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路同行:陕西省路晓冰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集
15722400000002

第2章 课题探索

陕西省名师工作室与“中学构建大语文教育场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延安市实验中学路晓冰

一、工作室中期汇报

非常感谢省、市教育局领导的英明决策,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名师工作室”这个发展平台,这对于青年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对于我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15年初工作室成立以来,我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一个“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并且圆满地完成了市教育局、市教研室领导交给的教学及其他业务任务,获得了有关部门领导及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汇报工作室一年多来的工作:

(一)建章立制,科学规划

为确保本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发展,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特长,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便讨论形成了工作室章程,拟定了工作室计划,确立了研究课题,明确了成员各自职责。同时要求每位成员积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力求走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工作室为成员先后购买专业书籍人均5册,要求成员坚持每月阅读两份专业杂志,每学期细心研读一本专业书籍,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不少于3000字)和反思记录(不少于5篇),促进自身内涵发展。采用自学、集中学习、网上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构建紧密的学习共同体,分享资源,实现互惠学习。

(二)示范引领,辐射带动

1.教学引领

工作室充分发挥延安市实验中学“陕西省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示范校”“全市教师培训基地校”“全市语文教学中心教研组”的优势,并以此为平台,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通过“名师结对”“送教下乡”“集体教研”等活动,引领学员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中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工作室的努力推动下,将延安市实验中学的“生本导学”高效课堂模式和大语文教育场实验在学员所在学校进行了推广,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课题研究

一年来,我工作室以所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中学构建大语文教育场的策略研究”为抓手,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创新语文教师成长培养机制,推进全市语文教育改革。近两年,我工作室先后代表学校承办了延安市“三真”语文教学研讨会和2016年延安市高考和中考研讨会,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得到交流,受到延安市教研中心领导、与会专家贾玲的高度赞赏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室所研究的课题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了中期总结。

3.辐射带动

我们学校作为“全市语文教学中心教研组”单位,语文教师人才辈出,我工作室经常代表学校承办会议,也经常邀请各兄弟学校语文教师参加本校教研活动。本工作室有计划地组织对外交流和送教下乡,每学期确保一次到基层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交流,通过同课异构、座谈交流等方式,灵活推广教学成果,促使教育均衡发展。

课题负责人路晓冰先后应邀到北京四十四中、江苏怀仁中学、延安大学附中、延安中学、洛川中学、安塞高级中学、洛川安民中学等校做专题报告或经验交流。工作室成员王焕娣、穆亚涛、祁小雪、赵广宇、刘亚、张启慧、姚方、高文娟等也多次送教下乡或在教学研究会议上示范课,做主题报告。

4.资源共享

我工作室利用工作室微型网站、博客以及“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陕西名师工作室延安站”“大语文场工作室”等QQ、微信交流群举行专题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教学得失;努力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5.教师培训

一年来,我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帮助学员确立个人发展目标、途径,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型骨干教师。为此,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工作室成员和一线老师争取更多更好的培训学习机会,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2015年7月工作室邀请吉林特级教师李元昌先生做《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专题培训,2015年10月工作室邀请咸阳张万斌老师做《微课制作与翻转课堂》培训,2015年11月工作室邀请宝鸡岐山高中特级教师程浩平老师做《高考复习备考》培训,2015年12月工作室邀请省教科所专家李志超做教科研专题培训,2016年9月工作室邀请天津书协主席孙玉田先生做书法讲座和书法教学指导,2016年10月工作室邀请江苏特级教师董旭午先生做《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六种范式》专题报告。此外,我们还就近邀请延安大学厚夫教授、惠雁冰教授、卜岩教授、马海娟教授等为师生做阅读与写作系列报告,并做课题研究指导。陕西省教科所同军咸老师、西安市教研室贾玲主任、市教研室南征等专家在延安检查工作或参会时对我室工作与课题研究给予有益的指导。

本工作室积极组织成员外出学习考察,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提供与省内外名优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技艺和研讨的机会,借势促进自身成长。一年来,路晓冰、王焕娣、穆亚涛、姚方、刘亚、高文娟、祁小雪、李芳、盛燕等先后到北京、上海、重庆、太原、南京、杭州、西安等地考察学习培训,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三)成效显著,鼓舞人心

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工作室成员无论从教学水平、教学策略,还是教育教学成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令人倍感欣慰,备受鼓舞。

工作室负责人路晓冰被聘为延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为延安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专业学生主讲《语文教学前沿发展问题》课程;工作室核心成员王焕娣、穆亚涛、祁小雪、李芳被聘为延安大学文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核心成员刘亚、盛燕、李海燕、姚方被聘为延安大学文学院“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实验班”指导教师。

工作室核心成员穆亚涛、刘亚经过一年培养考察,2016年9月成为陕西省第二批学科带头人。

工作室核心成员祁小雪、盛燕分别于2015、2016年成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工作室成员罗蓉也于2016年成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工作室核心成员姚方被延安市教育局、团市委授予2015年延安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高文娟老师被评为延安市第三批教学新秀。

2015年11月我工作室代表学校承办了延安市“三真”语文教学研讨会,会上王焕娣代表工作室做了大语文教育场课题交流报告,穆亚涛、刘亚、姚方、张启慧等做了交流发言。大会四节示范课中的三节由我工作室成员祁小雪、李海燕、高文娟老师执教。我工作室的研究得到业内广泛好评。

2015年3、4月,工作室代表学校承办了2016年延安市高考和中考研讨会,工作室成员刘亚、高文娟等做交流报告,受到延安市教研中心领导、西安市教研室贾玲主任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及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四)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1.继续探索,圆满完成“中学构建大语文教育场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结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升华,提炼形成一批成果,并做好宣传推广,推动全市语文教育改革。

2.不断改进,更好地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努力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实践中,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的作用,打造出一支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教师团队。我们要以工作室核心成员为骨干,再吸引一批年轻教师共同参与,让工作室还能成为具有新思想、新特色的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园、未来名教师的摇篮,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工作室不断成熟,不断发展,辐射带动,在推进全市语文教育改革方面影响不断扩大;各位成员扎根于教学一线,认真学习,敏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切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理论修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为了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也不得不加快进步的脚步,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契机。同时,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我认为,工作室逐渐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将推动我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二、“中学构建大语文教育场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课题的提出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法国当代思想家布尔迪厄受物理科学影响提出了场域理论。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我们提出“大语文教育场”这个概念,大语文教育场应该是学校教育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体指学校以大语文教育观为理论基础,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核心,对全校的语文教育做顶层设计和总体调度,从而形成全体师生、家长和各类教育介质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多维的、动态的语文教育集合体。

“大语文教育”已历时30年,虽为广泛认可,语文教育改革也可谓轰轰烈烈,但多年来语文教育始终没完全走出高耗低效、靡费寡功的困境,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一是语文改革局限于学科内部小天地,单靠语文教师无法整体改变日益恶化的语文教育大生态;二是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学科地位日趋弱化,语文学习盲目理科化,效率低下;三是教育管理者于“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教育观,没有对语文教育和课程管理做出科学的系统的顶层设计,没有从政策层面支持积极的教育实践,各学科教学、各教育活动独立区隔单打独斗弱肉强食。

场域理论引入我国后,已被普遍认同,并在新闻、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不少教育工作者运用场域理论研究教育问题,但在语文等学科教育领域,运用场域理论研究还很少见。

因此,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要摆脱困境,必须改善语文教育生态和教育生态,要突破学科界限,沟通课内课外,树立全新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整体设计,将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本课题研究。

2.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进展状况

本课题研究基于课题组成员多年工作实践和教育探索,2015年上半年,我们多次座谈讨论,明晰课题的研究主要目标、核心理念、基本思路,写出课题方案简案。2015年7、8月,根据省名师工作室会议要求,我们反复讨论修改,形成课题研究方案,报送省上申报立项。9月,根据省名师工作室会议意见,又讨论修改,四易其稿,形成正式课题研究方案,报送省上备案。2015年10月,正式开题,原计划于2016年9月结题。

期间,本课题组将按照研究计划及分工,分阶段开展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拟出课题研究提纲,不断讨论完善,并邀请市内语文特级教师申延生、南征、卜岩、王宏民等专家指导,修订完成课题申报书并及时上报,正式开题。

2015年9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的情况,课题组选择了延安市实验中学三个年级16个班级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系统的分析,数据统计结束,已由惠军平老师执笔形成研究报告。9、10月,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家访等方式,观察、了解延安市部分县区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和课外阅读情况,分类整理材料,分析问题,确定了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细化出子课题、子项目、划分出研究步骤和主要策略,举行了课题开题会议,统一了思想,分派了任务,夯实了责任。

课题组积极开展了读书、研讨等研修活动,先后购买张孝纯等专家著作60余册,集中学习“大语文教育”理论和场域理论,形成共识,为课题研究打好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7年6月),实施阶段分前期(2015年10月—2016年8月)和后期(2016年9月—2017年6月)两个小阶段。

课题组分步骤、分任务重点从三个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不断反思,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将实践心得总结成文。具体如下:

“中学构建大语文教育场的策略研究”领域

重点研究语文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如何体现、课程评价、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研究、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文活动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关系等。此项工作由路晓冰(延安市实验中学副校长、课题负责人)、赵广宇(延安市富县羊泉中学副校长)、张启慧(延安职院附中教学处主任)负责。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开设了书法、名著名篇欣赏等语文课程,每天专设习字时间,举办诵读社、话剧社、辩论团、书画社、啄木鸟行动组等社团,举行写作、戏剧表演、朗诵、演讲、辩论等语文活动,推动语文学习改革,逐步扭转语文学习“习题化”“应试化”的不良倾向。

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在语文考试中增设名著阅读的考查,实行“过程评价+书面考试+奖励加分”的评价方式,另外,中期期末考试面向所有科目设书写分,以考促学。

为打造书香校园,进而影响形成“书香家庭”“书香社区”。课题组推动学校倡导发奖发图书,礼品用图书;2016年,我们推动学校投资110多万元改造图书馆阅览室,新建电子阅览室,新增图书期刊4万余册;各班普遍集体订阅《语文报》等报刊,建立了图书角;课题组老师带头组建教师子女读书群,并在家长群分享亲子阅读和家庭教育心得。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建设初见成效。

在改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课题组积极建言献策并直接参与,设计美化标语牌匾,悬挂学生书画作品,进一步美化了校园;课题组指导各年级新建媒体平台,办新闻报道学习班,培训校园通讯员,使学校宣传报道更加及时生动,效果更加显著。

课题组积极探索构建语文与其他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等合作共赢的关系。在开展汉字规范书写比赛时,课题组邀请其他各科老师命题,将各科易读错写错的术语、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收入题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构建大语文教育场背景下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领域

重点研究语文教学如何秉承大语文观,强化读写训练,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核心是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小语文与大语文相结合,即以老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中心,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互补;坚持“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相结合,丰富学习方式;坚持“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学语文为了用语文,用语文也是学语文,学用结合,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此项工作由穆亚涛(延安市实验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李芳(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长)以及刘亚、姚方、祁小雪三名省级教学能手负责。

课题组参考教材体系,分年级、分学情开展“一课一读一写”读写结合活动。“一课一读”,即根据所学课文,补充相关作品做拓展、深化或比较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做批注、评点等。如学生在学习冰心的《荷叶,我的母亲》时,要求课外补充阅读《繁星·春水》。在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时介绍其《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作品做比较阅读。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开展了毛泽东诗词的专题阅读。“一写”,即阅读后根据感受、启发、质疑、想象进行续写、改写、缩写、扩写、仿写或进行评论、鉴赏等。

“构建大语文教育场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领域

重点研究语文学习如何融进其他学科学习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人人帮语文,语文帮人人,使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工具,又使各类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此项工作由王焕娣(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学处主任)和盛燕、李海燕、高文娟、罗蓉、董琴琴五位省市级骨干教师负责。

以最近举行的初、高中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为例,课题组和相关部门、年级、教研组精心策划,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活动模式,由语文组牵头策划,将诵读表演和才艺表演(书法、舞蹈、器乐等)、文明礼仪训练、纪律教育、宣传报道等有机融合,演出效果创历届最佳;学生家长也被活动所吸引,积极登台诵读助兴。

为提高课题研究水平,推动课题研究进展,我们还积极创造机会开展工作。

课题组先后邀请咸阳张万斌老师、宝鸡程浩平老师、天津孙玉田先生、吉林李元昌先生、江苏董旭午先生、省教科所李志超老师以及延安大学厚夫、惠雁冰、卜岩、马海娟等教授为师生做报告,并做课题研究指导。

此外,省教科所同军咸、西安市教研室贾玲、市教研室南征等专家在延安检查工作或参会时对我室课题研究做过有益的指导。

课题组还充分利用承办会议的机会,积极宣讲大语文教育场思想,广泛交流,多方征求意见。2015年11月,代表学校承办了延安市“三真”语文教学研讨会,会上王焕娣代表课题组做了大语文教育场课题交流报告,穆亚涛、刘亚、姚方、张启慧等做了交流发言,大会四节示范课中的三节是由我课题组成员祁小雪、李海燕、高文娟老师执教的,我课题组的研究得到业内广泛好评。2015年3、4月,课题组代表学校承办了2016年延安市高考和中考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刘亚、高文娟做交流报告。

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长沙、西安等地学习考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课题负责人路晓冰先后应邀到北京四十四中、延安大学、延安中学、洛川中学、安塞高级中学等校做专题报告或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王焕娣、穆亚涛、祁小雪、赵广宇等也多次利用送教下乡或参加教学研究会议等机会进行课题宣讲和交流。

2016年10月,课题组召开邀请兄弟学校代表参加的扩大会议,对课题进行中期总结。各项研究的负责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校内外与会者畅所欲言,对下阶段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这次会议及时总结了经验,肯定了成果,也剖析了问题,增强了学校领导、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为开展好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做了坚实的铺垫。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开展大语文教育场研究,是将场域理论在学科教育方面的迁移运用,是对大语文教育实验的继承、深化和发展,是突破学科局限,站在教育大视野设计规划学校语文教育和课程体系,旨在改善语文教育生态乃至教育生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构建大语文教育场,体现了学校对课程的科学领导和教育的顶层设计,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场的完善,提高办学品位。

(三)本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目前,我们虽然对这个课题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都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有待改进和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组少数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个别课题实验学校不能坚持开展课题实验,导致各分项研究工作进展不一,有强有弱。可喜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要求加入课题研究,为此,我们将课题组成员分工做适当的调整,确保课题各项研究任务按时按要求完成。

2.由于考虑欠周密,加之原计划一年内完成,导致课题研究部分环节不扎实、不严谨,部分总结、论文、作品集比较粗糙。下一步,我们要重新调整,严格要求,严把质量,确保课题研究过程严谨,成果可靠,经得住考验。

3.由于课题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任教,加之兼任很多行政职务,任务相当繁重,课题组对外宣传交流不够,特别是和外市同仁交流不够。下一步,我们要合理安排,加大教师培训学习力度,和市内外教育界广交朋友,广泛交流,广纳良策。

4.根据课题计划和研究现状,下一步我们的主要工作,一是做好课题研究调整和深化工作,根据中期总结,调整研究方略,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实践研究;重点开展案例分析,录制精品课,讨论总结大语文教育场实施方案,做好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举行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二是做好课题总结验收工作,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类入档;验收各子课题研究;举行课题研究总结会,总结课题并形成结题报告,汇总课题成果,报送省上,接受课题评审。

(四)本课题研究可预期成果

1.通过本课题研究,将“大语文”和场域理论相结合,形成“大语文教育场”理论。不但要推动学校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还要丰富和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2.通过本课题研究,突破学科界限,沟通课内课外,进一步促进教师改变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促使广大教师彼此协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校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提高办学品位,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4.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语文教育质量,推动其他学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本课题主要阶段性成果

