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香港回归
1551400000018

第18章

巴麦尊很气愤地给义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给你写这封信的目的,完全是因为今天是复活节,内阁办公室休息,无法给你寄去一份正式文件,而我又按捺不住胸中的怒意才促使我写了这么一封信。从您的整个行动过程看,您仿佛完全没有理睬我给您的训令,把它看成废纸,而由您的幻想来任意摆布国家的利益。你信中提到的六百万鸦片赔款和归还舟山等,纯粹是胡说八道。我们大英帝国的舰队天下无敌,现在有这样一个无敌舰队供您使用,您还有什么唞情做不到呢?六百万的数目还不够我们舰队花费的数目呢,您索要的太少太少。至于您提出的归还舟山宜,更是一派胡言,舟山我们爱保留多久就保留多久,谁也别想从我们手中夺走。而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占领的香港,我敢说它毫无价值可言。一是它远离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倘若和华南进行贸易,是在广州而不是在香港。我们整个的贸易重点应该是在华东,是在江浙一带。最后,我不得不告诉您,您虽然从事外交活动多年,却像一个没有受过基本训练的人一样,您所寄的所谓条约,一没有中国大臣在条约上盖的关防,二没有中国皇帝的御玺,您怎能说已经拥有该岛的主权了呢?鉴于您一不顾国家的训令和利益,二不懂国际法,我怎么还能将驻华全权代表的重任交给您呢?因此我说:您不能继续保持您在中国的职务。

1841年5月3日,就在义律挥戈进攻广州的中途,巴麦尊致函义律:

我不得不告诉您,女王陛下政府不赞成您与中国钦差大臣的会谈方式,您背离了提供给您的指示。我因此接到女王的命令,向您表明女王陛下已经决定将她在中国的事务交给另一位全权使臣处理。他将……从此地出发前往中国,一经到达,您便认为您作为女王陛下全权使臣暨商务监督的职务业已终止;因此您须尽早回国。

义律就这样被解职了。

义律受到了巴麦尊及英内阁政府上下的一致讨伐。就这样,义律将权抦交给了璞鼎查。义律的时代结束了。璞鼎查的时代开始了。

璞鼎查上任之前,巴麦尊就改变了对香港问题的看法。他开始很节约地纠正自己的偏颇。他说,据说该岛在许多方面很有条件成为我们对华贸易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贸易站。在璞鼎查离开英国的当天,巴麦尊又一次告诫他:女王陛下政府认为香港岛应予保留。

璞鼎查来到了中国,和义律完成了交接。义律的伤感写在了脸上。这个红脸膛的苏格兰人在离职告别酒会上,一句话也没说,酒会进行到一半就离席而去,一直到走,人们从没看到过他的笑脸。他就这样走了。

这个导引两个帝国冰山相撞的人,一个心胸狹窄,以个人恩怨来决定国事的人,一个双手沾满了中囯人民鲜血的人,并没有得到英王的丝毫褒奖,弄得和琦善一样的下场。虽然琦善坐的是囚车,义律乘的是归舟,但暗淡的心情是一样的。

璞鼎查从义律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对华作战方略,那就是要更加心狠手辣,更加穷兵黩武。他要把战火烧遍全中国……

1841年8月21日,英军除少数人留驻香港外,余者大举北上。英军于8月26日攻占厦门,9月17日占浙江石浦岛,10月1日再陷定海,10月10日、13日先后攻占镇海、宁波。璞鼎查得意万状地向巴麦尊报告说:现在剩下的事,就是女王陛下宣布哪些中国港口或海域将并入女王陛下的版图了。

1842年5月,江南正是杂树生花、莺飞草长时,璞鼎查的舰队又一次出发了。它们从盘踞的镇海、宁波等港驶出,继续向北挺进。中国守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抵抗,其间不乏悲壮的故邾和惨烈的场面,但是,更多的还是溃败和逃遁。吴淞、上海、镇江接连失陷……

1842年7月初,插着米字形旗的英国军舰狼群般停泊在南京城下,所有的炮口都齐刷刷指向这个古老而又衰弱的城市。天朝再也打不下去了。

道光帝急急召来盛京将军耆英和年迈的伊里布匆匆赶往石头城,命令他们在适当掌握好价码的情况下,全盘接受英方的条款,只要不再兵戎相见,只要不再继续北上,只要不危及天朝的皇城。1842年8月29日,在英舰皋华丽号上,中英双方订立了《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由于英方的要求,又签订了《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通称《虎门条约》)与《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

