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以文化人手记
15710500000003

第3章 用深入的思考领悟真谛

让澄明无碍的语文教育发生

语文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着力于语文能力的提高,着手于语文文字的训练。语文教学实践应遵循“以个体为主线,语言为支点,思维为桥梁,文本为起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点”的原则。根据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在场教育”是凸显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实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回归的关键。

“在场”是一个状态名词,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它是西方现代哲学中普遍使用的概念,翻译过来,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在不在”的“在”和“有无”的“有”。更具体地说,“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澄明”是通往“在场性”的唯一可能之途——只有“澄明”才能使“在场性”本身的“在场”成为可能,通过无遮蔽的敞开,达至自由之境。人在心不在,心在没思想,有思想却相互猜忌,都不是“在场”。“在场”就是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教与学要“走心”“经心”。故此,“在场教育”是施受双方澄明无碍的教育状态。“澄明”,清澈明洁;“无碍”,佛教用语,通达自在,没有障碍。引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澄明乃是一切在场者和不在场者的敞开之境。”澄明将每一事物都保持在宁静与完整之中,自由徜徉着。澄明是众乐之源,是极乐。通过愉悦的澄明,照亮人的精神以使他们的本性得以对那些在其田野、城市、住宅中的本真者敞开,身在其中,心在其中,情在其中。它以文化人手记是感性的显现,也是本性的敞亮。“文”与“我”、“你”与“他”彼此之间紧紧相连,即使不说什么,也相互能懂,紧紧相依,处处相通,这种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又如何能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恰如诗句“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展现的境界。“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在场教育”还特别强调人与人的沟通,人与文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澄澈无碍,畅快欣然,在场才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是什么样的“在场”,总是一种担当,一种坚守,一种直面问题的智慧。具体地说,包含生命在场、生活在场、文化在场、思想在场四个维度。

生命在场,表示教育是真实的生命体悟。一篇文本从它的形成开始,就相应地获得了与作者生命等同的生命。阅读的过程是基于读者当前所具有的文化、知识、阅历以及感悟能力的个体化的体悟过程。无论是在“教”,还是在“学”,都必须处于真实的生命体悟之中。所谓真实,就是心口一致、言行一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只有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才能“让自己信从的道理活泼泼地展现在自己的生命中。”

生活在场,教育要回归生活。教育越是与生活分离、割裂,就越是丧失意义,走向异化。生活在场,亦即让教学建立在体验当中。既是在教与学的此时此刻,彼此都找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因此而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不忧不惧之快乐。若是强夺了文本生命本身的纯洁,禁锢了师生的思考,师生也就失去了基于当下的“阅读体验”。

苏教版12册《水》这篇文章没有小小说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却着力呈现出“远程挑水”“雨中洗澡”“勺水冲凉”三个场景。薛法根老师执教本课,在“场景体会”教学板块处处体现出课堂是一种生活在场、生命在场的状态。当学生概括提炼三个场景的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围绕不同场景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思考:三个场景都是写缺水的日子,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滋味怎样《酸甜苦辣咸涩》比较两个“洗澡”场景,抓住“饿”与“渴”,领会作者的意图,感受母亲的形象。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悟中,在静心的体会和用心朗读中感悟,水的苦涩、水的酸楚、水的甘甜、水的辛辣。当学生将自己摆进文中,就相应地获得了与作者生命等同的生命体验,从这些不同场景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由特别的、细腻的感觉到酸甜苦辣咸涩的体验再到苦中作乐,有母爱,再苦的日子也有乐。由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生命的感悟,学生情感与文字表达相融共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绪和谐共振,学生意味深长的语言便汩汩流淌:“缺水的地方不缺爱”“日子虽苦,有爱就有乐”“如果生活是苦的,我们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乐”“不是你面前有阴影,而是你背后有阳光”……

文化在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以载道,是文章的基本功能,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泛指道理,思想;载:装载,引伸为阐明;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文学是传播思想道理的手段和工具。以文化人,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一方面通过文章所包涵的道理与思想来感化和影响人,另一方面用人的实践活动来丰富文化的内涵,以人的行动体现优秀文化品质。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或成人,成为一个有中国心的博雅的君子。育分不育人,重技不重道就是文化的不在场,这有悖于教育的宗旨。文化在场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就是以文化人。

思想在场,教育一刻也不能离开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考试机器。而抛弃了思维的人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所以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说:“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思想在场亦既“我思故我在”。

王崧舟老师执教人教版12册《桃花心木》一课,学文起始,让学生画出并反复熟读文中最耐人寻味的写道理的语段,揭示作者林清玄的观点:在“不确定”因素中生活有好处。那么何为“不确定”?在“不确定”因素中生活又有什么好处呢?老师启发孩子自行发现,故事的哪些地方能帮助我们读懂“不确定”?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不确定”的语境意义(浇水日期、水量、时间不确定),理解为什么这样浇水,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理解浇水与老天下雨之间的对应关系,深入感悟“不确以文化人手记定”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王崧舟老师带领学生处从文学语境下品读文本本身的内容后,接着从文化语境带领学生领悟。如果说文学语境下的品读指的是对课文文本本身的学习,那么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则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陆羽、慧能、玄奘)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王崧舟老师将本课中的“不确定”与佛教的“无常”相联系,使学生领悟生活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只有“不确定”才是唯一“确定的”,这就是“无常”,懂得无常,就是醒来,以?醒来?这首歌结束这节课,指引在场的人以“修心”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心美,一切皆美”,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悟到了一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无常是生活的常态,要学会直面“无常”,这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佛家文化的种子。王老师教得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是文化,可谓独具匠心,高屋建瓴。

在场教育强调,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体验,要回归生活;语文教育是真实的生命体悟,是心灵的真切感悟;语文教育是思想的结晶,“我思故我在”;以文化人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

你若笃定,课堂便不浮躁

——小学语文课堂的恪守与追求

有一种植物叫毛竹,在我国南方十分常见。毛竹在种植期前五年生长速度极慢,但会在第六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发生剧变,短短几个月就能成材,这是因为,它早已满布地下的根系为它的成长一直积蓄着能量。毛竹朴素的生长机理,呈现出了天地之间的大道理。当我们惊叹毛竹的拔地而起和参天英姿,更应懂得其脚下的“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愈是浮躁,愈是一日千里,愈是需要你从容不迫的坚守,沉潜下来,苦心修炼,让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入土壤,扩展延伸。这种不断的积淀定会让你枝繁叶茂、蓬勃发展。

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卢梭的话语常常回荡在我的耳畔和脑海,促使我应该明晰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就是教育的毛竹之根。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既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又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各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其独有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又协助核心素养的达成。语文学科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坚持和恪守些什么呢?

一、把握语文课的DNA——语言为核心

DNA,一种分子,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语言,一种声音讯号,如同语文课程的DNA,传递和保存着我们本民族的精神文明成果。正如叶圣陶先生的明确论述:“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亦如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语言为核心,即一切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语言元素,紧紧围绕语言来展开,可以是语言的解读、语言的品味、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共生等。而现实是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一些人对语文课程的核心元素认识有偏差。他们误以为语文就是人文,人文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文学,文学就是语文;语文就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语文;语文就是情感的熏陶,情感的熏陶就是语文……于是,语文课就成了剧场、电影院、演讲台、心灵驿站……在这样纷乱繁杂的语文课背后,一些迷惑和茫然,盲人摸象式的语文课比比皆是。一位老师教学《大熊猫》,让学生猜谜语导入课文描述对象后,初读课文认识字词,然后模仿体验大熊猫的特点,再用水彩笔画出大熊猫,看谁画得最像。另一位教师教学《松鼠》,一段松鼠录像引入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障后,然后理清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用第一人称说说松鼠的习性和特点。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后者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以语言为核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不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语言方法。有幸观摩了北京王文丽老师执教的《迎接绿色》一课,教师紧紧围绕语言展开教学活动,抓住关键词句解读,由言得意,以言表意。上课伊始,王老师听写两组词语,第一组为三个四字词语,均为对丝瓜的描写:满楼清香、鲜嫩滴翠、蓬蓬勃勃;第二组为四个与建筑相关的名词:钢筋、水泥、蜂巢、视觉污染。学生自行订正,并提出易错字形。“水满为溢,蓬为草木,结构易错”。将这两组词语放入句子,带来怎样的感觉?王老师从关键字词的字形入手,借助字义订正字形,联系上下文感悟词语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朴实的教学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体验,直指课题和文章关键。接着,王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提到绿色的段落,在学习二、三、四段时抓住“坐北朝南”“极目不能远眺”“门虽设却常关”等词句,体会人们居住环境和心情十分糟糕,人们对绿色的渴望和向往。在学习人们怎样迎接绿色这一部分时,抓住“拆、罩、搭”等动词,感悟人们打开的心扉以及内心的热情。这种体现文本语言的特点,符合语言品味和文本品读规律的方法,无疑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整体语言素养。

二、净化语文课的血液——语文活动为主体

血液,生命系统中的关键物质,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课堂教学,一个流动的过程,由一个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语文活动的成功开展如同血液一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深化学生的理解,增强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的素养。

可是事实上,语文课堂上为追求创新,吸引眼球,各种新颖任性的活动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教育范式层见叠出,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一定的份额。教学《颐和园》就是通过视频参观颐和园这处名胜,教学《天路》就是学唱这首歌曲,教学《捞铁牛》就是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七个步骤,教学《晏子使楚》让学生表演晏子朝见楚王的现场情景……这样的做法虽然把课堂氛围搞得挺活跃,却忽视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忽视了课堂内涵的挖掘。它不能完全称作是语文的活动,太缺少语文味。还有些课堂看起来是以语言为核心,开展以听说读写为基本形式的语文活动,但却是静止的,是失去活力的。这一点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概括就怎么概括,或繁杂,或简略,或取向偏颇,或断章取义的状况频频发生。老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程,往往提前告知学生答案,却将概括的方法和练习指导的过程省略。这种一问就答、一语中的、一呼百应的语文活动,未能呈现学生阅读、体验、思考、提升、完善的过程。教师及时的点拨指导和学生对语言的玩味思辨积累成了课堂上鲜见的内容,取得代之的是内容的堆积、形式的叠现、结论的传递,甚至就是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和一个个精准答案的发布。这样难免会滋生学生浮躁和功利的心态。

在观摩课上,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坐北朝南”这个词语时,采用了绘制简笔画的形式,联系生活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既明白了这种建筑形式,又对如“井底之蛙”的描述也有了极为深刻的感悟。在理解了二、三、四段内容后,王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用三段来叙述环境的糟糕,你懂作者的心情吗?学生通过交流明白了环境越糟糕,后面出现丝瓜就越珍贵,这是一种铺垫的写法。在课文学习最后,教师出示补充语言的练习:没有这株丝瓜,邻居们——;有了这株丝瓜,邻居们——。人们迎来的不仅仅是丝瓜的绿色,还是——。课堂上,教师用专业的眼光,发现语文元素,灵活地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一节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堂教学温暖着学生的心灵。语文活动会经历曲折和失败,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语文活动是可以让学生自己经历思考问题的全过程。语文活动还是教师对学习活动提出具体合理的要求,做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导,提供帮助的过程。所以,课堂上,教师若笃定,学生就不会迷失在追求华而不实的知识的道路上;教师若执着,学生就不会着力营造轰轰烈烈的壮观场面和剧场效应。实在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将会激励一名名学子迸发出火花,一种种富含语文素养的思维就会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

三、强健语文课的肌体——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

肌体,指身体。语文素养,一种学生身上表现出的较稳定的、最基本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宛如人的肌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是让新课程改革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语文课中得到学科化的体现。或者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在面对语文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文的眼光看待问题,站在语文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用语文的思维解决问题。

曾有一位教师执教《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问题:“小鸟那么小,怎么可能飞过一百多里呢?青蛙怎么会跳进井里呢?”寓言的一个特点就是虚拟化、拟人化,这次课堂质疑,学生没能从语文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教学《捞铁牛》一课,了解了怀丙做的四项准备工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为什么装沙而不装别的东西?”“为什么请熟悉水性的人去潜水摸牛?”“为什么是粗绳子?”“为什么用结实的木料搭架子?”这些问题显然与语文无关,若教师引导并提问:“去掉‘装沙’‘熟悉水性’‘粗’这些词语,并不影响文章表达,好吗?”则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知识的价值,训练的价值,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王老师在处理描写丝瓜形象的段落时,采用了以读带讲的方式。王老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朗读,抓住比喻句引发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惊叹号,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再引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又将这段话改为诗歌的形式练习朗读,学生的读书不但有感情,而且舒服自然。最后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抓叙述顺序、体会情感、形成画面、熟读成诵等多种方法,很快背诵积累了这段优美的文字。学生在这些看似简单随意却用心良苦的朗读活动中体会到,比喻不单纯是形象上的比喻,还是情感上的比喻,好的比喻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发现了语言的结构之美;练就了用朗读表现自己细腻的情感;积累了动态描写植物的生动文字。素养是靠濡染的,不是技巧,不是训练,也不是简单的拓展和迁移。王老师的专业、勤奋、机智感染了整个课堂。一个教师具有了这样的素养,她的课就达到了一种不凡的境界。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得到熏染、养成和提升。

你若笃定,课堂便不再浮躁。这份笃定来自对语文学科清晰地认识和定位;这身最要害的功夫源自沉潜积淀,静心等待属于我们的那个时刻。

“积累、表达、思维训练”,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中心是“提高质量”,培养和落实核心素养是质量时代的要求。“核心素养”,在素养的基础上加上“核心”二字,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核心素养”着眼于对未来教育的规划,强调未来教育的发展。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却在人的未来学习与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教育需要聚焦在“核心素养”上。

核心素养好比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种子,又好比一个人的发展蓝图。它引导着生命机能的运作,生命的成长,终身的发展,起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核心素养是课程深度改革再出发的起点和突破口。它最终要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吴忠豪教授指出语文素养有六个层次,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华东师范大学某教授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板块,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标志;“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文化理解与传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旨归。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发展,不能逾越生活基础、思想基础。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阶段的着力点有所不同,不同学段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就是说,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基于不同的学段,结合教学规律,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层次和侧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要落脚于哪些内容?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落实于课堂?

