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穿越之惜春不是人
157500000019

第19章

惜春看着胤禛和康熙,康熙和胤禛不开口,只坐在了一旁认真的听惜春说下去。

惜春认真的眼神看着康熙和胤禛:“前明皇帝朱由检不是个不好的皇帝,只是宦官当道,后宫干政,才使得原本大好的江山开始衰落,这朱由检虽然有心挽天,却无挽天之力,最后才不得不被迫杀了妻女,自己则才九宫山自杀身亡,而这一件事情说明了一个道理,宦官和后宫不得干政才是真的;

再说这李闯王,虽然不过是农民出身,可却能创立一番天地,可见也是个有本事的,可最后以失踪告终,这是为什么,真的只是为了当时吴三桂开了山海关给当时的满清皇朝吗,都不是,只因为他的见识。”

“见识?”这会康熙可也是好奇了。

惜春点了点头:“是的,见识,这李自成毕竟不是贵族出身,他不过是农民,因此就算做了皇帝,也改不了农民的粗俗之气,最重要的是,这李自成据说是个好色之徒,人说的好,色字头上一把刀,作为百姓要的是安稳的过日子,若是有个色皇帝统治了,何尝不是百姓们痛苦生涯的开始,更不要说着李自成耳根子软,听信谗言,杀了李岩兄弟这样好的将臣,因此他注定要亡国的,而这一点说明,一个合格的君主必须有绝对的文治武功。”

康熙一旁听了笑道:“你这丫头,只说就是了,不用最后还来个说明,朕还是听得懂的。”

惜春听了不觉也笑了开来:“大叔,我这不是要一点点的分析吗,因此自然也是要一点点的说了。”

“那么大清呢。”此刻的康熙不在乎心中的那一丝原本来见惜春的原意,他只是想见识一下惜春到底有多少的底。

惜春沉吟了一会才道:“这可是长了,大叔真的要听。”

康熙肯定的点了点头:“听,怎么不听,你只管说也就是了。”

惜春微微叹气,这康熙明明自家的事情非要她来说,因此想了想猜开口道:“大叔,那若是我说了一些不尊重大清的话怎么办?”

康熙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惜春:“得,朕给你个特赦,今儿的话只入我们几个的耳中,听过也就是了,朕也不会责怪任何一个人的。”

有了康熙这样的说法,惜春满意的一笑道:“其实要说大清,就要从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说起了。”

“这还牵扯到朕的先祖天命汗了,你倒是说说看。”康熙来的劲了。

惜春点了点头:“太祖是前明女真族酋长猛哥帖木儿的后裔,出生就是满族贵族子弟,因此从小就多了文武学习的时间,因此也奠定了他十三副铠甲起义后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正因为有了基础,才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努力后,统一了女真族所有的部落,只这一点已经说明一个君主必备的条件并不是一个勇字就可以了。

接着是太宗皇帝皇太极,他通过努力,建立的中央集权,设立了六部、内三院,而且不以民族不同而看不起任何人,才能广纳人才,为入关的大清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到了世祖顺治爷,他借鉴先辈们的成果和经历,基本统一了全国,更是在入关后重用汉臣,为汉族的归心做了努力,虽然这会我话说的简单,可这里面的曲折不用我来说,大叔应该比我更清楚。”惜春看了康熙一眼,然后继续道:

“然后就是大叔你了,虽然年纪小小就继位,可是经历的事情又是几个大人能经受的住的,能除掉鳌拜那样的权臣已经不容易了,何况你还能成功的削了三藩,足见大叔您的能力可谓不一般。

而且因为大清上下的努力,您也做到了四海升平的景象,这一点可不是前明能比的,其实说穿了,老百姓是很好掌握的,他们并不在乎谁做皇帝,他们要的不过是安逸的生活,一家人能开心的在一起,有饭吃,有钱买自己想买的,有衣服穿,有田种,只这一点他们就够了。

孔子的《礼运大同篇》曾说的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叔,我不知道你如何的辛苦,可是如今天下的百姓谁不说康熙是好皇帝呢,因此若大叔问我对大清和前明有什么看法,我只得说,不需要什么看法,只看百姓的选择,只要百姓认为是好的皇帝,只要老百姓认为现在的天子是好的,那么如今的大清是绝对的好的。”

“好,说的好。”康熙听了不觉大乐,原本还有一些担心,担心这丫头对自己的清朝有什么不满,不想如今听了这般的说法,他也放心了,何必管这丫头的来历只要真心对大清的,他并不计较她的过去。

惜春看康熙沉思的样子,因此不觉道:“大叔,你怎么了?”

