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老北京风情泥塑
14851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廾世纪六十年代初(壬寅年)生于北京。属性为虎、命中为土,且自幼喜泥土,所以注定跟泥土打交道。

1980年高中毕业,考入化工学校学习;后分配到化工厂工作。在职期间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专业。1999年企业倒闭下岗自谋职业。

从此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生活我只身一人南下上海、广东等地工作。那时,经常在梦里梦见北京的家和我童年的情景。几年后回到北京创办自己的事业。

在外漂泊的日里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时想起我儿时的梦想:捏泥人和京味文化。

要说捏泥人,我的第一个所谓的“作品”是在七、八岁时创作的。有一次我父亲搪煤炉时剩下一大块青灰,我顺手捏了几下就捏成了一个大胡子头像,在窗台上摆了一个冬天,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后来用肥皂、粉笔等物刻人像,不知挨母亲和老师多少责备。那时肥皂等很多生活用品是凭票供应的,每月只有一条肥皂,母亲看见我刻肥皂非常心疼,每月买回肥皂总要把它藏起来怕我见到。母亲常说我“手碎”(北京话,意思是:嗜好动手)。关于“京味文化”,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小的时候常听父亲讲“四九城”的故事。这两件事在我的心里埋的很深很深。

这就是我今天能创作出:“老北京风俗泥塑——三百六十行”的原因所在。

近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又重新恢复泥塑创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之在技法上有所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2002年建立了个人工作室:《泥水坊》。我把京味市井文化和泥塑这种艺术形式找到了结合点,我用一双手、一把泥土塑造咱老北京的风俗和风情,把我的情感揉进这泥土之中。

在创作中遇到很多困难。由于很多行当都已经消失了,所以创作起来比较复杂。特别是很多资料里记述的并不详细,所以很多细节无法表现,于是我就跑到胡同里去向那些土生土长的老人取经。

我每年都逛庙会,不是去吃小吃的,而是去掏宝的。在庙会上看到一些传统内容的表演,回来就把他捏出来。为了让人物的动作神态更加生动逼真,很多行当都要亲自尝试和体会,比如说有些曲艺形式,都是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的。

老北京的风俗市井文化,用素泥(注:泥塑分素泥和彩泥两种)“泥塑”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来表现尤为贴切,更能体现出它的京味儿;泥塑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有可观赏性,立体再现了老北京的风情、风俗。老北京各行各业的“小人物”形象,浮现在人们面前;再现历史的同时又起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我的泥塑作品主要通过六个方面,把老北京五行八作、各行各业等具体内容来表现。

第一,“老北京交通篇”

第二,“老北京娱乐篇”

第三,“老北京商市篇”

第四,“老北京饮食篇”

第五,“老北京风情篇”

第六,“老天桥八大怪”

我喜爱这些“小人物”,通过他们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时最重要的是赋予了民间京味文化的灵魂。“泥塑”的立体表现形式,是老北京风俗的真实写照。从中看到人们的衣着打扮,音容笑貌。表现了老北京各色人等,五行八作:“商贩、店主的伶俐;车夫和靠力气吃饭人的辛苦;艺人的艰辛;王公贵族的奢华”。

通过泥塑人物,勾画出一幅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风俗图画,透着几分的古朴、几分温馨和几分怀旧。看到这些“小人物”,合上眼睛仿佛又听到了,那走街串巷,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和嘈杂的人声:

“卖!……大小…金鱼…喽!”;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臭豆腐”;“……”

我的泥塑作品,是在把人们记忆深处,早已模糊的影相慢慢挖掘和显相出来,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到他们生活城市的过去。在此如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觉得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飞速发展,在人们忙碌之余,还需要从心底里,保留几丝曾经拥有过的那份古朴和豁达。温故而知新,老北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基石,当我们触摸她时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朋友!——您听到了吗?那“卖估依的吆喝声、‘唤头’的嗡嗡声、卖糖的锣声和唱大鼓书的悠扬的琴声——还有那在冬日里听到的秋虫声”。

2003年创办了《吴德寅泥水坊泥塑工作室》。主要以老北京风情人物为主要创作题材,突出地域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2006年建立了《老北京风情泥塑博物馆》展馆面积200平米,展品近500件。展室通过六个章节展示了老北京的风情画卷。

几年来接待了众多媒体的专题专访和普通的参观者。(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各大平面媒体)

2008年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展,荣获届艺术展的最高奖:《奇品奖》。

近年来,泥水坊泥塑工作室应邀为“北京公交博物馆”、“北京空竹博物馆”、“北京西城广福观博物馆”、“山东荣城渔村博物馆”、内蒙“鄂尔多斯煤矿博物馆”等,设计并创作场景及人物。

2010年应邀参加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新排大型话剧《四世同堂》人物设计和制作。

2010年10月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老北京风情泥塑》个人专著。

2014年受聘于北京电子职业学院艺术学院。

2015年参加北京电视台的十五集大型专题片《寻找原汁原味老字号》的拍摄。

其艺术风格粗犷、朴实,手法简练,夸张不失传神,把老北京的“五行八作”小人物的生活百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艺术上具有较强的北京地域泥塑风格的特点,传统的泥塑艺术与老北京风情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深受众多泥塑爱好者和收藏者的喜爱。

近几年在《北京晚报》、《北京信报》、《法制晚报》、《丰台社区报》等报刊上多次刊登过介绍其泥塑作品的文章;

2006年至2015年有线电视台、北京卫视、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多次为其制作并播放专题节目。

现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作品有:《老北京风俗泥塑——旧京三百六十行》、《老天桥新老‘八大怪’》、《旧京风情》等。

我认为,除了胡同、门楼、四合院,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也应该是北京的符号。“收藏记忆、收藏生活”。“传统泥塑艺术、传承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