本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课题时将部分研究项目和子课题申报为省市级课题,在2015、2016年结题的有:

由本课题组负责人路晓冰负责,王焕娣、穆亚涛、李芳等多名成员主持并参与的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本导学校本特色化课堂教学研究”,于2016年6月圆满结题;

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穆亚涛主持的延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系统化视角下初中作文规范化研究”于2016年5月结题;

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穆亚涛主持的省级课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指导研究”于2016年7月结题;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刘亚参与的陕西省教育厅2015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凝视’视野下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规训路径研究”,于2016年6月结题;

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刘亚主持的延安市“十二·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高中语文必修课文‘生本导学’模式导学案的编写研究”,于2015年8月结题并获陕西省2015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姚方、李海燕等负责的延安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本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读写教学研究”于2015年6月结题;

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刘亚主持的省级课题“《陕北历史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于2016年7月结题;

由本课题组核心成员聂贵军主持的市级微型课题“‘生本导学’课堂模式下的文本细读研究”于2016年6月结题。

由本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或CN省级以上报刊,例如:路晓冰的《构建大语文教育场的实践与探索》,赵广宇的《学校管理者应念的教育经》《成绩进步较大的孩子该不该奖》《孩子的童年哪去了》,刘亚的《当前高中语文阅读的困境与突围》《新课标背景下语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及操作方案》,李艳的《文言文审美教育初探》,赵伟的《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姚方的《让写作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语文课堂,我们该教什么》,穆亚涛的《提高教师素养,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从几个课例谈谈我在优化课堂语言方面的探索》,高文娟的《作者生平妙用多》和《〈塞翁失马〉“父”字读音、意义及其他》等。

让作文教学走向理性

——听徐江老师高考作文辅导课所感所思。

延安市实验中学路晓冰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先生是语文教育界颇具争议的人物,曾多次“炮轰”中学语文教育,引起了中语界强烈反响。近年来,徐江先生走进中学课堂,收徒讲学,还亲自登台授课,由“批判”转向了“建设”,他的很多主张与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近日聆听徐江先生一节关于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的辅导课,深有感触,很受启发。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在此,笔者想把话题稍微“拉扯”远一点,先从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乱象”谈起。

目前,中学普遍都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作文在高考语文总分中占60分,可谓高考第一大题!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按理,如此高分值应不容忽视。那么,高考作文辅导是否受到重视呢?实际情况却又恰恰相反,在多数学校语文课都明显地处于附庸地位,被看作“软科学”,作文课也就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多数语文老师怕教作文,认为作文既难教又难以见效,作文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即使上作文公开课,也往往只是摆个花架子而已;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动笔写作文就头疼,好不容易写成的作文也往往是拼凑出来的,立意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语言平淡乏味缺乏文采,层次模糊不清缺乏条理,书写潦草不工整缺乏美感。许多学校许多老师都认为,在高考中作文拉不开多少分数,花大力气抓作文得不偿失;到了毕业年级,投入到作文教学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也只是做一些适应考试的训练而已。

总之,各地各校虽有差异,但学生写作总体水平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我们老师平时的作文教学指导息息相关,学生作文水平总体不高,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出现了缺失和问题。

二、花儿为什么这样“蔫”?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学语文教师往往从社会环境、高考、学生等方面找原因,这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的作文教学、高考作文辅导本身就不存在问题吗?

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认识不到位,消极应对。

很多老师都持“作文辅导低效论”,甚至有人提出“作文辅导无用论”,将学生作文不好归罪于社会环境、应试教育、学生基础等,而不从自身找原因。果真如此吗?非也,真正的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不作为或作为不得力。具体表现为:

一是作文教学缺乏科学有序的蓝图,随意性严重。从教学的实际来看,作文教学、作文辅导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很多老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并没有一个详细的严谨的计划,没有明确的目的和难点、重点,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

作文指导是不太好短期见效的,这与作文自身特点有关,但也与平时作文教学的低效、无效、无序有很大关系。因此,作文教学需要加强而不能放弃,“作文辅导无用论”根本站不住脚。学生作文指导与不指导绝对不一样,指导得法与不得法绝对不一样。

张志公先生说:“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划的,训练的计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要影响运动员出成绩。语文训练也应当有并且可能有科学的方法。”作文训练一定要有一个总体训练目标,还要有学期或学年的训练计划,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的过程。可以分解成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书写等写作能力训练点,每一次作文,应该重点训练一二点。这样,每次训练都目的明确,在一系列的写作能力点训练结束之后,学生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整体提高。

二是作文训练不得法,效果不明显。这与教师写作指导水平低、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密切相关。大多数教师都固守“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步式传统作文教学模式,重成文、轻过程;重评讲、轻修改;重讲解、轻实践。闭门造车,一味应试,写作往往靠突击完成,批改常常徒劳无功。在这样低效和无效训练下,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能有实际的提高呢?。

三是缺乏耐心指导,急功近利。作文训练是难以立竿见影、短期见效的,即使有科学的计划和方法,还需要长期训练、长期坚持,需要耐心指导,不断改进,才能提高效果。有些老师今天向某人学习,明日到某校取经,一旦获得什么宝贵经验、作文妙法,便喜出望外,如法炮制,移至本班,结果效果微微。殊不知,用再好的方法也需要长期坚持、耐心指导才能凸显效果。没有量的积累,是难以取得质的飞跃的,何况这样的“量”既无效又无意义。

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乱作为、歪作为。

很多教师在作文辅导上不从夯实写作基础上下功夫,不从耐心辅导上下功夫,不从改进方法上下功夫,反而动投机取巧之心,行旁门左道之术,可谓花招频出,机关算尽:

一是猜题押宝。不少老师平时不下功夫辅导,逢大考则喜欢猜题、押题,迷信所谓的内部信息、专家预测。猜题押题实际就是想提前准备,背范文,记素材,宿构套作,投机取巧,蒙混过关。我们知道,高考命题是非常严密的,哪会不防猜题、押题?哪有可能这样容易猜到、押到?最多就是给你沾点边、中个范围而已。今年高考前,笔者看到了某名校名师所猜的高考作文题,诸如“安全”“成长”“成功”“文化繁荣”“和谐”“最美”等等,和高考题沾点边是可能的,此种猜题,说穿了无非就是教学生宿构而已,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对一般学生来说,反而束缚了思维,限制了发挥。

二是套作仿作。一些老师发明什么作文万能公式、万能素材,鼓励学生背范文、套范文、背精彩语段,以便考场上仿写套用。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学生作文开头结尾老出现一些华而不实、离题万里的语段语句,原因即在此,考前背诵,临场套用蒙人。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船主与修船工”,有考生大谈什么“诚信”,简直离题千里,让人难以理解,估计原因亦在此,考前背诵,临场套用蒙人。

三是分析材料浅尝辄止。指导学生分析材料,粗枝大叶,满足于一知半解,审题立意粗浅俗。现在作文题多为材料作文,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思考分析。很多老师往往粗看材料,有个大概的理解,根据材料套一两个话题或论题就草草了事,不能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深入分析,让认识停留在浅层次上。像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船主与修船工”,有不少老师认为按“爱心”“善良”“责任”“感恩”议论即可。如此分析,虽不为错,但仅以此为文,恐难免议论空泛,毫无新意。事实上,许多考生写这个题目,立意虽符合题意,但内容空洞,见解粗浅,效果平平,估计原因亦在此。

四是重形式轻内涵。不少教师把作文看作是一种技巧而不是一种能力,课堂上热衷于讲作文的技法,指导学生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有人提出“考场作文类别写作模式”,列出了若干类别作文的内容和写作模式,要学生写作时对号入座套写。还有人总结出“应试作文秘笈”,讲什么写题记后记、编寓言、故事新编、一材多用等等。似乎作文教学、作文辅导,就是讲方法技巧,授妙招秘诀,以为这样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写作技巧当然是重要的,但技巧毕竟属于形式,毕竟得为内容服务,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章法上动心思,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三、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责任在老师

以上种种现象,究其根源,虽与社会环境、高考、学生等方面也有关系,但主要原因还是在学校,在老师这里:一是责任心不够,急功近利之心膨胀,教学中逐渐丧失精心和耐心;二是能力不足,教阅读则只能靠教参,教写作则光空谈瞎指挥。

现在我们把注意力转回到徐江老师的这节作文辅导课上。看看他对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作文辅导有何指导、有何启发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抓住材料的关键环节来思考分析问题,确定立意。徐老师指出,要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分析事物。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船主与修船工”这个故事关键有两个思维点:其一,追问修船工为什么能有“顺手”做好事的行为;其二,追问船主送红包有什么社会意义。我们一线老师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时,过于强调多角度分析,往往造成学生分析材料时,抓不住关键,忽视主干而纠缠于枝叶。今年高考后,有不少老师发表意见,认为可以从“重视细节”“小事关大局”“细节与成败”“诚信”“和谐社会”“相处”等方面立意。这些立意要么偏离题意,要么大而空泛。如果抛开材料的关键问题来思考立意,那么,要这些材料的主题有何用呢?有人说,学生的问题其实往往是老师的问题。由此看来,此言并不为过。

其次,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作文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说教,要靠课堂上实实在在的培养。这节作文辅导课上,徐老师没有像一般中学语文老师那样,简单分析材料,从中提取几个论题,很快立意。他紧紧围绕材料的关键问题,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他追问学生修船工为什么能有“顺手”做好事的行为,指导学生运用反事实假设思维和因果思维分析问题,使学生的认识层层推进,从而认识到修船工“补”与“不补”都不违背道德,这是一个职业意识境界问题。修船工能不为钱而补洞,体现了职业意识的高境界。显然,通过这样扎实细致的分析,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再次,要重视挖掘材料的细节,细节之中有深意。徐老师抓住了材料不为一般老师所留意的细节,从中挖出了深意。比如“大红包”的“大”,让学生认识到船主感激之深之强之真。再如,作文题在流传时从“油漆工”到“修船工”的变化,很多人是认识不到油漆工补洞存在的问题的。还有,修船工的“顺手”补洞,“顺手”所体现出的是职业意识的高境界、做人的高境界。多数老师往往分析作文材料都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不关注细节的,这势必也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最后,要重视写下水文。这节课还有一个大亮点!徐老师辅导学生写作文不光“说”,还亲自“做”,写出了一篇高质量的下水作文。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经常写作的教师才更有可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更能体会到学生写作文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避免教学中的误区,从而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拥有丰富的切身体验,才能写出优秀的下水作文,才会令学生信服,才会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毫无疑问,徐江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为我们一线教师做了很好的示范。

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其实质量都不高,这都与教师水平不够有关,虽然还有一些教师下了不少气力,但没用在点子上,事倍功半,效果不显。写作能力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作文教学其实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理性的作文教学,需要科学的规划、科学的指导,需要耐心、精心和坚持,更需要高水平的语文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提高师资水平。只要我们能端正态度,理性思考,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可以走向理性发展的道路的。

营建大场域 实现真高效

——在延安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延安市实验中学王焕娣

语文教育改革万象丛生,各种流派、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一会儿颠覆传统翻转课堂,一会儿又轻浅自教回归本真;一会儿走下讲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会儿又要求教师用个人魅力影响学生;一会儿先学后教,不学不教,一会儿又要求教师充分主导,不能“失声”……不管怎么改,一线教师疲于奔命的同时总是觉得成效不大,靡费寡功。究其原因,这些改革尝试始终没有跳出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师自身这个小圈子,零敲碎打自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虽然近年逐步加快的中、高考改革步伐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进程,但具体到一所学校、一个课堂甚至一名教师自身,尚无切实有效的操作办法。

语文教学要进行真正的改革,需着眼于对语文教育和课程管理做出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着力于改善语文教育生态乃至整个教育生态,从政策层面支持积极的教育实践,力争突破学科界限,沟通课内课外,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将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推进学校整体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藉此,提出“大语文教育场”的概念。

一、什么是大语文教育场

大语文,即“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主张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读、写、听、说训练有机结合。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

场,即场域,原是物理名词,是指物质间存在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基本形态,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受此影响,法国当代思想家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理论。他说:“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场域,不能理解为被一定边界物包围的领地,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而是在其中有内含力量的、有生气的、有潜力的存在,如宗教场域、政治场域、文化场域、教育场域等等。

大语文教育场是学校教育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指学校以大语文教育观为理论基础,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核心,对全校的语文教育做总体设计和调度,从而形成全体师生、家长和各类教育介质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多维的、动态的语文教育集合体。

二、为什么要营建大语文教育场

(一)国内外改革趋势使然

放眼国外,近20年全球掀起了母语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国母语教育和研究普遍集中在学生的能力及素养之上,而国内多位学者也指出:21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将发生素质化、个性化、生活化、审美化和“大语文”化等九大变革。“大语文教育场”的观念顺势而生。

(二)“三真”语文的要求使然

大家都知道,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大语文教育场的观念正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整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形成语文学习的共同阵地,体现着“真语文”的精神,相较于目前就课堂说课改的局面,营建大语文教育场是全面而彻底的“真改革”,相较于以往就语文谈语文的课改措施,也必将实现语文教学的“真高效”。

(三)语文的学科性质使然

大语文教育场的提出是语文的学科性质使然。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没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很难学好其他课程。反过来,其他学科的老师读题解题、分析讲解也都在间接地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各自为政,相互推诿是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是力与力之间的相互分解、功与功之间的相互抵消。只有建立“大场域”观,才能很好地配合,全方位地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也是生活中相互交流的工具,每一次的“听、说”,每一次的“读、写”,都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语文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师生的对话,生生的交流,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聊天,无不在培养着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果把这些阵地都有效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振,效果一定超出语文老师单方发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致使语文学科对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都担负着不可估量的责任。而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综合发展,又不可能是一个学科、一个老师能独立完成得了的事。所有学科的教材内容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学生“三观”的形成,所有教师以及家长、亲友、同学等等与学生有关联的人的人品、言行都会对该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学校实行全员育人,人人做导师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只有营建大语文教育场,将各种力量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高效率。只有教育管理者突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教育观,对语文教育和课程管理做出科学系统的统筹设计,从政策层面支持各学科教学、各教育活动的相互协作,才可以推动语文教育的真正的彻底的改革,从而实现学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怎样营建大语文教育场

大语文教育观坚持听说读写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直接与间接结合、学与用结合的原则,重点研究语文学习如何融进其他学科学习,研究语文学习如何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研究学生学习如何与学生生活相融合,实现人人帮语文,语文帮人人,使学生在各类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工具,又使各类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种种实践的机会。

具体实施围绕“一体两翼”。“一体”即语文课堂教学,“两翼”即开辟第二语文学习渠道,强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如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学科建设、校本培训、家校联盟等,营建大场域,促进大发展。比如,我校已经落实的措施有: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

以“生本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举办“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以赛促教;通过建设学习小组,实行过程管理;推行分层考试;大型考试卷面单独记分,音体美技等术科成绩计入学生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措施,夯实课堂教学。

(二)积极开辟第二学习渠道

根据师资情况和学生需求,开展“走进经典”“诗海扬帆”“中华颂”等诗文朗诵活动;举办戏剧节,创作、改编、表演话剧等;组织“啄木鸟”小组,在街边、社区检查纠正错别字;举办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开设软笔书法兴趣班;定期举行师生写字比赛、文综知识大赛、“矛盾杯”辩论赛、环保知识竞赛、电子小报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舞蹈、绘画、器乐、泥塑、麻绣、手工制作等活动,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多渠道加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师资力量

每天20分钟的习字课由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负责,学生习字内容也不仅仅限于语文,而由各科老师自定,可以练习书写数学定理、物理公式、英语单词、化学分子式等各种内容。文综知识大赛更是包括政、史、地、生、诗词文赋等各方面知识。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内容也不仅限于语文课本,而是融汇各科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易错或繁难生僻的字,命题人由各科老师组成。

