给自己说了一个道理:人,也许都有追求真相的欲望,但不是所有的当事者都能承受得起的。

温锐的真相如果真的摆在面前了,真的就不能承受吗?王小艳不信。

王小艳还是拨通了李小玉的电话,就算只是告许她“我知道你知道我是王小艳”,也有必要给李小玉打这个电话。

“你好,我是王小艳。”

“你不是王疏影吗?”

“你知道我是王小艳,我也知道你知道我就是王小艳。也许用王疏影这个名字,能让你畅所欲言,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那现在的想法呢?”

“我现在觉得你无所谓,你最关心的是你想要得到的素材,至于从谁手上得到,你无所谓。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演戏了。”

“嗯,你很了解我了。那以后,我就用你想要的东西,从你那里换我想要的东西,行吗?”

“是的,我打电话给你,就是想跟你说明这一点。还有,我觉得你关心的,不仅仅是素材那么简单,还有关于你或你身边人的真相。”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每个人,都有找到真相的欲望。尤其是你。我也有这种欲望,你可以告诉我一个真相吗?”

“什么真相,你说?只要我觉得不亏,我就可以告诉你?”

“这个真相,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你换,你愿意回答就回答,不愿回答,我也不勉强你,今天从你那里出来后10分钟左右,有一个网页地址链接的短信,是你安排发给我的吗?”

“什么短信?我可以回答你。我没有给你发过任何短信。”

“好的,谢谢你!”

“别急,咱们可以约明天见面吗?看看咱们,是否有可以交换的情报?”

“好像你目前没有提供任何给我有价值的情报线索吧?”

“你对赵小露与温锐的故事,没有兴趣?还是忘了我告诉你他们那关于生命意义的爱情?”

果然如她所料,李小玉上当了。

“赵小露和温锐之间的事,我已经很清楚了。而且,对于已故的人,我不想再去议论了。”

“对已故者,我觉得更应该还她一个真相,对未亡人呢?没有真相,所有人都会更纠结。”

“愿闻其详。”

“那你答应明天见面了?为了跟你聊天,我可是做了很多功课呀,你拿你大学时你知道的温锐、你、黄小菲、杨浩之间的事,来交换你们这四个人之间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事,这还算公平吧?”

“我们四个人的事,很简单,怕你觉得不划算。”

“没有什么划不划算的,这就像投资,我在你身上投资越多,也许,你给我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多,情报交易,跟做生意完全是一样的,我是一个舍得投资的人。赵小露和温锐之间的事,你兴趣不浓了,但我可以白送你一些忠告,算是在你身上再投资。”

“那你也会把这些你得到的故事,写进未来的书里?”

“我没那么笨,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论上,生活里的真实故事在我书里,已经面目全非了,只有那些行为,行为的动机,还有爱本身,是不变的。你知道,我们写作,没有生活素材,空想出来的爱情或行为,是无法去感动到人的,读者会觉得苍白无力。”

“那约个时间地点吧!”

“那我说时间,明早9点,地点你定,找个安静的地方,行吗?”

王小艳把地点约到了与杨浩喝茶的茶楼,如果明天能再去那个包间,更好。

刚好可以打听一下,杨浩与李小玉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秘密。因为在她与杨浩提到李小玉的时候,杨浩的直接反应出卖了他与李小玉之间的关系:相当的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