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七彩的分光
1541600000001

第1章 序 写在前面

1997年3月,我自费去漠河观看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蚀。

我此行的目的有二:一是由于我父亲一直在天文台工作,我从小耳濡目染,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实想一睹为快;二是我也想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参与科普活动做个表率。我一直热心于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我想,以我八十老翁之躯积极参加科学观测活动,这一行动的本身或许就会对青少年产生一些影响,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带动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科学活动。

在漠河那个寒冷的边地,我与同去的七位院士一起度过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几个日夜。每天,除了观测之外,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人们签字留念。每天都有上百人手持专门为此次日蚀发行的纪念封或笔记本要求我们在上面签字。看到这里面有许多青少年和一些由父母带领来的低龄孩子,我很高兴。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场面,是我所希望看到的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科学家的场面。

3月7日这一天,我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挤在人群里,手里高高地举着一个漂亮的日蚀纪念封。那小姑娘的脸兴奋地泛着红光,样子十分迫切。我很感动地接过小姑娘手中的纪念封,格外认真地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就在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何泽慧院士笑着问小姑娘说:“小朋友,你为什么要让我们签字呀?”看到我们几个人都在笑眯眯地望这她,小姑娘毫不犹豫地朗声答道:“妈妈说,有了你们的签字,这个纪念封以后就值钱了!”

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我手中的笔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停了下来。我望着面前这个脸蛋象花朵般美丽的小姑娘,望着小姑娘手中那张我刚刚签过字的纪念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生的追求,竟被这个孩子用一个“钱”字而轻而易举地简化掉了!

当湖南少儿出版社约我写我的故事时,我一下就想起了那个小姑娘。我想,我们这些过来人是应该多为孩子们做一点事情的。如果能让孩子们从我们的故事中受到一点点启发,如果能因此而使更多的孩子热爱并去追求人类的科学事业,那该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欣慰的事啊!

那一次观看到的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蚀的景象,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一轮黑黑的太阳渐渐涂满天庭。但只短短的几分钟后,太阳便顽强地从阴影后面投射出一线光芒,那光芒一点一点地扩大着,越来越耀眼,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温暖。很快,阴影就在太阳的逼视下完全退却了。一轮新鲜如初的太阳仍旧高昂着骄傲的头颅,以不变的姿态为茫茫天宇擎举着永不冥灭的光明。就在这时,我听到身边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在对孩子们说:“光,是宇宙之母,是人类的使者。因为有了光,人类才走到了今天!”

我笑了。无论如何,我对孩子们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