(四)强化校园学习环境

文化长廊、橱窗、展板等都成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有效阵地。学生自主设计,亲手抄写、描绘,配合所学内容营造相关氛围。每一次都是真实有效的实践训练,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强化家庭及社会学习环境

开设父母学堂、家长沙龙、实验大讲堂等校本培训活动,逐步由校内向校外和社会辐射,改善学生的生活语言环境,全方位规范和净化语言环境,以期达到有益的熏陶和浸染的效果。

“大语文教育场”的理念突破了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跳出了单学科和拘泥于教师自身的小圈子,有效地促使广大教师彼此协作,形成教育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不但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效率最大化,还将有助于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可持续发展,提高办学品位。

把书籍当作朋友 让阅读浸润生命

延安市实验中学祁小雪

17世纪英国数学家巴罗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们留下了这样一条忠告:“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反复强调,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从理念上深知,阅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能把书籍当作朋友,能把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那么,学生的心灵就会宛如早春雨中的田野,逐渐润泽、丰盈。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应试教育大旗不倒的当下,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身不由己地沦为它的附庸。老师明知阅读的重要性,却无力在安排得满满的课表中为“阅读”觅得一席之地;家长认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阅读无关考试的“闲书”上,不如多做几套模拟题来得实在;学生则觉得在学校和家庭共同施加的沉重学业负担之下,自己已经是在“苟延残喘”了,哪有空闲去读书!加之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如一场猝不及防的风暴般席卷了我们的生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让人们喜欢上了“快餐式阅读”“浅阅读”“娱乐化阅读”“零碎的网络刷屏”,而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正是这种缺乏营养的“快餐文化”的主要消费人群。于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氤氲着书香的纸质读物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要让青少年认识到只有读书才是无价的、永久的财富。”苏霍姆林斯基的箴言穿越了时空和国界,振聋发聩!而学校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召回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重任。

如何激发中学生课外阅读热情?在参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省级规划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经过探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些颇为有效的方法。

一、营造“书香”氛围,调动阅读热情

“有书籍是一所学校的第一件事”“学校颇具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这依然是苏氏名言,也依然令人警醒!营造“书香”氛围,首先要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校园”能为师生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书香校园”“香”的不仅仅是校园,更能于无声中诱发阅读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优化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软硬件设施;建立图书馆、阅览室全天候开放的制度;配备比较专业的图书管理员搞好服务工作;利用好校园橱窗、展板、楼层文化长廊、校园广播,定期有主题地更新与阅读相关的内容;设立楼层读书角,丰富图书种类,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实验大讲堂”“诗海扬帆诗歌朗诵赛”“矛盾杯辩论赛”“文科知识竞赛”“话剧表演赛”“读书分享会”“徜徉书海——假期读书节”等一系列活动;每班每周设置两节阅读课,无特殊原因不得挪用;把书展请进校园,给老师赠书,给学生优惠。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校园满溢书香,学生怎能无动于衷!然而,想要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只在校园外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还需建立“书香班级”“书香课堂”,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良性循环的校园阅读文化场。

以班费购置、个别捐赠、违纪惩处罚买等方式建立班级图书角,分类放置,轮流管理,定期添补;每节课利用好课前3分钟,坚持不懈地开展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这样一系列举措,使得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溢满了铅字馨香,极大地调动了师生阅读的热情。

二、发挥榜样作用,推进阅读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兴趣时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的活力,让人得到智慧的启发,让人滋生浩然之气。”国家主席日理万机,尚且能做到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担负着教育使命的我们,更应该把读书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对我们而言,读书不仅仅有益于自己,更可以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一个阅读的榜样,推进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课上与学生共同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课上课下随口与学生交流分享几句阅读心得;工作之余不要总做“低头族”翻看手机,桌头经常放一本随手就可以翻看几页的经典著作;时不时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在学生面前炫耀一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对学生而言,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教师如果没有读书的需求,这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反之,如果教师充满了读书的渴求,学生也一定会充满读书的热情,在阅读情感的碰撞中、在阅读思想的砥砺中,师生共同进步,教育才会快速进步。

三、提高考试分值,刺激阅读热情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牵制之下,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没有办法摆脱功利主义的色彩。因此,纯粹的、超越功利的、为兴趣而阅读的读书活动是难以让学生保持长久的热情的。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考试卷中课外阅读2分的分值,很难吊起一部分学生的阅读的胃口。甚至有些人觉得为这区区2分,去“书海捞分”不值得。鉴于此,为了刺激学生阅读热情,我们将校内各种语文考试中,课外阅读题目的分值均设置为10分,且在此题的命制上力争做到从小处着眼,以考察文本细节为主。目的就是为了用分数刺激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沉下来、潜进去去“真阅读”,而不只是为了应试去“伪阅读”。

四、搭建课内外阅读桥梁,激活阅读热情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如果在教授名家名篇时,顺势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课外书籍,让他们去阅读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

比如,在学过苏轼的《水调歌头》之后,要求学生课下再自学苏轼的几首词,并推荐学生阅读林语堂先生著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的突围》,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并结合课内外所学,开展一次“我眼中的东坡居士”读书分享会,可小组合作,调动多种媒体手段。学生的阅读热情是可想而知的。

再比如,学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以后,推荐学生阅读《草房子》这部小说,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并要抓住文章中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一点绘制思维导图,开展思维导图交流展示活动,最后,还让学生观看了电影《草房子》,并结合小说和电影写了书评影评,影评分享、修改后装订成册。通过这些活动,在课内外阅读之间搭起了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让课内外阅读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猜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这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的话,是呀,把书籍当作朋友,让阅读浸润生命,就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获得永恒的快乐,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读《香菱学诗》 悟作文之法

延安市实验中学王焕娣

想不到《红楼梦》中那个敏感多疑、尖酸刻薄的林妹妹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她的热情耐心、宽严适度且放过不说,单看那三言两语就教出一个活脱脱的大诗人的效果,就已令我这位从教二十年的语文老师汗颜!

在语文教学中,令师生谈起色变的作文教学,常常困扰得人焦头烂额,特别是一次次大大小小的考试结束后,面对一张张乱七八糟的考卷、一个个不堪入目的分数,真让人尴尬,让人气馁。是上课指导不够到位吗?是知识点有遗漏吗?是批改不够认真吗?是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吗?一连串的问题在辗转难眠的夜晚,像悬浮在空中的星星,一个个被排查,然而越查越乱,越乱越急,越急越“火”,越“火”越没了章法,师生都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怪圈。

教完《香菱学诗》一课,启发学生从中总结学习语文的方法,我自己也恍然大悟:黛玉不就是作文教学多快好省的楷模吗?

1.“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寥寥数语,实在是“精”!一则,鼓舞了香菱的信心,消除了她对诗词创作的神秘感和敬畏心,消解了畏难情绪,克服了心理障碍,这实在是作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受学哥学姐们影响,提起作文就头疼,未动笔先发愁。背着沉重的包袱甚至怀着抵触情绪怎么作文?二则,三言两语就把律诗的要害全讲明白了,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赘词,简明扼要,听者朗然。一个语文教师有化繁就简、化难为易的本领,实在可贵!第三,也是最让人钦佩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语文是一个多么富有艺术性和创造力的学科呵,可这么多年来,应试教育的铁镣套得我们早已失去了灵性!上课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做题千方百计去靠近标准答案。不仅自己竭力去揣摩出题者意图,还绞尽脑汁总结“规律”“技巧”去教学生,甚至为弄不清“艺术手法”“表现方法”的严格界限而懊恼万分,责怪学术界为什么不制定规则,明晰概念,被束住了手脚还渴望束得更紧,这样才放心,才安心,这是多大的悲哀呀!写起作文来,既要符合题意,又要符合文体,既要有真情实感,又要丰富深刻,什么议论文要用“四格法”,记叙文要遵循“六个一”……而我们那“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林老师,却朱唇轻启,从从容容地吐出这样几句话:“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我们敢吗?敢于抛开规则,去追求真正的个性吗?敢于抛开考试,回归写作的本真吗?其实,只有回归了本真,符合了作文的规律,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产生,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才会提高。否则,做了这道题,误了那道题,甚至做过的题目稍有变动又束手无策,愁眉苦脸不知所措,我们不在怪圈里头忙得昏天黑地才怪呢。黛玉算是把准了脉搏,所授之法灵活、适用。

2.“……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诗,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鲍等人的一看……”语文学习贵在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林老师一下子点中要害,一开课就给学生布置了五百多首诗,看来“多读,多练”真是学习作文的不二法门。然而这“多”绝不是狂轰滥炸,不是题海战术,它渗透着老师的精心选择,遵守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黛玉的“先……且把……然后?次?再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就充分体现了她丰富的学习经验,注重吸收,注重积累,注重循序渐进,广纳博采,集众家之长。只有“输入”足够多了,才可能有“输出”;肚子里没货,拿什么往出倒?

3.布置完作业,黛玉再见香菱时不忘及时检查,“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可见阅读既要“强记”,又要“领略”。所谓“领略”,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悟”,当今教育体制下的师生们,恰恰是忽略了这一个“悟”字,给学生留出了多少时间悟?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空间悟?缰绳拉得紧紧的,生怕漏掉一个采分点,恨不得所有的思考结果都由老师告诉大家,真正做到“万无一失”。然而,正是这样“谨慎”,才带来了让人羞赧的“成绩”,让人疲惫的困惑。教学中放不开手脚,不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涵泳、领悟的能力,恰恰是我们教学的最大失误。

黛玉指导香菱写了三首咏月的诗,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其中黛玉又讲了些什么呢?“意思都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点到为止,余下的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若要我们来讲,必然觉得没有讲透,分析得太少,恨不能把每首诗作的方方面面,优点缺点一并挖出,甚至告诉学生此处该用什么修辞,彼处该用什么典故等等,方可罢休。殊不知,正因如此,让我们的学生成了断不了奶、长不大的孩子,一旦置身考场,独自面对考题,就云锁雾罩,心中没底,不知所措。

4.见香菱已领悟了些滋味,黛玉又提出要求,“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悟出道理,悟出滋味实为可贵,然而心有所悟,口不能道,也属枉然,讨论、交流,与同学、与老师交换意见,乃至争辩是非,不能不说是求长进的一个重要措施。很多同学忽略了这一点,以为与别人讨论争辩是浪费时间,甚至有伤和气,更愿一个人埋头苦学,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这一点,常常把分组讨论或全班交流作为一种公开课、观摩课的“花架子”,甚至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最终答案还要老师说出,白白浪费了课堂时间,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也许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让我们迷失了学习的正确途径,走入了教学的死胡同。黛玉所说的“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地思考。

香菱找到了一位好老师,所以很快得到了诗之三昧,作得一手好诗,我读了《香菱学诗》,也得到了教之三昧:一、要有正确的理念,对作文教学要有合乎规律的认识,讲解抓住精要,当严则严,当放则放;二、读写不分家,注重阅读积累,循序渐进,厚积薄发;三、重视涵泳,鼓励自悟,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不搞包办代替,力求让他们在文学的海洋里自娱自得;四、创造情境,激发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在表达中提升自己。

感谢黛玉!

阅读的三层境界

——做一个优秀读者。

延安市实验中学张巧梅

关于阅读,我想起三句话。第一句是哲学家尼采说的:“如果没有艺术,人生就是一个错误。”第二句是王小波在杂文《用一生来学习艺术》说的:“我把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看作我的老师,但这些老师和教我数学的老师是不同的——前者给我的是一些潜移默化,后者则教给我一些法则。在这个世界上,前一种东西更难得到。除此之外,比起科学,艺术更能使人幸福,因为这些缘故,文学前辈也是我更爱的人。”“但我以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杜拉斯,感谢王道乾和穆旦——他们是我真正敬爱的人。”第三句话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炜在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作品《当我们在谈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的中文译本前言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优秀读者”,这个名词是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里提出来的,他说:“面对卡佛,还有更多的一些了不起的作家,做一个优秀读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我认为,这三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人得物质地活着,更得艺术地活着,审美地活着。因为物质的活着更多给人带来的是物欲无法满足的痛苦,而艺术与审美给人的是一种永恒的愉悦。而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文学艺术所占的比重与分量,是其他所有艺术门类无法比拟的。第二层意思是说,读文学作品,就得读最好的。而什么叫最好,你我说了都不算,审视它的只有一个标尺,即时间。时间就像大浪,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就像刚获得“安徒生文学奖”的曹文轩倡导的,广大的中小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构建的成长阶段,必须要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构建起做人的精神底子、人文底子、审美底子。构建起做人的人性基础,培养起道义、审美、悲悯情怀。而眼下中学生的阅读生态堪忧。他们喜欢的韩寒,郭敬明,还有一些出自网络写手的言情、虚幻的只有快乐、没有忧伤的作品,最多只能算是通俗文学。第三层意思是说,面对最优秀的作品,我们是不是最优秀的读者。

做优秀读者,我个人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好的文学读本构建起的文学经典的体系;二是读书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还是只执着于对故事情节本身的阅读满足上。传统小说把情节的跌宕起伏作为小说的生命线,因为故事只有讲得足够精彩,才能首先吸引来人的眼球。就如同看美国大片,吸引观众的永远都是连续不断的精彩刺激的场面。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涉及课外大量的阅读,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展开分析。但在如今市场经济浪潮下,人人言利的浮躁空气裹挟的时代氛围中,能够认认真真,坚守文学阅读的人已经为数不多。学生也难逃其罗网,在教育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也成为刷题工具,哪有时间阅读。但作为一个教育人,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学生身上,做“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着学生们的精神灵魂,在互联网的掌上阅读时代,依旧做着螳臂挡车的教育梦,守住教育人的为师底线。

希望学子们阅读经典,颠覆传统的被动接受的阅读观及阅读方法,构建一种“理解—辨析—质疑—评价—创造”的阅读过程,使得阅读不仅仅成为我们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我们成为“新新人类”的一种手段。

让细节亮起来(课堂实录)

授课人:姚方(延安市实验中学)

预备铃响,学生课前朗诵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课铃响。

师:闲来无事,翻阅微信看到一个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一间屋子闹鬼,人们想尽办法都降服不了这鬼。最后一个外地人来了,他问:“这鬼生前是干什么的?”人们告诉他,这鬼原来是一个语文老师。外地人说:“好办,拿几本作文来。”此后果然相安无事,鬼再未出现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生:学生怕写作文。(全班笑)

师:你们怕写,老师更怕改,而且死了都怕改作文。(全班大笑)大家有没有想过语文老师为什么这么怕改作文?

生:写得不好。

师:太笼统了。我作为语文老师,经常改作文,最有发言权,今天就摆一摆大家的不足。我觉得大家的作文,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就像蛋糕房里用模具刻出来的一模一样的蛋糕。大家想不想学几招改变现状?

生:想。

师:好,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全班笑)方法很多,比如仔细观察,借助想象和联想,创新形式等。今天我要教给大家其中的一种:细节描写。关于细节描写的定义和方法,前两次作文已经涉及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多种方法让自己的文章增添亮彩,也就是让细节亮起来。(板书课题:让细节亮起来)

师:(继续聊天)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今天的课堂与以往有什么区别?

生:(小声)有很多老师听课。(很多同学转头看听课老师)

师: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紧张还是兴奋?

生:激动,紧张。

师:有人激动,有人紧张。可是激动、紧张、兴奋这些情绪都是无形的,很抽象,难以让人体会。平时老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常会读到同学们写的“我很紧张,我很兴奋”这样的句子,总让我感觉很空,大家有没有什么方法,将这种紧张的心理形象地描述出来呢?(生沉默不说话)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有难度啊。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刚才的那一分钟里,这种紧张的情绪,有没有让你产生什么愿望或想法?

