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篇凡二十六章,所论皆礼乐祭祀之事。“八佾”为首章孔子语前二字,且与乐有关,故以为篇名。《礼记·曲礼上》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乐记》云:“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故以《八佾》次《为政》。
一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
孔子谓季氏:“谓”,评论、谈论。“季氏”,鲁大夫季孙意如,昭公臣,谥平子。《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昭公曰:“季氏为无道,僭于公室久矣。”
八佾舞于庭:“佾”,舞蹈行列。八佾,天子规格。《礼记·祭统》:“……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马融曰:“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有八佾之舞。”“庭”,庭院。
是可忍也:“是”,此也。“忍”,容忍。或以为残忍之忍,释为狠心,非。孔子虽无讨伐季氏的条件,但思想意识则有。“也”,表示假设。
孰不可忍也:“孰”,借为“甚”,音相转。甚,即甚么,今曰什么。或直接释为“何”,以意解。
【训译】
孔子评论季氏说:“以(天子才能享用的)八行队列在庭院里跳舞,这种事情如果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容忍?”
【章旨】
此章论季氏僭越。礼乐的核心是等级,季氏为大夫而用天子乐舞,严重破坏了礼乐制度,且有不臣之心,所以孔子以为是大逆不道,最不可容忍之事,体现其维护礼乐制度的思想。
二
3·2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校】
三家者以《雍》撤,“撤”字旧作“彻”,借字,从《释文》改本字。《释文》曰:“彻,本或作‘撤’。”
【释】
三家者以《雍》撤:“三家”,鲁国执政仲孙、叔孙、季孙三家。“者”,语助词。《雍》,《诗经·周颂》篇名,其诗本为周成王祭祀文王、武王(旧以为武王祭文王,非)已毕,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乐歌。三家以《雍》撤,亦僭越行为。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之句。“相”,主持仪式者。“维”,同“为”,是。“辟”,君也。“辟公”,诸侯。“天子”,成王。“穆穆”,肃敬之貌。
奚取于三家之堂:“奚”,何也。“堂”,庙堂。
【训译】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用(天子才用的)《雍》诗做撤祭时的乐歌,先生说:“(诗中说)‘司仪是诸侯,天子很庄严’,在三家庙堂里取哪一点?”
【章旨】
此章论三家僭越。三家以《雍》撤与季氏八佾舞于庭性质相同,孔子于彼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此只言奚取于三家之堂,表现了他对此种僭越行为的无奈,盖当时三家僭越已久,故如此言。
三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释】
人而不仁:“而”,假设连词,若、如果。“仁”,有爱心,关爱他人。
如礼何:对礼怎么样,言不能遵守礼法。
如乐何:对乐怎么样,言不能遵守乐规。
【训译】
先生说:“人如果不仁,(他能)对礼怎么样?人如果不仁,(他能)对乐怎么样?”