一、加强语言输入,丰富语言积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

1.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陆世仪有言: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十五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前使之熟读。(出自《陆桴亭论小学》)“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其中规定:小学阶段背诵量十万零三千八百字,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可见,学习语文是从背诵开始的,15岁以前,让学生多读多记多背,这是流传两千多年的我国宝贵的教学经验。

2.语言输入是语文学习的起点。

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形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

3.儿童阶段大量语言积累的价值。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要积累。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语言积累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可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心一直偏向文本内容理解、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方法规律的传授,忽视文本语言的积累。这需要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予以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例如,学习《草原》这篇课文应抓哪些内容呢,写了哪些景物,草原有什么特点,怎么写景?这其中最值得学习的是作者的语言,对语言的积累。“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生动优美的语句,是学生学习、积累、练习运用的好材料。小学生的语言,都是简单的大白话,缺少丰富多彩的表达句式,词语句子的学习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大有裨益。丰富语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是儿童阶段大量语言积累的价值所在。

二、训练语言表达,重在尝试运用——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点。

“理解一种语言的运作规则,与学习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每篇课文语言运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理解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的运用,内容理解的运用重在丰富语言积累,语言表达的运用重在迁移方法进行写作。学会语言的标志是会运用,因此我们要关注表达,将可理解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能运用的积极语言。孩子的语言处在一种缓慢的自然的发展状态,教师要用课文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怎样将课文语言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变为积极语言,主要的办法是尝试运用。

1.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设计教学。

语文课需要设计运用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时,我们不妨改变一种思路,从设计运用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着手进行教学,特别是有特点的句子、词语,运用比理解更为重要。

以《詹天佑》一课为例,很多老师会组织学生讨论“人字形”铁路是怎么回事?中间凿井法为什么会提高效率?等等,这是在学什么,怎么修铁路。这些内容早已过时了,需要花那么大的气力学习吗?语文学的是表达,若按照表达的思路设计教学,效果则大不相同。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詹天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却各有侧重:詹天佑是清朝末年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是一个爱国的工程师;詹天佑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詹天佑工作不怕苦不怕累;詹天佑技术高超,很有创造性……这样介绍詹天佑只有观点,没有材料,我们说话要有观点,有事实。接着,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够说明自己上述观点的材料,练习说一段话。往往学生在需要表达时学习阅读是最有效的。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寻找材料的过程就是对课文感悟理解的过程。然以文化人手记后请学生把找到的材料整理成一段话,要求:选一句话作为总起句,从文中选择材料组织成一段话,还可以加上课外选到的材料。语言表达要连贯,有条理,有说服力。

实践证明,这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指向明确,直指语文教学的核心。实操性的阅读过程不但深入领会了课文内容,而且将所理解的内容化作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事半功倍,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2.借助批注的形式提升表达能力。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是“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北师大教材十分重视教给学生这种历久弥新的阅读方法,将批注这种阅读方式认真予以落实,能够有效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倒叙的部分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谈书送书、说鼻子、放烟花、救治车夫、阿三的回忆。教学本课,可以充分利用五件相对独立的事件,以批注为主要阅读方法,由教到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步,讨论叙写谈书送书部分,找出哪些地方值得批注,结合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体悟和准备批注的内容。第二步,细读文章,练习写批注。先自己批注,再相互交流自己所写的批注,讨论研究批注怎么写,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第三步,推荐小组同学的批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的批注内容参与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批注。第四步,读说鼻子这段文章,运用批注方法,练写批注,要求写出比刚才更有水平的批注。最后进一步研究总结批注怎么写好。

语文课最大的价值是语言的吸收和输出,利用课文千方百计地创设尝试运用语言的实践练习,这对学生语言的促进作用巨大。若能够让学生把小学阶段学到的300篇课文都变为积极的语言,我们的孩子便表达无忧,沟通无碍,我们语文教师功德无量。

3.留心组句方式,引导有意表达。

每篇课文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是课文中典型的字词句式的学习。句型是表达的最小单位,句型越丰富,学生的表达越生动,语言材料积累越多,语感越好。语文课要关注文中一些新鲜生动的句子的组句方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这种句式表达的方式,这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更加多样,更富感染力。

北师大中段教材的语文天地中,每单元都设有这样的练习:“抄一抄,仿照句子写一写”。练习中择选本单元课文中最具特点的句子,用泡泡的形式提示句子的组句方式,引导学生积累,仿照写句。这一练习的编写极大地规范了学生的句式表达,丰富了学生的句子形式,我们要积极用好这一练习,并引导学生自行寻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分析句式结构,并模仿练习。例如,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雪”单元选择了《瑞雪图》一课中的句子:“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这句话用细微的声音来衬托山村的“万籁俱寂”,借声音来突出雪夜之安静。学生学习后,发现在王维《鸟鸣涧》一诗中,与本课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显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以声突显静的艺术效果。再如,词牌的编写有自己固定的表达方式,可引导学生照样子填词。张志和的《渔歌子》词中的对仗“青箬笠,绿蓑衣”是特定的结构方式。在引导学生练习时,可在学习本首词的基础上,出示张志和哥哥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引导学生发现对仗关系,“太湖水”对“洞庭山”,“青箬笠”对“绿蓑衣”,再拓展典型的此类三言对句式,讲解三言对,看图填空,进行仿写。“柳丝长”对“春风细”、“水为乡”对“蓬作舍”、“草芊芊”对“花簇簇”等。另外,“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中,“斜风细雨”的构词方式也很有特点,“斜风”可以单独作词,“细雨”也可单独作词,“斜风细雨”连起来依然可以。这样的构词方式也是值得关注的,以文化人手记引导学生有意积累并创造此类词语。

三、引发问题情境,突出思维训练——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人类将自己对情感信息的处理过程,称之为思维。思维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包括七个方面思维能力的综合过程,即质疑思维、假设推断思维、探究思维、想象与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直觉顿悟思维。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培养思维能力,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很关键。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思维训练的侧重各不相同。

低年级的儿童诗、童话故事,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联想和想象思维的培养。以儿童诗人原野执教编写儿童诗为例,教师让学生用“云”组词,一位学生组词“万里无云”,教师点评“这个词语意思中没有云,组词中却带有云,真好。送你一本我的诗集。”用带有云的词语造一个比喻句,学生回答,“白白的云朵像一个个棉花糖。”教师评价,“想别人想不到的,才是真正的诗人。”“大胆说出你的想象,和别人不一样”。学生在教师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不断引导中,又说道:“火烧云像烤熟的鸡翅。”“这个比喻好不好?”教师引导学生深刻思考,学生感受到:这个比喻让人感觉口水鼓满了腮帮子,有颜色还有香味冲过来,形象。教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拓展,各种有创意的比喻如雨后春笋,“片片乌云像一个个魔法师在施魔法”;“云雾像轻纱蒙住了蓝天的脸”;“云像一只碗,里边藏着水”……“一句精彩的比喻,几乎就是一首诗的全部。”教师再次用诗一般的语言点拨学生,“谁烤的鸡翅?谁来吃?味道怎样?”“碗大不大?碗破了吗?碗里的水怎样?用分行的形式写下来。”展示学生创作的儿童诗环节,一学生写道,“云朵,像一只碗,盛着水。一不小心,碗打碎了,无数的水掉了下来,在给大地洗澡。”教师在和孩子们的共同欣赏中,对作品进行修改,将“打碎”改为“裂开”,在“无数的水掉了下来”后加一句点睛之笔“哇,一个大大的喷头”,教师灵动的语言和智慧的点批,再次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好一个清澈又浓郁的诗人!好一节诗一般的课堂!雪野将诗人的气质转化为孩子的诗人气质,将自己对诗歌语言的洞察转化为孩子对诗歌语言的洞察,整个课堂充满诗歌的气息,诗意、诗情、诗兴催发着孩子丰富的想象力,真是儿童如诗,生命如诗。

《捞铁牛》、《用冰取火》、《田忌赛马》等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假设与推断思维、发散与聚合思维、探究思维训练的好教材。《田忌赛马》是一个历史故事,以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为线索贯穿全文,介绍了两次比赛,涉及三个人物,脉络清楚,故事性强。通过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懂得,在竞赛中面对强者要仔细观察,善于分析,合理调配自己的力量,才能以弱胜强。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课文的重点是讲孙膑帮助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使田忌转败为胜。其中包含着孙膑对双方实力的科学分析,即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这是“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合理调配力量”最后使田忌转败为胜的结果。其中合理调换赛马出场顺序的格局,是对学生进行发散与聚合思维训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在教学设计中,教师紧紧围绕如何“转败为胜”的主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通过网络创设的动画情境,组织学生观察与协作讨论。第一轮赛马的过程是由教师演示动画来表达结果,第二轮赛马就是在学生学习课文基础上以小组协作学习方式,自己上网点击鼠标,按孙膑设计的赛马格局观赏动画演示结果,从而得出孙膑设计改变赛马的出场次序所以能取得胜利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进而理解田忌在第二场赛马中转败为胜的科学道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假设、推断与发散、聚合思维能力,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思考去假设、推断,还有没有其他搭配赛马出场次序的格局能使田忌再次取得胜利?各小组协作发散,假设赛马出场的搭配次序,再以动画演示比赛结果,又设计出了四种赛马出场格局。发散假设的结果,都是以田忌的赛马一胜二负而告终。从而聚合得出只有孙膑设计的出场格局,才是使田忌赢得胜利的唯一方法。本课中,对学生的发散与聚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虽然最后获得的仍然是课文中的结论,但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方位与多以文化人手记途径地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又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在多种方式中找出最科学的结论,这正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语文教学,积累是基础,表达是目的,思维贯穿其中。表达训练和读书实践是语文学科的一体两翼,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心中有数,执行有力,掷地有声,语文教学将呈现出清清朗朗的一片蓝天。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领悟

关于阅读,有一种简单却直指核心的定义:阅读是指看并领会其内容。这里的“看”不仅仅以目观之,而是以心感知为主。有些人的阅读过程是只看字而不过心。真正的阅读过程是一个见字过心的过程,是一个品味涵咏、用心领会,回环反复、仔细琢磨,赏析评价、产生共鸣,不断内化的过程。

如此这般的反复经历,阅读的基本功能便得以实现。第一,阅读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基本问题。大量的阅读改善和提升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对问题产生了自己的见地,就能寻求很好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第二,阅读能够完善人的语言水平。阅读是一个内化和积淀的过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语言水平和他所掌握的词汇多少有很大关系。语言表达的是思想和情怀,心灵寄寓在语言中,语言的边界就是人思想的边界,无限地丰富你的词汇,内心世界也就会越丰富。阅读可以使人的语言系统得到不断改造,从而逐步产生精致优雅的表达。第三,阅读改善了我们的知识结构。阅读是通往知识天堂的阶梯,一个阅读量比较大的人,他的知识系统是完善的、丰富的。第四,阅读易于生成丰富的情感。文学素养深厚的人,往往具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情感常常是通过阅读逐渐充盈起来的。第五,阅读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营造书香校园计划”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全民阅读的开展使我们的国民素养得到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学生、教师以心感知文本,并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由此实现阅读的基本功能。

怎样才算是有效的阅读教学呢?单以课堂教学而言,用最简单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两个字“生长”,有效的阅读过程是富有生长感的。有效的阅读课堂,并非一定是行云流水式的,更多的是磕磕绊绊那样的。遇到学生出现了学习障碍,那才是真正教学的开始。此时,我们才需要凝神静气,细细琢磨,用教师的“破解之功”“点拨之法”“讲解之道”,为学生拨云见日。正是在不顺畅、不好看的曲折过程中,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跳跃和生长,获得一种生命拔节的感觉。那种让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原地踏步走”的教学,看是好看得很,但细细想来,学生何曾进步?这样的教学,更像是一场“SHOW”!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生命拔节就是生长,“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因此,有效的课堂就是生长的课堂,让阅读的课堂充满着生长的气息。这是理想的阅读教学,也是对自己最好的栽培。