生:快点下课。(生笑)

师:想法很实际,我也想,还没吃早饭呢。(生大笑)

生:希望老师看不见我。(生笑)

师:为什么呢?

生:害怕被老师叫起来。

师:被叫起来会怎样呢,你现在已经被我叫起来了。

生:害怕答不上来,尴尬,别人笑。

师:哦,怕丢人,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怕丢自己的人,也怕把我的人丢了。这孩子真会替我着想,谢谢你。(全班笑)

师:看来大家刚才这一分钟内心过得极其不平静啊,在心里对自己说了无数句悄悄话。那么,写作中,我们把这种说悄悄话的方法叫作什么?

生:心理描写。

师:对,大家刚才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很多话,比如,不要叫我起来,不要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把这种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话称作内心独白,它是心理描写的方法之一。以后,我们在写心理描写的时候,不要只是空洞地说我很高兴,我很难过,可以运用内心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交流。提一个要求,一定要真实自然,我们不需要做作和虚伪。(板书:心理描写——内心独白真实自然)。

师:看来大家有点太拘谨了,我们聊个轻松的话题。喜欢足球这项运动吗?

生:喜欢。

师:显然是喜欢的男生要多于女生。老师也喜欢足球,最喜欢人称“第一天才”的英格兰队员鲁尼。大家想不想看看鲁尼射门的精彩瞬间?

生:想。

师:请大家翻开导学案,看预习案中片段一的第一段。(生阅读片断一的第一段文字)

现在是英格兰队对克罗地亚队的一场足球赛,鲁尼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脚,把球踢了进去。

大家觉得这个射门精彩吗?

生:不精彩。

师:为什么?张海波,用你看球和踢球的经历来评价一下?

生:没有动作,只是很空洞地描写球踢进了。

师:没有动作吗?

生:动作描写太笼统,不细致。

师:感觉脚一挥,球就进去了,这个进球太容易了,体现不出鲁尼的技术。是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觉得不精彩,写得太粗糙,恰好那场比赛我看了,我也写了一个片段,我给大家读一读?

生:好。

师:(用足球解说员的语气)您现在收看的是本届欧洲杯的最后一场决赛,英格兰队对阵克罗地亚队。现在控球的是英格兰队的鲁尼。鲁尼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了队友的传球。只见他用脚轻轻一拨,球魔术般地跳过了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躲过对方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看,鲁尼抓住守门员的空当,用力一脚,“砰”的一声,球进了。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哪段写得精彩,为什么?

生:第二段。

师:为什么?

生:老师写的。(全班笑,老师也笑)

生:动作的细节描写很精彩,细致,感觉就像是在现场看球一样。

师:阅读这一段,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段文字,也就教给我们在描写动作时,要学会分解动作,不能只笼统地运用几个动词,再加上表神态的词句,运用修辞,运用拟声词,就可以活化细节,令表达有声有色,可知可感。

(板书:动作描写——分解细化生动形象)。

师:聊完足球,我们再聊一聊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有印象吗?

生:有。

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汶川地震中的一只手。翻到预习案看片段二。(全班齐读片段二文字)他那原本应该红润的手,如今却如同百年枯萎的树皮一样,到处可见那裸露着血肉的坑坑洼洼。最让人心酸的,却是他手中紧握的半支在地震中已然破损的笔,那紧握着笔的手指,虽然伤痕累累,却蕴含着一种叫作希望的力量。

师:大家看看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

生:外貌描写。

师:对,外貌描写或者说肖像描写。那么,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段外貌描写与以往我们见到的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

生:只描写了手。

生:只抓住了其中一点。

师:说得好,只抓住了其中最具特征的一点去突出描写刻画。在摄影中,我们也有类似的手法,我们把它称作什么?

生:特写镜头。

师:运用肖像的特写有何作用?(生不语)

师:我们再一起来阅读分析这段文字。他那原本应该红润的手,如今却如同百年枯萎的树皮一样,到处可见那裸露着血肉的坑坑洼洼。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生:比喻,体现出人物经历磨难,手从红润变得粗糙。

师:说得对。这只手虽然现在伤痕累累,却蕴含着一种叫作希望的力量。现在看看运用一个特写镜头有什么作用?(生不语)

师:我们昨天刚学过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文段中的他蕴含的这种希望的力量是不是也会给身处险境的幸存者以活下去的动力?是不是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了?

生:是。

师:所以,运用特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质。

(板书:肖像描写——运用特写性格品质)。

师:大家可否想象一下他当时的神态?

生:坚强,坚定。

师:从哪看出来的?

生:“紧握”,“希望的力量”。

师:不错,面对艰难的处境,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给身处险境的受灾群众以榜样的作用。那么,能不能再猜一下他的身份?

生:教师。

生:记者。

生:公务员,干部。

师:从猜测中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一位文职人员。我们假设一下,他会不会是四川阿坝地区的一位普通农民?

生:不会。

师:原因?

生:普通群众不会手握一枝笔呀。

师:普通群众不写字吗?

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手握一枝笔很别扭。

师: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说不太符合他的身份。这一点我也认同。那么,大家也要记着在运用语言神态描写时,除了要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还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板书:语言神态——思想品质符合身份)。

师:我们刚才教给了大家这么多描写的方法。其中最难是心理描写,我们教给了大家最简的一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把自己对自己说的话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其次,关于动作描写一定要细化,不能太过笼统,还可以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肖像描写千万不可面面俱到,选择其中最具特征的一个点加以特写,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选择神态语言描写时,要注意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师:掌握了方法之后,我们来小试牛刀,做行动上的巨人。根据情境提示,完成下列写作训练片段。现场抽签竞赛。(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签,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按题目要求完成,字数不少于100字。)

竞赛题目:

1.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你吃东西被辣到的表现;

2.运用肖像描写自画像;

3.运用语言描写刻画班主任范老师,突出他的个性;

4.描写自己上学迟到时的心理。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回查看指导。完成之后,先组内交流,选取最好的,全班展示汇报。)

高一语文必修二《囚绿记》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教师:路晓冰(延安市实验中学)

(借班上课,学生事先不知上课内容,未做预习。师上课后直接板书课题)

师:《囚绿记》,“囚绿”,多么奇怪的一个标题?!“记”,多么熟悉的一个字眼,那什么是“记”?

生: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游记,记载(描写)一些事物的杂记,如《岳阳楼记》《核舟记》。

师:“囚绿”从字面理解就是将绿色囚禁起来,生活中有谁做过这样的怪事?

生(齐答):没有。

师:今天我们这一节课就共同来赏析陆蠡的著名散文《囚绿记》,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第10页,请大家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从哪些段落为我们解答“囚绿”之举的?找一找,划一下。

(生自由默读全文)

师:同桌互相交流,看你们所找的有关“囚绿”的段落是否一致。

(生交流讨论)

师:从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情况来看,大家都找到了“囚绿”相关的段落了,是哪些段落呢?

生(齐答):第8段开始,到11段。

师:那么具体怎样的行动叫“囚绿”?

(生读第8段第2句)

师:“囚绿”这个行动有点古怪,同学们想想作者囚绿的目的何在?

(生读第8段第3句)

师:可见第8段照应了文章题目,为了加深印象,同学们齐读一下第8段。

(生齐读第8段)

师:作者囚绿的目的达到后,作者的心情如何?

生: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师:这种喜悦、欢喜是否一直持续?

生:没有。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第10段,第11段。

师:作者囚绿带来什么问题?

生1:“我”因为绿的固执而不快。

生2:“绿友”好像病了的孩子。

师:是什么样的心情抑郁或感受让“我”做出这样一个古怪的行动?

生1:自私。

生2:魔念。

师:自私和魔念为何能让作者产生囚绿之举?

生1:为了和绿色接近,亲密。

生2:用绿色来装饰抑郁的心情。

师:可见作者的“囚绿”之举缘于爱绿之情,同时也说明爱的强烈也有可能会造成一种伤害。

(生笑,点头)

师:本文从8—11段都在写“囚绿”,全文共14段,下面细读全文,前后段落分别交代了什么事情?圈点批画出关键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学生自读,概括,同桌探讨。教师巡回检查,并给以提示,随时解答疑惑)

师:“囚绿”之后篇幅占得很少,只有两段,写了什么?

生:13段是释放绿,“放绿”。14段,“怀绿”。

师:“囚绿”之前呢?

生:我在北平找住所看到绿色。

师:再简略一点,找房子和绿色有什么关系呢?

生:有关系,寻找绿色。

师:那就概括成“寻绿”,那“寻绿”之后呢?

生:“赏绿”!(带着喜爱之情)

师:很好!作者带着喜爱之情赏绿,充分表明作者对绿的无限热爱。那么本文标题为何不是“爱绿”而是“囚绿”?

生:“囚绿”是作者因自私而产生的古怪的举动,这种自私更能体现作者对绿的欢喜。

师:如果删掉前面的“寻绿”“赏绿”,只写“囚绿”,行不行?

生:不行,太突然了,让人不好理解,不好接受。

师:作者对绿爱到一种自私、偏执的地步,下面大家仔细品读“寻绿”“赏绿”部分,从字里行间寻找相关词句并体会作者“爱绿”之情。

(生自读圈画,相互交流)

师:在“寻绿”部分,你们找到哪些表现作者“爱绿”之情的细节或心理描写?

生1:第2段,房子简陋,第3段作者却喜悦、满足。

生2:第4段,“瞥见”常春藤,“瞥”字可见作者的毫不犹豫,了截爽直,表现对绿的热爱。

师:作者交待因为绿色我选择了这个房子,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3:南方没有这样的房子。

师:是这样吗?(生大多摇头)这个房子好不好?

生3:不好,通过“高不过一人”“潮湿”“纸糊”等词语可以看出它的简陋。

师:也就是说一个不大适宜于居住的房子,作者却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是为何?

生3:房子的狭小破旧,正好衬托了作者对绿的热爱。

师:你说得真好!可见好的文章是没有多余的笔墨,字字都用意,句句与主题相关。

师:接下来我们看“赏绿”部分作者的“爱绿”之情是怎样体现的?

生4:把绿色比作生命、希望、快乐等,表现了对绿色的留恋。

生5:“焦”字体现了作者对绿色的渴望。

师:还有没有体现作者欢喜绿色的句段?

生5:没有了。

师:“没有”这个词最好不要轻易说,你只是暂时没有,对不对?其他同学呢?

生6:“天天”表现了作者对绿色的不厌倦。

生7:“绿叶和我对语”表明作者当时很孤独,有了绿色陪伴,作者不再孤独。

生8:“急不暇择”“视同至宝”也表达了作者对绿色的热恋。

生9:“拔苗助长”说明了作者急切的心情。

生10:第6段“一个月,两个月”说明时间之长,作者同时直抒胸臆“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师:齐读5—7段。

(生齐读)

师:刚才大家说文章直接写“囚绿”有些不自然,那么前面写“寻绿”“赏绿”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生:铺垫。

师:“囚绿”之举都是因为“爱绿”之情,作者“爱绿”却为何要做出“囚绿”之举,你如何看待?

(生讨论)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作者“爱绿”之深,渴望与绿亲密,以至于产生占有的想法。

师:作者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做法?

生1:“魔念”。“魔”字说明作者不是很理智,同时可见作者“爱绿”之深之切。

师:这样强烈的“爱绿”说明了什么?

生1:对生命的向往,对希望和快乐的追求。

师:作者对绿还赋予了哪些象征意义?

生:绿是爱、幸福和年华的象征。

师:作者通过绿表达了热爱生命,追求希望、快乐的信念,但绿色却不配合“我”的爱,从中可以看出绿色的什么精神?

生:性格倔强,向往自由。

师:从哪些段落可以看出?

生1:第10段,绿色总固执地朝着原来的方向生长,说明它对光明的向往。

生2:第13段,“永不屈服于黑暗”可见作者赋予绿色一种坚强的抗争精神。

师:大家联系一下课文所涉及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北平生活,还有什么启示?

生:第13段“卢沟桥事件”的发生说明北平人民正处于苦难之中。

师:苦难之中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精神?

生1:坚贞不屈的顽强拼搏精神。

生2:永不屈服于黑暗和苦难。

师:作者当时在北平的生活如何?

生:孤独、陌生。

师:对于陆蠡,你们了解多少?

(生读注释)

师:我给大家补充一点材料。抗战时,陆蠡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工作。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上海文化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作者知道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前去交谈,被宪兵扣留,日本宪兵对他严刑逼供,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坚定地回答:“爱国!”又问:“你承认南京政权不?”他回答道:“永远不会承认!”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回答道:“绝对不能征服!”陆蠡后来在狱中被迫害而死,年仅34岁。

师:可见陆蠡同课文中的绿色一样具有一种精神,一种——。

生:(齐答)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抗争精神。

师:作者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在文中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追求和赞美,更赋予绿以顽强抗争的性格,寄托作家对民族追求美好光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托物言志。

师:对。在这篇文章中,陆蠡赋予“绿”生命、希望的象征和一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抗争精神,他对“绿”的热爱也正表明了自己对自由、希望、光明的要求,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也不正是一片——。

师生(齐答):“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叶吗?!

迈出新的一步

——《在作文讲评中感受母爱》教学反思。

延安市教研室罗蓉

写作文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老大难,因此,作文课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严肃的课题。一篇作文的教学,从教师写前指导,学生构思动笔再到教师批改结束,并未全部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应该在作文讲评之后。作文讲评是连接本次作文与下次作文之间的桥梁,能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写作水平。作文的命题和指导固然重要,但讲评更不容忽视。

这一次要讲评的作文是以“母爱”为主题的,目标是多角度看母亲,真实地反映母亲的个性和人格特点,能在写作的同时感受母爱,抒发对母亲的爱。

母亲是学生最亲近、最熟悉的人。写最亲近、最熟悉的人时,学生并不像对待其他作文一样,无话可说。相反,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或用什么方式说,在有限的600字左右的作文里,到底该说些什么。这就涉及选材的问题。关于选材,在学生写作之前做过指导:尽量做到新颖独特,拒绝老生常谈,即以新制胜。在这次作文批改过程中,的确很少看到半夜发烧送医或者雨中送伞的事例,但是,一些同学在求新求异的同时,忘记了作文的灵魂——真实。所以,这次讲评的主题在“以新制胜”的基础上,又多加了四个字“以真动人”。

既然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尽量做到“以新制胜”,那么,在讲评作文时,是不是最好也能突破以往的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呢?

