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吊在窗上的魂
1499000000004

第4章 老柳树下的疯子(1)

他跪在村外这棵弯了腰的老柳树下,披散着头发。那头发几乎全白了,又长,又粗,上面还粘着泥土和鸟屎。看不见他的脸。

因为,散乱的长发遮住了他的脸;也因为,他从不洗脸。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是这样。天还不亮,就跪在这棵弯了腰的老柳树下,一直跪到天黑。

位于北京远郊这偏僻的村子里的人都认识他。看见他成了这个样子,都含着泪摇摇头。

可是,他已经不认识村子里的人了,也不认识家里的人了。谁跟他说话,他都不理;谁叫他,他都不抬头。他疯了。他真的疯了。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专程去看望他时,他瞪着一双血红的呆痴的眼睛望着我,跪在那里一动也不动。那黑得像烤焦了的烟叶似的脸上,刻满蛛网般粗楞楞的皱纹,每一条皱纹都仿佛僵硬了,像断树桩上的年轮。

他毫无表情地望着我,那脸就像是木雕一般,麻木,冷漠,呆板。

我本来想跟他谈谈。可是,我的目的达不到了。他已经根本不认识我。就在我感到失望和难过的时候,他突然冲我叫了起来:“老天爷啊,打个雷劈死我吧!我对不住我的瞎弟弟啊!”

他这一声叫,把我吓了一跳。难道在他的眼里,我已经变成了老天爷吗?

村子里的人们告诉我,他总是这样叫。每天都要叫几声。每次叫,都是这样一句话。我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叫梁山,今年五十二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我是在去年秋天认识他的。当然,在我认识了他的时候,他也认识了我。而现在,我仍然认识他,可他却不认识我了!

去年秋天,不,确切地讲,应该算初冬了,紧靠着这个村子的县冷饮厂里发生了一桩命案:这天清晨,冷饮厂爱说爱唱的姑娘王小玉哼着歌儿去上班。歌儿里有一句“啊”的拖腔,起音很高,她“啊”了几次,也没“啊”上去。这个时候,她走进了厂里。他知道厂长余福昨晚是在厂里值夜班的,所以进门就喊:“余厂长,我来喽!”

可是,没人回答。

小玉推开值班室的门,猛地闻到一股血腥,紧跟着,她叫了一声:‘‘啊!”

这一声,叫得很高,已经大大超过了歌儿里的那声拖肚。

小玉看到地上躺着一个血人,头朝东北,脚冲西南,头颈部下面有一大片血。这个倒在地上的血人不是别人,正是四十九岁的厂长余福。

当侦察员闻讯赶来的时候,发现余福的头和身子,只连着一层皮了!

法医鉴定:余福是被人用菜刀类锐器砍切颈部,造成出血性休克死亡。粗粗统计一下,连脸带脖子,砍了不下二十刀!现场没有任何偷盗等迹象,命案很明显是仇杀。

一口气砍了二十多刀,砍得头和身子只连着一层皮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远近有谁不知道,余厂长的哥哥是县公安局的局长,他的弟弟又是该县所在区的法院刚刚提升起来的副院长。此案非同小可。

经初步勘查,侦察员在现场提取了一个脚印,同时还发现了一顶沾了血迹的旧蓝布帽子。翻过帽子一看,里子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梁山。

经刑事技术鉴定,现场提取的脚印,正是梁山留下的。梁山,这个在村里老实巴交得出了名的庄稼汉,因为涉及命案,很快被送进京城,带进预审室,坐在了我的面前。我打量着这个紧缩在凳子上的庄稼汉,只见他低着脑袋,粗粮而多筋的老手不住地在一起样搓;不知是惊吓的,还是心里热,大颗大颗的汗珠从他那黑白相间的剃得平平的头发根儿里直往外冒。

他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瞅了我一眼,说:“我知道,我这是到了最高的地方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可说我杀了余厂长,我屈得慌啊!我五十多岁的人了,又有病,在家杀个鸡还飞得满屋子是血呢,我敢杀人吗?余厂长的身体特别结实,别说我,就是三个我也杀不了他。再说,我和余厂长关系一直不错,我女儿蓝英在他手下上班,我还托付余厂长,请他照顾照顾。余厂长平时到我家,我就给他准备饭。他好喝点,不过每次有五、六两就得。他每次来,都跟我谈起蓝英,说蓝英在他那儿工作得不错。他对我女儿……也不错……临到他死,他和我都不错,我为什么要杀他呢?”我点点头,问他:“那你说说,出事那天晚上,你都干了些什么?”梁山两手一摊:“您知道,我是管鱼塘的。这活儿要说有就有,要说没有就没有,反正是有事没事得在鱼塘边转几圈。那天,我转到大半夜,天下雨了,我想起家里晒的煤还没收,就赶回家,把家里人都叫出来,一起把煤收起来。完了事已经快一点了。我又回到鱼塘边,在窝棚里睡的。想不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多钟,有人就来找我,问我认不认识余厂长。我当然说认识。结果不由分说,就用绳子捆我。我说你们这是干什么?有话好好说!来人上前就是几个大嘴巴,还说:‘别说别的了,老老实实跟我们走,省得吃家伙!’就这样把我用车拉到县公安局。一进门,就给戴上手铐、脚镣下到大狱里。连着过了两天堂,不容我还嘴,硬说我杀了余厂长,用电棍电,用铐子勒,用鞋子抽嘴巴,大冷天让我脱光了站在院里冻着,还往身上泼凉水,让我受够了罪,非让我认了!我不服,就把我送进了京。今儿个你要审我了,才给我卸了铐子。我,我屈死了!”

说到这儿,他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我让他起来,他就是不起来。

我再怎么问他,他总是一句话:“我没杀余厂长!我屈死了!”

就在梁山口口声声喊冤叫屈的时候,案情有了新的进展:经侦察员再次勘查,又在现场的门框上提取了一个血指纹。

经比对,这个血指纹不是梁山的,而是他的二弟梁生的。

梁生的一只眼,因为小时候生病瞎了,另一只眼也看不太清楚,平时走路都经常摔跤。他的指纹怎么会留在现场呢?根据这一线索,我传唤梁生到场。想不到,他一摸进预审室,就响当当地对我说:“我眼瞎心不瞎!这世道是黑是白,人是好是歹,我瞅得一清二楚!事情是我干的,人是我杀的,不干我大哥的事!我心里的想法,今天跟你们讲清楚,杀人一命抵一命,要毙就毙我好了,横竖我支着。你们把我大哥放了吧!”

他如此干脆,实在出我预料。站在一旁的刑警听他这么讲,立刻扑上来,要给他上铐子。我急忙摆手制止。我扶梁生坐下,问道:“你眼睛不好使,又是在黑夜,你一个人怎么能杀了余福呢?”

梁生立刻支吾起来,满脑门子全是汗,他用那只看得不太清楚的眼睛,死死盯住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我说:“事实说明,到现场杀余福的不止你一个人!”梁生咬紧牙关,半晌不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