具体来说,有效的阅读教学至少包括“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教学内容选择适当,能够达成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科素养得以培养;三是“有效率”,就是处理好投入与以文化人手记产出的关系,主要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制定合理。如果再往细方面讲,李政涛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八效”解说,甚为赞同。一为“全效”,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为“广效”,教师要有宽广的视野,教师的眼界决定教学的境界。三为“远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方法,这样成效才能持续长远。四为“准效”,教师应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五为“速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简约,教学目标要简约、环节要简约、方法要简约、语言也要简约。六为“深效”,教师应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深到哪里?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一些教师将文中的“绅士”一词浅表地解释为“让女士先上救生船”,其实不然。轮船即将沉没,但乐队仍在演奏,方寸丝毫不乱;船长完全可以活下来,但他选择以身殉“船”;即使逃,也逃得像个绅士,无论何种境地,保持从容不迫、镇定自如,不至于六神无主、惊慌失措;无论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依然勇敢承担职责,不放弃责任。这才叫绅士。这篇教材所蕴含的“职责的担当、承担责任的习惯”这方面的教育价值,往往容易被浅层解读给遮蔽了。七为“强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上课伊始,一位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射”字,请同学读,学生读“shè”时,老师说不念“shè”,学生很惊异。这位教师善于把熟悉的陌生化,引发学生惊异之感,从而产生兴趣和需要。老师娓娓道来:“从字形看,‘射’乃一寸的身子,一寸的身子就是矮,这个字就念ǎi。”教师又板书“矮”字,并在矮字中间画上一条线使之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并解释说:“矢”就是箭,“委”是派出的意思,把箭派出去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射”。教师说“对了”。学生异常兴奋,感到汉字真有意思,教师趁热打铁,又进一步举例表现汉字的魅力和美,仅仅十分钟时间,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效的最高境界:老师一句话,影响学生一生。速算大师史丰收回忆自己怎么会走上研究算法的这条路上时,说过:小学时的一次数学课,在学完乘法后,他问老师:乘法为什么要从右往左算,能不能从左往右算呢?老师说,那你试试看。正是这句话,让史丰收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与研究算法结缘;八为“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李镇西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年轻的周老师问学生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这位周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子宫,孕育人之生命的地方,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学生们、我、包括所有的人,都是从这伟大的宫殿里诞生,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不但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可谓机智神奇。

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学内容选择准确,教学策略使用恰切,教学目标圆满达成,语文素养得以发展。

用目标镇定彷徨的课堂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伟大的梦;伟大的梦多做几遍,就变成了目标。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达成。人生如此,课堂教学亦如此。

新课程改革十六年,语文教学在诟病和压力中前行,放眼望去,语文课堂上一片“书声朗朗”“议论纷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感悟”景象。可是,语文教学仍似“水中花”“镜中月”,模模糊糊;像隔着一层面纱,朦朦胧胧;若一部百集连续剧,情节繁复,道不明究竟。一堂又一堂课下来,学生徘徊在一轮又一轮的朗读、理解、感悟、交流之中。学生对获得了哪些实质性的发展,掌握了哪些具体可操的方法,似乎依旧感到茫然。甚至不少人公开个人观点: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只需海量阅读就好。

一、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因此,追求高效而清晰的语文课堂成了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以为,高效清晰的语文课堂源自于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只需稍做思考就可以想明白,为什么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即这一堂语文课我们要“教什么”,是实施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没有编入教材时已经存在,且一篇篇课文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为了进教材而写作,甚至没有想到自己所写的文章会成为课文。可见,我们所教的一篇篇课文并没有直接呈现需要教的内容,只是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其中,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识辨。正如布鲁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具有突出的指向和标准功能,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方向感,教学结束时均有达标感。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九十年代初全国上下风行的目标教学实验,单从这一点上讲,这是目标教学实验的重要价值之一。

二、教学目标常常出现的问题

一位教师坦言:“你知道小学语文教什么吗?我不知道。别误会,这‘真真’是我自己的回答。你一定会问,小学语文教什么,这岂不是很简单的问题吗?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是的,这样的回答我可能会比你说的更‘冠冕堂皇’!我想说的是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每一学期、每一年度,要教什么,我始终没有清楚的‘思路’”。这位教师道出了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困惑。

日常教学中,教师真正胸中有“目标”的,凤毛麟角,教学目标常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第一,对教学目标的重视不够。教学目标只是“写在教案前头、置于课堂后面”的一个摆设,一种格式,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课堂的认识不够强烈。第二,目标的设计缺少教师对课标审视与解读。一些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只是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即使是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形式五花八门,有的喜欢拔高要求,也有些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氛围,设置过于简单的目标要求。教学目标存在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甚至错误等情况。凭借“经验”和想当然确定目标,自由随意性非常大。第三,教学目标虚设,目标内容泛化现象比较严重。“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语文素养”“提高人文素养”等大而空的教学目标随处可见,目标中缺少具体的落脚点。第四,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缺少课时目标与本课目标、单元目标、学段目标的有机渗透与衔接,缺乏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语文教师的“以其昏昏,又何以使人昭昭”,“目标方向”都有问题的课堂教学,难免高耗低效。

《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为例,有教师这样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严监生性格特点。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评价这几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假目标,因为目标中的“把握”和“体会”都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所以我们无法去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达到目标了。我们的语文目标一定要有外显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目标。第二个目标太大了,自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是我们小学阶段,也是初中、高中阶段的培养能力目标,而不是我们这堂课的培养目标。信息处理能力就更大了,不光高中、大学,连我们成人也都要训练这种能力。第三个目标太虚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有兴趣,究竟读什么名著?我们要怎么去做?都没有说明白。这三种能力每一种都不是一节课能培养出来的,而且目标中并没有具体的落脚点。

《临死前的严监生》改进后的教学目标:

1.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这个目标可以结合预习和第一课时来完成,目标中的“说出”就是个外显的目标,学生能够说出词语意思就说明达到目标了。

2.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写一段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的最精彩的内容。

这个目标中“品读”是一种方法,目的是指导学生揣摩严监生的内心活动,“说、写一段话”是外显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的最精彩的内容”,这些目标都是可检测的,可操作的。

3.猜一猜严监生日常看似矛盾的行动,激发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一节课下来,短短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准确、说通顺了,也达到了说一段话、写一段话和把课文最精彩的部分读好了的目标,所以,课堂教学中把目标定准非常关键。

三、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最终归宿,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备课时,一般依据什么来确定教学目标呢?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多项选择)显示:课程标准6389%;考试范围5278%;学生现状5556%;学校阶段性教育重点1667%;《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5567%;教学辅导资料1667%;“其它”栏目还填有:文本自身内容特点;网络上一些教案;单元学习指导;根据教材本身;个人理解想法等。从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导致老师们产生模糊的认识。课程标准、学生现状应当是制定目标的最基本的依据。因为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标,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标准的总体要求。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在重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两头”,即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至于其它什么“考试范围、学校阶段性教育重点、《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资料”等等,都是次要的,是不能当真的“依据”的,更别说什么“网络上一些教案及单元学习指导”了。

但是,为什么它们都成了当然的,甚至是重要的依据呢?因为《课程标准》是相对宏观的,对“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有所规定,而具体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对象来具体确定。需要我们把“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到每册课本、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实际情况是,做了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考试范围、学校阶段性教育重点、《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资料、网络上一些教案、单元学习指导”等等被当作教师备课时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所要达到的水平。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可以作为参照,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课文,进行细化。一般地说,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三到四个为好。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学目标)按照布鲁姆的分类,有六级水平:识记水平、理解水平、运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包括三个方面的目标:A语言积累方面的目标。如: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的词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或部分段落);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等。B方法能力方面的目标。如: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联系生活及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能运用比较的方法,领会课文中(某一部分)的思想情感及表达形式等。C迁移运用方面的目标。如: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某种写法或段落结构),仿写一个语段;在语境中运用词语练习写话;运用阅读方法(某种阅读方法)拓展阅读(某些文章)。

由以上陈述可得,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1.对“学生发展关键处”心中有数

学生现状即学生目前的发展状况,这里特别强掉“发展”一词,教师要有比较准确地预知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已知和学习能力,心中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也就是我们备课时常常要做的“备学生”。有人说,一节课的目标定得是否准确,关键是你是否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行阅读时,他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认知状况;学生对某些关键问题的领悟会达到什么程度?一节课的定位往往不是徘徊在学生已知,而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新发现。实际上,我们上一节课,往往是弥补学生的未知,并使他在探讨未知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发展。

2.对“年段特征凸显处”把握准确

每个年段都有它各自的阅读要求和学习特点,要了解每个年段的阅读训练点和学生学习所显示的基本特征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相应的学段目标以及课标中提出来的相关要求要准确把握。这里所说的“准确把握”并不是教师脱口背出课标内容,而是把课标中的内容和要求内化于心,将课标中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提示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3.对“内容编排导向处”解读明晰

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篇一篇的文章呈现在我们眼前了,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个教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用这篇文章意图在干什么?发挥着什么样的例子功能?编者选文时考虑的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厘清。所以我们要解读课文,吃透教材,我们要把握编者的意图,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考虑目标的侧重点,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使我们课堂上有一个基本的定向。例如,按单元编排的语文教材,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前边有“单元提示”,每篇文章前边有“导读提示”,后边有“相应练习”。在这些简短的文字中,已将学习该单元、本课的要求作了交代。这些材料把编者的导向和意图告诉了我们,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紧扣这些文字,努力用具体的目标来落实其要求,并把它们当作中心目标或重点目标来对待。

4.对“本课发展落脚处”定位确切

每课的教学目标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宜小不宜大,就是越具体越好,操作性越强越好。比如,确定教学目标时,常常少不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这样的表述太虚,实际上是把课后要求不加转换地放在目标里,课堂教学中应把握什么感情心里并不是很清晰。若老师面面俱到的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训练往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以《梅花魂》一课为例,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文围绕祖父爱梅花写了五件事,是否时时处处都要有感情?外祖父在这篇文章中呈现出来的感情是什么呢?非常明确,是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我们在目标表述时就要确切,要进行一种语言的可操作性转化,可以这样表述:“朗读课文,揣摩外祖父的内心世界,读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当学生朗读时,评价更有针对性,“你读出了外祖父浓浓的思乡之情,语言、语气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内心,让我也产生了共鸣。”再如,《和时间赛跑》一课,文中“忧伤、哀痛;着急、悲伤;高兴、快乐”这三组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变化。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特别留意这些描写人物心情变化的词语,这是文章的情感线索。教学这篇课文,可以借助这一内容进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即学习抓住文章的情感线索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可见,目标表述应具备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具有检测性这样几个特点。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位准确,悟道深刻,方法适宜,语文教学一定会取得“多快好省”的效果。

让课前的“三精心”给有效教学一个“力”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课前有效的准备,精心的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依据和保障。可以说,课前怎么花功夫都不为过!但是,功夫要花在点子上,才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笔者主张,课前“三精心”备课。

一精心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找准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第一,小学语文教什么,学什么——再读“三维目标”

语文新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课程追求的总目标。“语文素养”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对应知识与能力目标;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对应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语文素养是上述各方面的融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既教做人,又教学习语文;学生既学做人,又学语文。学习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盘,有了浓厚兴趣、良好习惯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学习方法、语文能力犹如高超的驾驶技术,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会使学生如虎添翼。这几个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第二,怎样一步步达成总目标——弄清“阶段目标”

教学目标要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课堂上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才能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因此,我们要细心研读课程阶段目标,深入领会其中要义。我们知道,小学语文阶段目标分三个学段,经过课改实验的探讨与总结,大家普遍认为:第一学段的语文课堂应该紧紧抓住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来展开,了解词句的大意,感受阅读的乐趣,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习惯。第二学段应加强朗读,重视默读,学会略读,读出感受,字词教学应加强理解,特别要重视段的教学,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既要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领悟课文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进一步体会词句深刻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习浏览,扩大阅读范围,能对课文内容与表达发表个人心得和感悟。这些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来确定的,有极强的层次性和坡度。作为教师,应深入领悟阶段目标的精神,从量的变化,到速度的要求,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目标进行教学。

第三,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定位“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定位,就是搞清楚落实在本课教学中,要想达成的这些目标,它的落脚点具体在哪儿?这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统率着教学的全过程,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

首先,抓准语言训练目标的主线。用杨再隋教授的话来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崔峦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重视对语言的理解、揣摩,更要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将语文实践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其次,领悟课文设置的本真意图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关键。一篇课文不同于其他书籍中的文章,不是用来娱乐休闲看看而已的,它是编者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选入教材,是用来实现课程目标的凭借。课文的语言、文章内容、篇章结构、感情基调,以及它所在学段甚至单元的位置,都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定位。有的文章人文性强一些,有的工具性强一些,其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最后,心中装有学生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应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第一学段的儿童,机械记忆占优势,以形象思维为主。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想读、会读、爱读,读得有滋有味、入情入境。第二学段,意义识记在发展,思维在向逻辑思维过渡。因此,阅读教学目标在词语的学习、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抓好段落的教学,在重点段落的教学中,学会理解、归纳等。第三学段就不同文体的阅读提出具体要求,因为这一学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已有很大发展,能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学习和选择读书方法。

以《用冰取火》为例,该课处于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智慧”,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为:1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识字写字,认识多音字“几”。尤其是读准“几、徊、赐”的字音,重点指导写好“策、复”的字形。2品读文中的重点句段,体会火的作用,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模仿进行制作过程的叙写。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基础性的目标,既要按课程总目标的要求,提升某方面的语文素养,又不宜超越小学生生理、心理、知识基础等实际随意拔高,要力求让小学生养成利于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