以往的作文讲评课,大多用传统的讲评方法,先是教师从整体上分析本次写作上的特点,优点共赏,不足共鉴;然后挑出美文,作者读,大家评,最后师总结。几乎每次作文讲评课都是这样的“套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如果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讲台上拿着同龄人的作文,像个小老师那样去品评去鉴赏,会有另外一番收获吗?会有不同的惊喜吗?我为自己产生出这样的想法而欣喜,也为这第一次尝试而担忧。

这堂课中,我设计以学生讲评为主,教师讲评为辅。学生讲评的形式不同于以往普通的互改作文,它是互改作文的一个升级训练,对讲评者的要求更高、更全面。首先,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随机发在每一位同学的手中,让他们认真品读。然后,在6人小组中选出一篇最能打动他们的作文,各自写出点评稿,再选出小组代表整合组员的点评意见,进行取舍,对所选作文深思熟虑,并且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解读,把对所评作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点评代表上讲台进行点评发言。这堂课中,三位同学上台讲评,分别是石小雪讲评李雨欣的作文《我的母亲》,梁争讲评罗玄的作文《我的母亲》,还有康新悦讲评王菲的作文《妈妈,您听我说》。学生讲评完后,我用剩余几分钟的时间,以孙春园同学的作文《我的母亲》为例,强调了“以新制胜、以真动人”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这堂课在母亲的唠叨声中开始,在感受浓浓的母爱中结束,不少同学还因为时间原因没有上台讲评而遗憾。

看来,之前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上台当小老师来讲评同学的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也有了成就感。同学们精彩地展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个人风采,胸有成竹,口齿清晰,思路明晰,有条不紊,博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

同时,对于被点评者来说,也是耳目一新。以往作文都是从老师的角度点评,他们听惯了老师的讲解与说教,其实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从同学那里得知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他们往往会更容易接受,也会有更多的反思。如果今后一直这样坚持下去的话,无论对于点评者,还是被点评者,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次尝试这样的“生本导学”作文讲评课,它给了我启示,让我在混沌的摸索中看到新的希望,但由于我对课堂的预见性不够,留了一些遗憾。原计划在这堂课中,学生讲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先生评再师评。这三位同学的讲评虽然较全面,但并没有完全突出本课的主题——以新制胜、以真动人,显得有些散。我选择了孙春园同学的作文《我的母亲》讲评,正是因为真和新这两个要素在这篇作文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可惜由于前面上台的那三位同学发言占了较长时间,因为临下课前几分钟时,我才开始讲评孙春园同学的作文《我的母亲》,导致时间不够充足,点评不够透彻。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课下的思考是无限的。“生本导学”,到底是“生本”在先,还是“师导”在先?如果这堂课中,我先做个示范,把孙春园同学的作文《我的母亲》进行点评,然后再请学生上台讲评,那么,上台的同学点评时也许就会更有方向,本课的主题就会被更好地凸显出来。

作文讲评课没有现行的教材和教案,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确定。我不敢妄言这堂课能让学生有多大的收获,但它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次尝试与挑战,是我与学生在作文之路上迈出崭新的一步,希望自己今后能在作文教学之路上,走得更扎实,学生能在写作之路上,走得更自信,走向辉煌。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富县羊泉初级中学赵广宇

山东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发私信咨询我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说实话,我觉得谈这个话题不好回答。首先,语文教学一直炒得很热,各种学说各个流派风云交汇。作为一个偏远地区的农村语文教师,我恐怕没有多少话语权。其次,我本身也是黔驴技穷,根本拿不出什么奇招妙法支给这位热心的网友。但网友的热心请求,我好像也没办法回绝。

关于语文教学,我没有什么特别的主张,更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很看重“读”和“写”这两件事。我觉得抓住这两件事,就是好的语文教学。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连课文都不读了的语文课,能叫好语文课吗?一个游离于文本之外,不亲近语言文字,让学生信马由缰的随意发散思维,随便乱说的语文课,能叫好语文课吗?一个让多媒体画面牵住学生的双眼和思维,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的语文课,能叫好语文课吗?连书都不读了,拼尽全力地完成语文练习册,能叫语文学习吗?把教材、练习当作语文学习唯一的载体,能叫语文学习吗?语文教师本身都不写作,强令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能叫语文学习吗?诸如此类的泛语文现象,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那么,我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复杂的,我们没办法用一两句话说明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泛语文、滥语文现象,都是没有抓住“读”和“写”这两个根本的。

关于解读文本,我向来倡导“用心感悟,不牵强,更不强加”。但遗憾的是,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似乎都会被强行限定在教参、网络中那些所谓专家、学者、名师既定的解读之中,而大大限制和束缚了自己和学生本身的感悟和思考空间。你不妨去研究一下那些所谓专家、学者、名师的教材解读,就会发现,这些解读中对课文到底“该教什么”,学生到底“该学什么”,其表述是大而化之的,甚至是一些套话。

我们习惯上用追问的方式去解读课文,一定要去追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是如何开篇、如何布局、如何结尾的、文章中一些语言有什么样的含义,等等。当然,语文教学需要追问,需要思考,更需要品读。但这种近乎“刨老根”的追问和分析到底有多大的必要?语文教学中,除了费尽心机搞这些“刨老根”的追问和分析,有没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觉得是有的。那就是“读”。“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意会,在读中产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共鸣。是情感深处的碰撞、交融,是对语言文字深度认知、领会和重新构建。我们经常说,写文章是有感而发。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文章竟然还有那么多的韵意,我们却给无中生有地弄出来一些韵意,是不是有点好笑?

网络上有一则笑话:“作者说:我今拉了泡屎。你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拉这泡屎?作者拉这泡屎的意图是什么?这泡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能从这泡屎中学到什么?这泡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泡屎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你是这泡屎,你会让作者用什么方式拉出来?”尽管这是一个笑话,甚至还有些粗俗,但似乎是当头一个“清醒棒”。

在省级教学能手研修班学习期间,我曾提出:执教中,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别人的解读,但不要过度地依赖别人的解读。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取向。而这个价值取向,一个是作者的,一个是老师解读后的,还有一个是学生的。不管是哪一个取向,我们都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只要有这种取向,语文就真正会有灵魂,教学就真正会有价值。设计教学,是要整体去解读文本,而不可以去肢解文本,或者把文本中的某一块剥离出来单个解读。现在,很多语文老师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而教。就像我们学习期间听的两节公开课,两个上课老师很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而教,不明白课文给自己的是什么,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如果一个老师上课仅仅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仅仅是为了别人的评价,或者仅仅只为了完成既定的几个程序和流程,这其实已经是对语文本身的一种伤害,那就更谈不上课堂是生命的发展场了。

仔细思考你会发现,现在很多语文课的通病就在于,教师不是把劲用在“教什么”上,而是用在了“怎么教”的技术性问题上。许多语文老师热衷于在课堂上搞形式,摆“姿势”,希望通过花里胡哨的形式让课堂出彩,这其实是一种虚化和泛化现象。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石壕吏》。一篇多么好的古体诗、叙事诗呀!其情感,其思想,用读、背、品去学习就够了,但老师却非得在课堂上弄一场表演的盛宴。学生表演的效果你可以想象,但不能想象的是对这篇课文本身的伤害。评课时,我说:“我不反对学生做课本剧,但我希望是在学生熟读、背诵,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去做,而且应该放在课外。这首诗的学习贵在诵读,成也在诵读。”当时的授课老师对我的评价很不满意,不过我觉得这种不满意也很正常。

多年前,我在市上做公开课,当时规定要使用多媒体,我执教的课文又是朱自清的《春》,按理来说在课件设计上能大做文章,但我却只设计了几个问题,并没有插入一张图片。因为在我看来,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图、春花图、春草图,并不能拿网络上随便拼凑的图片胡乱替代,只有老老实实的,用心用情的,引导学生从他的语言文字中才能真正感知得到。在图文盛行的语文教学大环境下,我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是不被认可的。所以,那一年我的公开课成绩并不理想。好在,我并没有因为暂时不被认可而去改变什么,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信仰。

记得我在点评一位老师的作文课时讲到:“不要刻意地给学生教写作的套路,也不要刻意地用套路把学生的写作往里套。基本的,基础的,我应该教给学生,但不应该拿这些所谓的方法、技巧当秘籍,更不应该作为标准去限定学生。难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用套路套出来的吗?难道莫言写作时常常考虑我如何开头,如何分段,如何结尾吗?难道掌握了一些所谓的套路就一定会写作了吗?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吗?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理:今天,我们给孩子们教写作的套路,那么,我们老师自己试着用这些套路写一篇命题作文,看一看效果如何呢?”当然,我知道我的这种质疑一定不会讨好,但对于教学生写作这件事来说,这种不讨好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认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老老实实地“读”和“写”。读得多了,写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写了,就能写了,就能写好了。

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大问题。在层出不穷的形式和潮流面前,在花团锦簇的公开课、示范课面前,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该怎么办?但我坚信,真正的好课绝不是依靠花里胡哨的形式塑造出来的,也不是依靠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包装出来的,而是在读、说、听、写语文实践中自然催生的。学习语文不是靠烦琐的分析,也不是大量机械化的训练,关键是要多读、多写。离开了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最为重要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为学生铺路搭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

央视倡导发起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听写大会”和“诗词大会”给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我们在感叹、称赞、欣赏那些小选手们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时,更多地是不是在反思我们自己的匮乏无知?一个时期内,语文教学已经侵染上了虚化、泛化、滥化、异化的怪病,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本身都还不能觉醒的话,语文教育将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未来?

我想,不管语文教学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管有多少流派,有多少主张,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永远都应该是“读”。如果语文教学离开了“读”这个根本,任何一种形式上的完美都是不真实的。“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起点和基础。好的语文教学,就是老老实实引导、指导学生去读文本,用心、用情去和文本对话,还语言文字以本真,还文本以本情。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培养学生认读、感悟、探究和概括这四种能力,这应该就是好的语文教学。

细雨沾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延安市实验中学李海燕

中学语文最常规的练笔就是作文和随笔,因为作文要针对应试训练,而随笔可以让学生“随意”“随便”地写,所以,随笔成了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最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成了他们放松紧绷的情绪的空间,很多学生会把自己学习、生活中甚至情感中遇到的问题和语文老师交流,也因此有很多学生和语文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所以,我一直很珍视随笔这块阵地,让学生自由地写。

但变化来得总是让我措手不及,在这一级学生的随笔中,竟然有很多为了应付老师,把以前写过的抄一遍交上,或者在哪里摘抄一篇交上。

为了避免这种重复性的无用功,我只好每次规定随笔的内容,变“自由畅快的表达”为“命题随笔”。一段时间之后,更让我无奈的情况出现了,“假”“大”“空”成了学生随笔中的共性,为了应付老师,满篇满篇的套话空话,不但让老师看得头疼,而且充满温情的自由挥洒变成了痛苦煎熬,这实在让人难过……

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从改造随笔的题目开始,试着改变这种情况。

于是“给你正上高一的孩子写一封信”“假如我有一盏阿拉丁神灯”“我来策划组织一次运动会”“自我策划书”这样的题目出现在学生的随笔中,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完全达到我的预期效果,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是投入感情的、用心地和老师交流,还出现很多妙趣横生的文段,让我激动不已……

比如“给你正上高一的孩子写一封信”这次随笔,让学生设想自己已经是一个高一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给孩子写一封信,说说你想说的话。这次随笔让我有很多感慨:

一、很欣慰

从随笔中,我能感受到大部分学生是能够理解父母、老师的,知道父母和老师在为自己操心,至少在理性上知道父母和老师是为自己好,知道要感恩,要孝顺。

在生活方面,你千万不要沾染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此时的你遇到的,只会使你误入歧途,偏离成功的轨道。此时的你更应该与你的父母——也就是我多交流交流,给予你正确的选择。如果你与我们有争执,也不要分心,你要相信天下父母并非不疼爱自己的儿女,只是他们想让你更成熟一些。——高2015级6班高刚。

现在的你,成绩处于下滑状态,老师也为这个问题频繁给我们打电话,你总说我们对你要求太苛刻,可是我们是为了你的将来,让你能够过上不受冻、不挨饿的日子,能够让你不受苦,不受累。——高2015级5班刘源。

很多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和家长不交流、不沟通的现状是不对的,而且清楚自己也应该为这种状况负一部分的责任。

高一的你,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而你与我之间,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一扇窗,我想进去,你不让;你想出来,我亦不让。“学习!学习!学习!”这也仿佛成了我对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和你同龄时,也憎恶过这句话,也埋怨过我的父母,和你有过相同的各种经历,我也曾发誓说“我以后有孩子,定不会这样,我必会让他快乐、开心。”我也曾像你一样,梦想有一天,自己真的长大,没有人来束缚自己可以飞翔的翅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般快乐与美好。可那美好的童话,终究会破灭,也许,当你有了孩子,才可能懂吧!但我想告诉你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不去后悔。成绩考砸,没事,还有下次;比赛成为失败者,没事,下次努力;要是人生输了,sorry,人生的裁判会亮起红灯,而你,再也没有了下次,亦没有了选择权,因为,你没努力,又怎知成功的艰辛?孩子加油,努力,这是一个过来人说的话,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高2015级(6)班苗倩。

更多的学生知道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应该心无旁骛,更应该有目标,有理想。

且不说你将来要干什么,但,如果连一个暂定的目标都没有,那你该从哪里找到动力向上爬呢?付出,为的就是即使你不能获得你想要的,也不后悔!亲爱的孩子,未来是遥不可及的,但绝对由你掌控!——高2015级(5)班杨科艺。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时间能够倒退,能够回到自己的高中三年,当时哪怕仅是现在努力的一半,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劳累。我回不去高中,孩子,你现在带着父亲的祝福,你要持之以恒,拼搏进取!

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爱你的,我宁愿听到你现在每天因作业多、睡眠少而向我诉苦,也不愿看到你中年时流血流汗却前途迷茫!——高2015级(5)班王浪。

孩子们的这些认知真的让我很欣慰,是啊,平时调皮捣蛋甚至“可恨”的学生能够静下来反思自己,感恩父母老师,清楚地认识自己,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还管不住那颗年轻的心,所以,我们的任务,应该是更多地包容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二、很吃惊

在我的记忆中,处于高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爱情”两个字,虽然向往,神秘,但很少会在正式场合公然谈及。然而一次随笔,我发现孩子们对“爱情”觉得大胆到无所顾忌地公开发表意见,没有任何隐晦和遮拦,这多少还是让我吃惊的!

孩子们对爱情的态度和认识也表现出让我意外的冷静、理性甚至通透,他们更多强调的是不能影响学习。

这个年龄的你可能对恋爱这个问题会是十分敏感的,当年我心里也是有一个喜欢的人,面对这个烦恼,你一定要像我当年一样,静静地憧憬,默默地等待时机成熟。如果时机不成熟,那么,果实就一定不会很好吃。——高2015级(6)班张雨辰。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能在大学或者毕业后,带着未来要相伴一生的人来见我,温柔地牵着身边的少女,然后坚定地对我说:“妈妈,这是我以后想要过一辈子的人。”所以,孩子,中学阶段,还是加油学习吧!早恋是有害的,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一个人,请把她放在心里,不要挑破,让她作为青春最美好的梦吧!——高2015级(5)班韩雨轩。

看来,时代在进步,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也更加趋于理性,但是,作为老师,我还是想说:孩子,“认识到”和“真正做到”还有很大差距,想两者兼顾确实很难,所以,请慎重啊!

三、很理解

学生的随笔中,有很多“青春就该自由自在,偶尔可以有点叛逆!”“年少不狂何时狂?”这样的文字!

宝贝,你现在已经长大了,所有的道理你都懂,妈妈就不多费唇舌了,免得让你觉得烦,你也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很多事自己做决定就好了。妈妈知道你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渴望能够独立,妈妈不会过多地干扰你做的决定!——高2015级(5)班李洁洁。

最重要的是功课,但并不能只是功课,这是你的青春,就该活出青春的样子!你应该在意的是十年、二十年后的你怎么看现在的你!——高2015级(6)班冯一凡。

人只会年轻一次,有些事情,没做过不叫青春,我不会阻止你们做这个时期本该做的。例如:追星谈恋爱!但前提是他们不会阻挡你追梦的脚步!——高2015级(6)班吉明月。

是啊,处于十五六岁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们,谁不想要自由,谁不想要洒脱,这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孩子们,青春时节也正是学本事的好时候啊,我们决不能打着青春的旗号肆意地挥霍青春!

四、很震惊

好多同学写到自己现在很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上课不听讲,不听老师的话,现在后悔已经晚了。所以,告诫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走当年自己走过的路!

我希望你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浪费在琐事上,我的母亲,也就是你的奶奶也曾教诲过我,但,只因年少无知,我将她的话没记在心上,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高2015级(6)班郭钢。

看到这样的表述,我还真是很震惊,孩子们啊,如果你现在真的已经四十几岁,孩子已经上高一,你反思自己,我当然能理解。但,你现在就在高一,怎么会有“后悔已经晚了”的认识呢?只要真想开始,哪里都是起点,现在开始努力,一点都不晚!

