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戒了吧!完美主义
15186000000002

第2章 “完美主义”是心理的“毒药”

韦奇定律——盲目迎合别人,只会葬送自己

刘佳在一家外企工作,最近又一次得到升迁的她,却发现随着事业的发展,身边人看她的眼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同事们开始用“强势”“精英”“女强人”来形容她;老公也不再把她当作小鸟依人的妻子,百般疼爱了。

仔细审视一下,刘佳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确实比以前更果断,也更能干了,这是她一直所追求的。但在戴上“女强人”帽子的同时,她也倍感不适,同事的敬畏、老公的疏远,都让她觉得很压抑,甚至开始犹豫该不该继续这样强势下去?

朋友们纷纷劝她回归家庭,何必苦苦支撑,把自己弄得那么累?丈夫作为一家大公司的高管,更极力游说她辞职,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家中有人操持家务,男人的职业状态才更佳;作为女人,多多逛街购物做美容,也更年轻靓丽。何况他一个人的薪水就足以支撑生活。“想想,这是很多女性梦想的生活呢!”刘佳动心了,她很快就办好了辞职手续。但是,离开自己热爱的事业之后,刘佳变得更加闷闷不乐,家庭琐事让她感到厌烦,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

刘佳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强人,可是在家人朋友的极力游说之下,她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做回了家庭主妇。然而盲目地迎合他人,不仅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幸福,反倒让她变得更加痛苦了。

刘佳的行为反映了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定律——韦奇定律。这项定律的提出者是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伊渥·韦奇,他说:“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韦奇定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恐怕我们就会动摇乃至放弃。可见,坚持主见是一项很能考验意志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完美主义者会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呢?心理学家认为,这首先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处在由家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构成的繁杂的人际网络之中,因此,当在做出某项决策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参考、咨询他人的意见。

但是这还不足以使人产生迎合他人的想法,迫使人这样做的压力是来自人际网络的压力。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当小B和一群人一起出去旅游时,他们走到一个岔路口,这时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可能小B的心里会想,左边的风景好,往左边走吧,但是其他人都认为右边的路更宽阔、更安全。这时候小B是固执己见,还是随大流呢?换句话说,当身边的人都不支持自己,甚至怀疑、否定自己时,小B还会有勇气和决心来执行自己做出的决定吗?毫无疑问,小B一定会有所犹豫的。

意志力不够坚定、自信心不足是压倒许多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一个人和周围人的意见一致时,他会有“我没有错”的安全感。但是一旦自己和众人的见解出现了差异,他就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如果他的自信心不足,过于在乎他人的眼光,害怕成为异类,那么为了摆脱被孤立的尴尬处境,他就会迫使自己做出一些违背意愿的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者比起一般人,更有可能出现迎合他人的心理倾向。因为完美主义者自信心不足,总是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总是希望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无可争议的。所以,为了获取所有人的认同,让周围所有人都满意,他会违背自己的意愿,不断地否定和修改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所以,不要奢望所有人都支持你的选择,也不要期许所有人都喜欢你的风格,生活是你自己的,你要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做出的选择。盲目听信别人的评论,不加思考地采纳别人的观点,只能导致自己无所适从,迷失最初的方向,最终一事无成。

墨菲定律——越是担忧失败越容易失败

从前有一位神枪手,名叫威廉。他练就了一身的好枪法,每一枪都能射中靶心,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对他高超的技术表示敬佩。

国王从手下口中听说过这位神枪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威廉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国王想把威廉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枪法。

国王命人把威廉找来,带他到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对威廉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枪法。为了使表演不至于沉闷乏味,我来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靶子的话,我就赏赐给你一千个金币;如果射不中,那就要罚你五百个金币。现在请开始吧。”

威廉听了国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靶子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威廉从旁边准备好的箱子里取出一把枪,摆好姿势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枪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威廉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拿枪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子弹射出去。后来威廉终于下定决心扣动了扳机,子弹“嗖”地飞过,“啪”地一下打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威廉的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上膛发枪,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子弹打中的地方也偏得更加离谱。连发了好几枪,都没有射中靶心。

威廉只好向国王告辞,悻悻地离开王宫。国王在失望的同时又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枪手威廉平时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威廉平日打靶,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枪手啊!”