二精心精心预设学习过程——“角色换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项交互的复杂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课堂上那些绝好的生成性资源往往都是一闪即逝,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你进行推敲和辨别。“机会往往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因此,课前不仅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烂熟于胸,对学生了如指掌,更要求我们依据目标,精心进行预设。教学预设时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一想学生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把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尽可能纳入自己的预设。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做出几种甚至几十种可能出现的预设,并且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每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处理,如何引导等问题。让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

1.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准确确定重点难点

大家都明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应“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现实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实践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

教材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它是由教材的逻辑结构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一个学生是一致的。教材难点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一般是指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教材内容和技能技巧。教材难点具有不确定性,有赖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教师的妥善指导。因此,从教材结构分析来看,备课的角度要变,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这样才能准确定位学习的重难点。只有对学生的情况、认知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确定重难点,以学定教才能够得以落实。如《用冰取火》一课的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这是由本课的内容及所承担的课程目标所决定的。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则不容易体会南极的气候特点,聚焦取火的办法,年轻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些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2.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精心预设探究亮点

“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就是心理学上的“角色换位”,更有助于教材的“动态生成”,有助于“活化教材”,有助于“预设探究亮点”。课前教师尝试亲自去当一回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合作学习,等等。如何“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预设探究亮点呢?第一,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备课时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第二,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第三,弹性选择内容。在备课中应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内容选择上应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第四,设计尽可能生活化。在处理教材上,教师应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在学生生活中寻找与所学知识的联系,使教学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用冰取火》这篇课文的题眼是“取”,学习本课,可以围绕“取”字展开学习,要弄清楚为什么取?怎样取?取的结果?教学时可以预设这样几个探究亮点:第一,课前或课间组织学生观察放大镜,玩放大镜。直观感受什么是聚焦取火。第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精心选取南极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凭借语言文字,抓住“零下二十摄氏度”“徘徊”“默默地赐给”等词语,了解和感知南极的气候特点,感受南极的美丽、寒冷和神秘,从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采用想象的办法,借助朗读、创设情境等手段,抓住“一筹莫展”“绝望”等重点词语,体会队员们的心情由着急到无奈最后到绝望,深刻体会火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白,在南极,离开了火,人们根本无法生存。第四,出示实物放大镜,唤起生活中玩放大镜的经验,借助放大镜聚光点燃纸片这一生活经验,迁移理解,抓住第六自然段的“刮、摩挲”等动词,并用手模仿比画,理解词语,明白冰透镜是怎样做成的,这个光洁透明半球形的冰透镜就像玩过的放大镜。然后,借助投影仪和放大镜做课堂试验,并辅助板画,使学生直观了解聚焦取火的原理,这位队员是怎样用冰透镜取火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深刻理解感悟取火的办法,体会年轻队员的聪明与智慧。

总之,我们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和处理教材,尽可能地把课堂生成纳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中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游刃有余,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使精彩不断呈现于课堂。

三精心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点睛指要”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最醒目、最持久的环节。它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最直观、最固定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如朱绍禹先生所说:“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板书是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的书面反映。

设计板书时,第一,要依据课堂教学的种种需要来确定其内容、种类和形式,将自己对教学目的的理解,以及教学处理渗透到板书中去,使学生借助板书清楚本节课该掌握的学习重点。板书是教师口头讲解的书面标志。第二,“凡是写上黑板的一字一句都要经过精心选择,细心组织”(语文教育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使板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准确性、完整性。板书是教师对教材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的直观画面。第三,板书的外形要“美观”,要充分考虑到板书的构思美、布局美、语言美、色彩美、符号美等。此外,古人说“教无定法”。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千差万别。设计板书时,还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形式。

《用冰取火》一课采用图示加重点词语的板书方式。“太阳、冰透镜、火绒”的示意图以及几根线条,直观揭示出用冰透镜取火的原理,示意图旁板书“刮、摩挲”等制作冰透镜方法的词语,“一筹莫展、欢呼跳跃”等词语即点明取火的结果,又说明火的重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便于学生抓住重难点,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

教学的有效性来自备课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根基在于“有效备课”。课前“三精心”备课,就是头脑中要有“与课标对话”“与教材对话”“与课程资源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的意识,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教学目标,预设学习过程,设计板书内容。让我们坚持不懈,预约精彩课堂,预约丰收之乐。

触摸规律,择取精华,搭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追求清朗、真切、和谐的课堂,提倡施受双方澄明无碍的教育状态。可现实是,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识庐山真面目”。或许,我们应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在繁花似锦的语文学习中,哪些才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这一篇文章,我选取什么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这一堂语文课,我要教的又是什么?这是语文教师必须澄清的问题。

课文是一种书面语言的呈现形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凸显文章内容与表达上的特点,根据文本的教学价值、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标的要求指引去发现与提炼,切忌面面俱到,紧紧抓住推动发展的语言精华点来展开教学。

一、选取富有哲理的语言,捕捉技巧,提升认识

品味文章中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体察到社会人生的某些道理,认识事物发展的某些规律,使人得到智慧的启迪。许地山《落花生》一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是爸爸的话,“你们偶尔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爸爸的这番话借物喻理,借花生说做人。学习时,引导学生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领会爸爸的话中蕴藏的道理;二是探究语言构建的基本技巧。父亲的话采用了对比的说理技巧。先说苹果、桃子、石榴鲜红嫩绿高高挂在枝头,再说花生黯淡晦暗深深埋在地下。把两个事物反差对比,更能彰显其中的道理,这个道理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技巧传递出来的。学习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意思,发现道理,还要捕捉技巧,明白这些哲理是怎样传递出来的。这样才能言意兼得,深化理解,提升认识。

二、选取富有美感的语言,丰富语汇,迁移表达

文章中有些句子不但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而且生动凝练,容易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这样富于美感的语言,要反复地朗读练习,最好能够熟读成诵,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的目的。《爬山虎的脚》一课对爬山虎脚的描写用词准确,用语规范:“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句话从脚的生长方向,脚生长的位置,脚的形态、样子、数量等方面写得清晰明确,“像蜗牛的触角”,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形象生动,容易引发联想,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这些富有美感的语言不但要积累,还要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仿照进行表达训练。

三、选取富有智慧的语言,训练思维,发展能力

《晏子使楚》一课,晏子的智慧体现在他的话语中。晏子一次次用语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言为心声,教学本课,要从晏子的语言入手,晏子面对侮辱,是怎样借力使力,反唇相讥的,从晏子反讥的话语中体会人物的智慧,带出深层次的思考。楚王让晏子钻“狗洞”,晏子先为自己“不从小门进”找到理由,再用狗洞联系到狗国,最后直指楚国。你说的是我这个人,我说的是你的国。让学生体悟晏子几句话的逻辑关系——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将计就计的策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巧妙。楚王乘机侮辱,晏子是借机反讥。对于这些富有智慧的语言,要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巧妙,以及语言中所包含的人物思维的过程,从而体会人物的特点。这一过程丰富了学生对文字形象的感受与理解,获得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

四、选取富有知识的语言,理解表达,形成经验

科普小品文往往用语言来传递科普知识,文章中既包含科学思维,也包含文学思维,要让学生了解科普作家是怎样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文学的思维方式融为一体的。对于这些语言,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容易,重要的是明白作者使用哪些恰当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讲明白,为大众所接受的。《太阳》这篇课文共有两部分内容,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承上启下,串起全文。太阳有什么特点?“远、大、热”,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传递这些知识的方式,有的准确,有的形象,有的易懂,有的直观,重要的是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列数字,科学精准,令人信服;举例子,借用实力,站得住脚;打比方,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这样,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思考、分析、梳理,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

五、选取富有特色的语言,品味艺术,感受魅力。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从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教学老舍的《猫》,围绕最富特点的语言展开学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种拉家常式的语言,可爱又直白,耐读且内涵深刻。捕捉这样的语言精华,可以帮助学生品味老舍的语言特色:京腔京味,很接地气。阅读老舍的文章,就好像眼前站着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老人在和你聊天,和百姓贴得那样近,不愧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红军对山的征服。“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腾细浪”“走泥丸”极度突显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极大和极小的组合,形成反差,缩小夸张和反衬对比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充分地表现了红军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写红军对水的征服,“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借助意思相反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起伏跌宕,张驰有致。这便是伟人的语言风格,磅礴豪放,高华雄伟。

语文课教些什么,教学内容的取舍,是有可以触摸的基本规律的。若能循着这些规律组织教学,丰富语言,发展思维,审美体验,理解文化,迁移运用,个性表达,就是用教材发展学生思维,而不是教教材。

随心所欲不逾矩

——关于朗读教学的形与实的思考和实践

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有别于抄记的僵化与死板,课堂变得活泼有序。它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入于心,是一种富有情味的教学过程。它是课文学习从字词到句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意蕴的全面感知。它是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如朱教仁教授对朗读精准形象的陈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

朗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手段。听课、评课、议课众多,发现绝大多数课堂上,朗读的形式方法新颖多样,朗读的过程环节扎实到位,课前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安排预设颇费心思,朗读让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细细琢磨,慢慢明白,朗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像并不一定与朗读形式的新颖性、多样性、热烈程度成正比。

你看,老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读着读着就变成了极富声势的齐读;老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情往往是一个调调,展示的多是善读学生非同一般的朗读技巧,而不善读的学生依旧坐在板凳上;老师安排自读体会,学生立即训练有素地大声朗读,待教师一击掌,朗读声音戛然而止,接着由各小组派代表让学生发言朗读的结果……如此等等,课堂上屡见不鲜,从这些看似热闹扎实的朗读形式中,很难揣摩到朗读教学的真正意图所在。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常常会问:“这里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这节课还没有采用默读的形式,是否应该加到哪个教学环节中?”等等。我想,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反映出的是,老师对不同形式的朗读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缺少深入思考。对某处的朗读想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内心还不够清朗。

再看看名特教师的课堂。薛法根老师执教《水》一课,整体感知课文时,提出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几个场景?“快速默读,要求瞄两眼就知道,是一种速度能力”。老师在巡视指导时,再次明确读的形式和训练意图。对重点句子的朗读教学,教师先出示句子指名读,之后评价,教师评价“读音正确,但读得不太流畅”。怎样才能读流畅呢?老师指导“这个句子较长,注意停顿,速度要加快”。学生听了老师的指导,自觉开始练习,教师发现读得还不好,再指导“因为一些个人习惯,要读好一个长句子挺难。长句子要反复读,分步读,先读词语,接着读短语,最后读短句,再读长句”。教师随机检查朗读情况,读后提问“通过朗读,你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这个句子把细微的感觉夸大了,只有细心体会,用心阅读才体会得到。再读一读,体会一下”。老师没有刻意安排朗读形式,朗读环节显得随意自然,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朗读的意图、朗读的效果尽显其中。正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朗读教学,效果不言而喻。看来,朗读教学的好坏,并不以形式的新颖多样、课堂的热闹程度来评判。只要心中有一个恒定的尺度不变——明确的朗读目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不必沿用固定套路,一切顺乎自然就好。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带着明确的朗读目标,清楚不同形式的朗读的作用,这样,朗读练习才能出之于口,入之于心。

“指读”,是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主要起到“拐棍”作用。它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手段,有利于初入学的学生明白词语由字构成,句子由词语构成,即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但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明白,“指读”适合于初入学阶段,不能让学生形成习惯,依赖于指读,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今后的阅读速度和对文意的理解。“指读”是在句子中去读,不是把一个个孤立的生字指着去读,不等同于“认读”。

“自由朗读”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阅读实际和课文情况,自由地选择读的方式、次数、方法等。自由阅读不是可读可不读,只是在水平要求及量的方面比较自由和宽松。这种形式重在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它能让每一个孩子自己静下心来去看每一个字,去读每一个音,真正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文章带给他的感受。笔者认为,自由读可以用在初读课文,进行感性认知的朗读中。初读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这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轻声自由读的方式进行。通过自主练习,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自由读还可用在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段时,通过自由阅读用心体会句段的含义,让阅读理解更富有个性化。自由朗读,要有时间保证,要明确阅读要求,也应有一定压力予以保证。最好能够结合学生实际,给出自学方法或自学提示,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读完、读好,在朗读中走过自学的每一个环节,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率收兵。

“品读”,或者说,“美读”“有感情地朗读”,不仅应当要求学生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最重要的是,要读出个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程度。有感情地朗读,常常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也可以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之后,借助读的形式传递自己的感受。在讲读重点段落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能传达出每部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使用品读,当然,还可以使用范读、齐读等。

“分角色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行文本角色的扮演,使课本的知识更加生动化、立体化、形象化。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的独特奥秘,在朗读中展现的语言美感能够带给学生精神享受,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分角色朗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范读”是教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朗读的技巧,语音标准及无声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所以,必须做到正确、清楚,流利而带有感情。它在实现教学要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出多种功能。当需要激情引趣,或需要创设情境,或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都宜用范读指导。比如,学习诗歌《黄河颂》,教师用激情澎湃的朗读感染学生,引发他们产生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齐读”也是朗读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形成一定的气势时,宜用齐读。但是,因为只求齐一声调,因此往往容易变成唱读。同时,因为齐读不容易发现学生读音的错误,因此这种方式要尽量少用。

“默读”,朗读重于记忆,默读则重于思考。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得多,可以大量阅读,可以博览群书。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默读还方便学生边读边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促进学生的思考深度,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默读时,主要的工作器官是眼和脑。因此,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用默读,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平时的课外阅读,我们也常常使用默读。默读以静思,宁静以致远,我们应努力使默读成为学生高效阅读的手段,更好地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引读”,即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把读的技巧和师生情感两者结合起来,以读代讲,读中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情知和谐统一。引读是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阅读训练中的一种最好的引领。教学时,与其告诉学生们怎么读,不如自己融入学生的朗读当中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也宜用引读。

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可以运用引读的教法,促使学生慢慢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第二部分理解海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举动,为了渲染气氛,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种浓浓的情感,可以这样引读:

师:是啊!海鸥怎么舍得老人离去啊!在它们心里,老人就是他们的父亲啊!因为——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

师:因此,当人们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翡翠湖边时,才会发生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

生: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

师:海鸥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默默地为老人守灵——

生:海鸥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的遗像前……师:当人们不得不把遗像带走时——

生: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

经过这一番引读,学生把文章前后两部分连起来体会,牢牢地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

还需注意的是,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朗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有助于培养语感,宣泄感情,提升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人格,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如歌,需要用心去唱;语文如诗,需要用心去品。而朗读就是唱、品的基础。但是,说到底,朗读的形式是为朗读的目的服务的。

让语文课堂更加“走心”

时下,中央电视台“中国好歌曲”节目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导师杨坤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令人颇受启示。“你的歌走进了我的心里,我要做一张最走心的原创大碟”“走心”,多么质朴的一句真理。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如果语文课堂教学像那些被导师看中的歌曲一样,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环节都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又何愁课堂教学不精彩,不高效呢?