五、很无奈

在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得有声有色的情况下,仍然有同学喊口号,说大话,用套话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对于这种情况,我真的有些无奈,但同时也不禁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就是这样刻板地对学生“说教”的?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刻板僵化了?那么,就从我们当老师的开始,首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换一种口吻,换一种语气,换一种方式吧!

总结这次随笔,送给孩子们两句话:

一是按你说给孩子的,自己先做到,一切都不晚;

二是不要让“叛逆”成为挥霍青春的理由!

做老师不容易,做个语文老师更不容易,做个好的语文老师那就是难上加难!我们的工作本就是需要极大耐心,“细雨沾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做“细雨”,做“闲花”吧,用心设计每一个细节,包括随笔的题目!既然走在这条路上,就要用心走好!加油!

让阅读带动写作

延安市实验中学王玲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叶圣陶先生的话时刻提醒我们,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也就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与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与创造。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训练,那么,必然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然而,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为阅读而阅读,为作文而作文,二者被割裂开来,各自呈现单边性,结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训练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效果均不佳。后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阅读教学带动学生写作训练,发现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写作水平都有提高。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着力渗透作文入手的方法和技巧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技巧。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鲜明的特点,并作为学生习作的典范和实例,供学生效仿和学习。比如八年级上册教学中,第一单元课文以战争为题材,选择了消息、通讯、小说、书信、报告文学等多种形式的课例,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伟大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力、体能的最大限度的表现。学生通过不同类的文章感受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以及人类对和平的期望。五篇课文,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体特征,第一课《新闻两则》选取了毛泽东的两则消息,大气磅礴地展示历史事件。其作为消息,具有真实准确、及时迅速、简洁凝炼的特点,同时具有消息的结构特征,五部分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在教学中抓住其特征进行阅读教学,体会其文体常识,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报纸中的新闻消息初步感知,课堂教学中强化认识,理解其特点。课后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写一则校园消息,要求按照消息结构,注意事件的真实性、新鲜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完成的练笔中,学生经过观察身边人事,报道了学校班级或者宿舍生活区的新鲜事。再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着重向学生分析文章的总分结构的准确和语言的精炼,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全文,仔细领会,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采用这一结构,抓住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从几个角度分别解说,写出来的文章既谨严有序,又条理分明。经过这一启发,学生作文《我的校园》中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抓住校园整洁、美观等特点,从教室、操场、假山、花廊、厕所等几个角度来对校园进行说明,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准确。课文本身就是一些经典的范例,在学习理解这些经典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相关的写作知识。

二、在阅读教学中着力训练作文表达的想象和创造

阅读教学的课例在编者的精心选择下,常常各有特色。每篇课文的作者不同、主题不同、文体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阅读教学中,教师强调一课一得,每篇课文在教学中会有所侧重,必然会对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引领性学习。比如在教学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文中一字传神的表现力,一个“蹬”一个“坐”展示出两个人不同的身份地位境况,一个“镶嵌”刻画出老王的病入膏肓的样子,把不久于人世的境况显示得淋漓尽致,在品读琢磨了这样精彩的语言之后,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在反复推敲中进行炼字,提升自己习作中语言的表现力。再比如教学孙犁《芦花荡》,体会赏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行了类似的仿写训练,要求学生写一段景物描写,展示自己考试后回家路上的所见,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古文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进行想象和新的创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杜甫的《石壕吏》后,要求学生将原诗改编成课本剧,或者扩写成一篇记叙文。学生的再创作往往出人意料,能够摹写或再创出较好的作文来。只要寻找和把握了这些契机,适时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写作水平均会有所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着力提升作文立意的深度和厚度

学生作文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来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文本加入自我个性的多元解读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学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课文时,共同探讨研究雨果对事件的态度立场,感受雨果先生对人类文明及创造文明的民族的尊重,感受他不畏强权的正义感和令人敬畏的是非观。在教学中,既引导学生了解了历史,更走近了伟人。读文章本身就是在与一个伟大的灵魂做一次深刻的谈话,学生感受到人格魅力的光彩,无不对其崇拜有余,更会默默学习。再比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们一起探讨的不只是五柳先生乐于农事、寄情田园的隐士情怀,我们还走近人生,讨论了舍与得的话题。学生由陶潜人生的舍与得谈及自己的人生追求,究竟该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这些问题,都深刻地引发了学生对自我人生的思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在看似简单的阅读教学中,历练了学生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深化了他们的认识。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它们往往在文质兼美的篇章中,蕴藏了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读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只有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有效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学生作文时,才能展现自己的精彩。

营造生活环境享受生活作文

延安市实验中学刘成勇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生活图景,而不应该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这样,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作文教学法,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作文教学“生活化”应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

一、作文指导的生活化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思路阻塞,或材料短缺,或难以深入挖掘,或初衷难以实现等等,往往会向教师求助。此时,老师千万不能“有求必应”代为解决。而应针对其实际情况,分析困难的症结所在,通过旁敲侧击的点拨,引导他们自发地克服困难。

(一)巧妙举例,以情动人

好的举例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写作之初,老师举出好的例子,对于学生的思维完全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举例子,最上者,我以为是老师自己的例子,比如以“改变”为话题写作,老师可以举自己的切身经历,情真意切,动人至深,情激学生,浮想联翩,思路乃开。没有自己的例子,可取以前学生所写的文章,学生或有相识者,仍有亲切之感。再次者,选取他人文章的例子,最好是名人之事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之事。

(二)恰当追问,激发灵感

老师的追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回忆,使学生的思绪“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写《改变自己》,学生讨论后仍觉得无话可写,我们就追问:你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有没有变化?有哪些变化?有的说,我原来封闭自己,现在和大家打成一片了;有的说,我原来较自私,现在喜欢帮助别人了。我又问,变化后你感觉怎么样?学生有的说,变化后我很快乐;有的说变化后成功也会简单;有的说变化后我获得了人生的乐趣……经过老师的精心启发,学生思路就与生活相通了,作文便真实生动了。

二、写作过程的生活化

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不必也无须给学生过多的束缚。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写多少多少字,限于多长时间内完成,否则怎样怎样。学生作文应当跟作家创作一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实在写不出时不硬写,不必一气呵成。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有停顿、间歇,亦可迟交、缓交。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没有重压,能轻松地作文。有时候,在写作过程中,同学间还可以停笔讨论、争辩。写作与诘难并举,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训练,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亦可在讨论、争辩中得以提高,有利于提高作文质量。

三、作文修改的生活化

语文教师大多习惯于在办公室批阅作文,勾出一些错别字,画出一些病句,用线条调整个别语句、语段,然后写几句评语,给出分数。这样批作文,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它严重脱离写作主体,极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我认为,修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去修改他们自己的作文。

修改作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在班级成立修改小组,找几个功底较扎实的学生,分别修改学生作文;还可以让学生面对面互相修改。每次修改作文,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要求和修改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同学间互相修改作文,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遇到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以便取得共识。

四、作文讲评的生活化

我认为,作文讲评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应该且必须参与的写作活动之一。写作时学生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修改时又吸纳了同学们的高见,他们一定感慨很多。老师要很好地组织他们进行集体讲评,让他们在讲评中看到自己的得与失。老师以导演的身份参与作文讲评,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点评,让他们或汲取教训,或发扬优点。这样,作文讲评才算落到了实处。我深信,学生一定非常欢迎这种讲评方式。因为经过对生活的反复思考、认真写作和精心修改,学生们一定会有太多的话要说。

总之,“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其全过程必须在融洽、友好、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它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从事写作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使作文教学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实可喜、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这将是作文教学获得解放的必然途径。

一步一个脚印 圆学生的写作梦

——以高考作文试题为例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片段。

延安市实验中学王燕

作文一直是大部分师生比较头疼的教学模块,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学生作文写作有这样几大难题:审题、布局和选材。而选材是本文谈论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如何通过审题,选择作文素材来完成议论文片段写作这一模块,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经验。

我的作文教学是从写议论文片段开始的,作文片段是完成整篇作文的一个大前提。试想,学生连一篇议论文中的某一段都写不好,何谈整篇作文的谋篇布局,新颖有力?

素材应用片段训练中主要有三个步骤,即我来审题意、我来选素材、我来用素材。

【我来审题意】主要训练高考作文材料,比较有针对性。比如2015年上海卷中“坚硬”与“柔软”的关系,2015年山东卷中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2015年浙江卷中“文品”与“人品”的关系等。这一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如何让学生把作文素材与生活对接,写出深度,体现思辨。

【我来选素材】素材的选择可以分为课内素材和课外素材。课内素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使用。而课外素材的范围就比较广泛,可以说生活有多大,作文写作的素材就有多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双发现语文的眼睛,不断地分类,不断地细化,不断地加深,让自己有一个非常厚重的知识积淀。

我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课内、课外、群体三个方面的作文素材。在素材的应用上,我每次给学生提供的素材是一样的,主要是训练学生多角度的积累、选择、应用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司马迁、苏轼不是只能写他的直面挫折,爱迪生、霍金不能只写他们坚持不懈,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多维理解。

【我来用素材】这一模块我给学生提出两种论据片段的组合类型:论点+论据+议论论点+论据的叠加+议论。这两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使用素材提出的。讲故事式的使用论据就好像为论据的主人公立传,把他的事迹从头到尾讲一遍,给人一种记叙、议论文体不分的感觉,而且以记叙的语言写议论文,语言没有说服力,内容缺乏思想,在议论文中根本无法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于是我就把素材使用的要求细化、明确化,让学生在使用素材的时候有一个参考的标准。这种教学,对于优等生,可以展现他们对素材的把控能力,他们喜欢使用素材的叠加来充分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以彰显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对于差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份有效的片段范式,让他们写作文片段时有章可循,让自己的作文“有模有样”。

现就以2015年天津、山东、浙江三个省份的高考作文材料为例,看看作文片段训练这样细化之后,学生对议论文素材的使用情况。

例一:2015天津卷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我来审题意】

对接生活,写出深度:范儿在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道德、文学、思想、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体现。

对接生活,体现思辨:对“范儿”的理解可以有内在的、外在的、正面的、负面的、显性的、隐性的、感性的、理性的、利他的、利己的、高尚的、庸俗的等等。

【我来选素材】

课内的素材有:烛之武、荆轲、项羽、屈原、白居易、王羲之、苏武、辛弃疾、鲁迅、蔺相如、王昭君、《氓》《采薇》、刘兰芝、李清照、苏轼、张衡、曹操、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柳永、韩愈、贾谊、李密、王勃、王安石、邹忌、孟子、庄子、荀子……

课外的素材有:苏炳添、潘石屹、刘涛、王佐、宁泽涛、李光耀、胡歌、张经纬、拉加德、赵丽颖、成龙、刘强东、郎平、屠呦呦、徐立平、周杰伦……

群体名片:军人、教师、环卫工人、山、水、草、乡愁、根的情节、大国工匠、《第三极》青藏高原上的人与自然……

【我来用素材】论点+论据+议论论点+论据的叠加+议论

1.范儿是一种境界,一种直面人生的抉择,活出自我,是“范儿”的最高境界。篮球巨星科比,在人生道路上选择篮球,并为之不懈努力,活出了自我;文学巨匠陶渊明,在人生的道路上选择隐逸,活出了自我的洒脱和尊严;挑战命运的勇士海伦,在黑暗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不同凡响,并为之付出多于常人千倍万倍的努力,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和价值。他们都勇于选择,勇于活出生命的重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彰显了生命的大范儿。——王燕(老师)。

2.范是一种不畏生死的勇敢。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慰,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你的范是面对死亡时的勇敢和不屈,你的范是与死亡争夺时间的坚持与努力,你的范是我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自己与死亡斗争时的决绝。官东,你是帅气的90后,你的范是我们永恒的榜样。——沈建华。

3.坚持自我,永不言弃是一种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优雅美丽的拉加德女士,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和用工作与恒心打造的心之盔甲在这个由男性主宰的世界里勇往直前,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正是这种永不言弃、顽强自信的范成就了拉加德璀璨闪耀的半生;无独有偶,亚洲乐坛天王周杰伦长于单亲家庭,在母亲的熏陶下从小热爱音乐,长大后亦投身于音乐事业,虽屡屡碰壁,不受经纪公司重视,但他从未放弃,坚持创作音乐。终于,美玉不受浮尘掩盖,吴宗宪发掘出了这个音乐天才,他独一无二的“中国风”也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正是这种坚持自我,持之以恒的范儿成就了周杰伦无限光明的音乐之路;回顾历史,大文豪苏轼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在与王安石的朝堂之争中落败,屡遭贬谪,却不改初心,在边地可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林间可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其逍遥自在,正是这种自得其乐、自信乐观的范儿成就了苏轼坎坷却伟大的一生。坚持自我,永不言弃,秉持自己的范儿,离梦想更进一步。——陈静。

4.人生有范儿,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在乎他人的看法,跟着自己的心走,辞掉在别人看来一辈子都够不到的县长之位,毅然回乡务农。北大毕业生刘涛,他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活出了自己的范儿;行走在电影圈的边缘,用边缘的角度展示了一幅幅鲜为人知的现实画面的“边缘”导演张经纬,他用与众不同的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梦想,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范儿”;百米飞人苏炳添,在经历因抢跑被罚下的坎坷后,他心中有梦,改变长期以来形成习惯的起跑动作,并在跑步的过程中把握好节奏感,最终以9.99秒的成绩夺下了“百米飞人”的称号。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作风难道不是一种人生的“范儿”?人生路漫漫,与其不思进取地活着,何不尝试着换一种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范儿”呢?——高峰。

5.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朱东润。

诚哉,斯言,滚滚红尘中,物欲横流,有多少人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中迷失自我,丧失本性。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面对利诱飞天、强权暴政而坚守本心,挺直生命的脊梁,书写出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气节之范儿。南山蜿蜒的小路上,东篱下,一个采菊的身影,挥摆衣袖,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误落尘网十三年后,陶渊明选择了“守拙归园田”,失去了五斗米,却挺直了他人生的脊梁,留下了让世人传颂的气节之范儿;梦中的天姥山石砾上,他脚着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选择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留下了满身的傲气之范儿;惶恐,惶恐,惊叹,惊叹,零丁洋里他一身正气,不被利禄迷惑,不被强权屈服,失去了生命,却挺直了脊梁,文天祥留下了千古赞扬的气节之范儿。——杨杰。

例二:2015年山东卷,看看学生写作片段功底的进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我来审题意】

对接生活,写出深度:“父亲”的言行——教育引导(顺其自然认清方向做事不能只重结果)。“小孩”的行为——探索精神(冲破传统观念,大胆探索求真追求根源,向生活学习)。“丝瓜藤和肉豆须”——遵循自然(人生,认准目标,懂得放下)。

对接生活,体现思辨: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依循这自然的发展,常常回头看看自己的脚跟,才是生命成长正常的态度。种什么样的因会结出什么样的果,是必然的。丝瓜虽与肉豆无法分辨,但丝瓜是丝瓜,肉豆是肉豆,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丝瓜长出好的丝瓜,让肉豆结出肥硕的肉豆。

【我来选素材】

课内素材有:烛之武、荆轲、项羽、屈原、白居易、王羲之、苏武、辛弃疾、鲁迅、蔺相如、王昭君、《氓》《采薇》、刘兰芝、李清照、苏轼、张衡、曹操、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柳永、韩愈、贾谊、李密、王勃、王安石、邹忌、孟子、庄子、荀子……