综合三个不平等条约,大致内容如下:

一、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二、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其中六百万元是赔偿林则徐在广州没收的鸦片(战争中期,英国人已在广州向奕山勒索过鸦片费六百万元,现在是又付一次),三百万元是偿还过去广州的行商所欠英国商人的款项,一千二百万元是赔偿英国此次出兵的军费。

三、割让香港。《南京条约》的文字为: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南京条约》文本一共四份,每份都分别以中英两国文字缮写并精细地装订成册。为了防止中国官员常常惧怕皇帝不敢把苛刻的条款呈上而擅自将某页抽掉的习惯,英人都加封了火漆(将装订纸页的丝带两头都粘在纸上)。条约中,凡是大英和大清字样的书写全部抬高一格,皇帝与女王都同式抬高两格。

璞鼎查忘不了义律的教训,他特别留心清朝官吏的签名加盖关防程序。当江苏布政使黄恩彤将随身携带的笔墨印章送到耆英案前时,他竟不能自持地站立起来,想到这两个中国大臣跟前看个究竟。但他终于没有这样做,只是急切地等待耆英和伊里布非常讲究地将毛笔蘸好弄匀,很麻烦地也很潇洒地写好自己的名字,并且把大红印章盖在上面。

懂得汉文的翻译仔细看过之后向璞鼎查点点头,表示一切无误。

轮到璞鼎查签字时,他手中的羽毛笔因蘸水过多,差点滴洒在他洁白的礼服上。身边的英国侍者急忙将桌上的墨汁擦去,他这才-挥而就写上自己的名字。

璞鼎查终于完成了义律所不能完成的事情,成为一个成功的征服者。

对于英人来说,他是征服者。对于中国人来说,他是强盗和刽子手。1842年9月,璞鼎查向新任外交大臣报告了条约缔造的经过。阿伯丁对璞鼎查大加赞许,对《南京条约》的内容表示赞同。鉴于璞鼎查的侵华功绩,英王政府封他为巴斯大十字最高级勋爵士。

1843年6月26日,中英双方在广州交换批准了《南京条约》,这是加盖了英国女王印玺和道光皇帝印玺的条约,它具有法律效力。至此,香港岛的割让成为定局。香港从此与祖国大陆悲苦分离。

而中国却从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的内部结构和肌体都因这突如其来的剧变重新排列,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最无奈的帝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而香港的苦难和屈辱也由此开始。

香港岛瞬间脱离了祖国。香港人被迫离别了祖国母亲。没有母亲的日子是凄苦和悲凉的。

香港似乎历来都是悲苦之地,在重大历史关头,它总扮演生死别离的角色。

史传,南宋末年,蒙古大军攻陷了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数十万南宋军队不敌。南宋朝廷平日灯红酒绿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致使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皇室一脉赵罡年仅九岁,被丞相陆秀夫拥戴为帝,逃亡到南粤一带。

赵罡一行曾亡命于今日九龙城一带,草设行宫,谓之宋皇台,后又移至新界荃湾、虎门等地。由于蒙古铁骑穷追不舍,战事频仍,赵罡不胜惊悸,于景炎三月火亡大屿岛。

赵氏皇室气数尽矣。群臣哭拜赵罡灵前,起身四顾茫然,只得饮恨四散。于是陆秀夫挺身大呼日:度宗皇帝尚有一子安在,赵罡帝还有一弟罱,难道不能称帝吗。有我们百官,有赵氏皇脉,难道不可以兴国吗?

众臣突然眼睛一亮,是呵,赵罡皇帝还有一弟赵脣尚在,何不拥戴为帝?

于是,抗元大旗又猎猎飘扬起来。

祥兴二年,元将张弘范率大军闻讯而来。元军金戈铁马,久经战阵,宋军偏安多年,哪里是如狼似虎的元军的对手?僵持不久,便败退下来,右丞相文天祥被捕,左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决然背赵末帝蹈海殉国。

众多朝臣和宋人纷纷效法陆秀夫,投海报囯,一时江海如堵,尸遍南海。

另有南宋遗民,不甘受辱,隐姓埋名,逃到今日香港岛一当年荒无人烟的荒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香港岛是个不屈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