所以,我追求“走心”的语文课堂,用教师的“真心”和“慧心”使语文课堂更加“走心”。

一、用教师的“真心”做学生精神旅程的共享者

教育的真谛就是感动,感动源于真实,出于真情。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旅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的学习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课堂上,教师融入真情,付出真心,做个“真心英雄”,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课堂,对师生双方来说,是平等的心与心的沟通,是一种美好生命时光的“共享”。

所谓付出真心,融入真情,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必须对教材融入真情。教师对教材融入真情,能渲染课堂的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切合教材的学习氛围,这样,就便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感情的投入决定了教学效果。如,一次听推门课,听课的内容是三年级语文《礼物》一课,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非常严谨,科学合理。从课题入手,谈对“亲情”的认识,说说自己都收到了哪些礼物?——初读课文,识记字词——围绕“谁送给作者什么礼物,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感情朗读——交流拓展,学习仿写。但是,总觉得学生没有投入进去,所言泛泛,所读朗朗,仅此而已。那种浓浓的、绵延不绝的亲情,总是觉着平淡无味。另一节推门课《平分生命》,一开课,教师出示一组“生命”照片,声情并茂地予以简单图解,学生谈对生命的认识。虽然教师动情的介绍只是只言片语,可是此时此刻,学生们连同听课的所有教师都感悟到了生命的珍贵、崇高和伟大。我们随着那位教师的心静静地看着、听着,心里一股股热涌,一阵阵酸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逐渐深刻庄严起来。课堂上,教师对课文理解讲解很少,朗诵技巧指导几乎为零,可是,当你听到学生读起“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等男孩的话语时,给你带来的超出课文的另外一种情感,不知是喜是自豪,还是悲是震撼。此课堂环节设计与上一节相似,可是,正因为教师的真情投入给课堂营造的学习气氛打动了学生,打动了听众,让大家全心投入,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其次,教师对每名学生也应投入真情,付出真心。教师要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真心去指引他,感动他,学生的谎言、大话、套话就会无处遁形。

《你,浪花的一滴水》“你从哪句话体会到作者饱含深情?饱含怎样的感情?”生:我从“他呵,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我感受到作者运用暗喻,把雷锋比作向党飞的鸟,抒发了对雷锋的赞颂之情。这位学生的回答看似到位,实则缺乏深入的理解感悟。教师听了,首先真诚地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能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分析,很棒。然后,建议学生结合雷锋的工作经历体会。这位学生受到鼓舞和指导,再次的发言就深刻多了:“雷锋无论是在部队、农村还是工厂多次立功,任何环境,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出显著的成绩。因此,作者将他比作向党飞的鸟,赞颂了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你对学生付出了真心,用出了真情,学生从你眼神、言行中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和指引。教师这样的真心与恒心,学生又怎会“冷若冰霜”“无动于衷”。

愿我们教师付出真心与真情去感动学生,指引学生,愿我们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心英雄”。

二、用教师的“慧心”做思维殿堂的引路者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机智灵活之心,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尊重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忖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让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让课堂因为生成而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1.慧心源自课前的精心预设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现场生成性的特点。虽然“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案预设得越周密,考虑得越详尽,则转换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强,教学智慧越多,课堂就越生态,生成也就越精彩。

一位教师在执教《矛与盾的集合》一课时,开篇教学,教师用《自相矛盾》的动画视频导入新课,引出“矛”和“盾”这两种兵器,然后指导学习这两个字。矛: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打仗用它来进攻,如果用盾是自卫;盾: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挡住。出示儿歌,让学生念儿歌,在学习识记生字之后,老师说:“矛和盾,一个进攻,一个防守,冤家路窄,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教师的导言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矛盾点,思维的矛盾点一旦闪现,就势必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课的学习探究之中。这样的导入看似普通,却是匠心独运:课前教师精心预设,运用字理教学,将学生的生字书写指导和生字识记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记忆也更加深刻了。在念儿歌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矛和盾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既将识字教学引向高效,又为文本的解读做好铺垫,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细细体味,你不得不由衷感叹:高招!

2.慧心源自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一堂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只有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地反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式的呈现,都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使课堂教学中教则清晰,学则清楚,动则真实、踏实,静则倾听、思索。还课堂以真实,让教学更加有效。

一位教师执教《燕子专列》一课,在“研读课文,深入体会”时,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合作探究,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二是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条理清晰,目标明确。以第一环节为例,教师首先发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专门为燕子开的列车?看到这样的一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然提出心中疑问:“燕子是候鸟,可以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呢?”学生的思维节拍与教材不谋而合,自然开始在书中寻找答案,并很快得到了解答:“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所以要用专列来送。”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教师牢记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安排这样一个环节:“你讲得很清楚。不过,要是能抓住重点词语,你的语言就会更简练了。想想看燕子这样的情形,用两个词概括,那就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现有知识,回答:“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当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当时情景后,教师要求学生用“因为燕子——,所以——。”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没想到学生回答:“因为燕子饥寒交迫,所以濒临死亡。”句子没错,与内容吻合,符合逻辑,却没有回答准确。教师机智引导:“哦,注意背景知识: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教师强调“怎么还用专列送呢”。学生很快意识到错误,回答:“因为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所以要用专列来送。”从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心中有学段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清晰,所以,每一次的交流和训练都十分有效。

3.慧心源自教师的教育智慧

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披沙见金,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做思维殿堂的引路者,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深度思维的推进者。因此,教育需要智慧,每一位教师都要追求做有智慧的教师。教育的智慧,就是要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要顾及他人的心理感受。就是要用自然流畅、精妙恰当的语言,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引领学生在思维的殿堂里自主探索,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成为能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资源,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感悟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后,问学生:“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先让学生画出课文描写晏子的句段,选定思维训练点,让学生相互交流。有的学生说:“从楚王冷笑,晏子‘严肃’对答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晏子是一个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思维敏捷的人。”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不卑不亢的人。你看酒席期间,楚王又给晏子上演了一出‘齐国人盗窃,没出息’的好戏,晏子沉着应变,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自然事实给予楚王以有力的回击。”……众多学生想到的都是晏子的使者节气,聪明才智。但有一学生却说:“我认为晏子是一个很会装的人!你看,第二回合晏子先故意说明自己不愿欺君,也不愿大王生气,然后再说楚国是下等的国家。还有在反驳齐人是盗贼的谬论时,也用了‘也许是……吧’的口气,其实是在讥讽楚王。”这时,教室里一阵哄笑。教师却敏锐地领悟到这位学生是站在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评价晏子的。随即笑着说:“是呀,虽然老师最不喜欢装模作样的人。但我却十分欣赏晏子的装,你们呢?并说明理由。”在又一番交流下,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晏子凭着自己机智、能言善辩、外交家的才干捍卫了齐国的尊严,也因此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尽管这位学生思维活动中展示的与文意不够吻合,但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也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教师善于捕捉闪光点,适时用教育的智慧引导,就会扬起学生个体再创造的风帆。

“映阶碧草自春色”——台阶上的小草虽然不起眼,但诗人用心灵发现了它的生命价值,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诗人一样,用“真心”和“慧心”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帮助学生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听到学生灵动的表达。我们也会是幸福的!

生长课堂之“六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自古而今,国内国外,各家教育流派都告诉我们: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连续几个月,我有幸观摩参加了一些规模较大、颇具影响力的课堂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沉浸在这一系列密集的活动之中,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活动中不乏高素质的教师和精致的教学设计;课堂上不乏动人的吸引,鲜亮的环节,热烈的氛围。欣赏之余,总觉着相当一部分课堂上还缺少点什么。我认为,缺少的是师生高质量的对话,有效的激发,教学的有效生成,学生思维的风暴,师生的个性解读。那些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打磨之后的美轮美奂的课堂,就是一节好课吗?

毋庸置疑,课前充分准备,精心安排教学流程,预设课堂生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和前提。但是,拥有一份精彩的教案容易,造就一个精彩的课堂难。因为课堂是立体的、多维度的、动态的、不受主观意志控制的。怎样才能将教师的精彩变为学生的精彩,让精致的教案成为精彩的课堂?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生长的课堂。

师生共同生长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课堂。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我认为,给学生一个生长的课堂,教师应重视“六要”:

一、要投之以真情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师生与文本情感碰撞的过程。“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情感的力量可谓绵中有坚,软中有硬,轻中有重,柔中有刚。而且,越是形无实有,潜移默化,越使学生觉察不到你是在实施感染,这种情感的劲儿往往越足,功效越大。大多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上完后,你兴奋、激动了半天,往往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了。

于永正老师年逾七旬,头发花白,但仍精神矍铄。而最令人折服的是,他身上散发着的那种蓬蓬勃勃的教育激情。你看,课堂上,他弯下身,脸上挂满了天真笑容,认真扮演文中幼稚的孩子,而让学生演文中的妈妈。普通人的生活是简单而平淡的,就是在妈妈生病的时候,也仍然要保持衣食住行的旋律,而那份人间的淡淡亲情,正如茉莉的芳香。教师只有筑起波澜,才能荡漾起学生淳朴的情感。讲到主人公听到妈妈说“爱就像茉莉吧”的环节时,于老师的表情揪住了学生注意,他微微歪着头,眼睛里散射着明亮的光,半张开的口,停顿了片刻,像是笑,而没有出任何声音,这表情里,有询问,有质疑,有天真狡黠的不屑,把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形的表情撞击着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引入了主人公的心理世界。他的一颦一笑,一扭头一顿足,一个兰花指……显得那么相得益彰,自然大方。于老师丰富到位的形体语言,是一幕幕的画面直观展示,画面展示的节奏,紧紧影响着课堂的节奏,影响着学生情感的起伏。他沉浸在文本当中,孩子也被他带到了他们最熟悉最喜欢的世界里!

虽然没有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艺术,但是,作为教师不能缺少的是于永正老师那样的教学激情。平日里的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随着文本乐而乐、忧而忧、笑而笑、泣而泣。学生融进了文本之中,教师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教学活动就纳入了孩子的心理活动节奏,学生体验着自己的心理活动,不断地成熟和进步。

二、要顺应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讲,还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讲?不言自明,启发学生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不能按照教师的既定思路和方法讲。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地顺着自己教学预设讲解的情况屡见不鲜。记得有一次听课,一位学生谈及自己的解题方法,因语言表述不够顺畅和清晰,解题的方法不够新颖和巧妙,且与教师的解题思路不相吻合,加之课堂教学时间所剩不多,教师便直接终止了这位学生的发言,没有理会这位学生的解题思路。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先出现一些凭直觉产生的概念(并非最简单的概念),这些原始概念构成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形成新概念,建构新结构,这种过程不断进行,这就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吸收”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说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只能导,不能替学生演。

三、要精讲多练,少讲多读

“超限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比较有名的现象。它起源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做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所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时常发生。比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这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课堂上也一样,如果一味地讲解,课堂上你将会失去学生。学习是一件实操性很强的活儿,知识、能力、情感等学科素养都是在“干”的过程中逐步拥有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下批注,畅谈自己的见地感悟,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等,学生的素养是在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升的。

四、要放下身段用心倾听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里装的是课前备好的教案,课堂教学就是在过教案上的一个个环节。当教师引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大多都是一语中的,即使没有说中,也要将学生朝着自己的正确答案上引,直至说出心中的“标准答案”。而真正平等地、用心地倾听学生发言的很少。“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别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毕淑敏)”言为心声,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言语中揣摩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状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知识盲点,再依据情况调节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这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状态,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所在。

课堂上,倾听比诉说更重要。这一点教师思想上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课堂主体是学生,学生课堂的反映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外显形式之一。教师要放下身段融入课堂,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声音,观察学生的神态举止,不管他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抱着极大的兴趣用心倾听,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并乐于倾听他的见解,十分重视他的见解,他的见解很有价值。因为这些都代表着他们真实的想法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是教师循循善诱、调控课堂、恰当评价的依据。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课堂上学生的声形色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理解感悟如此,朗读亦如此。印象深刻的是(于永正老师执教《爱如茉莉》)这样一个片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妈妈生病时嘱咐孩子的话:“映儿,本来……他会吃不下肚的。”借助朗读感受妈妈生病的状态,走进一份成熟的爱的状态。一位男生将这段七十多字的话读得十分认真,于老师凝住神,定住了身体姿势认真倾听。只见他微微侧着耳朵,朝向学生,关闭了所有身体器官的活动,只留下心的跳动鉴赏那读课文的声音。孩子读课文的声音停止了,于老师用亲和的眼神扫过学生的一张张面容,最后落到了还在站着的孩子脸上,伸手示意孩子坐下,缓慢而又平静的说:“妈妈该出院了,没病了”。一句话诙谐而智慧,既指出他朗读时语气语调把握不够准确,没有读出人物的感情,又保护了孩子的求索心理和自尊心。之后,那个男生又重新读了一次,立刻有了体虚气弱和真挚情感流淌的感觉。

用心倾听,还要求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教师的倾听发现了学生跳动的心灵,教师的倾听找到了师生共同体验生活的路径。孩子们成长的声音,我们最爱倾听。

五、要用高质量的追问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对文本的感悟相对较为肤浅,这就需要教师的深度引导。课堂上,教师大多是通过语言,将学生肤浅的阅读引向深入。因此,课堂上能启发学生思维、拓宽思维宽度、提升思维深度的“追问”的成功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课堂教学,处处显示着成功追问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启示和培养。学生在她的唇齿之间,举手投足之间,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深入,有生长活力、有思维深度的语文课堂才能得以建设。

下面是她执教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片段。

师:请为爸爸的这个动作题词。

生:这个动作叫非常激动。

师:你是说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他的动作叫什么?