课外素材有:苏炳添、潘石屹、刘涛、王佐、宁泽涛、李光耀、胡歌、张经纬、拉加德、赵丽颖、成龙、刘强东、郎平、屠呦呦、徐立平、周杰伦……

群体名片:军人、教师、环卫工人、山、水、草、乡愁、根的情节、大国工匠、《第三极》青藏高原上的人与自然……【我来用素材】论点+论据+议论论点+论据的叠加+议论

我们来看看学生是如何使用论据的:

1.顺应自然。

阳光之所以能穿过树林,因为它知顺应树叶的间隙;微风之所以能吹过高楼,因为它懂顺应楼层的空间;河流之所以能穿越山川,因为它会顺应山川的走势。顺应自然,方能成就人生之绚烂。揭起历史的面纱,我们看到“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自己因“乌台诗案”被贬的现状,苏轼顺应自然,让山水洗涤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愤懑。于是,此时的苏轼不再是一个失意文人,而是一个“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才子。顺应自然,海依旧很蓝,春天依然会来,桃花依然会盛开。——霍小玲。

2.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人都有求知欲,我们不应该把这种欲望抹杀,应该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实践,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无意间被苹果砸中的牛顿,他的好奇心——苹果为什么会掉落促使他在物理学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世间光明为何不能一直伴随人类?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人类在夜晚也行动自如?这样的好奇,这样的求知欲,让当时还是孩童的爱迪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并勇于实践,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光明,还使人类的生活充满色彩。素有“边缘”导演之称的张经纬,他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用别具一格的角度探索,记录着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正是这种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让他在电影界树立了独一无二的标杆。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你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可能另类的人生辉煌就正在向你招手。——高峰。

3.好奇心是打开新世界之门的钥匙,正确地使用它会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苹果成熟了就会落到地面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的常识,可是从来没有人问为什么会这样。牛顿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苹果会向下落,而不是向上?”这个问题一般人可能会不以为意,甚至之以鼻,可牛顿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认真探索,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界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当火炉上水的壶盖开始跳动时,水就烧开了,这是人们的生活常识,可幼小的瓦特却对此充满疑问,“为什么水开的时候壶盖才会跳动?”在这样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不断探索,最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书上说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人们也一直这样认为,但祖冲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于是他不断地探索实践,最终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比它的直径长三倍多一点,他最终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31415926,为数学的研究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牛顿、瓦特、祖冲之,他们对生活的小事充满好奇心,他们的好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也打开了他们成功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大门内的丰富与精彩。——秦明明。

4.好奇心是一种发现未知的原始动力。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看到澡盆里的水往外溢,感到自己的身体被轻轻地托起,这成为“阿基米德浮力定律”产生的动力;一个苹果偶然落地,激发了牛顿的好奇心,使他产生了寻找原因的动力,“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界产生了;哥白尼对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产生了好奇心,于是他自制日晷,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于是“日心说”产生了。好奇为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机遇和挑战,是人们开启探索未来大门的钥匙。拥有一颗好奇心,就拥有了一股发现未知的动力。——张媛媛。

5.孩子的好奇心是伟大的。树下休息的牛顿被成熟的苹果砸醒后,产生了苹果为什么会掉落的疑问,于是他开始了探索之路,“万有引力”因他的好奇心而问世。每天仰望苍穹的张衡,对宇宙充满了千奇百怪的幻想,“候风地动仪”因他的好奇而产生。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伟大。——吴媛媛。

例三:2015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我来审题意】

对接生活,写出深度:文品与人品的关系,一致OR背离。

“文”——艺术作品、绘画、音乐、舞蹈、喜剧、影视作品等。

“人”——人的思想品格、处事原则、精神风貌、道德修养、人生追求、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等。

对接生活,体现思辨:审美角度,强调的是品味,突出人的性格对文风的影响。道德层面,强调的是品质,突出做人与为文是可以分离的。

【我来选素材】

课内素材有:烛之武、荆轲、项羽、屈原、白居易、王羲之、苏武、辛弃疾、鲁迅、蔺相如、王昭君、《氓》《采薇》、刘兰芝、李清照、苏轼、张衡、曹操、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柳永、韩愈、贾谊、李密、王勃、王安石、邹忌、孟子、庄子、荀子……

课外素材有:苏炳添、潘石屹、刘涛、王佐、宁泽涛、李光耀、胡歌、张经纬、拉加德、赵丽颖、成龙、刘强东、郎平、屠呦呦、徐立平、周杰伦……

群体名片:军人、教师、环卫工人、山、水、草、乡愁、根的情节、大国工匠、《第三极》青藏高原上的人与自然……

【我来用素材】论点+论据+议论论点+论据的叠加+议论

1.作品与人品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能从一个人的作品中看出他的人品。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可以看出他舍生取义的人品;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他心系家国的人品;从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可以看出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品。“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通过欣赏文章或艺术作品,我们就能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立场和价值观。——高峰。

2.文可鉴人,亦可掩人。我们在纵览前人今人之作时,读到精彩之处时不觉掩卷沉思,遥想诗人创作时的心态,更不免去探究其为人如何。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秉持一颗爱国爱民之心,才听得见“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轼不畏险阻,虽被多番贬谪仍不改其乐,在坎坷的日子里享受生活,“西北望,射天狼”;然而写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屈原遭奸人构陷,无处申怀,最终选择融入汨罗江,化为一道楚魂,无法实现“知不可乎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目标;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枭雄曹操,生性多疑,到晚年仍然错杀忠良,既无虚怀若谷的心胸,又何谈学习效仿“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做法呢?读书观人,若全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未免太过苛求,但若以“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来对作者存疑,也是言过其实。正如杜甫所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人格的伟大与复杂难以因其作品的深度来评判,不如就人论人,就诗论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陈静。

3.莫要较真。常畅游在文林书海,品味名家大作,细嗅字字珠玑,我们难免会思考一下作者,他是谁?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文风灼灼,作风灼灼乎?

经过探索,查询,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个作者的生活作风、行为方式与作者的作品并没有必定的关联,也就是说因人而异。有的作者文风正直,作风优良,而有的作者文风与作风背道而驰。所以,作品不一定要代表一个作者的全部,而是代表了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对美的欣赏,对情的感受。

就如李白,他有着白鹿放青崖,梦钓碧溪上的志气,却依然陶醉于青楼花厮,留下个千古风流之名。但是,这无法否定他那得意须尽欢解金龟换酒的逍遥。我们赞叹他作品中的那份对于自由、志气、逍遥的向往,至于风流,一笑罢了。再者屈原,同李白一样,都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诗将自己叙写得淋漓尽致。他为民生艰辛而掩泣,宁溘死也不愿为丑态,他的诗文真真正正展示了他的刚正不阿、爱国爱民的伟大品质,我们可以读出他的怜悯之心、爱国之情,读出他人格的高贵和美好。

也许大气磅礴的作品背后是一位吝啬、小气的作家,诡异梦幻的文章出自一个一身正气的文人,这事没人说得准,我们只需要品味他们文中的风景美、人物美,至于作者的人品、作风,只做了解就够了,莫要较真。——李帆(《周作人和辛弃疾的对比》)。

4.有人说:“一个人的人品可以在他的作品中体现。”我虽才疏学浅,却也不敢苟同。此话有些片面,如果我们从全面、辩证的角度看待作家其文其人,就会发现,鲁迅的小说只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尖锐,掩藏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柔情。陶渊明的诗词尽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却忘了他现实生活中的穷困潦倒。李煜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国愁国思淡化了他为君的昏庸。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掩藏了他现实中的“风流”。其实这是必然的,现实和作品是两个相交的世界——思想。“作品”中表现的就是作者的思想,而作者在表达思想时,一部分来自他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另一部分则是作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特意表现出来的。作品与作者往往有交集却并不是画等号,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人品与作品的关系。——秦臻。

5.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供我们品味。可是,剖开文字表象及艺术本身,从现实去审视我们的文人大家,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或许,文品与人品的关系,我们就不会一言以概之。

多少人曾爱慕文章在荧屏上所表现出来的正直、有担当、有责任、爱家庭的好男人形象,可是当这个好男人在现实生活中出轨的时候,我们还会被他的荧幕形象——文品影响吗?多少人曾羡慕李白豪放洒脱,不被世俗羁绊的勇气,可是,当这样一个诗仙般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去青楼的时候,你还会肯定地说文品就是人品吗?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就是如此,文品的美好或许只是他们的写作需要,或许文品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因此,文品和人品不可一概而论,文品是可变的、不稳定的,而人品确实是一个人的标签,是相对稳定的。——张妮。

学生经过片段训练,议论文的片段写作大有进步,以上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挑选出来的比较优秀的语段。在议论文的作文片段训练中,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使用素材的时候不再只是讲故事、给主人公立传式的使用,而是选择论据主人公事件中的某一个品质去支撑自己的观点,使得议论语段中心明确、语言凝炼、具有说服力,大大提高了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其次,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论据。比如,以前写陶渊明就只会写他隐居生活的闲适、安逸,写他的自由,但经过多次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路拓宽了,开始挖掘陶渊明隐居生活现实的贫穷,开始质问陶渊明既然有才,为何不入仕,偏偏选择隐退。如果古代有志之士都像陶渊明一样,那么谁来做历史的中流砥柱,谁来改变黑暗的历史?这些进步都让老师眼睛一亮。

第三,扩大了学生的素材积累范围。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每次作文课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两个素材,让学生当堂使用,增强对素材的理解记忆。在晚辅导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两个系列节目,一个是央视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了》,让成功人士为高三学子助力;一个是央视纪录片《第三极》,让首部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型涉藏电视纪录片为高三学子的心灵带来一点人性的温暖,让学生对“和谐”有一个更加深刻、广泛、多角度的认识。

任何的教学模式都有他的弊端,任何的教学模式都有他适合的人群,希望我的作文教学经验能够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借鉴,让我们在作文教学这一模块共同进步。

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洛川县教研室刘玉红

一、回归生活观察生活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认识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

如在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写作课时,我让同学们到校园寻找写作材料,同学们做得很好。有的采回一朵鲜花,有的拣回一片落叶,有的捧回一只蚂蚁……还有人拿回了石头,我问他石头怎么会有生命时,他却唱起了《雨花石》的赞歌。学生能从这些事物中认识到生命的存在,懂得生命的可贵,感悟到珍惜生命的意义。写作起来也有了材料,明白了目的和意义,习作较成功。

二、引导体验丰富积累

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而写作教学又如何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因此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中学生作文,表达的主题是个重要的前提。他们受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限制,对写什么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过主题关是普遍性的难关。作文一般要根据题意要求,围绕中心,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加以选择、组织、加工构思。这种构思是内隐的,教师不易指导,增加了过审题立意关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主导思想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文章靠平时的积累,包括思想、知识、语言材料等,由积累到倾吐,反映了构成一篇作文的基本过程,也揭示了作文能力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作文积累的途径

作文积累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直接体验生活;二是间接了解生活,即学习书本知识,也包括听广播、看电影、查阅资料等研究性体验。具体来说,解决“无米之炊”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直接体验活动中获取。

开展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就能较好地解决“源泉”问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信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掌握写作材料、把握情感发展的过程。在参与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发挥的主动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越全面,也才有可能写具体。例如,在上“感受人间真情”这个话题作文时,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挨父母批评的经历,既而话锋一转,聊到了父母的双脚,结合课前布置的给父母洗脚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人间的真情。学生茅塞顿开,有感而发,本次习作很成功。

其次,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初中学生的生活面较窄,写作时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在平时学习中,我们怎样拓宽学生的生活面?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要读得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才“如有神”助。然而,仅仅靠多读还是不够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再次,多写多练,学以致用。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大小作文练笔。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这样去做,平时多记多练、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可以是国家大事,可以是校园轶事,也可以是学习心得,不一而论。之外,还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两周做读书笔记不少于五百字。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回归走生活化的道路,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作为教师,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不限制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并想尽一切办法丰富他们的生活,让学生真正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口”。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探究

延安市实验中学惠军平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了字词的理解,结构层次的划分,而忽略了隐含其中的富有人文之美的深层内涵与审美价值。新课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在自主阅读、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求同存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产生一定的语言思维灵感后,尝试创新文本,这便是他们知识迁移、提高综合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一、自主感悟,丰富文化知识,积累语文底蕴

阅读自主感悟,既同于自学,又高于自学。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和专门的阅读课,通过查找阅读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等方式,来进一步地探寻文本思想内容,对课文进行必要的阅读、理解、感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对课文圈圈点点,在“妄”加点评的过程中,对课文词、句、段落、篇章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语言文字自主感悟。这一点,贵在学生自觉参与,潜心投入,身临其境地主动与文本对话交流。可以说,没有投入,就没有自主感悟。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学习兴趣中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经典价值意义和独特人文之美的中外名著。作者巧妙的构思、流畅的笔法、优美的语言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自主感悟,对语言文本的思想内容有了了解和感悟,他们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了一次升华和洗礼。这种升华和洗礼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文本、感悟文本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精心阅读,逐步感悟名著深远的主题思想,也就培养了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相互交流,解决疑惑之处,从而明辨事理

交流就是学生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把不易理解、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在交流讨论中明辨事理。对于较深奥的问题,老师也不要急于“直抒胸臆”,把成人化的理解和教参式的照搬强加给学生,也不要苛求答案的统一和标准。课堂交流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参与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讨论中,要特别注意发现、欣赏、保护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针锋相对地辩论。教学中,让创新思维之火花得以燎原,让个性化教育得以落实。因为交流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整理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快速反应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教师也应积极地参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成为活动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在学生交流中予以必要的指导,特别是在学生“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做引导帮助。课堂教学讨论成功与否,不仅反映了学生对课文感悟的深浅程度,而且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交流讨论贵在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对学生的一生都十分重要。

三、合作探究,探究精妙之处,期有阅读收获

探究是前两步的升华。通过前两步,扫除了文中不易理解、有疑惑的障碍,达到了对课文作为范文的认可。这时候,我们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文章的精美所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去探究作者是如何用来表现进而达到精美的。研究需要交流,需要更深层次的自悟。没有深层的自悟,就没有探究的成功,就没有深层的发现、深层的感叹和深层的愉悦。探究中的交流,其思想火花将更加深邃,表达将更加精美,学生更易产生共鸣,思想、艺术水准将更易获得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归纳、总结,去享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

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之时,应予以必要的引导,阐述作为教师的独特的观点,为他们的探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用手记录探究获得的一点积累。阅读教学之根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借鉴、模仿写作,而探究正是阅读教学与模仿写作之间的一座桥梁。所以探究的成功,对于我们实现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尝试延伸,学生依据文本大胆创新,博采众长

尝试是凭借自悟时的感受体验、交流时获得的经验、探究时所产生的灵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模仿运用。尝试是对前三步的阅读教学的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效果的检验。尝试是自悟、交流、探究之后的必然结果,而自悟、交流、探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尝试的质量好坏。他们环环相扣,环环重要。尝试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后,在阅读一篇与课文类型相同的其他文章时,可采用提问形式,也可采用试卷测试的形式,进行阅读尝试训练;二是在完成一篇课文或一单元阅读教学之后,进行模仿写作的尝试训练。中国传统的模仿写作教学,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教师在学生进行大胆模仿创新时,应予以必要的肯定与表扬。对于他们的创新之处,我们应该予以推广,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的榜样与思路。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语言学习也定有帮助。当然,在模仿写作这一尝试中,我们要时刻注意点燃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火花,借助模仿,超越模仿,及早进入自由写作的高境界。

总之,本文所论述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只是开启了一种阅读教学的思路而已,只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事实上,阅读教学不是培养只会死记硬背的语文小收藏家,而是要培养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大师。