在解释威廉的行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墨菲定律吧。20世纪40年代,美国空军有一个叫爱德华·墨菲的上尉,他有一个经常会遇到倒霉事的同事,于是墨菲开玩笑说:“如果一件事有被搞砸的可能性,那让他去做就一定会被搞砸。”墨菲定律认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这个定理告诉我们,事情往往会向我们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比如我们的衣服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开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我们现在想拿出车钥匙,那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拿出来的往往是房间里的钥匙。墨菲定律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可能造成极大程度的破坏。

为什么我们越担心失败就越容易失败呢?心理研究发现,人越是担心失败,内心就越会暗示自己:“我一定不能失败。”但是大脑中的磁场反而越会充分调动周围的资源,将那些与失败相关的、充满负面思维的事物吸引至眼前,而这些线索则会再次强化自己可能会失败的假设。

心理学家指出,虽然有时候,在整项工作中有些事是成功的,但是人往往选择性地忘记这些成功的事,反而牢牢地记住自己失败的事。这种选择性记忆模式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的成功纯属侥幸,失败却是很经常和容易发生的。但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由于人的大脑的思考范围有限,当把过多的心思放在“担心失败”这件事上时,就没有足够多的精力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也没有足够多的精力来促进成功。所以,失败的概率就更大了。

和一般人相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在失败之后重蹈覆辙。这是因为完美主义者给自己定的标准往往高不可攀,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遭遇失败。而他们自己又过于看重事情的结果。由于过于担心出错,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不仅如此,他们认为任何一次表现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体现,所以他们会想方设法来回避或掩盖错误。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很难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巴纳姆效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偏见

这是一个关于新西兰女作家简奈特·弗兰的真实故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简奈特·弗兰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长大。她从小就胆小怯懦,她的兄弟姐妹听到父亲下班回家的脚踏车声,就会兴高采烈地迎上去要粗糙的糖果,只有她落在后面,如果糖果不够分,肯定是她两手空空。父母经常唉声叹气,唠叨着说她不正常。

时间久了,她也就相信自己不正常了。上学的时候,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很快融入新环境,总是交不到新朋友。为了帮她调整心态,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她更换学校,但始终没有太大改观。

而且,她还总是用一些奇怪的字眼来描述一些极其琐碎不堪的情绪,家人听不懂她的想法,同学们也搞不清楚,连老师都认为那只是她的呓语与妄想。

为此,父母也没少带她去看医生。最开始的时候,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自闭症;后来,也有诊断为忧郁症的;再后来,她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住进了长期疗养院,又多了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她惶恐着、逃避着,默默地接受各种奇奇怪怪的治疗。

医院的日子是落寞而空虚的,好在医院里摆设着一些过期的杂志。有的是教人如何烹饪裁缝,如何成为淑女的;有的谈一些好莱坞影星的幸福生活;有的则是刊登一些深奥的诗词或小说。她没事的时候就看,后来索性就通过那些地址给杂志社投稿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在家里、在学校或在医院里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刊出了。

这让医生有些尴尬,取消了对她“精神病”的治疗。她出院了,并且后来在学校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奖学金出国深造了。后来在英国最著名的Maudsly医院,精神科医师经过两年地观察,慎重地开出了一张证明她没病的诊断书。那一年,她已经34岁了。

一个从小被认为“不正常”的小女孩,被医生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时光后,终于挣脱了别人言论的樊笼,成为了众所公认的当今新西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由此可见,来自外界的信息暗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更能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们仍然认为那些描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那种人。换言之,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外界的信息暗示,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其中却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假如接受的信息是积极的,那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信息是消极的,那就会影响心情,使人情绪低落或者焦虑不安。

心理学家发现,人之所以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是因为人的内心有强烈的“自我验证”的需要。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所以,人便会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了解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就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

心理学家指出,大部分人更愿意接受那些让他们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暗示,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暗示,就算是与真实的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他们也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人容易接受外界信息暗示,进而出现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由于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相信自我、肯定自我,人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大大降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会大大增强,所以就更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尤其是负面暗示。

大多数完美主义者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习惯于接受外界的各种心理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因为太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他们往往相较其他人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不断地被“我还不够好”“我太差了”的恐惧和痛苦所折磨。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有可能真的变得越来越差了,尽管他们实际上并非如此。