生:奔跑

师:再简单一点,用一个字,“奔”和“跑”中选一个。

生齐:奔

师:为什么全班同学都用“奔”呢?

生:奔更能表达爸爸见儿子时激动的心情。“跑”没有“奔”那么强烈。

师:“奔”比“跑”的速度还要快,比“跑”的心情还要迫切。细细观察,连围巾都跟着飞扬起来,那动作真是飞奔而来。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单纯而简洁的,引导他们体验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常常用“捅破窗户纸”的谚语来比喻。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捅破那层窗户纸,却是技巧和艺术。高质量的追问,给了学生捅破窗户纸的足够动力,也给学生提供了捅破窗户纸的最佳时机。巧妙的追问下,学生走进了神秘的情感世界。

可以看出,在窦桂梅老师几次简单的恰当准确的追问下,将题词为“奔”的原因,其中所表达的父子激动的心情体会得十分到位,不留痕迹。可见,富于智慧的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能力。

六、要掌控好课堂节奏

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精神之旅,教师的情感状态以及课堂的节奏气氛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节好课应该是张弛有度、变化有致的,恰如一曲动人的旋律,有主题,有变奏;有高昂,有低沉;有反复,有呈现;有暴风骤雨,有和风细雨。从内容安排方面讲,内容安排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令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从教师的情感状态方面来讲,激情的掌控时机和场合又必须是相对的。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时刻,语言形式、教学内容乃至教师语音语调都要高度强化。

而在教学观摩时,容易出现课堂内容满、容量大的问题,加之教师往往处在一种亢奋状态,课堂呈现出处处激昂、处处高潮的情形,给人以堆积感,强迫感,易于疲劳。一位青年教师教授《想飞的乌龟》(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感悟第八自然段“乌龟在小鸟的帮助下,飞上天空时的所见所感”,设计了这样的连环问题:乌龟飞起来心情怎样?它会看到什么?它看到这些景色会怎样?从哪儿感受到的?你还会看到什么?你看到这些景色又会怎样?乌龟“啊”什么?它为什么会掉下来?它掉下来后会想些什么呢?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抛出,令学生只有招架之功,哪有静心感悟之情,只会令学生出现思维的呆滞。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花园里,园丁轻轻的把水洒下,把肥施上,小心的拂去遮挡太阳的阴霾,任花儿汲取营养和阳光,绽放出美丽的色彩。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妙引巧问,激起学生心海里的情感涟漪,任由学生汲取知识,内化素养,给学生们一个自由快乐健康生长的课堂。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刍议大班额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在我国,大班额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小班相比,大班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教学中,教师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费尽心血即使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但是很难达到“为了一切的学生”,更谈不上“为了学生的一切”了。然而,有关研究表明:班额大小与教学的质量没有明显的联系。也就是说,无论大班还是小班,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虽然班额的大小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但大班问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并进行探讨。尤其是研究如何利用大班教学的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在班级中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积极状态,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全方位认识大班额——扬优克短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对外开放学校,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协调统一、齐头并进,成为热点学校之一。班额在55人以上的班级占学校班级总数的937%。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天天面对大班额教学。

教师们深感大班额教学表现出来一系列弊端:首先,熟练、有效、游刃有余地控制课堂氛围受到挑战,高效地组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大打折扣,照顾到每个学生顺利完成教学过程困难重重,关注到每个学生有不同方面的提高难以实现。全体与个体的关系难以把握,个性发展的教学难以实现。其次,学生个体各不相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校外因素千差万别,加之教师课堂组织管理不及,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再次,工作量大,加重了教师的精神负担和身体负担。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在大班中教学特别“过瘾”“好办事”,大班额教学也有它的优势:首先,学生众多,其中不乏学习优秀者、思维敏捷者、才艺突出者,等等,使学生的竞争性增强,容易形成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百舸争流的局面。其次,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数多、思路广、点子稠,便于集思广益,利于集体活动开展,容易从多种渠道来解决问题。再次,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认为,大班额教学研究,只要能利用优势,转化缺陷,提高大班额教育教学质量,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大班额教学连接成网——合作学习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其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大班额情况下,合作学习更能显示出其优势,能促使每位学生深入思考,相互交流,使大班额教学连接成网。然而,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其中大有学问。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师们已经关注到合作学习的分组是否合理;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否恰当;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否多样;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是否精心;合作学习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指点是否巧妙。但是,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要把合作技能当作重要内容教给学生。应该认识到,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内容,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大班额教学条件下,要如同传授学科知识一般,教会学生各项合作、人际交往技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确切含义。

我认为,其中有两点合作技能很重要。一是“善于述说”。没有述说就没有交流,没有述说,合作也就无从谈起。述说技能的优劣会影响表达的效果。善于述说的人阐释问题条理清晰,心不慌脸不红,有述说的诚意,甚至争取做到风趣幽默。二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才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学会倾听才能使我们萌发灵感;学会倾听更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有探索就要有交流,要把自己探索得到的东西与别人一起来分享,在“说”“听”“思”的过程中相互补充促进,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探索与活力的课堂。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中的听和说包括师生听和说的双边活动过程。怎样引导学生善于述说、学会倾听呢?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1.教师善于说、用心听,树立榜样

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教师不仅要做到用心听说,还要学会用情听说。以《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课为例,在学生充分感受意大利少年的不幸和大义凛然的言行后,老师说:“刚才,我们还觉得身材矮小的少年是那么可怜贫穷,而此时,他的身影如此高大,他俨然是一位精神上的百万富翁,他的财富源于对祖国的爱。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一定是一个富有的人。”这入情入境的话语,使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对意大利爱国少年的崇敬之情,对爱国这一神圣的情感理解得透彻深刻。倾听时不但要倾听学生的想法,而且要倾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并及时给予点拨。许多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时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神情专注,还不时地点头、微笑或提出疑问,最后,还用“我的知音”“见解独特”“善于思考”等简洁的话语予以点评,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如此率先垂范,学生就会以教师为榜样,听和讲的习惯在平日学习中得到培养。

2.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使学生乐于听讲,善于听讲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乐于听讲,善于听讲的好习惯呢?关键是提出听讲的要求并认真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还可向学生提出听的“四心”要求。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同学,听清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不想其他事情。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有礼貌地指出。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体会别人的表达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说”“听”“思”并重,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改进自己的想法。如“捉虫子”游戏,老师故意说错答案,让学生来纠正,或者让学生指出同学发言中错误的地方。这样,在游戏中把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还可向学生提出“四说”的要求。敢说:有信心、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乐说:愿意敞开心扉,把自己心中与众不同的想法说出来;会说:在打好腹稿后能够有条理地、简洁地说出与话题内容相关的话;善说: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模仿、丰富积累,注重延伸,使学生无论在何种场合、何种情况下,张口就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热情鼓励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他们渴望加入到说的行列中去。如,在教《外面的世界》这一课时,教师布置学生到生活中观察识字,把它记下来。上课的时候,学生把生活中认识的字都贴到教室里,教师也把学校里、教室中、学校周围遇到的一些字张贴出来,或做在课件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这样,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活生生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激发了学生听讲的欲望,学生都有话可讲。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听讲习惯的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三、让大班额教学闪现亮点——参与学习

美国的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学习,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处于‘心求通而来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尤其是在大班额授课时,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要加强参与性教学的设计。

亮点一:借助网络课件教学,让学生自己主宰学习

网络课件最大的特征是教学资源丰富,具有超级链接功能,可供选择分析,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探究的条件。网络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探索同一专题,学生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学习。相对来说,网络课教师活动的时间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机会,尤其适合于大班额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这课的教学过程大致为:第一步,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有关地球的信息,做成专题网络资源,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目的是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以最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情境。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笔记,提出问题。第二步,围绕课文内容,对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最终形成核心问题: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第三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检索网络资料,借助网络上众多描述地球现状的图片、影像、音乐资料,相互交流讨论,先弄清楚我们的地球可爱在哪儿,再深刻体会为什么地球太容易破碎了。第四步,全班交流讨论。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经历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阅读资料——讨论验证——得出结论——受到震撼的学习过程。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学习方式,检索网络资料,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和他们提交的“产品”或“作品”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充满了个性、睿智和灵感,网上的每一份作业,每名学生的留言,都记录着学生走过的脚印和个性化学习、成长的过程。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两个环节上,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资源,去搜集、补充相关的教学信息,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是搞好语文教学工作的必要手段。

亮点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大班额教学中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火车”“找朋友”“拷贝不走样”“捉虫子”“词语接龙”“对对子”“猜谜语”“生字扑克牌”“七巧板”“送信”等游戏活动,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譬如,为了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我常常带领学生做“生字扑克牌”的游戏。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把学过的生字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当作扑克牌。学生人人手持一副“扑克牌”,相互出牌认读积分。有时,还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上生字的部件。两位学生一起游戏,学生甲的扑克牌上是偏旁,学生乙的扑克牌上则是独体字。每次两人同时出牌,由偏旁和独体字组成一个合体字,两人谁认得快算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其乐融融。

2.在竞赛活动中紧张积极的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大班额环境下开展“辩论会”“比一比”“夺红旗”“擂台赛”等内容形式各异的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依据课文的特点,我常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课文中的一个需讨论解决的大问题为背景,组织孩子采用辩论赛的一些规则,以辩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教学《儿子们》(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这时,学生对哪个才是爱妈妈的好儿子的认识不统一,因为他们认为三个儿子的表现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这时,教师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三个“对立面”,展开辩论赛,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在辩论过程中,每一方都使出浑身解数,采用自己认为最独特、最与众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服。他们有的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有的用感情朗读的方法,还有的借助精彩的视频、漂亮的图文。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虽然三个儿子的表现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和唱歌虽然是表演给妈妈,也许只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提水桶却是出于关心妈妈、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的爱心。所以,从母子情的角度看,只有他,才称得上是个真正的儿子。开展辩论,问题会越辩越明,通过辩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原有思想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独特的看法。

3.在专项活动中自信自如的学习

生活即课堂,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科书和黑板等,而要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在教学实践中,面对自身真实的教学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项学习活动,如编排课本剧,组织专项学习活动等,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大班额教学质量的又一个有力举措。《集市和超市》在教材中为开放单元,如何达到把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形成社会实践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我和组内的老师们萌发了举行一次交易会的念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旧物品交易会,在操场上开始了。一张张绽开的笑脸,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叫卖,一个个释放的心灵,吸引来了各方“顾客”,为孩子创设了体验生活的课堂。

适应大班额教学是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我深受启示。大班额教学依然有自我突破的方式,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先进的教学手段,高效的教学策略,加之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定能使大班额教学焕发活力。

让批注成为阅读的一种常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式阅读行之有效。批注式阅读,简而言之,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历久弥新的阅读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是传统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接体现,与古之所谓“评点”一脉相承。

如何完善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部机制,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阅读训练重点和教学目标,将批注式阅读贯穿于课堂教学,带领和指导学生在文章关键处、疑惑处标注解释,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点评,讲究形式的多样化,追求感悟的个性化,斟酌表达的精炼化,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培养思想的深刻性。教师在批注式阅读中轻松地教,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高效地学,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一、追求批注的“温度”——角度要鲜明感悟的个性化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自主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批注式阅读将未经教师咀嚼过的语言材料直接呈献给学生,自由灵活的选择性使这种阅读变得轻松愉悦。对于美的语言,学生可以慢慢揣摩品悟,对于乏味的内容可以一掠而过,甚至可以痛陈其弊、见仁见智。然而,当今学生,人心浮躁。释迦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课堂教学中,先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适时安排学生默读,学生潜下心来,边默读边思考。当学生走入文中,就会胸中有物,也就有了要说点什么或者写点什么的欲望了。老师顺水推舟,适时启发安排:“将你的独特的体会用批注的形式表达出来吧!”水到渠成,教学流程自然而然由读到批。学生静读、静思、静写这一整个静默的过程,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教学艺术的体现。