【章旨】
此章批评不行礼乐之人。不行礼乐,关键是其人不仁。仁者心中始终装着他人,必不僭越非分,故能遵行礼乐;若不仁,则顾己不顾人,必无视礼法,肆意而为。皇侃曰:“此章亦为季氏出。”近是。孔子于三家之僭越无可奈何,故只能骂其不仁,以解心头之气。
四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释】
林放问礼之本:“林放”,人名,鲁人。“礼”,指各种礼仪活动。“本”,本源、本意。
大哉问:言其所问问题大。礼之本所涵广,故曰大。或释为意义重大,非。
礼,与其奢也,宁俭:“礼”,指一般礼仪。“奢”,奢华、铺张。“俭”,俭约、简单。
丧,与其易也,宁戚:“丧”,指葬礼。“易”,借为“侈”。《战国策·齐策六》:“不如易余粮于宋。”鲍彪注:“易,移与之。”《尔雅·释诂上》:“弛,易也。”郝懿行《义疏》:“易,亦‘移’之假借也。”《逸周书·宝典》:“移洁干请。”朱右曾集训校释曰:“移,当为‘侈’。”《说文·禾部》段注:“古假‘移’为‘侈’。” “易”可假为“移”、“移”可假为“侈”,则“易”自可假为“侈”。旧或释为治,或释为平易,皆非。“侈”,奢侈,指厚葬。“戚”,悲戚、哀伤。
【训译】
林放问礼的本意,先生说:“(这个问题)问得大呀!一般礼仪活动,与其奢华,不如俭约;葬礼,与其奢侈,不如悲戚。(这就是礼的本意。)”
【章旨】
此章论礼之本。礼范围广大,本各不同,当区别看待:礼节仪式,本意不在奢华铺张;丧葬之礼,本意原是悲戚哀痛。
五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释】
夷狄之有君:“夷狄”,泛指文化落后的民族。“之”,结构助词。
不如诸夏之亡也:“诸夏”,即华夏。《说文》:“夏,中国人也。”华夏国家部族众多,故曰诸夏。“亡”,读为“无”,借字。
【训译】
先生说:“夷狄人有君主,(还)不如华夏人没有(君主)。”
【章旨】
此章言夷狄与华夏的差距。夷狄人文化落后、野蛮,故然。
六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欤?”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校】
汝弗能救欤,“欤”字旧作“与”,改今字。
【释】
季氏旅于泰山:“季氏”,指季康子,哀公臣。“旅”,谓旅祭,祭山曰旅。周礼,诸侯祭其境内山川。季氏为臣,旅祭泰山是为僭越。
冉有: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字有,时为季氏家宰。
汝弗能救欤:“弗”,不。“救”,挽救、阻止。
呜呼:叹息声,犹同今言啊呀、唉呀。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竟然。“林放”,即上章问礼之本之林放。言林放尚知问礼之本,泰山神宁有不知之理?而季氏不知其本而旅祭之,竟以为泰山神亦不知旅祭之本乎?
【训译】
季康子旅祭泰山,先生问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
冉有回答说:“不能。”
先生说:“啊呀!(他)竟然以为泰山神还不如林放吗?”
【章旨】
此章亦论季氏僭越。礼各有本,旅祭本为国君而设,季氏旅祭泰山,冉求不能阻止,孔子亦无可奈何,只能言其无知,叹息而已。
七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释】
君子无所争:“君子”,有道德、有修养之人。“争”,竞相争先、争胜。
必也,射乎:“必”,承上指必有所争。“也”,表示假设。“射”,指赛射。
揖让而升:“揖让”,互相作揖谦让。“升”,登上射台。揖让而升,礼也。详《仪礼·乡射礼》与《大射仪》。
下而饮:“下”,射毕下台。“饮”,胜者与败者相对饮酒。下而饮,亦礼。
其争也君子:“其”,指揖让而升下而饮之赛射。“也”,语助词。
【训译】
先生说:“君子没有需要竞争的事。如果一定需要竞争,那就是赛射吧。(赛射虽然要竞争,但赛前依然是)相互揖让而登台,下台以后(按胜负)饮酒,他竞争的时候也是君子。”
【章旨】
此章言君子不与人争,争必以礼。
八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校】
美目盼兮,“盼”旧本或作“盻”,借字。
【释】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笑”,形容其善于笑。“倩”,嘴两旁的酒窝。“盼”,眼睛白黑分明。此二句为《诗经·卫风·硕人》之句,描写硕人笑与目之美。
素以为绚兮:“素”,本色、素描。“绚”,文彩。素以为绚,即以素为绚。此句为孔子解诗之语,言两句诗的表现方法是以素为绚。子夏不明,故问。旧以此句为《诗》句,误。
绘事后素:“绘”,彩绘之事。“后”,谓后于、晚于。言彩绘需以素地为基础。
礼后乎:此子夏悟出之理,言礼亦后起之事。礼有文,故知其后起。
起予者商也:“起”,启发。“商”,即子夏,师呼名。
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闻一而知二,由诗而推知礼,是其已理解诗意,故可与言《诗》。
【训译】
子夏问道:“(您说)‘“一笑一对酒窝啊,眼睛黑白分明啊”,(两句诗)是以素为绚啊’,什么意思?”
