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东宫霸情:枭女杠上皇太子
148500000169

第169章

当日的王副将已经是儒成的将军,他和总兵大人两人在城门处迎接着。

两人骑在马上,看着浩浩荡荡行驶而来的仪仗队,相视一眼,神情都有着恍然隔世的感觉,两个月前,他们还和古国的黑魈军在这里拼个你死我活,但如今,却大开城门,欢迎对方进城,这极大的对比,又岂是世事难料可以形容?

王将军看着那个让他印像最深刻的弄竹此时正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红衣锦袍迎风飘飞,墨发飞扬,美丽的不像是一个男人的男人。

就是他杀了石将军,就连他都差点死在他的剑下。

弄竹似是随意的抬眸,迎上王将军的目光,嘴角一挑,似笑非笑的意味让王将军心里有些恼怒。

这四君子弄竹公子也太嚣张了,虽然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下了战场,且又是如今两国和平共处,他不应该再去计较这些,但这人的目光也太放肆了,他在嘲讽他。

总兵大人轻扯了一下王将军的衣袖,王将军这才轻哼一声,别开了目光。

他微愣,连忙抬头,看着车辇旁,心里有些惊讶,四君子竟然出动了三人?只少了一弄菊一人?

弄兰和弄梅两人同样都是骑在马上,感觉着王将军打量着她们的目光,她们视若无睹。

其实不只是王将军心里犯滴咕,就是她们自己,心里也还在震惊中,主子吃到了嘴里的瑞丰国竟然吐了出来,拱手相让,这如何不让她们惊愕万分。

如今主子不仅亲自前来道贺,而且光是这阵式,主子就从来没有用过,更别提那近乎是把一半国库都掏了来的金银珠宝。

这倒是其次的,反正这些主子多的是,掏了些出来,国库也宽松一些,但更重要的是,龙灵草、千年雪莲、千年人参……皆是稀世珍宝,主子也毫不手软,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当然,这些身外物,她们退一万步,都可以不说,但让她们不敢置信的是主子三天前就到达了边境,在那儿等着儒城开关门,让人紧盯着,开了关门,就即刻启程,结合以上诡异,她们完全认同弄竹的话,主子中邪了!

古烨坐在车辇中,看似神情淡然,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此刻的心情,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是攻破瑞丰国,吃掉祥云国,统一整个龙洲大陆。

她能让宫清隽退兵,必定是和宫清隽达成了协议。

他不需要去想,也知道如果他攻打祥云国,她一定会出兵,不是帮他,而是帮祥云国,因为她需要三国鼎足,她要用祥云国来牵制古国,让天下安定太平。

然后,然后她带着傲人在瑞丰国里,守着这个国家,两母子生活着,一个没有他,没有宫清隽,只有她的独立国家。

她把他排斥在了生命之外,也排斥在了傲人生命之外。

如今,瑞丰国在她的手里,日后是傲人的,古国日后也是傲人的,只剩一个夹在中间的祥云国,吃与不吃,已经不重要了,他不计一切代价追求的梦想,突然变成了这样的局势,他的心,茫然的让他失去了方向,他的梦想,他的追求突然也没有了意义。

他在古国,而她和傲人却在瑞丰国,这怎么打?怎么灭?跟谁打?灭了谁?

一切,乱成了一团麻,而且是没有头绪无法解开的混乱局面。

他想起这些,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这一切,是梦吗?为何会有这样不曾预料过的事情发生?

此时的古烨坐在他的车辇里,纠结着,思考着。

与此同时,宫清隽的御辇和使节军也从铁城进入,亦同样是在深思着,纠结着!

当今局势,三足鼎立局面已经形成,不可能会轻易打破,

古国灭祥云国,瑞丰国不同意。

祥云国灭古国,瑞丰国也不会同意。

自然,古国也不可能会来灭瑞丰国,也不会同意祥云国灭瑞丰国。

这一场理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即将上演着!