任何事物,就其特征而言,往往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网络结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充满哲理的名言,精辟地道出了客观事物具有多侧面、多视角的固有特征。批注时,教师既要倡导学生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感受,不人云亦云;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结合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个人实际,形成个性化的、鲜明的感悟。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在学习《牛和鹅》一课时,许多学生都选择了写对待牛和鹅的不同态度的段落做了批注:“人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对鹅恭敬万分,仅仅因为鹅不怕人啊。”“因为牛的无所谓,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强迫牛跪下来,骑上它的背。这都是因为主观的不害怕。而我们从心里惧怕鹅,因此与对待牛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学生的认识和思想轨迹:人们对待牛和鹅的不同态度,仅仅源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自然,在课文的结尾,学生做下批注:“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对方无理欺负自己就要奋力反抗。”“有些事物表面上很强大,如果你不怕他,其实,他也是很脆弱的。”“角度不同,结果各异。不恃强凌弱,不以弱惧强。”学生思考的角度鲜明,个性化理解精彩纷呈。同时,也懂得了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培养了学生换位思考、多向思维的习惯。批注式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造一种新的阅读情趣和审美追求,让学生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如若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让每一个“哈姆雷特”发挥作用,就会呈现出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局面,学生的思想在阅读和感悟中更加厚重,语文课才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探求批注的“准度”——要点需突出评价的针对性

批注还要讲究质量,许多高质量的批注对后世影响巨大。批注质量的高低,很显然取决于个体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鉴赏水平、思维能力;反过来,批注本身又对个体这些能力的改进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个体的知识结构、鉴赏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而有差异的,因而批注质量也就有了很大差距。从最初的实践来看,学生的批注更多的是理解补注式和随想感悟式的,往往只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和由文章的内容而产生的一般的肤浅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的联想上,缺少对文章深层的鉴赏和评价。因而,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专题的阅读、批注、鉴赏方面的指导,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批注的质量。例如,学习了《千锤百炼为一“绿”》一文,学生既懂得了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反复揣摩语言,又对“绿”字的鉴赏有了深刻体会,知道语言是要讲究韵味的。随即教师出示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让学生圈画出诗句中使用最为传神的字眼,写下自己的鉴赏体会。学生这样批注:“我认为‘关’字最有韵味。‘关’字写出的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正因为这勃勃生机,这春意盎然,所以连园子也关不住这春色。”还有学生写道:“我也认为‘关’字最为传神,这个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园子的有心无力,‘关’字也体现出作者惜春怜春的情怀。”

批注式阅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既不能把阅读的过程完全交给学生,又不能干预得过多,变成讲读式阅读。在批注式阅读实践中,笔者把“批注式阅读”作为主要备课方式,不写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把读课文时的理解、感悟,以及借鉴其他参考资料研读时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书眉页侧,以备上课时使用。起初,笔者先示范,把教师对一篇课文的批注印发给学生。上课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交流批注成果。一堂课上,笔者常被学生精彩的批注所吸引,学生也常为教师充满哲理的批注所折服。学习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一位学生这样批注:“这首诗与《饮湖上初晴后雨》同为苏轼之作,同为描写西湖,却迥然不同,西湖有着千变万化的美,诗人有着千番万般的情。”学习《唯一的听众》一课,讲到作者知道了那位唯一的听众是位了不起的音乐家时,教师宣读自己的批注:“声望不仅源于专业上的造诣,更源于妇人高尚美好的心灵。伟大的师者,我学习的典范。”学生脸上长久泛起深思的表情,默默回味着。

三、重视批注的“厚度”——语言求规范表达的精炼化

批注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批注的语言要简练、鲜明,不能像棉花团一样柔软无力,不必要求完整的文章结构和面面俱到的论述,要以简练的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评判和议论。学完《鬼是一棵矮杉树》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对主人公来头进行评价,语言不超过一百字。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用精炼准确有力的语言表达。有的学生写道:“我很喜欢和佩服来头。来头是个上进的孩子,他主动要求值夜哨,忌讳别人说他年龄小,认为尿了裤子很窝囊……从来头第二次值夜哨,我还感受到,来头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他勇敢的小战士的形象。”

对比是语言鲜明的有效方法。学生进行完批注阅读后,必须要有批注后的交流。交流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和成功后的喜悦,更能够发现表达中的问题,以便交流后的修正。交流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场”,调动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促使学生由个体独立式的自学感悟向群体合作式的交流沟通迈进,以获取更佳的阅读效果。展示批注可以有如下两种形式:

一是小组展示,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言,各抒己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读书的收获,组长随时记录下组员精彩的发言,准备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可有重点地参与“薄弱小组”的活动,并相机点拨,同时,要捕捉普遍性的疑点,挖掘较高价值的问题,为导评做好准备。二是个体展示,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发言作自然、灵活地补充,精而简地疏导与点评,以激励学生的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关注批注的“广度”——使用要恰当形式的多样化

批注的形式可以因文而异,不拘一格,可以是朗读、默读、圈画;可以是批注、赏析、评价、质疑;还可以是查找、翻阅、交流、讨论。如,学习拓展阅读课文《鬼是一棵矮杉树》,可以采用脉络式批注,学生借助画情节曲线的方式,提炼出课文主体部分按照“请缨——值夜——戳‘鬼’——笑‘鬼’——回营”的脉络写出了来头第二次值夜哨,成功地战胜了怕鬼的心理。课文学习完,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来头有了深入的认识,老师引导学生写下对来头的评价。评价式批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结课方式,既检查了课堂教学效果,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根据课文内容、题材、体裁、表达方式等的不同,采用了感悟式批注:如,学习《用目光倾听》一课,学生的批注感受深刻,悟出文章的真谛:“无论是用耳朵倾听还是用目光倾听,都要把自己的真诚传给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真诚。”《种子的梦》一课:“读了第三节,我想对种子说:外面的世界十分精彩,坚持自己的梦吧,有梦就有动力;坚持自己不灭的信念吧,有信念就有努力。加油,冲破土层,你会有阳光的照耀,春风的问候,会长得更加美丽。”《劳动的开端》一课:“多么艰辛的生活,与我们年纪差不多却有着如此坚强的意志,真不愧是中国的保尔。”这些批注重在抒写自己的感悟,情真意切,深刻有力。

提炼式批注:学习《晏子使楚》,学生将第四自然段晏子的话提炼为三个成语,张袂成荫、摩肩接踵、挥汗成雨。《西门豹治邺》中,学生认为第一自然段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因为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所以西门豹找来老大爷询问。

填补式批注:《朱鹮飞回来了》一课,第十二自然段描述了朱鹮特殊的体态和色彩,学生补充“羽基微染粉红色,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黑色的,脚也是红色的”。这一补充突出了朱鹮的珍贵。《龙的传人》一课,“据历史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鱼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的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拼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喜水、好飞、善变、威武等特点的神物,这就是龙。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民族的象征,倍受人民崇敬。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美好与梦想的结合体,拥有着强大的力量,所以,中华儿女都自称‘龙的传人’。”学生适时补充,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娓娓道来。这种补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质疑式批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为什么以两个问句结尾,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用目光倾听》一课,“‘倾听’的意思是细心地听取。倾听本该用耳朵,课题怎么说‘用目光倾听’呢?”学生提出疑问,带着疑问学习和批注,“因为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要以诚待人,以心关爱,只有目光才是最好的表达方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倾听的最高境界。”

总结式批注:《幸福在哪里一课,学生总结道:“幸福无处不在,当你在无助时,有人帮助你,就是幸福;当你在孤单寂寞时,有人陪伴你,就是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用劳动获得心灵感受。”学完《忆读书》一课,学生总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要坚持读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挥洒汗水,怎能让梦想成真。你所荒废的今天是昨日怠身之人的明天。让我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读书发展为一种极大的乐趣。”学完《信任》一课,引导学生以留言条的形式总结批注:“亲爱的桃园主人:您好!您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使我倍受感动;您的那种细心周到也使我难以忘怀;你的那种辛勤劳作育出的桃林也使我沉浸在一种久违的放松、愉悦之中。谢谢您,让我懂了信任是敢于托付的,信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德!来桃园的采摘者。”

篇末延伸式批注:每一篇好的文章,它的结尾都是富有深意,引人深思的。学生在精读完文章之后,他们的情感体验与初读时相比,会有新的提高。此时作批注,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既能检验阅读的效果,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如读完《凡卡》,学生所做的批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令人深思。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凡卡生活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他多可怜,只是一个小孩子却要忍受那非人的折磨。”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我们现在生活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有评论社会制度的:“沙皇的黑暗统治导致民不聊生,千万名底层人民过着非人的生活,只有民主和谐的社会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多种形式的批注,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这种深层次的再思考、再创造,全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它充分展示了学生独到见解,给学生提供了纵横驰骋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张扬了学生的阅读个性。

五、培养批注的“深度”——分析要到位思想的深刻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正是批注式阅读的一大特点。在阅读教学时,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从锤炼字词、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感受情感多个角度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和思路的点拨,并不失时机地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意解读和思维火花,以期产生深度思维。批注的“深度”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二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三是对精彩段落的赏析。比如,学习《为了他的尊严》一课,教师抓住难点段落:“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终于,他俯下身子,用唯一的手搬起砖来。他一次只能搬一块,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布满灰尘,几绺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歪贴在额头上。”引导学生体会乞丐的内心波动。引导学生在“滑动了两下”“一次只能搬一块”“歪贴在额头上”三处写出乞丐的内心活动,学生转换角色分别写道:“女主人只用了一只手,以身示范,我虽有一只手,也一定可以做到,也可以做得和常人一样好!”“好累呀,真不想搬了……不行!我不能放弃,我不能被几块砖击倒,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搬完。”“终于搬完了,真累啊!原来,我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从劳动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学生从乞丐的形神动作中,解读出乞丐的内心世界,更准确地体会到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完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深刻体会到尊严的价值。

认识的深度往往在细节上有所体现,把握细节也是挖掘文章内涵、锻炼思维能力的关键之点。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遇见有所启示、有所收获的语言文字时,可作批注。在经典词句处,或文章的点睛之笔,突破重难点的关键词句处做批注。在求新求异处,学生在自己独特体验处、不同想法处写下自己的感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地方进行深入的探索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如《和时间赛跑》一文中有两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学生深有感触地作批注:“时间匆匆流逝,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生命短暂,珍惜生命”。

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是“要我学”变“我要学”;是“一鸟入林百鸟无声的独白”变“百鸟朝凤各鸣佳音的对话”;是变“牛不喝水强按头”为“不用扬鞭自奋蹄”。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教的转变,追求“不教而教”的大境界;是“学”的转变,追求“活学乐学”的高效率。愿批注式阅读在阅读课堂上生根发芽,成为语文学习的一种常态。

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亮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老师们在快结束课文学习时,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篇文章?了解的结果是多数学生说喜欢,但也有学生会说不喜欢。老师们常常是在表明自己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的观点后,马上给予持其他观点的同学以肯定,并要他们讲讲不喜欢的理由,还高度赞扬他们敢于对大多数人说“不”。还有一些大家并不熟悉的例子: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是水!”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是“春天”。这位老师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面同学的答案。两个例子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却是异中有同。相同点都是学生的回答内容超出了教师的备课范围;不同的是,面对教学上的意外,两者的处理方法。而这相同中的不同,恰恰显示了一名教师成长的秘密——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亮点,捕捉那些有利于发展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机会。

“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这是一个多么富于想象和希望的答案呀!同时,这又是一个多好的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进行习作训练的好机会啊。遗憾的是,如此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却在我们眼前划过了。类似的例子听说过不少,也在自己的教学初期发生过不少,它警策我们当代教师不得不去反思和检讨我们的课堂教学。

谁都知道,教案的精心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问题是我们在挖掘教材、分析学生,设计教法和最后编制成教案的时候,就应该明白,所设计的只不过是一个教学的基本方案而已。不管多么精心的设计,也必定会百密而有一疏,它不可能是完美的,还必须在课堂上随时进行调整。同时,在课堂教学这个极富动态的教学平台上,学生的学直接作用于教师的教,因学论教,教学相长,互为因果。课前分析的学生情况是静态的,唯有当堂课上学生的表现,才是教师调整和确定教学方案的最有力和最直接的依据。另外,密切注视学习的动态,可能会给教师以灵光般的启发,从而产生教学灵感,捕捉到好的教学机会而获得意外的收获。一次听马老师讲《草船借箭》一文,很受启发。当马老师正胸有成竹地讲到孙刘联军的船队“骗”得了许多箭准备欣喜回营,一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如果此时曹操用火攻,那诸葛亮岂不是无路可逃?”原来学生联想到了刚刚学过的《火烧赤壁》一课。我不知道马老师当时的内心反应,但有一点我可以确信,他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也正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一个考查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闪光点。马老师肯定了学生的问题提得好,继而对着全班说:“是的,同学们都想到了火攻的办法,一个熟悉用兵施计的统帅、一个大军事家会想不到吗?”“那此时用火攻能令曹操反败为胜吗?”这一下,课堂可就热闹了,同学们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看法,充分设想当时战况,还借助资料,结合当时的天气状况、军械、对手情况展开激烈讨论。当得出火攻无法实施这个结论后,马老师因势利导,让大家结合文章主题想一想。大家明白了,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认识得更深刻,对文章的中心了解得更鲜明。这节课,教师与学生的发问、回答和引导,让我获益匪浅。我坚定了在教学上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怪”问,不忽视学生的思维火花,并积极地挖掘下去。