先生说:“(就是说)上彩晚于素描。”
(子夏)说:“(那么,)礼(也)是后起的吧?”
先生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现在才可以与他谈《诗》了!”
【章旨】
此章所言本为论《诗》之事,编于此,重其“礼后乎”一句,亦明礼之有本。
九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释】
杞不足征也:“杞”,夏禹后裔的封国,周初所封,故城在今河南省杞县。“征”,同“证”,证明。杞礼非夏礼之遗,故不足证夏礼。
宋不足征也:“宋”,商汤后裔的封国,周初所封,故城在今河南省商邱市南。宋礼非殷礼之遗,故不足证殷礼。
文献:与今义不异,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旧分为二词,以“献”为贤,非是。“贤”岂能拿来做证?既有其“贤”,岂待孔子证之?且“贤不足”亦不辞,故不可信。
【训译】
先生说:“夏代的礼法我能讲说它,(而)杞国(的礼法)不足以证明它;殷代的礼法我能讲说它,(而)宋国(的礼法)不足以证明它。(这是)因为文献资料不足的缘故。(如果文献资料)足够多,那我就能证明它了。”
【章旨】
此章言夏、殷之礼已无法证实。杞、宋不足证,文献且不足,而孔子能言之,说明其所知必据传闻。传闻虽可讲说,但终无文献证明,令人遗憾,一方面体现孔子的求实精神,同时也体现其自信。
十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释】
禘:音帝,祭名。古禘祭有三:一,王者之大祭。《礼记·大传》:“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国语》云:“周人禘嚳而郊稷。”二,时祭。《礼记·祭统》:“春祭曰礿,夏祭曰禘。”三,序昭穆之祭。谛审昭穆,古曰禘。《左传》有“禘于襄公”、“禘于僖公”等,谓祭而审定其昭穆之位。此章孔子言不欲观,盖因鲁之昭穆已乱,故“禘”当指后者。孔子言“观”,则此禘必鲁国所行。
自既灌而往者:“灌”,借为“祼”,祭时献酒于太祖曰祼。太祖以下始分昭穆,既灌以往,盖指祭昭穆列祖的仪式。
【训译】
先生说:“(鲁国)禘祭的仪式,从给太祖献酒以下,我就不想看它了!”
【章旨】
此章言鲁之禘祭失礼,反映孔子厌见失礼之事。鲁文公时,因其父僖公为闵公庶兄,而跻升本来是继闵公而立的僖公于闵公之前,是其昭穆失序,祭之不合礼法,故孔子厌观之。旧或谓鲁行禘祭为僭越,故孔子不欲观,非是。既为僭越,为何自灌而上观之?无是理。
十一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释】
禘之说:举行禘祭的目的、说法。
不知也:鲁之禘祭与“本”不合,孔子不愿说,故诿言不知,非真不知。不然,不得有下言。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知其说必知其礼。“知其说者”,实指行其礼者。“之”,结构助词。“于”,对。“天下”,指天下历史。禘祭序昭穆,故能知历史传承。禘祭本天子之事,故言天下。旧或释“于天下”为治理天下,不确。
其如示诸斯乎:“其”,推量副词,大概。“示”,借为“视”。“诸”,“之于”合音。“斯”,此。
指其掌:掌可随意而且最大限度地举至眼前。如示诸掌,喻能看得十分清楚,故成语有“了如指掌”。旧或读“示”为“置”,非是,掌非置物之所。或以“示诸斯”为给人看,亦非,掌自视便,而给人看则不便。或释“示诸斯”为易,亦非。
【训译】
有人问(有关)禘祭的说法,先生说:“不知道。知道它的人看天下,大概就像把它放在这里吧!”(一边)指他的手掌。
【章旨】
此章言禘祭的作用。禘祭序昭穆,知历史,故于天下可了如指掌。《礼记·仲尼燕居》:“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所以仁昭穆也……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示)诸掌而已乎!”(《中庸》亦有后句)“治国”亦指对国事的了解掌握,就诸侯言。言“指其掌”,必亲见者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