杜根定律——自卑会扼杀一个人的聪明

因为工作的关系,唐尼要经常出差。很多时候他都买不到有座位的火车票。但是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无论车上的人有多么的多,他总能找到座位。因为在上车之前他就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空位。所以上车后,只要眼前的车厢挤满了人,他就会走向另一个车厢。这个方法似乎并不高明,但是很有效果,每次他还没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就会发现不少空位,而和他一同上车的乘客,有的还依旧在拥挤的车厢里踮着脚尖苦苦煎熬着。

唐尼说,在火车上像他一样有耐心一节一节车厢地寻找空位的乘客确实很少。大多数乘客很容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他们会对自己说,别人都没找到座位,我怎么可能找到呢?于是就傻傻地站在那里。但是实际上,在火车数十次的停靠之中,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空座。“有的乘客可能想到了,但是他们早就没有了那一份寻找的耐心和信心。在他们看来,眼前的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就很容易让自己满足了,何必为了一两个空座,背负着行囊在拥挤的人潮中挤来挤去呢?更重要的是,万一走了很长一段路程依旧找不到座位呢?那么恐怕一个转身连落脚的地方都没了。他们可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唐尼笑着说道。

和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只能在上车时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的乘客一样,生活中很多人由于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结果只能永远滞留在起点处。而自信、执着、富有远见且勤于实践的人,则永远握有一张通往成功之旅的坐票。

这其实也是杜根定律所要表达的思想,它认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会属于有信心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否胜任一件事,85%取决于态度,15%取决于智力。所以一个人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他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

为什么很多自卑者更容易失败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自卑者之所以很难接近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自我认识不足,过分低估自己。很多自卑者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习惯于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或者是和自己同等水平的他人无法达成一件事时,自己也会倾向于低估自己。他们还喜欢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长处比,这使他们变得更加悲观失望,不思进取,甚至沉沦。

其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很多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大脑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否有能力应付这种处境。自信的人会告诉自己:“我能行。”但是自卑的人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往往会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我不行。”“我办不到。”“如果失败了怎么办?”由于一开始就出现了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自信心就会被抑制,行动也变得迟缓,个人能力被限制。这种结果反过来又印证了自卑者消极的自我认识,周而复始,使他的自卑感进一步加重,反过来又影响了他做事的状态。

再次,神经过于敏感,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研究发现,自卑的人,由于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缺少欢乐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转换,所以中枢系统经常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得不到充分地调动。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各种病症,比如头痛、焦虑、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征兆。而健康状态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制约着一个人做事的效率。

最后,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挫。自卑的人容易神经过敏,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而且他们往往缺乏耐心,稍微受挫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聪明才智被扼杀,意志被消磨。

生活中很多的完美主义者看似自信,但是由于对自我要求过高,一旦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陷入焦躁、自卑的旋涡之中。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没有自卑感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一个人如果过于自卑,那么他往往会成为失败的俘虏、被轻视的对象。严重的自卑心理还可能导致他颓废落伍、心灵扭曲。完美主义者们,卸下你们自卑的包袱吧,自信一点,执着一点,总会得到通往成功之旅的坐票的。

詹森效应——专注于压力带来沮丧

丹·詹森是美国的一位速滑运动员。他在1988年和1994年的世界锦标赛上曾两次摘夺冠军的头衔。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时,他以1分12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奥运金牌。至此他已经赢得了七枚世界杯的奖牌,打破了七项世界纪录。

但是此前的几届奥运会上,他的表现并不出众,甚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能叫遗憾。在1984年的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奥运会的500米速滑比赛上,技术精湛的他仅名列第四;在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上,他原本是被大部分人看好的夺金的热门选手,但是在比赛的当天早晨,他的姐姐不幸去世,这严重影响了他的情绪,尽管在比赛中他一直竭力控制自己,但是很显然,情绪的波动还是影响了他的发挥,在500米和1000米的速滑比赛中,他两度失利;在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上,他仍然是被大家看好的夺金热门选手,但是这次他依旧与金牌擦身而过,在500米速滑中滑倒,名列第四,在1000米项目上排名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名列第26;在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500米速滑比赛中,被观众给予厚望的他在赛道上滑倒,再一次无缘500米速滑金牌。

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后来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詹森效应反映了很多人都有的一种浅层心理疾病,即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异常现象。