有一次,我走进教室上《一粒种子》一课。这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生动有趣,比较浅显,且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备课时,我安排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白种子发芽的条件。因为这个班我刚刚接手不久,对学生情况不太了解,加之学生年龄小,对这一内容,学生未必会关注到。考虑再三,决定按部就班完成本课教学。刚刚导入课题,一位学生就高高举起了手臂,“老师,老师,我知道,我家的大蒜就发芽了”。随即,几位学生也跟着叫起来:“就是,就是,我也见过。”看着学生高涨的热情,闪烁着求知目光的眼睛,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本来,我完全可以按原计划实施教学,但直觉告诉我,换一种教学方法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我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体会种子追求光明、向往美好世界的感情。学生不但搞清了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而且联系实际,对生活中的无土培植、发芽的大蒜、发芽的土豆等现象也进行了研究讨论。通过深入思考、激烈争论、自由辩论得出结论:空气和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通过学生的辩论,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案的局限性,高度重视课堂上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亮点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活力。

随着课改的有效推进,我发现,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独创性得到深入培养,学生能不受种种束缚,课堂上屡屡出现这样那样的教学亮点:“花儿为什么会开?”学生答案有:“花儿睡醒了,想看看太阳。”“花儿伸懒腰,把花骨朵给撑破了。”“花儿想跟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穿得最漂亮。”与教师原先的标准答案“因为天气变暖和了”大相径庭,出人意料,令人欣喜。《丑小鸭》这节语文课已接近尾声,突然教室中出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手臂,孩子一脸疑惑地站起来:“老师,您说为什么鸭妈妈会生下个天鹅呢?”《想飞的乌龟》一课学完后,老师请学生展开讨论:“乌龟飞上天,却被摔碎了龟壳,以致今天还是一个带有碎纹的壳。它后悔吗?”大部分学生认为会后悔,原因是小乌龟不该去做不可能的事。有位学生却说:“如果我是那只乌龟,我不会后悔,因为我看到了别的乌龟没有看到的美景,摔死也值!”仅仅一年级的孩子却有如此独特的见解和远大的志向,令人刮目相看。

回顾发生过的一次次课堂教学,教学亮点不断涌现,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令人欣喜令人意外的一幕幕,恰恰显示了教师们对新课标扎扎实实的落实,教学艺术真真切切的提高。

让生命的张力在学本课堂中延展

“学本课堂”,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热词。虽然专家学者的表述各不相同,但都直指一个中心——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具体来说,就是课堂上,教师突显学科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师生围绕学科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受到精神滋养,促进精神成长的课堂。归根结底,这样的课堂就是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终身技能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创新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塑造学生性格。如何把握这样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认为,课堂要心存学生,真正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渗透学习方法;要重学善导,充分重视学生的学,甘心“让学”;要善于捕捉导的时机,讲究导的方法,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要建构这样一个绽放生命精彩、富有学科魅力的课堂,最为重要的是这样四个方面:

一、将“质疑”落实到底——“让学生任性地疑起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既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又是学习的推力,所以应当成为读解课文、落实“课标”的根本途径。为学,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有疑,且能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将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教师问”,翻转改革为“学生问、教师导”,这是一种课堂结构的转型,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落实。

执教《三个儿子》一课,我带领学生经历了疑为原点,环环相扣的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营造氛围,引导质疑:分明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你们有什么话想问老爷爷吗?触动了课堂教学的根本点。第二环节,聚焦疑问,形成问题:老爷爷怎么只看见一个儿子?是呀,会翻跟头是棒的呀,何况翻得像车轮在转;歌唱得好听也很能干呀,为什么不能喜欢他?小朋友们说的确实是心里话,要尊重小朋友的独特体验,但也要立足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第三环节,比较表现,解决问题:看到妈妈提着水桶,三个儿子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聚焦儿子们的表现,圈画有关动作的词语,引发思考和表达,你看见了什么?是怎么想的?最后升华小结。整堂课,教师不以自身成人化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真正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教师精心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留足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空间,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掌握课堂中的生成点,敏锐捕获学生即兴闪现出来的疑问,予以引燃,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一起探究,从而引领同学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正如周一贯先生所言,人类正是在“问古问今问未来”中,才创生了一个大千世界,创造了一个辉煌人生。语文课堂,应当让孩子任性地疑,任性地问;构建以学生求疑、质疑、解疑为主线的新型课堂格局,这样,才会使儿童的阅读充满个体的生命活力,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将“善思”执行到底——“让学生执着地思起来”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牛顿因苹果掉落砸到头而发现万有引力是“善思”;阿基米德洗澡时看到水溢出而发现浮力定律是“善思”;鲁班因锯形叶片划破了手发明锯子是“善思”;莱特兄弟看到飞翔的鸟儿发明了飞机是“善思”……大凡那些有着瞩目成就的人无不是因为善于思考带给他们巨大的灵感和伟大的发现。课堂上,学生在各种有价值的问题的驱动下,在教师深入浅出的点拨中,在精心预设的实践活动中,潜心静思,思考欲望和积极性得到大大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思维的火种,新颖独特的见谛频频闪现。为何众多的名师课堂都有着一句共同的语言:“你还有什么发现?”原因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要不断激发学生自我的不同发现。

你看,薛法根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教师用一个个极富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课堂上处处闪现着思考的魅力。比如,教师带领学生比较“绝密情报”和“绝妙的主意”两个词中“绝”的不同意思后,提出问题,这个“绝妙的主意”妙在何处?紧紧抓住“半截”“显眼”等关键字眼,展开学习。随后,话锋一转,这个“绝妙的主意”却隐藏着危机,是什么?在解决危机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又一次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轻轻吹熄、慢慢端走”等细节描写中,揣摩课文在哪些地方用什么样的方法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为什么要三次引发正反人物之间的冲突?整堂课并不顺利,但是,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耐心而智慧地点拨引导,直至学生的思维得以运转和发展。教师恰切的引导引发了学生有深度的思考,思维的火花通过言语不断迸发,达到了为学生的语言智能而教的学科目标。

三、将“解读”深刻到底——“让教师肆意地丰厚起来”

我想,每一名教师都有一个深切的期望,期望自己的课堂如名师一样,能够将一篇篇看似繁复或空泛的课文如提衣领一样,拎得清晰明朗,悟得透彻深刻,导得自然恰当,教得生动精彩。教师在讲台上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围绕课文,信手拈来;学生徜徉其中,小脸通红,小手高高,神采飞扬,创意不断。课堂是教者用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放松的状态,呈现出一种智慧的美丽,一种虔诚的境界。而这背后是深厚的文本解读的功力,对文本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对语文知识的准确把握和不断斟酌,正如王国维所言,“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要做好“三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实现“与作者对话”就是要理解把握作者“要说什么”“要传达什么信息”“要表达什么思想情感”以及“怎样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与文本对话”要带着一种空杯的心态,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编者对话”需做到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这样才能明晰教材的选编意图,明白文章置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学段、特定的单元的作用与理由。为课文定好“位”,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当教师清晰了作品的表达意图、编写意图,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学目标得以确定之后,还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力争教得清楚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确定一篇课文的知识点、教学点,要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每篇课文都隐藏着作者的言语意图,这种言语意图是借助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语言结构表达出来的。每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语言结构,都具有独特的语言交际功能。在深入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敏锐而准确地把握这样的方式与结构,看到内容背后的结构,才能研制出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

虞大明老师执教《景阳冈》一课,着力于“筛”“气力”“榜文”“大虫”“但凡”“理会”“印信”等古今异义的词语理解,在疏通了这些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词语后,从整体入手,交流对武松的印象,聚焦“打虎”,分三步感受武松“智勇双全”的特点。先是抓住武松的“三闪”,老虎的“三招”探究武松之“智勇”;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方式,表现武松的之“智勇”;最后,与“李逵打虎”对照阅读,再次感受武松之“智勇”。当武松的“智勇”已深入学生内心后,链接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武松及《水浒传》的评价,感受武松性格的多样,使学生明白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正是名著高明之处,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水浒传》的阅读兴趣。

四、将“点拨”机智到底——“让教师放松地靓起来”

课堂上智慧花朵的绽放,行云流水般的精彩呈现,还源自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机智。一些教师使用名师的教案依旧上不出名师那样的灵动课堂,很大原因在于这一点。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学生的思维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应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教师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够灵活果断地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拥有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名师的课堂上,教师的机智使课堂处处闪现出学生智慧的光辉。孙世梅老师执教《赤斑羚搬了两次家》一课时出现一个错别字,老师谦逊地称那个学生为自己的“一字之师”,恰当准确。薛法根老师课堂上让学生读一个句子,因句子较长,学生总读不好,教师点拨原因:一个长句子难以读好,那是因为一些个人固有的习惯影响。接着教给方法,长句子要反复读,分步读,先读词语,再读短语,再读短句,再读长句。教师的透彻点拨,学生很快读好了这个长句子。张立军老师执教《临死的严监生》,让学生圈出有古典味的词语,并追问,读了这些词有什么感觉?学生一时语塞,教师机智点拨,不是让大家找舌尖上、皮肤上的感觉,读书要从心里找感觉。一时,学生聚集心中感觉,反复吟读,“让人不得其解”“寥寥数字意思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建立思考空间,不说满”,谈出的感觉富有哲理,表达深刻。钟鹤童老师执教《与众不同的麻雀》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找一找哪只麻雀与众不同?学生一时抓不准,教师灵活应对,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摆放一下麻雀在树枝上的位置。这下,学生恍然大悟,很快找到那只麻雀。张祖庆老师执教《微电影与微写作》,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聚焦你的思考和发现,写一句微广告或微评论,把你独特的发现,最想告诉别人的,浓缩为一句有意思的话。”一位学生写道:“七分钟,让一个男孩变成男人。”张老师即刻做出机智地引导,“男人要承载的东西很多,你们还不完全明白,建议换成‘小男子汉’”这样一个细微的地方,体现出的却是教师教育的智慧和高度。各位名师抓住学生认知上的不严密之处,小做文章,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时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学机智把课堂点亮。

课堂上教师的机智应对,源于多方面的原因,有教师对文章的充分解读和准确深刻的把握,有教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内化于心,有教师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累积,有教师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有教师放下身段用心地聆听,有教师丰厚的学科素养的积淀。让自己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将学生生命的发展、学科素养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精彩的点拨将会将会降临在你的课堂。

生命的张力,往往在于它可以负荷多大的困境,和在困境的重压下,能否伸缩自如。学本课堂,教师的不断催生和激发,促使课堂学习更富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生命的扩展力,生命的潜力得到不断显现和延展。学本课堂,一个张扬学生生命能力的地方。

课后“三思”,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独立思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将自己的困惑与体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只有与每一个学生平等对话,才能不断缩小新的理念和实际的有效教学之间的差距。

“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每次上完课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我总要问自己这个问题。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认为,对学生的关注,一方面,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金钱”单元?钱被风刮跑以后?这篇文章,记叙了二十多年前,发生在我国长春的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个北风呼呼的日子里,一位农民老大爷的钱掉在地上,被风吹得四处飞扬,过路行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被北风吹落的钱“抢”了回来,送还给主人。文章生动感人,学习文章的重点段落第四、五自然段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即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巡视时,我发现很多孩子讲述受感动的原因时,说不到点子上或是大话、套话。此时,我想应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内心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而不是把一些感受灌输给他们。这样,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尤其是那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学生身上,深入各个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才能够灵活有效地组织安排下一个环节。另一方面,要善于或者说要习惯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从而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平时上课时,我常常发现班里有个别学生的想法与他人不同。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没有举手,我还是会叫起他们。例如,在学习《嗟来之食》这篇文章时,我班的吴俊达同学就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富人黔敖给那个饥民的施舍不带有侮辱性,还谈出了自己的理由。我想,当学生听到一种不同的声音时,他的智力是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是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引发创新的欲望。很显然,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就成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备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需要,我想,这应该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知识是我直接给的,还是在引导之下学生自行感悟到的?”

在审视自己的课堂行为时,这个问题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钱被风刮跑以后》这篇课文,通过过路行人的语言、动作及对老大爷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故事起伏跌宕,文章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细细体会老大爷和作者的心理变化,感悟描写过路行人的语言和动作,是理解课文领会中心的关键。我采用的方法是借助资料体会老大爷的心情,作批注谈自己对行人言行的看法,再在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学生经历了理解感悟的过程,以后他就能够自己面对问题,查找资料、朗读体会,去分析、去创造。“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发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高效课堂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的。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或许这就是“引导”的价值。

“我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等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该怎么办呢?我想,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合作学习中谈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在讨论前,先让学生自己潜心读文,独立思考,还可以把想法、感受写下来,即给文章做批注,再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自己的观点要表达,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坚持在合作之前自己思考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的合作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程度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和人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