夕阳余晖,苍郁的树叶也染上了黄色,风吹过,偶有几片从树上轻盈的飘落,楚晚幽半卧软榻上面,素手撑着头,微笑地看着傲人正在宫女的帮助下试穿着朝服和金冠。

离登基大典还差三天,所有的一切事务都准备的妥妥当当了,她的傲人也终于要登上这历史舞台。

“太后,您看皇上身上的朝服还需要修改吗?”女官恭敬的问道。

太后?楚晚幽失笑,宫中所有的人这几天也都知道了登基的是傲人,所有的人都称她为太后了,这让她啼笑皆非,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自然得入乡随俗,她的儿子是皇帝,她本来就应该是太后。

“不必了,就这样了,不需要改了。”看着傲人身穿金色的龙袍,头戴金冠的走来,虽然他还很小,不足两岁,但那张俊俏的脸蛋有着不符合小孩子的沉静,在这身衣服衬托下,倒也帝王气势十足。

“是”女官们恭敬的退至一旁。

殿外守候着的太监小跑的进来,恭敬的说道:“启禀太后,古国古帝和祥云国隽帝的使节军已经在京城郊外了,即将要进入京城,吴大人在外请示太后,太后是否移驾亲往?”

楚晚幽敛下眼,沉思了半响后,她淡淡的说道:“让吴大人和周统领迎他们入驿宫就行了。”和他们之间的牵扯就等傲人登基后,再说吧。

“是”太监恭敬的弯腰退出去传达旨意。

京城主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人群耸动,热闹的场面哪里还看得出来当日战争逃亡的场景。

新皇后天就要登基了,京城戒备森严,但也有条不紊,街边商铺林立,百姓们也都看个热闹。

此时大批的禁军开道,把主大道清空了出来,欢迎两国皇帝进入。

“真是想不到,前段时间,两国都还进攻我们,现在就又相安无事,还亲自前来道贺新皇登基,真是世事难料。”

人群里,一名老者暗自摇头,叹息的说道。

“反正不管谁当皇帝,只要没有战争,我们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就行了。”旁边的人听见老者的叹息,也出腔说道。

“是啊,只要我们过上安稳的日子,谁当皇帝都跟我们没有关系。”

人群中,很多人看着眼前的情景,说出心里最现实的话。

落霞染红了半边天,一阵微风吹来,带着些许的凉意,但此刻的京城主街道上,却是热闹非凡,奏乐声,马啼声,脚步声从城门缓缓而来。

宫清隽坐在车辇内,心里百感交集,一路走来,从铁城入关,再到京城,中间经历七八个城,抵达每个城的时候,当地的官员表现出来的有礼恭迎态度,却又不会让人感觉到奉承,这其中的拿捏度,让他惊讶,在这么短时间内,她更换了一个国家,却还能让百姓安定,平息百姓的恐慌,还能对各地官员调教有度,她治国能力让他惊叹。

“瑞丰国礼部尚书吴承贵。”“瑞丰国禁军统领周大东。”“代表我皇恭迎隽帝陛下大驾,隽帝金安!”

礼部吴大人从轿中出来,大东从马上下来,两人都抱拳恭敬有礼的说道。

车辇内传来宫清隽的声音:“两位大人免礼。”一个半月时间,她是如何做到把瑞丰国治理的有条有序,严谨却又不会让人感觉到酷吏,就连前来迎驾的两人身份也够安排的很是巧妙。

礼部,禁军,一文臣,一武将,两人的语气恭敬有礼,却又不卑不亢。

也许,他在她身上看到的,只是一角,却自认为了解她的全部,她,是个谜,无法猜测、看透的谜。

“谢陛下,陛下请。”

圆月高挂在上空,天地间仿佛盖起了一片轻纱,在这凉爽清明的夜里,让人心清气爽,晚云飘过之后,月色如水一样的让夜朦胧而梦幻。

两国皇帝都安置在了驿宫,瑞丰国的士兵守卫森严,来回巡视着。

古烨静站在窗前,负手而立,面无表情的听着身后三人的话,心里泛着一连串的涟漪。

站在他身后的四君子之弄竹,弄兰,弄梅三人脸上也都有着严肃。

“每一个城,每一天都定时发放赈粮,百姓安稳平定。”弄兰说道。

“城与城之间通关盘查将士的态度严谨中透出温和。”弄竹说道。“商户繁荣,一路走来,每个城主街上的商人都舍得把大把的银子拿出来开铺周转。”

三人说完,神情都有着惊讶,短短时间内,瑞丰国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她能做到这些,暗中必然有着一个非常强大的暗组织。”古烨淡淡的说道。

“可是时间这么短,她又如何办到的?”弄梅不解。

古烨嘴角一挑,瑞丰国能在短短时间内,有了一个斩新的风貌,不只是她这一个多月来的努力,而是她目光远大,一早就安排了这条后路,因为她知道,她一定会赢。

他和宫清隽都是她棋盘上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