通过詹森效应我们可以发现,竞技场上考验的不仅仅是选手的实力,更是选手的心理素质。有些人之所以在“比赛”中发挥失常,主要原因就是得失心过重。由于对“比赛”结果过分重视,无形中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压力。如果压力不能得到有效调节,只会使自己身上背负的包袱越来越重,直到让自己累得喘不过气来。如此一来,怎么能够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呢?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助于人们提升自我表现能力,但是过量的压力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让人濒临崩溃边缘。

一些心理研究指出,压力过大时,人的健康往往容易出问题,比如可能出现发烧、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等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就很难保持原有的水平完成工作。压力过大时,人的应急能力也变差了。由于反应能力下降,人自然就难以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智慧来处理问题。压力过大时,人的情绪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有的人会紧张,有的人则会无端地发脾气。心情一差,办事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更要命的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好像并不能如预期那样施展自如,自信心就很容易受到打击,甚至可能失去前进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和一般人相比,完美主义者更容易遭遇压力的折磨。心理学家认为过于追求完美的性格是完美主义者深受压力困扰的重要原因。

一些完美主义者对自我期望过高,但是又缺乏自信。他们只想成功,害怕失败,患得患失。比如,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通常会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比如“我一定要做得完美,否则会……”“我必须完美,别人才会接纳我、喜欢我”“如果我失败了,就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待”。由于不停地对自己施加心理暗示,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在面对过高的目标之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等症状。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反过来又会影响完美主义者的正常水平发挥,一旦发挥失常,他们就很容易出现沮丧心理。而这正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那么完美主义者该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其实,只要你懂得淡化结果,专注于具体过程,不过多考虑结果如何,同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没什么大不了的”“冷静!沉住气!”等等,那么你就能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静与放松,进而在人生中的任何一场“比赛”中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漏掉的瓦片效应——自己为难自己

某位中年妇女有些洁癖,也可以说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洗;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碗洗净后放在锅里蒸煮半个小时;客人用过的杯子,一定要扔掉;从来不在外面吃东西,不坐公共场所的板凳,甚至拿钱都要包一张手帕。

她本来是一个很快乐的人,但是随着她对卫生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她渐渐变了,变得越来越忧郁,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神经质。她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做清洁上,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她的丈夫待在家里觉得非常不自在,就像是待在一个消毒柜里面,而不是一个温暖的家。渐渐地,他开始以出去找朋友玩为借口不回家。由于她严重的洁癖,朋友们都不爱到她家里玩了,而她也不愿意走出家门,因为她觉得除了自己家里哪里都是脏的。

有一栋房子的屋顶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瓦片,但唯独漏铺了一块,有些人去望屋顶的时候,看到的是铺得整齐有序的瓦片,有些人则只看到漏铺的那一小块。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作“漏掉的瓦片效应”。

其实那块漏掉的瓦片指的是我们身上的缺点,或是我们做的一丁点错事。看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像上面例子中描述的中年妇女一样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幸,并试图消灭它们,从而不断地为难自己,那他一定是个不快乐的人。

大多数完美主义者生活得都不快乐,这是因为他们过于紧张地看待自身的缺点和瑕疵。

完美主义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不容许瑕疵的存在,一旦发现一个微小的缺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放大它。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障碍时也是如此。在他们的世界里,很少看到光明,更多的是黑暗,久而久之,就使他们陷入极度的自我纠结中,难以自拔。

追求完善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没有瑕疵,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在很多时候,追求完美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痛苦,大多是由于我们固化的思维角度造成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缺陷,都会或多或少地犯一些错误。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又何必要求自己一定要事事都对呢?如果你犯了错,只要真诚地道歉,大多数人都会原谅你,并且把那些事当作没发生过,使你再次面对他们时不至于被愧疚感折磨。

但是有时候,完美主义者原谅自己却很难。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总是会很容易原谅自己,然而那不过是表面上的饶恕,在内心深处,他们一定会反复地自责:“为什么我会那么笨?当时要是再细心一点也许就不会犯那样的错了。”但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如果你硬要去追求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只能碰个头破血流。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生活不够美满,事业没有成功,不幸和痛苦不断地袭来,你感觉活得好辛苦、好无奈,这时候,你要换个思维,想一想,是不是你的优势被自己掩盖了?你的自信是不是被你扔掉了?你的快乐是否被你忽略了?

为什么老盯着自己的不足而自我纠结呢?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事物、对他人、对自己,都要全面地看待,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小事情上过于为难自己。别再苛求完美啦,你今生的时间不是用来浪费在计较那些细枝末节上的,这样才能快乐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