作文讲评实践中的反思

延安市实验中学董琴琴

在上次的作文公开课中,为了能顺利达成课堂作文讲评目标,课堂上,我就按照导学案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每个环节。针对审题技巧先是整体概况,其次是优点,然后是缺点,最后是例文赏析。整个过程看似流畅简洁,完成了讲评目标,但是我总觉得呆板的教学过程中缺少些许灵气,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对这次作文的评价和认识,牵强地把他们锁定在审题技巧的角度中,局限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其实真正的作文评价应该放开孩子们的欣赏角度,让他们在思想与作文的火花碰撞中,独立地确定个体的鉴赏角度,还原作文讲评的真实性、实用性。为此,我在后来的作文课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慢慢地,我在作文讲评课中不断摸索着尚不成熟的讲评过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浏览作文,选出印象较深的作文再侧重精读,小组成员交换意见之后,选出本组优秀作文讨论交流。其次,小组确定讲评作文的侧重点,如内容(题意、事例、情感、点题等),结构(分层、照应、过渡、开头、结尾等),语言(通顺、优美、简洁、修辞、错别字、书写等)。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朗读作文(尊重小作者优先,除特殊情况),有的主评,有的补充,有的板书,老师只在孩子们评价中遇到不辨是非、不明事理或有争议时加以引导疏通,完全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与鉴赏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从五班同学的作文鉴赏讲评来看,他们的自主能力不容小觑。在命题作文《一路上有你》的作文讲评中,他们的表现令我刮目相看。

如白正宜同学的《一路上有你》例文赏析,先由小作者朗读作品,然后老师点评:“白正宜同学朗读文章绘声绘色,使人倍感亲切、真挚,他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折磨自己的疾病当成生病以来的七年人生经历中的你,写出了生病以来,一路上疾病煎熬着他的身体的真实体验,折磨着他的精神的万分痛苦。他既痛恨,又敬畏,但他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本着对生命的热爱,始终与疾病抗争,乐观地生活。他的选材新奇,并能掌握好立意的正确性、集中性,真实地表达了他的生活与愿望。”

我的话音刚落,其他同学就跃跃欲试。

A同学:对于白正宜的文章,我觉得内容切实,全篇将病魔拟人化,从“朋友——宿敌——捣蛋鬼”一系列的称呼变化中来表达自己的怨恨与无奈的情感,绝妙至极!。

B同学: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文章字体略有零乱,在形式上需要创新,“老三段”的结构安排不免乏味,不利于考场得高分。

白正宜同学:对于两位的建议,一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谢谢!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讨论并推荐自己小组的优秀作品,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鉴赏过程节选:《一路上有你》

A:诵读

B:诵读

A:接下来我们将用类比的方式,将两篇作文为大家讲评。

B:首先,让我们来寻找一下两篇文章的共同亮点:第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A同学的文章采用了副标题“一封替母亲写给父亲的情书”,直接入题展开叙述,B同学的文章也是开篇便引出了主人公“时光”和“我”。这样的开篇方式干脆利落,入题快捷,同学们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运用一下。

A:两篇文章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极富总结性,段段中心明确,例如A的文章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将每部分的主要事件及情感用唯美的三个词语高度概括,B的文章则是在每段段首运用了中心句,以此为中心展开叙述,这种特点可使文章结构鲜明,层次清晰,易于读者理解阅读。

B:从语言方面来讲,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大量华丽的修饰词语、各种细致的描写,使文章饱满充实,给人美的享受。

A:两篇文章所表现传达的情感也很真挚。A的文章在叙述父母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中透着浓浓的幸福感和对父母的真心祝福,B的文章则传达出了她对时光既憎恶又感恩的复杂感情。真挚的感情是文章的灵魂。

B:当然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文章。两篇文章各有各的亮点。

A:对。像B的文章,主题写“时光”再延伸到人生路,接着便用拟人化的形式来讲自己与“时光”的故事。很棒!

B:A的文章也颇具特色。首先以一条暗线贯穿始终;以“人称代词”讲述别人的故事;同时还有创新,形式上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独具匠心。

A:“金无足赤”。缺漏之处是不可避免的,两篇文章的共同缺点是语言不够凝炼,篇幅过长,不宜考场上作文。

B:我们讲评完毕。

A、B:谢谢大家!

在自由宽松的作文讲评课上,我切身地体会到了学生语出惊人的创造力,真是舞台有多大,梦想就有多远。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讲评方式,需要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训练积淀,较适合初三学生运用。仅此实践反思,拿来与大家分享。

课前活动促学生成长

延安市实验中学高美美

本着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课堂上敢于表达的目的,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从初一开始就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我对学生不遗余力地做了引导、鼓励,以期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让学生善于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处处浸透着语文。

第二,促使学生主动阅读。用知识支撑起自己演讲的结构,内容有深度,知识有广度,使学生保有阅读和求知的动力。

第三,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敢于表达自己、善于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

从初一的课前演讲效果来看,发现有很多的不足:其一,学生的思维角度单一,范围狭窄。因为不知该选什么题材、讲什么内容能使自己的演讲更出色,所以大部分同学会保守地复述一则寓言来应付自己的这次锻炼机会,偶尔有个别同学在寓言故事后面加点自己的小议论。其次,内容空洞,缺少中心观点。此外,很多同学走上讲台后畏畏缩缩,手足无措,语言不流畅。

到后来,无论是演讲内容还是演讲的形式都越来越单调,越来越乏味,乃至于作为听众一员的老师,出于对演讲同学自尊心的尊重勉强聆听。最终课前活动陷入僵局,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作为课堂的引领者,面对这样的局面感到焦心。经过慢慢地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来改变这种状况。

1.邀请同年级中优秀的演讲者来友情演讲,希望他们能从身边的同学身上感受到精彩演讲的魅力,在演讲内容和形式方面多些启迪。

2.课堂中见缝插针地引入课外的优秀作品,赏析精彩之处,拓展学生们的知识广度。

3.在班内办起了图书角,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优秀著作,多者不限。班内同学好书共享,鼓励同学们讨论阅读感受。

4.利用班主任的便利,对阶段性考试表现优秀的同学奖励奖品一律是精美的书籍。在颁奖时,对书的精彩或经典之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力求使这些书在同学们之间产生最大的影响。

5.课堂上介绍某些著名人物,如韩信、刘彻、关羽、鲁智深、苏轼等,激起他们的了解欲,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自主阅读。

……

要想到同学的支持与关注,内容必须新颖有趣,中心明确,语言简洁,想做到这些,必须占有大量的材料,这就需要进行广泛地阅读。让他们在遨游名家名篇海洋的同时获得文学滋养,得到美的享受。

初二中期前的一天预备铃后,不见有同学自主地走上讲台,原来轮到演讲的高宇同学忘记了这事,不好意思地直摸头。看着他局促和歉意的神情,正想着要不要把他的演讲推后,只见他略定了定神,站起来说:老师,今天还是由我来演讲——即兴的。

只见他略带紧张地站在讲台上,在大家并不太看好的情形下开始了他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值不值得’。”

“提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他气贯长虹的戎马生涯中,谁也不会想到成吉思汗会因为小小的西夏国命丧黄泉,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蒙古六征西夏那些事。

西夏与金国相邻,位于塞北平原,占领西夏,可从长城西端和西夏东境的间隙进攻金国,这样既避长城之防又保障侧翼安全,一举两得。先灭西夏,砍断金国右臂,可围攻金国,也可获大量钱财提高军队实力。故此,从1205年到1227年,成吉思汗六征西夏。

成吉思汗一攻西夏的根本目的是去掠夺物资攫取经济利益,扩张企图显而易见,最后因为粮草不济而放弃攻打。之后四攻不仅没有灭亡西夏,反而使自己的军队损失惨重。反观西夏,城墙更加牢固,防守更加坚固。

1226年,成吉思汗西征胜利后,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对西夏发起总攻,最后以西夏惨败而告终。西夏人民拼死抵抗让成吉思汗感到十分恼火,于12月命令蒙军烧杀抢掠,夏民‘免死者百无一二活,遍地白骨’。而成吉思汗虽说取得了胜利,却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纵观他六次西征,虽说体现出他英勇帝王的一面,但他也为征战西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并不值得。西夏一块不足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略地位虽说重要,但对于蒙古帝国来说可有可无,只因西夏人并没有承认成吉思汗的霸主地位。这一支处于中立的势力,对幼年时被人贬低的成吉思汗来说,没有安全感,所以要攻打。结果却使自己命丧途中,这对于一个拥有野心、想做世界霸主的人来说是绝对不值得的成吉思汗——真遗憾,我为他表示惋惜。”。

听到这里,正想为这位同学平时读书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喝彩。只见平日课堂上沉默不语、作业时常不按时完成、成绩不理想的曹一凡同学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声音不高,却很清楚地说:“我不同意高宇同学的观点!”说完,有点胆怯地看着我。带着好奇我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当初成吉思汗去打西夏,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西夏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其二,西夏位于蒙古后方,如果不除,必成大患。其三,当时他的杀父仇人和仇人的儿子桑昆逃入西夏,敌人之后不能留。其四,当时成吉思汗几十万大军所过之处无一败绩,却没想到在西夏受挫,心里不服,便多次攻打。他当时可能会想:小小西夏都拿不下,如何去打其他大国?而且从物质方面来看……从战略地位方面来看……所以我认为高宇的观点不对,成吉思汗要打西夏。”

只见曹一帆刚刚坐下,那边又有一位几乎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的蒋佳翮同学又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我认为高宇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西夏地处边疆,盛产玉石、黄金,并有石油储藏,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有记载,并且当时人们已经发现石油可以点燃的特征,这是第一点。其二,西夏土质贫瘠,但芝麻、核桃等作物却可以大量种植,并且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其三,西夏人烟稀少,大量土地还未开发,可以解决蒙古人口问题。结合以上三点,我认为成吉思汗征西夏是值得的。”

……

听着一个个同学像军事家似的分析,看着还有同学跃跃欲说的神情,让我深感阅读对同学们的影响。兴趣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课前演讲3分钟持续了近二十分钟,变成了一次关于成吉思汗征西夏的辩论会,更没想到课后竟引发了一群稚嫩孩子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中说:“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我很欣慰,同学们能爱上经典,走进历史,在阅读里潜下心来。让现在蠢蠢欲动的时尚阅读、快餐阅读渐渐减少占用他们的阅读时间。且读后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又是一次难得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同学们相互带动,相互影响,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同学们的阅读世界越来越精彩纷呈。

浅谈梳理探究活动设计

延安市实验中学刘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而人教版的语文必修教科书纳入的“梳理探究”和“口语交际”就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最佳载体:一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梳理整合、合作探究的能力;二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三来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下面结合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实际教学,浅谈本人梳理探究课的组织与开展。

一、品诗歌诵诗歌写诗歌

必修一第一单元是现代新诗,选编的都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真情洋溢是她们的共同特征:《沁园春·长沙》是恰同学少年的壮志豪情,《雨巷》是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是对母校的绵绵深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则是赤子之情。有诗评家说:“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纯净、美丽的云霞。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和享受。”正因如此,鉴赏诗歌应建立在学生反复诵读作品的基础上,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许多诗歌,只有通过朗诵,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音乐美,才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鉴于必修一的表达交流设计的是朗诵,结合学校一年一度的“诗海扬帆”活动,班级在国庆前举行了“迎国庆·赞祖国”诗歌朗诵会,邀请评委从普通话、情感基调和朗诵技巧等角度进行评分,班级选拔出的优秀朗诵《新闻的力量》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参加学校比赛。通过朗诵,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更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品尝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诗歌和青年仿佛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身处高中阶段的少男少女,往往喜欢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复杂而朦胧的情感。有了品鉴和朗诵诗歌的铺垫,可以鼓励学生动笔创作:要么模仿诗歌的格式,譬如《再别康桥》的首尾呼应和逐节换韵;要么借鉴诗歌的表达手法,譬如《雨巷》中大量的排比句式;要么汲取诗歌意象以及修饰语的选择,譬如《大堰河》中时间或空间接近的意象。几次随笔,有人模仿《大堰河——我的保姆》写过感恩诗,徐婧的《母亲》,高轶涵的《清洁工》、李孟延的《我的老师——张红》和高雨霞的《熊熊——我的朋友》,形神兼备且感情真挚,颇有“大地诗人”风格;有人创作过七言绝句,雷淼淼的《求学》“龙门磨炼补缺漏,学海无涯苦作舟。如今又有三年苦,不出成绩不罢手。”和高丽荣的《无题》“离家别亲泪沾裳,劝慰双亲莫悲伤。须眉之心斗志扬,三年归后凤凰翔。”共同表达了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女儿志向;有人甚至用诗化的语言写影评,看完《梁祝》,张雅洁的《蝶恋花》写道“山伯英台情绵长,清魂幻化名流芳”,张笑楚在《无题》中写道“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蝶”……。

二、学对联集对联作对联

必修一的梳理探究开设了《奇妙的对联》这一板块。通过欣赏对联,不但可以体味文字的奇妙和思维的灵性,还可以了解其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教授,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对联的书写和张贴,关键是使学生明确并积累对联的相关知识: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朱熹《观书有感》有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联的学习不能只停留于现有书本知识的积累,还要动员学生课外搜集对联。我给学生布置的重点任务有两个:一是搜集课本上的作者,譬如苗苡霖搜集的“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一联巧妙地将鲁迅的作品镶嵌其中,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二是搜集延安的名胜古迹,譬如,郝甜搜集的“纵观二水三川古今英雄功过,遥看两山一城历代风流善恶”,将延安清凉山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情怀彰显得淋漓尽致。

通过搜集,课本上的知识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规律法则,而是充满了人文气息与风土人情的精妙艺术。但要教出对联的“奇妙”二字,就要教出兴趣,要教出兴趣就得让学生创作对联。因此我要求所有学生作一副对联,同时要包含自己的姓名。我抛了一块“流年易逝恰似水,风华难存当如荼”的砖,一片片美玉犹如使者纷纷而至:张笑梦的“笑靥如花散去一丝寒意,梦呓似彤送来十里春风”,张雯的“彰善惩恶扬正气,问恶惜善抑歪风”,呼延婉儿的“忽忆往昔言少时青葱岁月,挽留今日道而今光辉年华”,皮玉溪的“雨打芭蕉声声慢,溪润海棠处处情”……

三、学成语积成语比成语

必修二的“梳理探究”安排的是《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成语作为语言宝库的精华,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运用得是否恰当与语言的表达效果息息相关。教授成语,除了重点教授成语的内部构造和成语的常见错误类型,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辨析相近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在片段练习或作文中学以致用。

荀子《劝学》中说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知识的学习离开了积累便会出现昙花一现的短暂美丽,成语的学习也是如此,若要成语这朵花开得更加艳丽,积累的土壤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让学生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从必修一的“中流击水、图穷匕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直到必修二的“夙兴夜寐、崇山峻岭、正襟危坐”等等;另一方面,我要求所有学生每天至少积累十个成语,积累时注意读音、写法、意义和感情色彩,同时建议学生在作文时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成语来表情达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成语挑战赛便拉开了帷幕,班级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经过淘汰赛、PK赛以及争霸赛的较量,选拔优秀的选手作为汉字听写选手的人才资源库。第一轮淘汰赛,每人听写十个不同的相对简单的成语,按小组计分淘汰成绩差的三个小组;第二轮PK赛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小组的对弈,两个小组听写相同的难度稍大的成语(为了增加难度,可以让学生解释重点字词,也可以让学生分析内部结构,还可以让学生直接造句运用),积分高者晋级争霸赛;第三轮的听写各小组轮番交战,听写难度较大的成语(成语接龙或看图猜成语),结合积分和胜负确定最终的王者。

总而言之,“梳理探究”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积极开发、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就会让学生爱上梳理探究的熏陶感染,爱上口语交际的独特体验,最终爱上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