康熙回神,看了看惜春:“丫头啊,不想你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的见识啊。”

惜春被他说的有些莫名其妙:“大叔,你说什么啊,我还是不懂你的意思。”然后一反往常不得沉着,反而慧黠的一笑道:“大叔,我这不算什么见识,不过说的是事实而已。”

康熙微微一笑,并不多做解释,只看着惜春道:“当初天玄说你是个奇女子,朕还将信将疑,因为你的母亲可谓奇女子,可如今不得不说他说的是对极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做朕的儿媳妇啊。”

惜春因为说得多了,有些口渴,才喝茶,不想康熙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直呛得她好一会才喘过气来。

“你这丫头,喝口水也不安乐。”康熙忙关心的看着她。

她喘过了气,然后上下打量了康熙好一会才道:“大叔,你不是讨厌我吧,竟然要这般的害我。”

“朕哪里害你了?”康熙有些好奇的问道。

惜春懒懒道:“怎么没有,大叔,你那几个儿子虽然个个不错,可我实在是高攀不上。”说完干笑几声。

康熙看了看惜春,好一会才道:“丫头,你的见解果然与众不同,这样吧,朕封你做义女如何,好歹你已经是多罗郡主了,因此让你做朕的义女也不会觉得委屈吧。”

惜春眨了眨眼睛,然后想了想:“做您的女儿有什么好处,若只让我去和番,说什么也不干。”惜春的任性让康熙一愣,然后哈哈一笑:“成啊,朕不让你和番,朕啊,不勉强你就是了,何况你如今也还小,说那劳什子的烦心事也少。”

惜春听了笑了起来:“如此,惜春见过皇阿玛。”

“好好,朕难得今日这这般开心,老四,让你媳妇张罗张罗,朕要在这里用膳。”康熙笑对胤禛。

胤禛看了一眼惜春,然后看了看康熙,躬身道:“是,皇阿玛,儿子这就去做。”

惜春听了忙道:“皇阿玛,你不会是要在这里大咧咧的宣布我成了您的义女了吧?”语气有些不满。

“怎么,不行吗?”康熙歪头看着惜春。

惜春忙点头道:“不是不行,是大大的不行。”然后瞥了一眼康熙:“皇阿玛,这哥哥好歹也是您的儿子,您不会就这样陷害他吧。”

康熙给惜春说的莫名其妙:“朕哪里是陷害他了?”

惜春懒懒道:“如何就没有了呢?我才被哥哥认了义妹,紧接着就被你认义女,不是让人觉得奇怪,再则,你是为何而来,如今我还不知道呢。”

康熙好笑的看着惜春:“感情是因为朕没说明了一切,让你不舒服了。”

惜春微微一笑:“可不是,所以,皇阿玛你还是说出你的来意吧。”

康熙深深的看了惜春一眼,然后才道:“也罢,既然你这丫头好奇,朕告诉你也无妨,丫头,你可知道你的身世?”

惜春微微摇头:“不知道,反正现在在外都被人称为贾府四姑娘就是了。”语气中的自嘲只有她自己知道。

康熙微微一愣:“莫非你也怀疑自己的身世不成?”

惜春看了康熙一眼,然后才道:“其实前不久小蓉媳妇来找过我,跟我说过,说我的身世有些蹊跷,若是说着府中还有什么血缘的,大概只有那已经死了贾珠大哥,可是我一直不明白,她所谓的蹊跷是什么?”

康熙点了点头:“很好,看来你也早怀疑了,既然如此,朕也不隐瞒你,丫头,其实你的身份也是尊贵的,算来你是前明的遗孤。”

“我?前明遗孤?”惜春好笑道“我才几岁,这前明都消失多少年了?”

康熙微笑道:“朕说的还能有假,你的确是前明遗孤,当年朱由检杀了自己的妻女,然后自缢,只当朱氏从此没了后人,即使后来的朱三太子,有几分真的,也无从考究。可是却没人知道他最宠爱的小女儿并没有死掉,只是当时被他砍了一只手昏迷而已,后来有好心的太监悄悄送出了宫,出宫后,这位前明公主也是心灰意冷了,只隐居在了乡下,要知道这前明公主虽然年幼却天生有一股高贵的气息,因此即使在那乡下,也是个难得之人,长大了,那股清冷和美丽更是让人不自觉的仰慕,也是在那个时候她认识了一个人。”