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秘的亡灵日记
1493600000004

第4章 《圣经》里讲的天堂

5月19日是星期二。

无论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学校还是一样的。老师讲课,布置作业,重点复习,集中考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校园的生活永远是最有规律的。

周二上午的第一节课是数学,依然还是陈快嘴老师来讲二元一次方程。陈老师讲到兴致高昂之处,依然会插播一段极短的广告,然后她会很迅速地转到正题,率领众弟子们继续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她能让大家心无旁骛,目不转睛,全神贯注,没有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第二节是方老师来讲语文了,方老师讲的是古文课,一首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一首诗。方老师讲课最擅长使用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所以,方老师讲课时课堂都很活跃。

可能是课堂上太活跃了,或者是现在的学生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方老师让大家讨论《诗经》的时候,突然那个叫李光的学生站了起来,问:“方老师,你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听说西方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圣经》,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圣经》呀?”

从“诗经”到“圣经”这一字之差,横跨的是中西方文化,还好,说的还都是文化上的事。不像前几天上音乐课时跑题跑得没边了。

那天,教音乐的老师也是口若悬河,谈了一大堆著名的音乐家肖邦的生平介绍、逸事和代表作品。音乐谈完了,他就问同学们除了肖邦,你们还知道哪个历史文化名人,这时木头站起来回答,说我知道有一个叫刘邦的,是江苏沛县人,是他建立了大汉王朝。从音乐家肖邦到汉高祖刘邦,这哪儿也不挨哪儿呀!

方老师看到李光提问《圣经》,想了想,说:“今天还有些时间,如果同学们感兴趣,我就给大家说说《圣经》的故事。”方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里就有同学开始鼓起掌来。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本书的印刷数量会超过《圣经》,甚至我们还可以说,自从有文字诞生以来,还没有哪一本书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能与《圣经》相比。”

看来方老师对《圣经》还真是很有研究的。他讲课的时候,语调不高,但他惊人的记忆力和准确的知识点以及充满情感的表述一下子就让大家折服了。用蝴蝶的话说,折服得那是五体投地呀。

“《圣经》一共有66卷,分为两大部分,《旧约》与《新约》,它的独一无二是不容置疑的。《圣经》的写作时间花了多久呢?哦,同学们猜是猜不出来的,我告诉大家,长达1500年之久呀。写作的时间历时40代,而《圣经》的作者至少要超过40位。所以,可以说,《圣经》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方老师说到这儿时,蛐蛐举起手提问:“方老师,《圣经》的作者都有谁呀?能和我们介绍一下吗?”

“哦,可以的,这些作者有君王,也有农民,当然了,还有哲学家、渔夫、诗人、政治家和学者。比如说摩西,他就是一位政治领袖,在埃及的大学里受过教育,而彼得,就是一个渔夫,所罗门是君王,马太是税务官。”

方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许多同学都悄悄地拿着笔在做着记录。

“同学们,你们知道《圣经》是用什么文字来写的吗?请大家先记住一个‘三’,就是三种文字,一是希伯来文;二是亚兰文;三是希腊文。那么,《圣经》写作的地点都在哪里呢?请大家再记住第二个‘三’,一在亚洲;二在非洲;三在欧洲。”

就在这个时候,上语文课很少发言的红桃2把手举了起来,他的手举得很低,还没有超过自己的耳朵,一看就是有些胆怯的样子,不像木头和蛐蛐举手发言时,把胳膊都快伸到教室的棚顶了,好像在篮球场上抢篮板球似的。

方老师看到红桃2在举手,就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站起来:“陶洪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红桃2的声音很小,像一个幼儿园里大班的弱小女生在说话:“方老师,《圣经》里是不是说人死了,还有灵魂存在?”

方老师听到陶洪问这个问题,立刻联想到这个同学的父亲四天前遭遇车祸悲惨地离开人世了。于是,善解人意的方老师也把语调放得很低,轻声地说:“我们作为无神论者,当然不接受《圣经》里‘神无处不在’的观念,但是,作为了解一种文化现象,我还是愿意和大家介绍一下《圣经》里关于死亡的一些论点。”

方老师稍稍停顿了一下,好像是从自己大脑的内存里提取尘封的记忆。

“哦,我记得《圣经》里谈到的死亡,也是可以分成三种的,一是肉身的死亡;二是关系的死亡;三是将来福乐的死亡。《圣经》里曾明确地指出,人的肉身虽然会死亡,但灵魂会继续存在,灵魂是不会死掉的。《圣经》告诉它的读者和信徒,神或者说是上帝,为人死后预备了一个美好的家,这个家被称为--天堂。天堂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是为人将来的喜乐和幸福而设计的。《圣经》说,只有人生前行善,死后才能进天堂,有个美好归宿。哦,同学们,从《诗经》的‘脱离罪恶’到中国传统的《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可以看出对‘恶’的惩处和对‘善’的推崇,这本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追求呀。大家都知道,科学、宗教、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三种主要理论体系,而科学尚真、宗教向善、艺术求美,这‘真、善、美’就是三驾马车,承载着人类战胜邪恶的魔鬼,驶向幸福的远方。这‘真、善、美’,就是明亮的太阳,照耀着人类走向文明的未来。与‘真、善、美’相对的是什么?是‘假、丑、恶’呀!而‘假、丑、恶’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到处存在的哟,它们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方老师后面的几句话,明显是借题发挥了。

红桃2的思维还停留在刚才关于“死亡”的话题上:“老师,我的爸爸能上天堂吗?”

“哦,你的这个问题……”方老师看了看还在站着听讲的红桃2,摆了一下手,示意他坐下来,“你的爸爸是个出色的画家,生前做了那么多有利于人民的善事,他不进天堂,谁还会进天堂呢?”方老师说最后这一段话的时候,还用眼睛环视了一圈全班同学,他本来想用这种语言安慰一下红桃2,然后把话题从死亡再拉回到《圣经》,再从西方的《圣经》拉回到东方的《诗经》上来,然后再迅速地为这节课画一个句号,经验告诉他下课的时间快到了。

可是红桃2上了方老师的“三驾马车”就下不来了,他的思维在“天堂”的大路上驰骋着,任你有千军万马也拦不住的。他又站了起来,问道:“方老师,天堂那么美好,我的爸爸会忘了我吗?”

“哦,你的爸爸生前对你那么好,走到哪里他也不会忘记你哟!”方老师答得有点儿心不在焉。

“所以,昨天我爸爸回来看我来了,还给我写了日记,这是真的吗?”红桃2有点儿像自言自语地说着。

“这个嘛,啊,啊……”方老师真的有点儿不知道怎么回答了,红桃2的父亲陶明光已经在四天前故去了,还怎么能回来看儿子呢?更不能给谁写日记呀。方老师打算继续和同学们解释一下,说天堂之说那是人们的想象,活在天堂也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祝愿,我们在电视里不也经常看到说哪个人去世了,人们都怀念地表达着“安息吧”、“永垂不朽”等,说的都是心情和愿望,天堂和地狱在哪里呀?分明是在人们的想象里。可这段话又太长了,怎么和红桃2说呢?方老师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终于想出下面的词儿,“陶洪同学,老师知道你是思父心切,昨天是梦见你父亲了吧?”

“不,不是!”红桃2显然对方老师的回答并不满意,他坚守在去天堂的“三驾马车”上不愿意下来,嘴唇动了动,还要继续向老师发问。

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